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人间有剑 > 第三百八十六章 好多符

人间有剑 第三百八十六章 好多符

簡繁轉換
作者:平生未知寒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09-28 15:47:05 来源:源1

感受着那股汹涌剑意冲山而起,身在山顶的百鳄山老祖宗只是微微眯眼,一身粗布麻衣猎猎作响,拍打风雪。

只是很快,他就皱了皱眉,不是因为周迟这一剑的威势让他有些意外,而是满山风雪在此刻而停,带着四周的天地元气,在此刻,都骤然而止。

修行到了他这个境界,别的不说,对于天地元气的感知,早就已经要比世上绝大部分的修士更为敏锐了。

他虽然不是剑修,但东洲这边的剑修,白垩不是没见过,那些剑术剑道,他多少也了解一......

四人踏入心剑问道阵,天地再度翻转,虚无之中,混沌与清明交织的气息愈发浓郁,仿佛大道初开时那一缕未分的元始之气,在他们周身缓缓流转。这一次,不再是单纯的剑意牵引,而是心神与天地共鸣,每一缕呼吸都似在叩问本源,每一次心跳都在回应苍穹。

岳衡立于虚空中央,双目微闭,心神沉入那片无垠混沌。他已非初次经历此境,然今时之感,迥异往昔。先前心剑归一,是将万念收束,归于一心;而此刻心剑问道,则是要将那一心再度散入万象,不执不滞,如风过林梢,不留痕迹。他明白,真正的“问道”,并非向外求索,而是向内叩击??问的是己心,答的亦是己心。

忽然,一道剑光自虚空中浮现,凝而不散,化作一面镜影。镜中映出的,不是他的容颜,而是他一生所行之路:幼年执剑苦修,少年斩妖除魔,青年问道于山河,中年归一于天地……一幕幕过往如潮水般涌来,却又在触及心头的刹那悄然消融。那剑光轻颤,仿佛在质问:“你为何而剑?”

岳衡沉默良久,终是开口:“我为明心而剑。”

话音落下,镜影碎裂,化作点点星辉洒落虚空。紧接着,一声轻叹响起,竟与他自身声音一般无二:“若心已明,何须再问?若道已在,何须再寻?”

岳衡睁眼,只见那剑光凝聚成人形,正是他自己,却比他更早一步踏足此境,眼神澄澈如秋水,不见丝毫波澜。

“你是谁?”岳衡问。

“我是你放下的执念。”那人答,“也是你未曾拾起的真我。”

岳衡心头一震。他忽然明白,这并非幻象,而是他内心最深处那一丝尚未圆满的残缺??他曾以为自己早已放下一切,实则仍有一念执着于“成就大道”本身。而这执念,恰是他通往真正问道之境的最大障碍。

“我不求成道。”岳衡缓缓道,“我只愿以剑照心,以心照道。道若不在,我亦不悔;道若在,我亦不喜。我只是行走而已。”

话音刚落,那道身影微微一笑,身形渐渐淡去,最终融入他的眉心。一股前所未有的清明自识海蔓延至四肢百骸,仿佛整个天地都在他心中轻轻一震。他不再追问,也不再寻求答案,因为他已然成为问题本身,也成为答案本身。

“我……已心剑问道。”他低声呢喃,声音轻得如同落叶拂地,却让整片虚空为之轻颤。

与此同时,柳寒霜置身于一片无边雪原,雪花无声飘落,每一片皆蕴含一丝剑意,晶莹剔透,映照出她内心的层层涟漪。她曾以为自己的道在于“冷”,在于“断情绝欲”,故而以冰封心,以雪掩情。可如今,当她再次面对那个手持长剑、眸光如霜的少女时,心中竟泛起一丝暖意。

那是她十五岁时的模样,刚刚亲手斩杀仇敌,血染白衣,眼中没有喜悦,只有空寂。

“你还记得那一夜吗?”少女开口,声音清冷如昔。

柳寒霜点头:“我记得。那一夜之后,我便发誓不再动情。”

