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世子稳重点 > 第930章 奸臣邪修

世子稳重点 第930章 奸臣邪修

簡繁轉換
作者:贼眉鼠眼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16 04:45:12 来源:源1

第930章奸臣邪修

至今为止,赵孝骞对蔡京的印象没有改变。

当年认识蔡京时,赵孝骞就知道,这家伙是个典型的政治投机主义者。

也就是说,蔡京这种人是没有坚定的政治信仰的,他不像王安石,苏辙,不管他们坚持的新政或旧法是对是错,但是他们至少坚持了,而且一直在坚持。

他甚至都不像章惇,章惇虽然性格耿直,心胸不大,可章惇也在坚持继承王安石的遗志,尽力地推行,信念一直不曾改变。

蔡京不一样。

他只在乎权力,为了得到权力,他可以是新党,也可以是旧党,他可以摆出任何姿态来迎合权力的需要。

别人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其实蔡京也差不多。

只要榜一大哥给他刷嘉年华,他可以给大哥来一段风骚的擦玻璃,大摆锤。

赵孝骞能一眼看清蔡京的本质,当然不是因为赵孝骞有多敏锐的目光,而是他前世在史书上看到过,所以知道蔡京是个什麽德行。

前世的他,在史书上读到蔡京的生平时,不过是以一个后人旁观者的角度,史书上说他是奸臣,那麽他就是奸臣,无所谓,他是忠是奸,跟自己一个月三四千工资的牛马有何关系?

不过这一世,当赵孝骞坐在皇帝的位置上,向下俯视蔡京时,他有了跟史书上不一样的见解。

大宋朝堂,其实不存在所谓的「忠奸」。

或者说,所处的政治环境不同,时代的政治需要不同,忠臣和奸臣待的位置也不同。

朝堂是不可能没有奸臣的,正如太极分阴阳一样,孤阴不长,独阳不生,谁敢想像满朝文武全都是正义忠直臣子的画面?

满朝全是奸臣,王朝必然已到了亡国的边缘,同样的,满朝全是忠臣也会很快亡国。

忠臣没有了奸佞的制衡,所谓的「正义」会无限放大,然后正义就会扭曲为邪恶。

对蔡京这种投机者,赵孝骞以前是敬而远之的态度,因为以前的赵孝骞不是皇帝,他的权力没那麽大。

所以他需要的政治盟友首先立场要坚定,人品要靠得住,这样的盟友才值得信任,蔡京无疑是不合格的。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如今赵孝骞已是皇帝,那麽他就要换一个角度看人看事了。

奸臣当然也能用,而且用得好的话,奸臣发挥的作用会比所谓的忠臣更大。

章惇算忠臣吗?或许也算吧。

但这位忠臣并没有给赵孝骞治国带来多少便利,反而因为章惇政治态度的左右摇摆,让有些事情变得更复杂,更麻烦。

赵孝骞要做的事,要推行的政策,仅仅只到宰相这一层级,就推行不下去了,我要这宰相有何用?

蔡京不一样,赵孝骞知道他为了权力可以不择手段,这个「不择手段」,自然也包括无条件地执行赵孝骞的每一道旨意,因为蔡京很清楚,是谁给了他权力,谁能一句话夺走他的权力。

如今的大宋朝堂上,正是赵孝骞推行落实新政的关键时期,天下政令必须要按自己的想法一步一步踏实地发展。

这个重要的时期,赵孝骞实在太需要一个对他言听计从的宰相了,而不是宰相带头跟他搞对抗,暗戳戳地阻碍他的计划。

章惇,显然已经不符合他的期望,到了该退下的时候了。

此刻站在眼前的蔡京,从务实的角度来说,确实比章惇更合适。

本就已经动了罢相念头的赵孝骞,看着蔡京一脸凝重认真地侃侃而谈,赵孝骞心中愈发确定,目前这个时期,蔡京当宰相更合适。

至于新政落实以后,蔡京这个宰相要不要留任,看蔡京自己的表现,如果他犯了奸臣的老毛病,私底下的小动作搞得太过分,那就换人。

「……方田均税法,早在元丰年间便施行过,当时朝廷清查京畿五路州府的田地,朝廷查出两百四十多万顷的隐田,当年的国库所入比往年足足涨了三成!」蔡京语气低沉地道。

「更重要的是,被地方豪强地主圈占兼并的土地,因为方田均税法而逐渐少部分地回到农民手中,许多被沦为流民的百姓重新得到了土地,这对大宋皇权绝对是有利无害的好事。」

「臣以为,方田均税法绝对是善政,德政,如若朝廷推行,天下百姓将大为受益,自古王朝统治,重要的不是多麽强大,臣认为没有什麽比『稳』字更重要了。」

「农民有土地耕种,就是『稳』,天下任何事都比不上这一条。」

「故,臣以为朝廷当今必须马上推行落实方田均税,没有任何商量的馀地,官家更不能对小部分的所谓权贵豪强地主妥协。」

赵孝骞颇为意外地挑了挑眉。

知道蔡京是投机主义者,但这货为了迎合他的政治主张,居然把话说得这麽死,一点馀地都不给自己留。

显然,蔡京实在是太想进步了。

不得不说,蔡京的表现令赵孝骞很满意。

确认过眼神,这货就是他需要的人。

当皇帝什麽时候最爽?

