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穿越古代:三个女人N台戏 > 第 2061章 种种安排

穿越古代:三个女人N台戏 第 2061章 种种安排

簡繁轉換
作者:一灯阑珊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04 03:54:18 来源:源1

第2061章种种安排(第1/2页)

张法音红着眼圈,嘴角僵硬地动了两下,声音带着哭腔,“‘太平’是个好名字,或许那就是他的福地。”嘴上这么说,眼底的担忧却丝毫未减。

祝明月心中隐隐有了预料,也上前劝慰,“伯母,你别太担心,长林只是暂时想不通,等他缓过来就好了。”

拉上一旁沉默的林婉婉、赵璎珞,对着张法音说道:“伯母,我们先回去了,你也保重身体。”

张法音点点头,声音沙哑,“麻烦你们了,这些日子,多亏了你们照看。”

黑漆的大门在几人身后缓缓合上,院里只余下杜家几口。他们是血脉相连的家人,注定要一起共患难、同进退。

赵璎珞终究还是差了一层。

刚进自家院子,赵璎珞再也忍不住,猛地停下脚步,眼眶通红地仰头望着天,质问道:“为什么?为什么?”

她问的不是任何人,而是这不公的苍天。

横向来看,杜乔就算颓唐至此,依旧比世上九成的人过得好。有官身,有百姓爱戴,有朋友帮扶。

可这份“好”,对得起他的才华吗?对得起他付出的心血吗?

他的理想还长存吗?

难道真的要一辈子殉在太平县的土地上,再没有出头之日?

赵璎珞的袖中,也揣着一封杜乔写的信,信纸被她攥得发烫。

信里,杜乔用极其冷静的笔触,写下自己选择留任太平的理由,条理清晰,逻辑通顺。

可他自以为的“冷静”,真的是冷静吗?

赵璎珞只知道一件事,无论他们两人将来前途是光明还是晦暗,他们之间,恐怕是真的完了。

那些绝情的话,虽然还没说出口,却已经注定要在不久的将来,从某个人的嘴里说出来。

赵璎珞在商场和市井间见识过人生百态,常听祝明月等人说起宦海的风云变幻,哭过一场后,反而慢慢冷静下来。

她坐在椅子上抽抽噎噎了好一会儿,然后用手背狠狠抹掉眼角的泪水。暂且放下那点风花雪月的心思,眼下更该关注的,是杜乔的前程。

就算他们之间没有“往后”,他们依旧是朋友,杜乔还是那个在她最困境时,伸出援助之手的热忱士子。

她不能看着他就这么消沉下去。

因为刚哭过,赵璎珞的话说得有些断断续续,“他……他为什么不去山西?”

有白家照拂,就算不能一步登天,至少上头有人好做官,路也能好走一些,总比在太平县困着强。

祝明月站在一旁,看着她泛红的眼眶,说出了那个刺耳的现实,“因为他没心气了。”

杜乔当初之所以选择太平县任职,绝不是图它名字好听,而是经过战乱横扫,辖区内少有跋扈的豪强、士族,没有盘根错节的势力,便于他施政推广红薯。

即便如此,当真以为杜乔施政就是一帆风顺吗?他只是从来没跟外人说过那些难罢了。

山西没有经历过太平县那样“打碎重铸”的过程,盘踞着不少传承了数百年的大族,根基深不可测。

更别提为了防范草原外敌,这些家族几乎都豢养着部曲家丁,势力盘根错节,比太平县的局面复杂百倍。

杜乔骨子里就不是个能在白家荫蔽下混吃等死的人,可他如今身心疲惫,连和那些士族豪强斗下去的心气都磨没了。

就像被抽走了所有力气的旅人,既没了往前冲的勇气,也没了对抗的劲头。

说直白些,杜乔“佛”了,也“碎”了。

反观太平县,好歹经过他两年的悉心梳理,那些难缠的硬茬子要么被化解,要么被调离,局面早已稳定。

他留在那里,至少还能做些实在事,让百姓吃得再饱一点,穿得再暖一点。

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安稳,远比去陌生之地重新挣扎更让他安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061章种种安排(第2/2页)

赵璎珞攥着帕子,声音发紧,她只关心一件事,“他会就此一蹶不振吗?就这么在太平县耗一辈子?”

