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世子稳重点 > 第935章 触目惊心

世子稳重点 第935章 触目惊心

簡繁轉換
作者:贼眉鼠眼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16 04:45:12 来源:源1

第935章触目惊心

向太后与赵孝骞有过争执,也是关于方田均税法。

推行这项新政,赵孝骞明显感觉到阻力很大,从朝堂到民间,也包括后宫。

从来不干预朝政的向太后,居然也会亲自向赵孝骞恳求,请他缓行或搁置方田均税法。

可想而知,这条新政到底动了多少人的蛋糕。

那一次赵孝骞与向太后闹得很不愉快,几乎是当面撕破脸了。

赵孝骞很清楚,他在做的事情,正在打破世间的阶级平衡,也在损害很多人的利益。

不过还是那句话,他要让世上绝大多数人吃得饱饭,那就只能选择牺牲少部分人的利益。

他们拥有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也该分出一点给天下的穷苦百姓了。

于是赵孝骞第一个盯上了向太后,她敢直接插手干预朝政,说明方田均税法也触碰到了她的利益。

要打老虎,先从最大的那一头下手。

反正他与向太后名义上是母子,可他对她没有半分感情,从夺位到如今,彼此不过是互相利用,互相成全的关系。

当然,活爹或许不会这麽认为,但赵孝骞并不在乎,他很清楚活爹的德行,这就是个提上裤子不认帐的老渣男。

如果要他在美色和儿子的皇权之间选一样,赵颢的答案绝不会让赵孝骞失望。

父子之间存在的默契和对彼此价值观的了解,让赵孝骞有这个底气对向太后下手。

「说吧,向太后和她家外戚是什麽情况。」赵孝骞淡淡地道。

甄庆垂头道:「经皇城司这几日查实,向太后和外戚名下的田产大多集中在京畿道,包括汴京城郊外的田地农庄,以及南京,洛阳等涉及六个州府,二十馀县乡。」

「直接在向太后名下的田产,便有四十馀处,总计约八万馀顷,她家外戚名下的田产约四万馀顷。」

「宗亲族人每人掌握的田产亩顷不一,但都是大地主,而且他们名下的田产皆是上等良田,或者说,他们只要上等良田,次一等的都看不上。」

赵孝骞吃了一惊,脸色顿时变得很难看。

原以为向太后名下的田产就算不少,撑死了全家也就一万来顷,没想到事实比他预想的翻了十几倍。

总计十二万馀顷,也就是合击一千两百多万亩的土地,而且全是上等良田。

这还仅仅只是向太后一个家族,所拥有土地的数量便如此惊人。

土地都被这些人占了,农民种什麽?吃什麽?

难怪那麽多人反对方田均税,这天下的土地当真是不经查,查不得,一查之下,不知要掀开多少人丑恶的嘴脸,多少见不得人的罪恶。

「向太后,很好!」赵孝骞深吸了口气道。

甄庆见他脸色铁青,急忙道:「官家息怒,皇城司查到的这些,或许其中有些谬误,可待臣重新查实。」

赵孝骞没出声。

皇城司查案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甄庆只是害怕牵扯进宫闱争斗,也担心这些数据传出去会坏了天家的名声,于是故意说或许有谬误。

可实际的情况,赵孝骞很清楚。

这其实就是真实的数据,没有半分掺假,事关太后和宫闱天家,皇城司和甄庆没那麽大的胆子敢造假。

一个向太后的家族,名下的田产便如此触目惊心,那麽往深一点想,赵氏皇族宗亲拥有多少土地?朝堂上那些道貌岸然的宰相尚书拥有多少土地?天下官员豪强地主拥有多少土地?

别忘了,如今的大宋并没有完成华夏统一,它只是个割据政权,天下的土地数量并没有想像中的那麽多,而大宋在元丰年间的人口数,已经将近一亿了。

土地集中在极少部分人身上,其他的人怎麽办?

甄庆沉默地递上一份清单,清单上,关于向太后及其外戚名下的土地数量,位置,以及向当地官府隐瞒的数量等等,各种详细的情况皆列其上。

赵孝骞接过清单,淡淡地扫了一眼,然后收入怀中。

「你退下吧。」赵孝骞叹了口气道。

甄庆小心地缓缓退出殿外。

赵孝骞独自坐在殿内,不知坐了多久,突然起身道:「老郑,老郑!」

郑春和立马出现。

「备车马,朕要回楚王府。」

…………

庆寿殿。

今日向太后屏退了所有的宦官宫女,殿内坐着几名老态龙钟的老人,这些人有些是皇室宗亲,有些是三朝老臣,还有几个跟向太后家族有利益关系的大商贾,大地主。

此刻殿内的气氛很凝重,每个人都阴沉着脸,空气仿佛都凝结成一片黑色的乌云。

石仲先自尽一案,反转了。

而殿内众人的算盘也就落空了。

他们只是希望通过石仲先的死,来制造朝野舆论,众口铄金之下,官家纵是再坚定,恐怕也根本推不动方田均税法的落地。

没想到,仅仅只是过了数日,案子就反转了。

石仲先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原本对官家不利的言论,如今也没人再提了,甚至很多人还向官家忏悔赔罪,觉得官家被自己冤枉了。