少女摇头:“可你错了。你并未不动情,只是将情埋入冰下。你以为冰封便是解脱,实则不过是逃避。”

柳寒霜默然。她想起这些年,她对顾渊的疏离,对林疏影的冷淡,甚至对岳衡的敬重之中也始终隔着一层薄冰。她一直以为那是修行所需,如今才知,那是她不敢面对的软弱。

“若我解开封印,是否会失控?”她轻声问。

“你会。”少女答得干脆,“但真正的强者,不是从不跌倒的人,而是跌倒后仍敢起身的人。你不必做无情之人,只需做真实之人。”

柳寒霜闭上眼,任由心中的寒冰缓缓融化。她感受到久违的情绪奔涌而出??有痛,有悔,有思念,也有温柔。那些曾被她刻意压抑的情感,此刻如春水破冰,汩汩流淌,却不狂乱,反而与她的剑意交融一体,化作一种全新的力量。

她睁开眼,指尖轻抬,一缕雪光升腾而起,竟在空中凝成一朵梅花,花瓣纤毫毕现,清香暗浮。

“原来……剑也可以开出花来。”她低语。

刹那间,万千雪花同时化剑,又同时绽放,如一场盛大的花雨,洒满天地。那剑意不再冰冷刺骨,而是温润如玉,坚韧如竹,既有杀伐之锐,又有护持之柔。

“我……已心剑问道。”她轻声道,声音里多了一丝从未有过的平和。

而在另一方混沌剑殿之中,顾渊静立于空旷大殿之内,四周墙壁上浮现出无数画面:母亲临终前的手势,父亲战死沙场的背影,妹妹躲在柴房哭泣的脸庞……每一个瞬间都像刀锋划过心脏,但他不再闪避。

当年他未能救下家人,自此立誓以剑守护天下苍生,以此赎罪。可这份执念,成了他心中最沉重的枷锁。他总怕自己不够强,总怕再次失去,于是拼命修炼,近乎自虐。他以为这是责任,实则是恐惧。

此刻,那熟悉的身影再次出现??仍是那个年幼的妹妹,扎着歪扭的发髻,手里攥着他送的木剑,笑着喊他“哥哥”。

“你还记得答应我的事吗?”她问。

顾渊喉头一紧:“你说过要带我看遍山河,要教我舞剑,要陪我长大……可我都忘了。”

“我没有怪你。”小女孩微笑,“我一直都知道,你在努力。但现在,你可以不用再背负我们了。我们希望你活着,不是为了弥补过去,而是为了你自己。”

泪水终于滑落。顾渊跪倒在地,肩头剧烈颤抖,却不是因为悲伤,而是因为释然。他第一次允许自己软弱,也第一次真正接纳了自己的无力。

当他重新站起时,眼中已无悲愤,唯有宁静。他伸手虚握,一柄无形之剑浮现掌中,剑身透明如琉璃,映照出万千星辰。

“我的剑,不再只为守护。”他低语,“也为自由。”

剑光一闪,整座剑殿轰然崩塌,化作漫天星尘,尽数汇入他体内。那一刻,他的剑意与灵魂彻底合一,不分彼此。

“我……已心剑问道。”他轻声道,语气平静如深潭止水。

竹林深处,林疏影独立于月下,风吹竹叶,沙沙作响,如同天地低语。他面前站着的,依旧是那位年少离去的兄长,面容温和,目光慈爱。

“你一直觉得孤独吗?”兄长问。

林疏影点头:“自你走后,我总觉得世间无人懂我。纵有同门相伴,终究隔了一层。”

兄长轻笑:“可你有没有想过,正因你懂得孤独,才能写出那些动人心弦的剑诗?正因你走过漫长的独行路,才看得见别人看不见的风景?”

