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玄幻:病太子召唤诸天,暴压天下 > 第321章 七十二哲

玄幻:病太子召唤诸天,暴压天下 第321章 七十二哲

簡繁轉換
作者:骑虎仙人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8-10 15:22:17 来源:源1

第321章七十二哲(第1/2页)

现在人已经不知道老夫子以前有多风光,年轻时的老夫子便是人间一流人物,靠一人之力便横压天下百余年。

三教栋梁,江湖天才在他面前俱黯然失色。

百余年前的天下曾有句打趣话说天下风流共计一石,老夫子一人独占十二斗,天下诸君还倒欠他两斗。

可比如今这一代风流鼎盛,号称独占天下八斗风流的荀三甲风光太多。

老夫子读书二十载,二十岁时悟道而成,朝入先天暮入君子,隔天成就大儒,后隔了五年磨砺,一步跨入四境,成就了儒家历史上最年轻的贤人。

而立之年读‘日月其迈,岁律更新’有感,随登天九霄取日意,夜游天下取月意,终是得了日月两意。

而后几年老夫子时常以日月砸人。

日月阴阳两均手,人间难逢此一人。

此句中的‘此一人’说的就是老夫子。

日月两珠在指间流转,火寒两气首尾相接,颇有阴阳两化的味道。

更匪夷所思的是两珠盘旋间有所变化,日出东方,月出西方,阴阳互相接连。紧接着老夫子掌中出现了日升月落,群星忽掩,四季交替,花开花谢的奇诡玄神画面。

似乎天地运转都在老夫子一掌之间。

在场三百儒脑海里同时出现了早已烂熟于心的儒家经典: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老夫子自日月两理参透儒家先哲荀子《天论》中“天行有常”的道理。

高瘦老儒和矮胖老儒的日、月之理在老夫子这一手阴阳大化面前,无异于小巫见大巫,萤火比皓月,相差甚远。

老夫子随手一甩,日月两珠飞出。

日珠化金乌,月珠化月兔。

金乌展翅,带烈火焚郭之势,月兔傍地,冰封十里。

各自一闪之间撞在扇形圣光幕上,冰火起大势,火烧与冰封两力重压之下,圣光幕破碎开来,三百儒全部被震退倒地,吐血不止。

唯有两个手持圣物的守庙老儒挡住了金乌、月兔。

矮胖老儒面色铁青,一字一句郑重朗声道:“圣人曰:礼之用,和为贵。”

春秋笔上浩然之光大放,圣意如潮铺散开来,这个中正平和的浩然圣意抚平了日月的火寒之力。

三百儒同时作揖,高颂:“和为贵!”

圣庙之外的陆续不断赶来的儒生,大有上千儒之多,随着圣庙里的声音也跟着诵读‘和为贵’。

上千儒的浩然气只是锦上添花,春秋笔中的圣意才是根本,浩然圣意不断波动涟漪,抚平一切躁动之力,让天地归于平和。

金乌与月兔的日月文意迅速被减弱,而后被打回珠子形态,跟着瓦解,破碎开来,日月文意随之消散。

老夫子缓步走来,那中正平和圣意不断流淌,老夫子如同逆水行舟,碰触老夫子便散开,不受丝毫影响,轻笑道:“你这孔圣后人倒是将他的文意琢磨的不错,但你说不管用,得圣人说才能阻我。”

高瘦老儒沉声道:“读《论语》。”

此话传至圣庙内外,所有儒生开始读圣人经典,儒学基石。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21章七十二哲(第2/2页)

朗朗读书声响彻曲阜,曲阜之内的浩然气蜂拥而来。

儒家圣庙内有一张紫檀大料雕成的香案,案上摆放有一尊仙气袅袅的古朴大香炉,炉中常年插有小儿手臂粗细的一炷大香,这炷香的香火,千余年来一日不曾断。

香炉两侧的墙壁上,悬挂有一幅幅与真人等高的庄严画像。

能以画像挂在圣庙墙壁之上的无一不是儒家历代以来的先哲贤人们。

其中有不少是在绝天地通之前,已然飞升上天,做了逍遥仙客。

此刻这些儒家先哲画像再次震动起来,庙内如同响起一阵翻书声。

儒家先哲们皆受《论语》文意感召而鸣,悬在左端的一幅崭新画像最先出现摇晃,也最早出现异象,这位是为儒家大义而死的步叔承。

画像之上出现玄妙涟漪,如同“水花镜面”。

死去的步叔承破镜而出,以浩然文意重返人间。

身形虚幻,从画像和镜面中走出,飘落在地,走向庙外。

这般玄妙的“水花镜面”不断出现,一位位仙风道骨的儒家先哲贤人们陆续落在地面,纷纷向门外飘逸走出。

随着《论语》之声大作,他们身形逐渐凝实了许多。

他们在圣庙门口依次排开,拢共七十二位。所站位置,所立姿势与楼内挂像如出一辙,丝毫不差。

老夫子负手而立,望着这些儒家曾经的先哲贤人们没有丝毫的表情变化,似乎并不在意。

高瘦老儒朝着儒家先哲贤人们一拱手,恭恭敬敬道:“今有狂儒亵渎圣庙,亵渎圣人,亵渎儒家,后辈儒生请先哲们剪恶除奸,以正视听。”

最当头的儒家先哲面无表情,道了一声:“可!”

这群先哲贤人们都是文意寄托,神魂不在,唯一的思想就是守卫圣庙。

七十二位先哲贤人们同时动了,引浩然气,读浩然书,各自拿出了最强的手段。

有一先哲持剑率先出,长剑一指。广场之上,剑气丛生,然后如有一条条溪涧潺潺而来,歪歪扭扭,最终聚拢成一条剑气江河。

浩然剑意无处不在,圣庙内外上千儒都清清楚楚感觉到了一股冰凉寒意,从曲阜四周缓缓涌入。

剑气纵横,细密无缺漏,剑气凌厉,剑意沉重,能压垮三境武夫。

老夫子一身浩然气如瀑流泻,轻轻向前走去,如逆水行舟。

行走之时,浩然气与浩然剑气,便要冲撞在一起。剑气不断破碎,这行势猛烈的剑气江河撼动不了老夫子,阻挡不了老夫子一毫。

那持剑先哲踏江河而来。

赠人以言,重于珠玉,伤人以言,重于剑戟。

伴这诗文意出了一剑,剑气江河随之震荡不已,随着一剑而出,剑气江河内的大半剑意,在老夫子身前聚拢,如重兵攻城。

老夫子不急不缓,递出了迅猛一拳。

拳出如虹。

如雷震动。

一眨眼功夫,就以拳开江河,来到了这位持剑先哲身前,随手一拳打爆了这位讲‘善言结善缘,恶语伤人心’的先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