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种田逃荒,秦香莲的养娃人生 > 第56章 稳定后方

种田逃荒,秦香莲的养娃人生 第56章 稳定后方

簡繁轉換
作者:犹寸阴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31 03:04:16 来源:源1

第56章稳定后方(第1/2页)

姜岸回来得正是时候,预备着起灵上山的时候,他作为外孙,也是举灵幡送了他姥姥最后一程。

丧事办完,他就悄无声息离开。

又过几日,村里小范围内传开一些没有边际的闲话,说姜姑姥的死并不是意外,翻修那土屋的时候,在里头捡到根断成几截的草绳。

事实如何已不可考证,此类无端的猜测得不到姜家回应,死者为大,慢慢也不再有人说。

姜姑姥这事也警醒了各家,户户都在检修住所,雨下得这样大,都担心哪天在睡梦里被豆腐渣房子带走,也是忙得热火朝天。

纪秦娥抽空和陈年麦一起回来了一趟,道:“粮价又涨了,听说有一县山洪暴发,房屋十不存一,说县衙要征调壮劳役去疏浚河道救灾,我们庄里有水库蓄水暂不担心水灾,若真有这事,怕是要调我们庄的人去别处。”

陈老娘徒劳地望河兴叹:“粮价才跌几天呐,这老天不给人留活路。”

至于劳役,纪秦娥不担心婆家人,只很担心娘家:“几个舅舅都正当壮年,又没儿子,家里都在一户上,还是把户口分开安稳些,寻常征调都会给户口上留个男丁的。”

如此田樱桃便拍板分了户口,只还在一处住着,分家也是迟早的事。

纪秦娥又把陈跛子带到镇上去:“织机有些损坏,镇上匠人似得了什么人命令,不肯为我家修织机,大约是镇上另外几家布庄的手笔,我还在查。我本更侧重做成衣,但买布终究不如自己织划算,而且此地女人都勤劳能干却贫穷,对比布匹,成衣销得不是很好。”

纪秦娥想到县里去开分店,把陈年麦也带走了,陈跛子再一走,家里的活便多了太多。

巡山的活转给了秦老头,他现在年纪大了,前些日子淋了雨病倒,很长一段时间好不起来,家里孩子便不再肯让老爹下地干活。

秦老头闲不住,正好陈跛子要离家段时间,就大包大揽接过去这活,秦香莲不要他白干,也按从前待遇,本要略添几分。

齐氏却说,他闲不住不要你的钱,你要给他也收了,就这不许再多。钱给太多,责任太重,你大爷爷不是肯占便宜的,日后可不得不眠不休给你干活。

话到这份上,秦香莲不再说加钱的话,只逢年过节再多尽些心。

织宋则主动揽去另一部分活,她现在上下学还要兼顾割草捉虫喂养牲畜的重任,乖巧又懂事。

陈老娘问她累不累,织宋特得意:“山人自有妙计。”

织宋卖了个关子,家里人只以为她是硬撑,是懂得感恩,不喊苦叫累,平日陈老娘和何氏有空,都会帮织宋把活儿干一些,让她少累点。

这不,陈老娘今日打扫了牲畜圈,用肥料把她的菜地伺候完,就背着背篓出了门,还好家里牲畜已不多,不然她一个老太婆加织宋一个小孩,累死也难养活那么些鸡鸭鹅牛羊。

鸡鸭鹅剪了毛做了记号,难得雨停的时候就放出去溜达溜达,这一片湖塘都是香莲家的,倒不担心鸡鸭啄了别人家的田地。

金氏划船在塘上捕鱼,秦香莲见她人不坏,女红手艺却不好,家里也没有田,只等着她丈夫的工钱过活日子有些捉襟见肘,问过她会泅水,便提出让她到自家湖塘里去捕鱼养鱼卖钱,赚得的钱她们五五分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6章稳定后方(第2/2页)

金氏一口应下,她出来找点活干,也免得天天围着三个孩子打转。

秦香莲见她应下了,又和纪秦娥说让她帮忙找了个固定收鱼的买家,金氏不擅同人交际,让她卖鱼起步难,干脆送佛送到西,也算是互利共赢。

陈老娘同金氏打了个招呼,她也认可这金氏是能干的,接了这活,就把湖塘边的草都割了,割完又下湖塘里头割水草,这些草一大半喂了湖塘里的鱼,才带一点回家给自己家鸡鸭吃。

另这些天发水,沟渠里头不少小鱼小虾,她不厌其烦地设网,将抓到的那些鱼虾全部投进塘里养起来。

有她在这日日忙碌,活又干得漂亮,村里本想进来分杯羹的都不敢开口,哪有这样给主家干活的,太过勤恳专注,自家的活都没空干了。

金氏回了声好,就继续捕鱼,她的渔网眼大,纪秦娥寻到的买家只收大鱼,她也就只捕大鱼。

开阔处被金氏割完,陈老娘只得再往偏僻处多走几步,这就看到了织宋。

她老人家的嘴都合不拢。

织宋竟在家里人的眼皮子底下搭了个草棚子,大人进不去的高度小朋友则刚刚好,草棚子门口搭了个泥巴石头灶上面架着个小铁锅,织宋在做饭,居然隐隐有香味传来。

这还不是最震惊的,最震惊的是吉祥三宝在给她割草挖虫,而骙骙又戴着那顶和她一般高的鸡尾巴冠,在指挥三宝说这样的不行那样的不要。

陈老娘悄悄走了,打算等晚上再问问织宋这是怎么一回事,别现在在孩子们面前破坏了织宋的威信。

陈老娘回家,把这事和秦香莲何氏一说,何氏愣了愣:“家里没少粮食,油盐也不见少,织宋她们做吃的,谁在家里偷拿东西了?”

陈老娘摆摆手:“那不重要,我们都没教织宋做饭,她自己学会了,像模像样,可不是神童?”

秦香莲也觉得孩子过家家而已,顺着陈老娘的话夸赞道:“织宋小小年纪,就号令三军啊。”

别说陈老娘,就连何氏都笑出声,没见自家大儿媳妇如此促狭过。

待陈老娘和何氏笑完,秦香莲讲了另一件事:“二弟妹先前回来说,镇上没人愿意给她修织机,布庄的事也许没那么顺利,我得去看看,家里和孩子都交给祖母和阿姑,帮我看顾几天。”

何氏点头应下:“那孩子上次回来,是藏不住的愁容,眼看着是憔悴,她和你一般大,支应起偌大店铺,都忘记了你们都还小呢。”

陈老娘也是叹:“怪不得你把家里活计都分出去。”

秦香莲不欲让二人担心,笑了笑:“不怕,外头的事再怎么难做,我们都还有个家,大不了回家就是。我们拧成一股绳,再大的困难也能度过去。何况,形势也不一定如大家所想的那样严峻。”

事实上,形势比想象的要更严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