林疏影怔住。

“陪伴固然珍贵,但孤独亦非诅咒。”兄长继续道,“它是修行者的宿命,也是馈赠。你无需逃离它,也无需拥抱它,只需与它同行。”

林疏影仰望星空,忽有所悟。他一直渴望有人并肩,却忘了自己本就可以照亮前路。他的剑,从来不只是杀伐之器,更是抒怀之笔,是心绪的流淌,是天地的回响。

他抬手抚过腰间古剑,轻轻拔出寸许,剑鸣清越,竟引动整片竹林共鸣。竹叶纷纷扬扬落下,在空中划出道道弧线,宛如诗句成行。

“孤影不惧夜漫长,一剑吟风破苍茫。”他低声吟诵。

刹那间,竹叶凝成文字,悬浮空中,继而化作剑气,环绕周身,形成一道由诗与剑交织而成的光环。那光环旋转不息,既像轮回,又像新生。

“我……已心剑问道。”他轻声道,嘴角浮现一抹久违的笑意。

四人几乎在同一时刻完成心剑问道,虚空中四道光柱冲天而起,贯通天地,彼此交汇于一点,仿佛四极归心,万象合一。那光芒纯净至极,不含半分杂质,唯有最本真的道意流转其间。

阵外,断璃与沈昭仰首而望,神色复杂。

“他们……真的做到了。”沈昭喃喃道。

断璃眼中闪过一丝追忆:“当年我耗尽三百年光阴,历经九死一生,才勉强触及心剑问道之门槛。而他们,不过数载之间,便已登堂入室。”

沈昭苦笑:“或许正因为年轻,所以无所畏惧;正因为未曾定型,所以能破而后立。”

断璃点头:“道无老少,唯诚不欺。他们之所以能成,是因为他们都敢于直面最真实的自己??无论是不堪的过往,还是脆弱的情感,或是深藏的执念。唯有如此,方能真正‘问道’。”

就在此时,四道光芒骤然收敛,心剑问道阵缓缓开启,四人缓步走出。他们的气息已截然不同,不再凌厉,不再沉稳,而是近乎虚无,仿佛随时会融入天地,却又清晰可感,如同晨曦初露,润物无声。

岳衡上前,抱拳行礼:“弟子……已心剑问道。”

柳寒霜、顾渊、林疏影依次跟随,齐声道:“弟子……已心剑问道。”

断璃凝视四人,良久不语,终是展颜一笑:“好,好!问心阁千年传承,今日终得延续。你们已非徒儿,而是道友。”

沈昭亦拱手:“从此以后,你们便是问心四子,执掌心剑之道,传续问道之脉。”

四人肃然受礼,心中皆知,这一声“问心四子”,不仅意味着荣耀,更承载着千钧重担。

“接下来呢?”岳衡问。

断璃望向远方云海翻腾之处,淡淡道:“接下来,便是‘心剑通明’。”

“通明?”林疏影微怔。

“不错。”沈昭接言,“心剑通明,乃是贯通内外、照彻幽微之境。届时你们将进入‘心剑通明阵’,以问道之心,观照万法本质,洞悉天地运转之机。唯有通明,方可窥见‘道痕’,进而触摸‘道源’。”

顾渊皱眉:“听上去,比前两重更为艰险。”

“自然。”断璃点头,“此前两境,重在修心;而通明之境,却是炼神。稍有不慎,神识崩毁,轻则沦为痴愚,重则魂飞魄散。”

四人闻言,面色凝重,却无一人退缩。

“弟子愿试。”岳衡坚定道。

其余三人亦齐声应诺。

断璃与沈昭对视一眼,同时抬手结印。刹那间,天地变色,风云汇聚,一座通体由琉璃构筑的高塔自地面升起,九层八面,每层皆刻满古老符文,散发着令人心悸的波动。

“此乃‘心剑通明塔’。”断璃道,“塔**设四关,分别对应‘观心’、‘照物’、‘察势’、‘悟源’。你们需逐一闯过,方能成就通明。”

“为何是塔?”柳寒霜问。

“因为登高方可望远。”断璃答,“修行如攀峰,每进一步,视野愈广,心境愈阔。塔顶之处,便是通明之巅。”