不是后宫佳丽三千,而是朝堂上有一个能跟自己穿同一条裤子,同一个鼻孔出气,不给自己添堵的宰相。

蔡京说完后,站在赵孝骞面前垂头恭立,神情紧张地等着赵孝骞的表态。

官家给了题目,蔡京交上了答卷。

此时此刻,便是官家判卷给分数的时候了。

能不能抓住这次机会,就看官家给他的答卷判多少分。

不过,蔡京显然没想到,题目还没完。

赵孝骞沉默片刻,突然道:「蔡尚书,想必你也看到了,朕令新政司商议方田均税法,朝野却一片激烈反对。」

「甚至为了阻挠此法的推行落实,有人不惜牺牲一个户部侍郎,用他的死来告诉天下人,朕其实是个无道昏君,阻力如此之大,朕当如何处之?」

蔡京沉思片刻,缓缓道:「臣以为,阻力越大,官家的态度必须越坚定,越强硬。」

「这是一场君臣博弈,朝臣势众以挟君王,官家但凡稍微露出一点妥协或怯象,他们便会愈发疯狂,官家想要推行的新政,恐怕就此而废。」

赵孝骞饶有兴致地道:「愿闻蔡尚书高见。」

蔡京目光闪烁着灼灼光芒,沉声道:「石仲先之死,必须当作一件大事来办,他们牺牲石仲先,不过是为了坏官家的名声,用『忠臣死谏』的名头,来衬托官家的昏聩,损官家的圣名。」

「官家若欲挽回局面,那麽首先,石仲先不能是忠臣!」

赵孝骞愕然抬头看着他。

蔡京的语气透着几许阴鸷,此刻的他,嘴脸像极了奸佞。

「真也好,假也好,总之,必须找出石仲先的污点,越多越好。污点掌握在手,官家可再引导朝野的舆论,如果石仲先是忠臣,那麽他在宫门自尽会被朝野臣民认为是壮举,足以名垂青史。」

「不过,如果石仲先是奸臣呢?大理寺或皇城司将石仲先生前的种种恶劣不法行径公之于众,那些令人发指的恶行出现在众人的视线里,那麽石仲先撞宫门自尽的举动,就是一场小丑作戏,徒增天下人之笑柄尔。」

「一个奸臣的死,只能说他活该,根本无法证明官家昏庸无道。」

「同时,一个奸臣宁死也要阻挠方田均税法的施行,奸臣如此坚决反对的东西,难道真是恶政?这里面的是非黑白,纵是不明真相的外人,见之自然心中有了分晓。」

赵孝骞一脸讶然。

今日开眼界了,不愧是奸臣,这解题的思路跟那些所谓的忠臣真的完全不一样啊。

蔡京的这番建议,可以说完全摒弃了道德和正义,纯粹只为了达到目的。

他的思路很简单,首先搜集石仲先的不法证据,如果没有不法证据,这个……可以有。

然后证明石仲先是坏人,是奸臣。

坏人和奸臣的名头坐实,他做的一切包括他付出的生命,都已经没意义了。

因为石仲先而情绪激动上疏的朝臣,也就没了继续声援石仲先的立场和理由。

舆论瞬间反转,是非黑白也就此改变。

奸臣不愧是奸臣,跟特麽修真世界的邪修似的,只要没有道德约束,想要修炼成圣到处都是捷径。

赵孝骞脸上的笑意愈深,又道:「石仲先的事解决后,方田均税法该如何推行下去呢?」

蔡京垂头道:「官家手握天下至权,想要推行一项政令,其实没那麽难。只要方田均税正式立法,官家一手握律法,一手握刀兵,还有监察府为官家整肃官员名册,天下何人敢不从?」

「短期的混乱甚至动乱,或许会有的,但只要方田均税坚定地推行下去,那些不服的,阳奉阴违的,故意唱反调的,把他们都杀乾净,剩下的,都是愿意服从的。」

赵孝骞笑了,深深地注视着蔡京,悠悠地道:「蔡尚书所言有理,朕记住了。不过,朕终究只是一个人,吾道甚孤啊!」

「朕很需要一位全心全意执行朕的政令的帮手,不然,朕随便说句话,就连政事堂都是一片反对通不过,政令连宫闱都出不去,谈何治理天下?」

蔡京的心跳陡然加速,蹦蹦蹦的跳得耳膜嗡嗡作响,他的眼神遏制不住地激动起来。

赵孝骞这话已经不是暗示,而是**裸的明示了。

老奸巨猾如蔡京者,如果这句话他还听不懂,这些年的朝堂他就白混了。

于是蔡京当即扑通一声,朝赵孝骞双膝下跪。

「臣蔡京,愿为官家分忧!从今以后,官家之旨意,便是臣之神谕,不折不扣,一丝不苟,不敢差错半分,臣之所言所行,绝不与官家有半点相悖,此誓,天日可鉴!」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