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穿越古代:三个女人N台戏 > 第 2130章 故园故人

穿越古代:三个女人N台戏 第 2130章 故园故人

簡繁轉換
作者:一灯阑珊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19 04:52:21 来源:源1

第2130章故园故人(第1/2页)

齐蔓菁话音落下,亭子里静了片刻,只有风穿过枯枝的轻响。

许湛芳伸手握住齐蔓菁的手,指尖带着秋日的微凉,却像是带着一股安稳的力量,既是在安慰小姑翻涌的情绪,也是在一同沉入那些鲜活的旧时光里。

齐蔓菁定了定神,继续对着钟画师,细细描述小花园曾经的盛景,“东角原来种了两棵樱桃树,每年春天一到,满树都是粉白的花,风一吹,花瓣能落满半个院子。到了夏天,就结满小小的红果子,个头小,味道也远不及市面上卖的甘甜,酸得人牙都要倒过来。”

“可我和二哥还是每年都盼着它结果。果子刚泛红,我们就搬着小凳子守在树下,摘下来揣进兜里,边走边吃,哪怕酸得眯起眼睛、皱着眉头,也舍不得扔一颗。”

她说着,嘴角忍不住勾起一抹笑意,仿佛又看到了当年和齐白敛抢樱桃的模样。

许湛芳忍不住插话,语气里带着几分嗔怪,眼底却满是温柔的笑意,“我那时候就说,把樱桃摘下来拿蜜渍过再吃,就不酸了,你们偏不乐意。”

“说什么‘蜜渍了就没樱桃味儿了’,结果吃多了反酸,又要跑来找我要蜜饯压一压。”

齐蔓菁被说得有些不好意思,也笑了,带着几分怀念道:“浸了蜜,就不是那个味道了!那时候总觉得,再酸的樱桃,也是家里的樱桃,比外头买的果子好吃。毕竟是我们看着长大的,连开花结果都记着日子!”

又转头指向另一侧的空地,声音轻轻的,像是怕惊扰了什么,“那儿原来有几丛牡丹,是父亲的老友特意从洛阳捎来的名品,叫什么颤风娇、醉颜红,花瓣又大又艳,好看得很。”

“家里上下都把它们当宝贝,天天浇水施肥,松土驱虫,生怕照顾不好。可它们还是有些水土不服,每年开花都稀稀拉拉的,枝条也长得纤细,一点都不茂盛。父亲却总说‘慢慢来,总会养开的’。”

说着,她的目光落在那片空地上,如今樱桃树还立在原地,枝丫上的叶片不仅枯黄还稀疏,要等明年开春才会重新发芽。

牡丹的枯枝早已枯萎发黑,歪歪扭扭地躺在地上,蒙上了一层薄灰,谁也不知道,它们能不能挺过这个冬天。

一桩桩,一件件,齐蔓菁说得细致,许湛芳偶尔补充几句,那些藏在时光里的小事,像是一颗颗散落的珍珠,被姑嫂俩的话语重新串了起来,鲜活得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可越是清晰的回忆,越让人清醒地意识到,这个曾经充满欢声笑语的家,早已物是人非。

画里的人,有的永远离开了,有的远在岭南生死未卜,再也回不到从前围坐庭院、共赏花开的模样。

钟画师手中的笔没有停,将这些细节一一记在画稿上,石桌上冒着热气的茶壶、绣绷上未完工的婴孩衣裳、园圃里缀满红果的樱桃树、远处开得疏疏落落的牡丹丛,还有每个人脸上或笑或柔的神情,都在他的笔下渐渐清晰。

他心里明白,这幅画要画的,从来不止是一家人的模样,更是一段再也回不去的旧时光,一份藏在心底、不愿被岁月冲淡的牵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130章故园故人(第2/2页)

等到傍晚时分,杜若昭和齐蔓菁才乘马车回到小院。

一进门,杜若昭就在林婉婉面前,使劲拍着自己的手,一脸懊恼地自言自语,“师父,你说,我怎么就不会画画呢?”恨铁不成钢之意,呼之欲出。

如果她擅丹青,是不是就能将那些难以忘却的回忆,用另一种方式保留起来。

可惜杜若昭平日里也就会画些简单的花草,线条歪歪扭扭,若是想画人像,画出来的模样与其说是人,不如说是妖魔鬼怪,自己都看不下去。

林婉婉听着她的抱怨,却不以为意地笑了,“我以前也想过这样的美事。”

她若是有丹青妙手,早就把那些年磕过的爱豆和CP都画出来了,哪里还用天天心心念念求着同人太太产粮。

接着林婉婉一盆冷水泼下来,“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趁早认清自己不是那块材料,也算少走弯路,免得白费功夫。”

杜若昭被说得一噎,满脸无语,“师父,怎么能这么说呢!就算没天赋,努力学也能进步吧?”

林婉婉毫不留情地撕开“温情”的面纱,“你就算真有绘画的天赋,我也不可能砸锅卖铁供你学画的。”这可是自己收来继承医学衣钵的弟子。

“我们做大夫的,还是踏实把医术学好最要紧,别总想着好高骛远,会画两笔花草,就够了。”

杜若昭摆出一副委屈的模样,小声辩解,“谁下功夫学艺,不往好的学呀!”

常言道名师出高徒,林婉婉要求不高,左文竹教她们画画时,见林门众人实在没什么天赋,自然不会使劲鞭策,只教了些基础的花草勾勒便作罢。

林婉婉不曾想到,杜若昭竟然是个“完美主义者”,义正词严道:“每门技艺至少有三个层级,入门、熟练、精通,付出的心力和天赋要求依次递增。”

“丹青一道最看天赋,灵光的人拿起笔,第一笔落下,就知道自己是不是吃这碗饭的。没天赋的人就算费尽心机,日夜苦练,也只能事倍功半,最多混个入门,想熟练都难。”

杜若昭和齐蔓菁连连点头,自己有没有天分,不用左文竹论断,她们握起画笔那一刻,心里就有数了。

林婉婉继续说道:“不像我们医药一道,医术这东西,只要肯下功夫,把药材性状、药方配伍死记硬背下来,再多实践,将来总能有一口饭吃,不至于饿死。”

杜若昭到底不是正经医家出身,没见识过大夫的多样性,更不了解他们的下限有多低。

好奇地问道:“那要是实在没天赋,只能学成个医术平平的庸医呢?到时候连病都治不好,怎么吃饭呀?”

殊不知,在这个缺医少药的年代,能成为“医术平平的庸医”,已经是许多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段位。

至少能看懂药方、分辨药材,比那些只会瞎开药的江湖郎中强得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