四人仰望高塔,心中皆升起一股豪情。

“那我们便去了。”顾渊抱拳。

四人并肩而行,踏入通明塔第一层。门扉关闭的瞬间,整座塔开始轻微震动,仿佛活了过来。

第一层内,空无一物,唯有一面巨大的铜镜悬于中央,镜面模糊不清,似有雾气缭绕。

“观心之镜。”林疏影低语,“据说能照见人心最深处的秘密。”

话音未落,镜面忽然清晰,映出四人的倒影??然而,那倒影的动作却与他们完全相反。岳衡抬手,镜中人却低头;柳寒霜迈步,镜中人却后退;顾渊凝神,镜中人却狂笑;林疏影闭眼,镜中人却怒目圆睁。

“这是……心魔?”顾渊警惕道。

“不。”岳衡摇头,“这是我们不愿承认的那一面。真正的‘观心’,不是看清自己,而是接纳自己所有的矛盾与分裂。”

话音落下,四人各自走向镜前。他们不再抗拒镜中影像,而是静静凝视,任由那些阴暗、怯懦、愤怒、虚伪的情绪浮现心头,却不加评判。

时间不知过了多久,镜面终于恢复平静,倒影与真人动作一致。与此同时,一层地面缓缓下沉,露出通往第二层的阶梯。

“我们……过了第一关。”柳寒霜轻声道。

三人点头,神情更加沉静。

登上第二层,眼前景象突变??一座浩瀚城池浮现眼前,楼宇林立,人声鼎沸,车马喧嚣,竟是活生生的人间市井。然而细看之下,所有人物皆无面孔,行动机械,如同傀儡。

“照物之境。”林疏影道,“传闻此处能映照万物表象背后的真相。”

忽然,一名“百姓”走到岳衡面前,递来一封信笺。岳衡接过,信上赫然写着:“你注定孤独终老,无人理解你的心。”

他又惊又怒,几乎要出手,却强行克制。片刻后,他将信撕碎,掷于地上:“若真如此,我亦无悔。”

信纸落地,化作灰烬,那百姓随即消失。

柳寒霜则被一面镜子吸引,镜中映出她未来模样??白发苍苍,独坐雪山之巅,手中长剑断裂,眼神空洞。她看着看着,忽然笑了:“若那便是我的结局,我也甘之如饴。”

笑声落下,镜面破碎,第二关通关。

第三层,名为“察势”。此处无景无物,唯有四股气流环绕,分别代表“天时”、“地利”、“人和”、“己运”。四人需凭直觉判断哪一股最具潜力,顺势而行。

顾渊闭目感应良久,忽然指向“人和”:“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话音刚落,其余三股气流瞬间溃散,阶梯显现。

最后一层,第九层,位于塔顶。此处只有一石台,台上置一卷古简,金光流转,隐约可见“道源”二字。

“悟源之境。”断璃的声音从塔外传来,“此卷记载一丝道源碎片,能否领悟,全凭你们的机缘与心境。”

四人围立场中,缓缓展开古简。刹那间,天地失声,万籁俱寂,唯有那一缕道意,如细丝般钻入他们识海,激起无穷涟漪。

他们看到了宇宙初开,看到了星辰陨灭,看到了众生悲欢,看到了剑从何来,道向何去……

不知过了多久,四人同时睁开眼,眼中皆有星光流转。

“我……似乎触到了什么。”岳衡低语。

“我也一样。”柳寒霜点头。

顾渊握紧拳头:“那不是知识,而是一种……觉醒。”

林疏影仰望苍穹:“就像盲者复明,第一次看见光。”

塔外,断璃与沈昭相视而笑。

“他们……真的通明了。”沈昭感慨。

断璃轻叹:“问心阁的火种,终于燃起来了。”

风拂过山巅,吹动四人衣袂。他们站在通明塔顶,俯瞰人间,心中再无迷惘。

真正的修行,确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