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种田逃荒,秦香莲的养娃人生 > 第131章 路在何方

种田逃荒,秦香莲的养娃人生 第131章 路在何方

簡繁轉換
作者:犹寸阴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15 16:47:35 来源:源1

第131章路在何方(第1/2页)

纪秦娥喃喃问:“杠杆贸易的成功和我们技术的落后有什么干系?”

用不着秦香莲回答,问题才问出口,她就明白,只需把盐铁生意看做她的织布生意,以此类推,答案便显而易见。

因为秦氏布庄的生产技术远胜于竞争者,所以她们本身的成本就低于竞争者,加之她们不求暴利,自然可以降低价格换取市场份额。

她就是如此争夺市场的,但她并没有让竞争者关店,也没有掠夺竞争者的财富。

纪秦娥不由得问秦香莲:“大嫂,这是报应吗?”

这一手段,放在国与国之间,竟然有如此狠辣的一面,釜底抽薪,间接影响到了她的生死存亡,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秦香莲摇头,坚定地答:“不是,这是历史的趋势。战争一起,势必加重赋税,布匹军需,首当其冲地受到影响,我们不要冒这个险。”

大家已认可秦香莲的推测,都静默地坐着,脑子里乱乱的,想不出来什么,那不是天灾,是**,有时候比天灾还要可怕。

春娘却开口了:“娘,为什么我们不把织机公开?”

冬郎也点头:“献给朝廷。”

两句话,说得在场人眼神都亮起来,秦香莲只道:“诸私造机巧之器者,徒三年;献惑众者,绞。本以为读《宋刑统》为时尚早,现在你们俩要尽快读完,也为大家普普法。”

底层百姓的发明创造,无异于催命符,技术被抢夺占功事小,性命不保事大,北宋年间的平民发明家,没有几个能善终的。

秦香莲见孩子们不太明白,补充道:“公开此事,你们祖父还有娥婶婶,还有布庄和木工坊的所有的参与者知情人,好的结果是充入宫廷,终身监禁劳作。可往往都是不好的结果,不死也残,这还只是我们家的坏结果,不提那些连带的后果。”

大冬天的,坐在屋子里,炭盆都熄灭了也没人去管,皆冷汗涔涔,发不出一点声音。

还是秦香莲,安慰道:“也许是我太高估了权力,你也只是低估了权力,做好收尾的事。”

提到收尾,纪秦娥再坐不住,站起身:“快点,我们快回去!”

何氏往外头看:“天色又晚,又在下雪,怎么回得去?”

纪秦娥火烧屁股:“顾不上那许多了,一边铲一边走,今年雪不大,积雪不厚,勉强能走,就是不能走也得走,多少人的性命。”

陈跛子像一个做错了事的孩子,他愣愣地盯着自己的双手,他好险将自己和家人推下山崖,可他明明只是想,多赚些钱,多让家里更容易赚到钱,早日全家团聚。

他也只是想,不要在大雪夜里,再有衣衫褴褛的难民乞丐叩响他的大门,求他施舍。

陈老娘握住陈跛子的手,一耳刮子扇过去:“老二?老二!魂回来没,你可吓死我了!”

陈跛子捂着脸,老泪纵横:“娘啊,都怪我,搞这个做什么,险些害死全家老小!”

纪秦娥喊:“阿舅,你内疚什么,要怪也怪我,一门心思干大事,走错了路,快别哭了,咱们快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31章路在何方(第2/2页)

何氏也是头痛:“小声些,都小声些,要走哪有这么急,晚饭吃了再走,路上饿着肚子怎么能够抗冻,知情的多不多,这等机要,都得是心腹,哪里就慌成这样。”

纪秦娥一下子松了肩膀,是的,知道这件事的人不多,她还未做过万全的公诸于众的准备,也就没有告诉所有人。

纪秦娥想到这儿,喊陈年麦:“快先去我姥姥家,我舅娘他们知道。”

纪秦娥风风火火跑出去,何氏只来得及递给陈年麦一盏灯笼,人去屋空,才看见陈跛子的脸红肿起来,何氏看了眼陈老娘。

陈老娘缩了缩手:“不怪我吧。”

何氏没有说话,只去拿块破布裹了冰雪递给陈跛子捂上:“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秦香莲也认同,她让心神不宁的大家进屋歇着,她去做饭,灶房里尖刀明火的,可别再伤着。

也用不着人帮忙烧火,春娘和冬郎都去陪着大家,这夜里哪还有什么胃口,把上午年夜饭剩的菜,挑几样不耐放的都丢锅里煮大杂烩。

本主食都不必吃,但冬日夜里又漫长,今晚怕也是难眠,秦香莲又揉了面,打算做些烧饼,表面干脆内里柔软,秦家庄年节几乎日日在灶下煨汤,泡上热汤就能吃。

温水和的面,倒不冷,秦香莲揉着面,本把耳朵竖起来听着外面的动静,可夜里风大,她什么也没听见,倒渐渐走了神。

谈不上杞人忧天,秦香莲慢慢思考着这件事的出路,以及可能会带来的不好的后果。

她刚来这里的时候,教授过佃农们施肥的理论,说是从书里看的,她确实是从书里看的,但秦老头来找过她,让她不要再教了。

那个时候,秦老头就告诫过她,有些东西,是他们应该知道的,却不是她应该拿出来教授的。

后来,村民们依旧学会了这些增产的办法,却是从道观里学来的,是上天垂怜的神授之法。

还不是无尤观,是五龙观。

神官因此得了利。

此间种种,秦老头不曾细说,但秦香莲对皇权对道教的认知,也在一日日建立起来,并越来越深入。

她开始理解,为什么北宋的士族阶层如此抵触佛道,秦家庄只是幸运地遇到了无尤观,而不幸的是大多数。

待到饭做完,一家人各自打了大杂烩,拿着饼子,坐在屋子里吃。

大杂烩集合了菜色的复合味道,又被再次加热过,别有一番风味,可大家都没有什么胃口,草草吃过就各自去洗漱休息。

纪秦娥还没回来,秦香莲让老人和孩子们先睡,自己等,她将放着银子的木匣抱出来,坐在堂中,拿着账册,清点数目。

若有不慎,举家逃亡,这便是她们生存的本钱。

秦香莲清点完家产,提笔写了一封送给张征的回信,这种并不隐蔽的通讯方式不适合传递太隐蔽的信息,所以她没有直接提及即将到来的战争。

而只是在里头写了一句诗。

她写,家书抵万金。

张征会读懂的,她相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