殿内众人的盘算自然已失败了,现在他们要面对的,是官家一如既往坚定的决心,以及政事堂和新政司即将出台的方田均税法。

一旦正式立法成文,这条新政就再也无法阻拦,当它成为大宋的国法,谁若敢不从,自有监察府的官员处置。

这条新政,对殿内众人的利益影响实在太大了。

「现在怎麽办?本宫该做的都做了,甚至跟官家都当面争吵起来,官家当时的脸色……」

「总之,本宫如今的地位你们心里清楚,官家非我亲生,与本宫毫无血缘,他必然不肯买本宫的帐。」向太后冷冷地道。

一名老臣眯着眼,捋须缓缓道:「无论如何,不能容许官家如此胡闹下去,什麽方田均税,他这是在动我们的命根子,老夫绝不答应!」

另一名老臣却无奈地道:「官家皇权在手,我等拿他奈何?可惜了我和族人名下的田产,以后都要按实际田亩交税了,原本官府造册的田亩数,仅有我家实际田产的十分之一,今后怕是一亩都瞒不过。」

「若是真按实际田亩数交税,我等拥有这麽多土地还有何意义?往后你我各家每年的收益,至少要损失八成!」

一名老臣起身朝向太后拱手,试探着道:「不如……请太后娘娘屈尊,再去劝劝官家,事情不能这麽干,我等都是为大宋立过功,付出过心血的功臣,所求不过是几亩地而已,官家何必赶尽杀绝。」

向太后冷冷道:「本宫再去劝?然后再被官家一顿训斥?我可是长辈,丢一次脸还不够吗?」

另一名老臣气愤地道:「当年神宗先帝和王介甫在世时,朝廷推行变法也没这般咄咄逼人,太过分了!根本不给我们活路呀!」

「这样下去,我等没了活路,官家也别想……」

话说到这里突然顿住,说话的老臣脸色苍白,急忙仰天打了个哈哈:「口误,口误,一时气愤,口不择言了,诸位莫怪。」

众人也都扯了扯嘴角,表示只当没听见。

然而接下来,殿内竟陷入一片诡异的沉默。

众人都不说话,可空气里却弥漫着一股阴冷的气息。

良久,向太后脸色一变,急忙站起身。

「本宫乏了,恕不留客!」

说完向太后转身便朝寝殿走去,脚步匆忙,甚至带着几分踉跄。

其馀的人也纷纷起身,低着头匆匆离开了庆寿殿,每个人的神情都透着几分诡异。

…………

楚王府。

赵孝骞低调出行,他只穿着普通的便服,随行的陈守也只带了近百名禁军班直,就连马车也是普通大户人家的蓝顶篷车。

一行人出了宫,沿着御街没走多远便来到了楚王府。

赵孝骞登基后,楚王府戒备更森严了,王府周围多了数百名禁军护卫,府里的宦官宫女也增加了不少。

这都是赵孝骞安排的。

毕竟儿子当了皇帝,总不能亏待了亲爹。

不仅没亏待亲爹,也没亏待亲娘,赵孝骞的母亲冯氏所住的芳林园府邸,也被安排了禁军班直和宦官宫女,一家三口可谓是富贵至极。

站在楚王府门外,赵孝骞抬头看着熟悉的门楣和摆设,还有门外值守的王府禁军,每个人的模样赵孝骞都熟悉得很。

见赵孝骞到来,值守的禁军们纷纷激动地双膝跪拜,有的口称「官家」,也有口称「世子」的。

赵孝骞哈哈一笑,亲自上前搀起一名熟悉的禁军都头。

「老沈,对吧?朕记得当年你在陈守麾下,有一次跟袍泽兄弟耍钱打起来,被陈守揍得满头包,还逼着你和打架的袍泽手拉着手唱歌,当时你都快羞愤自尽了……」

名叫老沈的都头老脸一热,尴尬陪笑。

本来被官家记得是一件好事,多麽荣幸,可官家偏偏记住的却是这些不长脸的烂事,老沈的心情此刻很复杂。

赵孝骞环视王府禁军袍泽,这些人当初可都是自己的老班底,跟随自己南征北战,他们贴身护卫自己,是他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如今赵孝骞已是天下共主,可王府的禁军还是留在王府继续保护他的父亲家人,只有陈守被带进了皇宫,飞黄腾达了。

「今日咱们老弟兄相见,朕来点实在的,老郑,传旨下去,楚王府的这些老弟兄,每人赏赐五十两,给弟兄们打酒吃。」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