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世子稳重点 > 第807章 臣礼失矩

世子稳重点 第807章 臣礼失矩

簡繁轉換
作者:贼眉鼠眼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06 03:13:39 来源:源1

第807章臣礼失矩

汴京,端王府。

赵佶穿着一身道袍,盘坐在蒲团上,面前香案上供着老君金身,案上一炉香火,袅袅檀香升腾。

屋外,王府的下人们都在忙碌,他们收拾行李,打包细软,端王喜爱的物件儿,尤其是多年来所作的字画,和四处搜购而来的奇石,全都打包装上马车,送进延福宫。

先帝赵煦住的福宁殿,赵佶自然是不肯入住的,里面死过人,他嫌晦气。

太后与他商议后,赵佶决定暂住延和殿,它本是皇帝散朝后休憩的地方,这几日经过改缮后,成了赵佶临时的寝宫。

这座寝宫赵佶其实也是不满意的,但他马上要即位,总不能刚坐上那个位子就要求扩建延福宫,朝臣难免议论,只能等过几年,位子坐稳了再议。

此刻端王府的下人打包行李物件,就是要提前送去延和殿。

明日便是登基大典了,赵佶的心情很激动,他又想偷偷穿上黄袍,在铜镜前顾盼,可越是临近登基,越要注意言行,赵佶犹豫了很久,终究决定今日不穿黄袍了。

明日他就能堂堂正正穿上黄袍,在延福宫大庆殿接受百官朝拜,不必急于今日一时之快。

激动的心,颤抖的手,赵佶简直度日如年,心情怎麽也安定不下来。

于是赵佶令人请来老君金身像,在老君前盘坐冥想,以求静心。

长史周兴折悄悄走了进来,他似乎比赵佶更激动。

明日他所侍奉的明主就要登基了,作为从龙之臣,赵佶对他是颇为信任的,将来进政事堂已是板上钉钉,再熬个几年,兴许能当上宰相,毕竟潜邸从龙之功的含金量,不是旁人能比的。

走进屋内,见赵佶阖目冥思,但周兴折眼尖地发现,赵佶的眼皮在微微发颤,显然他根本没有冥思,只是闭着眼而已。

明日就要登基了,赵佶怎麽可能静下心,换了任何人都不可能淡定。

于是周兴折走到赵佶面前,低声道:「殿下,汴京群臣皆上表,贺殿下明日登基,即皇帝位,包括政事堂的宰相们,还有枢密院和六部等官员……」

赵佶双目未睁,只是淡淡地道:「楚王和成王父子可上表了?」

周兴折笑道:「上了,父子分别已上表,里面的措辞大同小异,也是恭贺殿下登基。」

「他们父子这几日在作甚?」赵佶又问道。

「据王府的眼线说,父子俩好像整日都待在王府里,楚王纵情声色,终日与他的侍妾们歌舞饮宴,成王则在钻研吃食,他似乎对这方面颇感兴趣,偶尔也出门逛逛,最常去的是州桥的勾栏。」

赵佶沉默不语,眉头却渐渐蹙了起来。

见赵佶对父子俩如此在意,周兴折小心地道:「他们一切都很正常,明日就是殿下的登基大典,还怕他们掀起什麽风浪不成?」

赵佶却缓缓道:「我心中总有些不安,而且越来越强烈……」

「就是因为他们太正常了,反而给我一种阴谋算计的感觉。」

说着赵佶喃喃道:「赵孝骞难道真的认命了?他很清楚,我若即位,迟早会对付他的,燕云的兵权我也根本没想过给他,他已无凭仗,为何还能如此淡定?这很不正常……」

周兴折冥思苦想,却终不得其解,苦笑道:「可他们父子真的很正常啊,赵孝骞手里唯有王府禁军数百,这点人马在汴京能掀起什麽风浪?」

面对毫无破绽的赵颢赵孝骞父子,赵佶也不知哪里值得怀疑,他只是心中隐隐有种不好的预感,可做人做事总不能凭预感去做,于是只好暂时搁置。

「其他的朝臣呢?他们真的如表奏所说,真心恭贺我登基即位吗?」

周兴折笑了:「真不真心的,他们当然不如下官真心,放眼朝堂,唯有下官是实实在在真心希望殿下即位的……」

赵佶瞥了他一眼,知道他这是趁机表忠心,也是在隐晦地提醒,当皇帝后不要忘了他这个从龙功臣。

于是赵佶笑了笑:「我即位后,你可入政事堂,宰相章惇我是一定要罢黜的,但你在朝中尚无威望,不可能马上让你当宰相,再熬几年,资历攒够了,兴许能让你上去,只要能保证你的忠心。」

