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种田逃荒,秦香莲的养娃人生 > 第134章 不足为外人道也

种田逃荒,秦香莲的养娃人生 第134章 不足为外人道也

簡繁轉換
作者:犹寸阴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15 16:47:35 来源:源1

第134章不足为外人道也(第1/2页)

秦香莲没见到孩子们阅读小纸条的反应,但情况的的确确好起来,再看不到她们多沮丧,笑着去笑着回来。

秦香莲的心放下来,就琢磨着和齐婶子和秦老头说下今年的事,齐婶子如今是村长,秦老头的身体也没那么差,既然要说,就一起说吧。

首当其冲就是会受到纪秦娥转移资产影响的织布坊,其次才是造成这一切的主因,与西夏有关的战争。

西夏将夺取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控制河西走廊,起初,北宋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将西夏放在眼里,他们并不以为西夏能够成长到影响北宋存亡的地步。

而秦香莲她的视角并不来自于当下,所以她知道河西走廊的经济意义,更知道它的军事战略意义,知道北宋应该争夺河西走廊,可是哪怕全知,身在当下,个人仍旧无法改变历史的走向。

秦香莲对齐婶子说:“一旦开战,当国家财政难以支撑军事开支,最先被消耗掉的必定是你我。”

加征赋税,甚至预征赋税,滥发货币,将官府垄断产业进行到底,这些都是历史上发生过以及必然会发生的事情,齐婶子接受得比秦香莲想象的还要快。

齐婶子沉默良久:“做最坏的打算,秦家庄这么多山,真到了战乱关头,收拾收拾躲进去做野人,趁还没开战多存粮,不放火烧山就不能把我们怎么样。”

说到最后,齐婶子明显松了口气,记忆里,从没听说谁在秦家庄放火烧山的,秦家庄也极少发生什么大规模的山火。

秦老头不如齐婶子这样乐观,他一把年纪不惧这个,可他的孩子们孙子们重孙子们,总要活命,承平日久,他也不知道此时该如何准备,但若连他这样的老头都束手无策,孩子们不能安心了。

秦老头沉稳地答:“是得多存粮,要真打起来,没个净土的,长不出好粮食。另外,弓箭棍棒也得操练起来,保命要紧,就是没打起来,也强身健体。”

说完这个,秦老头开始想怎么和族里提这个事,除了秦家庄,外来的媳妇们的亲族要不要也提一提,都是性命,要真打起来外头都死光了,他们更危险。

几人一坐就是半天,尚不知时间的流逝,外头金氏直直闯进院子里,喊道:“舅姥爷,舅舅,舅娘,有人在家吗?”

齐婶子出门去看,就见金氏大冬天的一脸热汗,问道:“怎么了?”

秦香莲和秦老头也跟着出门去。

因着事急,金氏言语速度也快,噼里啪啦地炸出来:“夕表妹家阿姑,亲家张氏,不行了,程夫子关了学堂回家去,程家家里没个大人约莫一团乱,春娘和冬郎送去布庄里了,我赶路不好带她们回来。”

说金氏不会说话,秦香莲倒觉得她是极善体察人意的,把每个人关心的地方都讲出来,让大家都安心。

齐婶子顾不上什么打不打仗,她现在就要上阵去帮着处理亲家母的身后事,程硕只是年纪比秦庆夕大,如今结亲相处久了,生出感情,在齐婶子眼里程硕再成熟也不过是个孩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34章不足为外人道也(第2/2页)

齐婶子收拾东西着急忙慌要出门,秦香莲也跟着一起去,金氏自然还是要去的,她仨孩子还在镇上。

一路紧赶慢赶,等到了程家,天还亮,也幸亏张氏会挑日子,挑了个大晴天,无风无雨的,齐婶子在心里将张氏夸了一通,踏进去,却像踏进另一方世界。

秦香莲则注意到看了眼程家门上的素纸灯笼,门上的封门纸写宋故程门张氏之灵,提醒四邻家有丧事,再往里走,就是屋檐下的麻布孝幔。

种种迹象表明,张氏的离去,并不是事发突然,程硕早有准备,甚至这些东西都可能是张氏自己一手操办的。

齐婶子没注意到这些,但她进到灵堂,见棺木孝服,祭品祭器皆齐全,心里的担心也烟消云散,这丧事已算体面,没有做得不好的地方。

唯独是,门庭冷落了些。

没几个过来吊唁的,跪着哭丧的居然还有几个仆妇,到底是从外头搬来的,在均县镇还没有什么亲戚。

其实是齐婶子来晚了,过来的学生和学生家长,都被程硕的大弟子周全客客气气地请走了,待确认不会再有学生来打扰程夫子,周全才悄悄离开。

秦庆夕见到母亲,扶着地起身,眼睛红红的拉着齐婶子到里间说话。

不等齐婶子问,秦庆夕就道:“娘,阿姑留下遗言,一切从简,不办葬礼。夫君点头同意的,见夫君点头,阿姑才咽气。”

齐婶子拉着秦庆夕坐下,揉着她的膝盖,怕她耐不住哄她:“你顺着他,由着他,陪着他,度过这段,他会对你更好,你本就乖巧,这段日子照常即可,不要耍性子,跪得疼了也忍一忍。”

秦庆夕点点头:“阿姑说她早盼着见阿舅,让我们不用跪,也不用哭,我是情不自禁,他,也是一样吧。”

齐婶子皱起眉:“你阿姑真这么说?”

秦庆夕见齐婶子表情,十分不解:“是的,这话怎么了?”

齐婶子叹:“为人母的,多盼着孩子孝顺,你阿姑却不太在乎你们夫妻是否孝顺,你还好,程硕那孩子怕是心碎,多半觉着是不是自己拖累了他娘,又或者胡思乱想些其他的,总不会好过的。”

齐婶子的猜测虽不全对,但也并不是空穴来风,父母身后,再不许孝顺的孩子的哭,那压抑在心中的沉痛的心绪如何发泄。张氏或许觉得哭不哭无所谓,不哭倒对孩子更好,却多少忽略了孩子们的心情。

也许是自古难两全,张氏不想孩子难过,孩子也不想张氏闭不上眼,都顾念着对方,才会如此。

程硕的心情早就在写封门纸时跌入谷底,若爹还在,娘如今不至于白身,他这个儿子无甚出息,辛苦养育二十余载,既无郡望亦无诰封。

程硕深深地自责,也深深地怀念着张氏,齐婶子和秦庆夕说完话出来,几个仆妇也哭倒了,显然是有感情,她强势地拉着人去休息,不肯休息的就随她去做顿饭,不能让程硕饿倒下了,那样九泉之下张氏也不能够走得安心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