段晓棠垂下眼眸,语气里带着几分不确定,“说不准。”

信里的话终究有限,纸短意长,他们即便知道杜乔现在的状态不对劲,可远隔千里,再多劝慰的话也没处说去。

能帮杜乔的,终究只有他自己。

赵璎珞抿了抿唇,眼神突然坚定起来,“他会振作起来的。”

她太了解杜乔了,他是个“官迷”,却从不是只看官阶高低的人。

他盼着升官,不过是因为官越大,能管的事越多,能护的人越广,能承担的责任也越重。

这份底色不变,他就不会真的沉沦。

临到傍晚,张法音带着一双儿女过来。

赵璎珞连忙起身,亲手奉上一杯温水,“伯母,先喝口水润润喉。”

晚间饮茶不利于睡眠,就算不喝,张法音今晚怕是也辗转难眠,但赵璎珞依旧希望她能睡个好觉。

林婉婉随意寻了一个借口,让戚兰娘和齐蔓菁出去,张法音让儿女去院子里和齐蔓菁一块玩。

待屋里只剩她们几人,张法音才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经过深思熟虑的沉静,“我打算带阿谦去长林任上生活。”

如果杜乔如愿调回关中,张法音未必会去任上,毕竟长安有她的儿女和学生。两地不远,想见也容易。

可现在杜乔遇着这么大的坎,她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到儿子身边照料。哪怕只是给他煮碗热汤,也能让他少些孤苦。

林婉婉提到唯一被“留下”的人,“伯母,放心吧!若昭就跟着我了,正好和蔓菁作伴。”

这是她们早就有过的默契,杜若昭的学业不能断,留在长安,才是对她最好的安排。

张法音扭过头,强忍住眼中即将汹涌而出的泪水。

当年杜乔离家奔赴长安时,她虽难舍,却也知道,这是家中寄予厚望的长子,科举任官是他支撑门户、实现理想的必经之路,再舍不得也得放手。

可底下这双小儿女,她原以为会一辈子待在自己的翅膀下,安稳长大,如今却要面临这样的生别,想想就让她心口发疼。

杜若昭的医术课程已近一半,若是跟着去太平县,杜乔就算是一县之尊,在那样的小地方,又能找到几个愿意倾囊相授、还破格教授女徒的名医?

若就此中断学业,对得起杜若昭这些年起早贪黑背的医书,对得起她为了记药方、写作业暗地里流的那些眼泪吗?

这是不得不做的选择,却也是最让她心疼的选择。

张法音深吸一口气,强行将翻涌的情绪压下去,对着林婉婉深深欠了欠身,“多谢林娘子。若昭能跟着你,是她的福气。”

林婉婉连忙扶起她,轻叹一声,“伯母客气了。我和若昭师徒一场,这些都是我该做的。”

张法音又将目光转向祝明月,缓缓从袖中掏出一卷叠得整齐的纸页,指尖微微发颤,“这是当初长林入股恒荣祥的契书。”

将契约轻轻放在旁边的案几上,语气里带着几分自嘲的通透,“这些年,你们看在朋友情分上提携长林,我家占了这么久的便宜,也该知足了。”

“如今长林留在太平县,这一成股,我想归还给祝娘子。”

祝明月立刻伸手推拒,语气诚恳,“伯母,万万不可。这股份是长林当初真金白银投进来,应得的,哪有再收回来的道理?你这样,反倒让我们难做了。”

张法音轻轻一笑,带着几分无奈的清醒,“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人不配财,必有所失。”

“这份股份留在我们手里,反倒像是占了不该占的便宜。倒不如还给你们,心里踏实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