周兴折大喜,急忙双膝跪拜下去:「臣,多谢陛下厚恩。」

赵佶大悦,却谦逊地摆手:「叫早了,叫早了,明日才可这般称呼,君子当慎独,不可欺于暗室。」

周兴折也笑:「是是,臣记住了,臣一时嘴快,明日再这般称呼陛下便是。」

赵佶笑出了声,心情极为愉悦。

明日就登基了,从此他的人生便是极贵至尊,此时除了心头隐隐的那点不安的预感,一切都很美好。

…………

与此同时,楚王赵颢正在庆寿殿内,与向太后谈笑闲聊。

有了父子俩的支持,端王即位才如此顺利,向太后对赵颢再无防备,就算是接见赵颢,也屏退了宫人,收起了珠帘,以真颜相见。

对太后来说,端王的位置想要做稳当,还是少不了赵颢父子的支持,尤其是赵孝骞的支持,太后早就看出来了,赵孝骞是大才,这样的人才必须要重用,至少赵佶即位后的前几年里要重用。

倒不是太后多有政治远见,事实上她对政治军事并不太关注,也没资格参与,她的愿望很简单,那就是稳定。

朝局稳定,边疆稳定,宫闱也稳定。

她在后宫安安心心当她的太后,一直到终老,这辈子也算值了。

所以对赵孝骞这种特别有能力的人,既要安抚,也要提防,同时还要重用,这才是为君之道。

这些帝王之术,太后打算等赵佶登基后慢慢教给他。

对待那些有本事但与帝王有恩怨的朝臣,打压或是杀掉,终归不是帝王该做的,这点容人的胸襟都没有,这个帝王无疑不称职。

此刻太后屏退了宫人,收起了珠帘,以这般姿态招待楚王赵颢,用意就是安抚重臣,示以天家诚挚之心。

「本宫看楚王的气色,比往日红润了几分,好像……身材还瘦了少许,是本宫的错觉吗?」太后笑吟吟的,甚至跟赵颢开起了玩笑。

赵颢摸了摸肥胖的肚子,苦笑道:「臣的那个逆子,非要臣减肥,说什麽胖子多病,必不长寿,臣若想多活几年,就必须戒掉口腹之欲。」

「臣本不想答应,可那逆子坚持,每日三餐亲自监督,每日吃素,少油少盐少肉,臣没办法,这些日倒是莫名瘦了几分,大约是饿瘦的……」

太后掩嘴笑道:「子安的一片孝心,到了楚王嘴里,怎就成了『逆子』?他也是为了你的身子着想,希望你多福多寿,而且确实有了成效,看楚王现在的模样,岂不比往日精神多了?」

「若这也是逆子的话,天下不知多少父母都渴望有这麽个『逆子』呢。」

见太后发笑,赵颢两眼顿时一亮,那明媚成熟的笑容,实在勾在了他的心巴上,赵颢竟有些难以自持。

而太后发笑时,见赵颢那一脸色眯眯的样子,心中赫然惊觉,发现自己的举止不妥,有失礼仪了,尤其还是当着这个满城皆知的风流老纨絝面前,也不知这老货此刻脑子里转着什麽龌龊的念头。

于是太后立马收起了笑容,变得端庄威严,神圣不可侵犯。

赵颢的呼吸却更急促了。

好生反差的寡妇,太勾魂了!无论哪种模样他都喜欢。

「楚王,楚王!」太后的呼唤声令赵颢回了魂。

「楚王为何发呆,是有什麽事要办吗?倒也不必在此陪本宫闲聊,正事要紧。」太后关切地道,但话里的隐晦意思,其实已是在逐客了。

赵颢急忙道:「臣无事,只是臣突然想到一件极为机密之事,此事关乎端王登基,所以臣欲密奏于太后当面。」

太后一惊,神情顿时凝重起来,左右扫视一圈,宫人早已被屏退出去,殿内只剩了她和楚王二人。

「殿内只有你我,楚王尽管道来。」太后坐直了身子道。

赵颢露出迟疑之色,道:「此事极为机密,太后请恕臣冒犯之罪,臣想靠近太后一点,否则恐隔墙有耳,难免事泄。」

此时二人的距离,是合乎宫闱礼制的,二人相隔至少数丈之远,说话都要不自觉地放大音量才能让对方听到。

若赵颢真要面奏机密事,这个距离无疑是不妥的,几乎跟拿个大喇叭到处吆喝没有区别,那还能叫机密吗?

太后蹙眉,有些犹豫,毕竟寡居多年,她向来注重名声,若是与男子太过接近,尤其对方还是她的小叔子,这要是传出去……

然而赵颢说的机密事实在太勾人,说什麽关乎端王即位,这件事是太后的利益所在,她总不能无视。

犹豫良久,太后咬了咬牙,低声道:「你,你……可以靠近本宫一些。」

赵颢支起肥胖的身子,颠颠儿地上前,脸上带着温和憨厚的笑,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

到了太后跟前,按照规矩,赵颢只要坐在太后的对桌说话足矣,但赵颢却很无礼地绕过矮桌,一屁股坐在太后的身旁,与她肩并着肩,屁股挨着屁股。

太后大吃一惊,顿时涨红了脸,惊怒道:「你,你这……太无礼了,楚王怎可如此……」

赵颢却正色道:「机密大事,自然要附耳面奏,太后莫想歪了,臣是有口皆碑的正人君子。」

羞愤的太后身子使劲地往后靠,试图与他拉开距离,而赵颢却屁屁紧逼,就是屁股随着太后的后靠,而一寸寸地挪近。

太后终于勃然大怒:「赵颢,你放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