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穿越古代:三个女人N台戏 > 第 2138章 药性之惑

穿越古代:三个女人N台戏 第 2138章 药性之惑

簡繁轉換
作者:一灯阑珊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19 04:52:21 来源:源1

第2138章药性之惑(第1/2页)

林婉婉停顿片刻,从药材经营者与病患消费者的双重角度,细细向众人解释,“野生药材的药性或许更强,可它有两个短板。”

“一来数量稀少,深山采挖难度大,寻常百姓别说买,连见都难得一见;二来药性起伏不定,哪怕是同一片山、同一季节采的药材,受生长年限、光照雨水影响,药效都可能天差地别,大夫用药时得反复斟酌剂量,稍有不慎就可能出偏差。”

““但人工种植不一样。”她话锋一转,语气多了几分笃定,“我们能保证产量充足,更能通过统一的照料,让每一批药材的药性都维持在稳定水平。即便药力比野生药材稍弱,可只要供应源源不断,那些往常吃不起药、用不起药的百姓,才能真正有药可医,不用再为了一味稀缺药材四处奔波。”

赵大夫在一旁补充,进一步打消众人疑虑,“药性弱不代表无用。就拿黄芪来说,生用能固表止汗,蜜炙后可补中益气,我们完全能通过炮制调整它的药力。野生药材药性烈,更适合急症重症,稳定的种植药材,反倒适合日常调理与轻症治疗,二者各有各的用处,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

丘端在药材行当摸爬滚打了大半辈子,听出了话里的深层意味,压在心底许久的疑问终于脱口而出:“林娘子、赵大夫,你们的考量我懂,可我想问一句,如何能保证,往后其他医者、药材商人,会如实将它们当做药性更弱的药材来用?”

这话已经说得十分委婉。

在场众人都明白,药性弱不代表没用,林婉婉和赵大夫今日开诚布公,大概率会在价格上做出让步。

可底下的奸商、庸医会这么诚实吗?

说不定会把这种低药性药材当做强效良药用,以次充好赚取差价,最后出了问题,业债只会反噬到四野庄这个源头上。

林婉婉轻轻摇了摇头,语气坦诚却也带着几分无奈,“人心这东西,我没法左右,只能保证我这一环——四野庄出去的药材,我们会如实告知药性特点。”这是一个不得不接受的现实。

药材说到底也算农产品,它不像工厂里的器物,能做到每一件都一模一样,药性有起伏是常态。

他们现在能做的,就是通过精细管理,让药性波动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这已经是当下能达到的极限了。

林婉婉总不能在每一味卖出去的药材上都打上戳记,写着“药力XX成”吧?

以时下的科技条件,对药材药力的判断根本没有统一标准,无非是众多医家在天长日久的实践中,摸索出的一条模糊“标准线”。

至于种植药材与野生药材的详细差别,需要用到精密仪器,细致比对每一种成分含量后才能得出具体结论,眼下根本做不到。

更重要的是,大夫开药、制药从来没有固定模板,向来是根据病人的病情轻重、体质强弱,再结合药材的药力酌情增减剂量。

所以对这些经验丰富的大夫而言,四野庄出品的低药性药材,其实是更容易掌控的。药力稳定,就不用反复调整剂量,反倒减少了用药风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138章药性之惑(第2/2页)

谢广运听着,心里仍有一丝期待,迟疑着问道:“若是让这些药材再长一年,药性能否提高些?比如三年当两年用,四年当三年使,多养些时日,说不定能追上野生药材的药力。”

这话问得实在,可赵大夫也没法打包票,只能如实回答,“那就得看明年的光景了。”

理论上,药材生长时间越长,药性会越强些,可具体能长到哪个地步,谁也说不准。

药草是长在地里的活物,风调雨顺还好,若是遇上干旱、洪涝或是病虫害,别说药性提升,能不能活下来都是个问题。

再者他们势必要考虑现实情况,并非药性越高收益就越高。

边际效应逐渐降低,地块占用的时间越长,本该周转带来的效益就越低。

众人不约而同地想起赵大夫先前只挖了一半的试验田。想来他早就打着这个主意,留下另一半药材继续培育,看看多生长一年后,药性会有怎样的变化。

旁边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大夫,始终皱着眉头,实在想不通其中的道理,“好水好土地伺候着,药材长得又粗又壮,怎么反倒药性不如野生的?这不是白长那么大个子了吗?”

赵大夫沉吟片刻,缓缓开口:“老夫和林娘子反复讨论过这个问题,想来只有一个缘故。”

“‘玉不琢,不成器’,它们的日子过得太好,反倒没逼出本该有的药性。”

这个结论一出口,瞬间打破了许多人的固有思维,向来只知道“沃土出良材”,没成想草木竟也需要“历练”。

细想之下,发现这个道理放在人身上也能得到验证,安逸的生活会让人逐渐变得懒惰,失去进取之心;没想到草木亦是如此,少了生存压力,连药性都懒得积攒了。

现在想来,连山上那些仿照自然环境移栽的药草,也隐约有这个问题。

赵大夫为它们遮风挡雨、清除杂草,比真正的野生环境还是多了几分“呵护”,药性自然也比纯野生的稍弱些。

丘端陡然生出一颗“后爹”心,试探道:“若是让它们‘遭点罪’呢!”主动制造困难,逼出药性。

赵大夫长叹一声,语气里满是无奈,“话是这么说,可一不小心就得把它们养死了。”

这般小心伺候,药材的成活率都不算高,时不时就有幼苗枯萎。

若是真敢放养,怕是林婉婉连当初投入的种子钱都收不回来。

两难呐!

太精心,药性上不去;太粗放,成活率又保不住。

赵大夫从前总觉得自己老当益壮,还能再干十几年,可想到药田里茂密地各色药草,竟忽然生出几分寿数可能不够用的紧迫之感。

许多药材生长缓慢,需要三到五年才能成熟,而他往后余生,又还有几个三五年?

那些设想中的试验,比如调整光照、控制水肥,他真的能一个个做完,得出结果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