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世子稳重点 > 第913章 棘手问题

世子稳重点 第913章 棘手问题

簡繁轉換
作者:贼眉鼠眼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16 04:45:12 来源:源1

第913章棘手问题

不得不说,郑朝宗送上的马屁很高明。

高端的马屁不需要华丽的辞藻,只需要用朴素的方式说出口。

郑朝宗的马屁高明在,他不仅拍得响亮,而且论点清晰,极具说服力,而不是盲目的一味瞎吹捧。

殿内群臣侧眼看着他,目光很复杂。

原本官家将郑朝宗晋升入新政司,大家也都看过郑朝宗的奏疏,被这家伙敢说敢做的直率性格震惊了,都以为他是如同唐朝魏徵一样,是个刚正不阿的谏臣。

没想到啊,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拍起官家的马屁来,竟也如此响亮。

赵孝骞乐得不行,好话人人爱听,他自然也不能免俗。

主要是郑朝宗这番马屁有理有据,太合他的心意了。

呐,这个就叫专业。

胡乱吹捧的马屁,没人往心里去,但有理有据的马屁,那就不是马屁,是铁一般的事实。

赵孝骞觉得自己果然属于英明神武,千古一帝那个档次的帝王。

「不错,从郑卿的眼中,朕看到了『真诚』二字,这两个字非常滚烫**,朕毫不怀疑郑卿说的是真话,实话。」赵孝骞正色道。

群臣默默叹了口气。

好吧,你高兴就好。

「关于『青苗法』的废行,朕觉得在座诸位应该没有异议了吧?」赵孝骞缓缓道。

苏辙沉默了一会儿,才低声道:「臣觉得,青苗法可谨慎实施,主要是对地方官员的监管方面,朝廷要下大力气,否则善政也会变成恶政。」

赵孝骞嗯了一声,然后望向韩忠彦。

韩忠彦收到了赵孝骞的眼神,立马道:「监察府将会继续加大力度,并且大量任用官员,分赴各地州府县,监察地方官员落实新政的情况,任上官员但有不法事,监察府定会及时查办问罪。」

韩忠彦说完后,殿内又是一阵沉默。

在座的有不少政事堂的宰相,对于监察府的印象,自然不算太好,当初设立时,他们就激烈反对。

如今官家力排众议,监察府在一片反对声中还是成立了,木已成舟,宰相们也没有办法,只好默认它的存在。

赵孝骞当然也清楚在座的许多人对监察府的抵触情绪,但他并不打算理会。

「监察府的架构要继续完善起来,度支司可拨出钱款,监察府将在大宋各路,府,州设立地方监察司,监察司官员谨慎任用,三年轮换,并且是终生责任制。」

赵孝骞顿了顿,道:「『终生责任制』的意思是,监察官员若做出徇私枉法,包庇构陷等不法事,无论事情过了多久,朝廷都要追责。」

「只要朝廷查出来,哪怕事情过了几十年,这个官员已致仕告老回乡,当年的事也过不去,就算人已经老死,进棺材了,责任也要落到他的后代子孙身上,比如查没家产,后代不准参加科举等等惩罚。」

此言毕,在座的群臣皆露出异样的表情。

监察府的韩忠彦,吕惠卿,李清臣等人面色凝重,其他人则露出几分幸灾乐祸之色。

本该如此,监察府手握如此大的权力,确实要承担与之相配的压力,不然好事都让你们占了,天下官员都要看你们的脸色,世上没人管住你们了。

监察府的事只是顺口一提,事情回到正轨。

经过一番辩论后,「青苗法」的实施已没有异议。

赵孝骞对青苗法倒是有了另一个疑问。

「子厚先生,朝廷的『青苗法』条款里,官府给百姓提供借贷,来年百姓归还时,还要加付两成的利息,这一条是否合理?」

两成的利息不是高利贷,而是青苗法里明文规定的。

但赵孝骞还是觉得有些不妥。

「青苗法的初衷,是帮助受灾的百姓暂时度过难关,从情理上来说,百姓刚度过难关,第二年就要偿还官府的本金,本就有些吃力了,还要加上两成的利息,朕估摸百姓可能偿还不起。」

章惇沉声道:「官家,当年介甫先生与参与变法的同僚商议后,定下这两成的利,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地方受灾,灾民岂止百万,朝廷以青苗法提供借贷粮食钱款,是需要巨大成本的,若是一点利息也不付,百姓借贷没有偿还压力,反倒助长民间的不正之风。」

「若是百姓抱着占官府便宜的念头,反正不需要付利息,于是人人争相借贷,朝廷国库也撑不住,所以臣以为,这两成的利息,是必须要收的。」

赵孝骞点了点头。

王安石对人性是有着深刻理解的,不要说什麽百姓纯朴善良之类的,那是不过是统治者笼络人心的政治口号。

是人就有善恶,有贪嗔恶念。

每个人的心里都同时住着天使与魔鬼,这一点跟身份地位无关,不是说越贫穷的人越善良,站在人性的角度上,根本没这说法。

青苗法之所以收取两成的利息,也是为了杜绝人性里的恶,当然,朝廷也要计算成本与收益,这跟官府每年向百姓徵税是同样的道理。

「关于青苗法的商议,大抵是定了,不过在借贷利息和具体的落实上,还需要继续完善,官员下放民间的事,政事堂选出官员进行第二批下放,朕要知道民间的真实情况。」

「第二批官员下放,可在京畿地区之外,河北路,江南路,淮南路,广南路等等,记住,告诫这些下放的官员,朕要看到他们的态度,监察府的人时刻盯着他们。」

群臣纷纷躬身应是。

赵孝骞舒了一口气。

关于新政的条款修正,朝野存在的最大争议,其实就在「青苗法」。

这也是新党旧党之间最大的分歧点。

今日算是基本解决了这个问题,接下来对新政的其他条款的商议,也就简单多了。

当然,青苗法的争议,还只是新旧两党停留在表面的争议。

接下来关于新政方面要商议的议题,有一个更具争议,更容易引发混乱的条款,那就是「方田均税法」。

它也是王安石变法的条款之一,王安石后来变法失败,大宋三代帝王对新政数废数立,根源问题就出在「方田均税法」上。

看名字似乎看不出这条新政有什麽问题,但若触及到它的具体内容,很多人就会感到棘手了。

所谓的「方田均税」,具体的内容就是清理丈量天下的土地田亩,查出民间地方地主商贾们大量隐瞒的土地亩数,并将土地的质量分为五等,各个等级的土地,向朝廷交的赋税不一。

看看这内容,要命不?

难怪那麽多官员权贵地主,拼命都要阻拦反对王安石变法。

这一条款,便深深地触碰到了官员权贵地主们的利益。

在古代农耕为主的社会,土地不仅是农民的命根子,也是官员地主们的命根子。

农民靠土地活命,官员地主靠土地生财。

王安石变法,提出要清理丈量天下的土地,那些拥有大量土地的官员和地主,还不得跟他拼命?

土地是那麽容易丈量的麽?官府不丈量,天下相安无事,人人安居乐业。

官府一旦开始丈量,许多隐瞒的,勾结的,侵占的,各种见不得光的人和脏事,都会浮出水面,而且从此名下的土地都要向官府交税,这谁受得了?

这可比刨人家祖坟更严重。

所以王安石变法以来,大宋三代帝王,对新政时废时立,反反覆覆,问题的根源就出在这一条上。

朝堂里数十年的新党和旧党,也是因为这一条而形成的阵营对立。

新的官僚权贵利益,与旧的官僚权贵利益产生的冲突,也是他们身后各种庞大复杂的利益关系网的冲突。

老实说,赵孝骞想起这一条款的时候,也觉得很头疼。

可是再头疼,也要把问题解决。

他已经坐在这个位置上,就要把事情办了,不然天下的百姓仍要受苦,官员地主仍然吃饱喝足,而且问题不解决,总不能把它留给下一代人。

一个穿越者都解决不了的事,难道指望自己的犬子犬孙解决?

离开新政司,赵孝骞心里的压力越来越重。

许多迫在眉睫的事情要处理,一旦处理不免又会掀起惊涛骇浪,那时候若要彻底解决,不免又要杀人立威。

可帝王不能只杀人,总不能真把自己搞成了一代暴君。

回到福宁殿,狄莹和袅袅抱着小赵昊正玩得愉快。

赵孝骞看见犬子,压力更重了。

不管将来自己有几个儿子,谁将成为下一代的大宋皇帝,赵孝骞都要为儿孙扫除障碍,让他们享受成果。

想想就觉得心理不平衡。

凭啥你们享受,而亲爹却累死累活,还要得罪那麽多人。

一手拎起小赵昊,赵孝骞将他拎在手中如同晒衣服似的晃荡了几下。

「丧彪!道阻且长,你我父子当同心协力!从今天起你就开始读书,扎马步,为父再给你报几个兴趣班,明年你去给为父考个状元回来,怎麽样?爹没有为难你吧?」赵孝骞盯着赵昊严肃地道。

赵昊似乎根本没听懂亲爹说的啥,只觉得被亲爹拎在手里晃荡很好玩,咯咯咯地笑出了声。

一旁的狄莹和袅袅却惊呆了。

二女对视之后,同时发表了意见。

狄莹吃吃地道:「官人……你认真的?」

袅袅气愤地跺脚:「官人,不准叫他丧彪!」

赵孝骞淡淡地瞥了她们一眼:「妇道人家,少掺和咱爷们儿的事!」

在赵昊的脸蛋上狠狠吧唧了一口,赵孝骞严肃地道:「就这样愉快地决定了,明天早起,一边扎马步一边读书!好不好?」

赵昊奶声奶气却响亮地大喊了一声:「好!」

「明年给爹考个状元回来,好不好?」

「好!」

袅袅弱弱地道:「官人,他才一岁多,还不识字……」

「无妨,明日教他几个字认认,说不定是个神童呢,明年考状元不是没有可能。」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