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体重兑换系统:胖子逆袭计划 > 第428章 沉默的威胁

体重兑换系统:胖子逆袭计划 第428章 沉默的威胁

簡繁轉換
作者:李渡平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22 14:52:46 来源:源1

第428章沉默的威胁(第1/2页)

秋风甘爽,略带凉意。

坐在车中,窗外的风声和车水马龙声,让商叶初的呼吸顺畅了许多。

不知道那位绍老师,现在和艾晓东沟通得怎么样了。

科幻小说……科幻电影……商叶初眯着眼睛,深吸了一口郊区清凉的空气。科幻好啊,科幻是最好的片种。她爱科幻片。

科幻小说想要改编成电影,要比别的类型作品难上数倍乃至数十倍。如果是短篇科幻小说,那就更有的磨了。

短篇科幻小说通常只有一个设定,和一到两次反转。所表现的,更多的是作者的哲思。但电影毕竟是娱乐作品,不可能通篇由哲思撑起来。一个设定、一两个反转,更是连塞牙缝都不够。譬如《天君》,如果完全按照原著拍。恐怕还不够拍一集。

这种情况下,短篇科幻小说通常只有两条路可走。

第一条,就是娱乐圈广泛运用的“戏不够,爱情凑”。用喜剧桥段或者感情戏,如亲情、爱情友情等,将这单薄的骨架填充起来。

走上这条路的科幻片,基本上也就与佳作绝缘了。毕竟,各马有各马的槽子,各人有各人的路子。少量的喜剧桥段和感情戏是不错的调剂和点缀,填充到三分之一以上,就会成为批科幻之皮谈情说爱的注水猪肉——那观众为什么不直接去看喜剧片或者爱情片呢?

感情戏在科幻片中常常被称为尿点,这一点所有的科幻相关从业者都心知肚明。但没办法,因为,第二条路更难。

第二条路,就需要编剧和导演发动自己的功力,硬生生将短篇科幻小说的单薄骨架填实。

也就是说,编剧和导演,需要从原著小说的短短一两万字出发,补全完整的世界观、科技背景、历史脉络、社会组织,以及势力冲突,等等等等。

如果作者的哲思不符合主流价值观(如艾晓东的“信仰已死”,这种黑深残的东西是不会吸引大盘观众的),苦逼的导演和编剧就得发动脑筋,补全或者再生出新的正能量思考和社会议题,并将之贯穿电影。

此外,还要给原著中仅仅只出现只言片语的角色,补全人物弧光;给原著中一笔带过的科技产物,补全详细的设定;甚至连一道门、一堵墙,也得绞尽脑汁勾勒。

不夸张地说,将短篇科幻小说改编为电影,需要创作者围绕小说原设定,原创大量内容,几乎相当于再造一个世界——不,比再造世界更难。因为从零开始,总可以肆意发挥;而科幻电影的编剧,必须完美地对接原著的世界观和作者的脑回路,不能脱离设定,几乎是戴着镣铐跳芭蕾。

绍光济想拍好《天君》,当然是选第二条路的。

难处就在于此。科幻小说,可不是人人都能写好的。如果随便摸个编剧就能对上艾晓东的脑回路,补全出和他同一水平的科幻设定,构建出与他的原著小说毫不违和的融洽世界,才真是闹了鬼!

绍光济拍纪录片出身,对于这种瑰丽的、天马行空的文学,天生不擅长。让他填充《天君》那几万字的文本,扩成一部两三小时的电影,实在是有些为难。但艾晓东又是个疏懒的人,卖版权卖得痛快,让他亲自动笔写剧本写设定,那就是另外的价钱了。

《天君》的剧本和设定,绍光济写了很久。始终无法达到艾晓东原著那种信手拈来的深邃、冷酷和壮美。把他愁得要不的。

苦思冥想之下,绍光济走上了最常见,也是最好用的一条路——

缝合。

将艾晓东其余短篇小说的设定缝进《天君》中,一切困难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一来,这些作品系出同门,风格近似。不会像绍光济本人写出来的四不像一样,产生巨大的割裂感,让观众看出两位作者巨大的水平差距。

二来,这些小说都是艾晓东的作品,谈起来也方便些。

三来,还能增加作品的厚度和丰富度,比《天君》那根骨头棒子,不知道丰满了多少!

绍光济如获至宝,立刻将这事知会了艾晓东,表面上是征求意见,实际上不过是通知罢了。

艾晓东对绍光济的想法不置可否。他是个懒散的人,在前世,他曾经说过一句著名的话:“我的小说是我的小说,电影和电视剧,只是小说的克隆羊。”对于影视化改编,艾晓东没有什么管控欲。绍光济想缝就缝呗,又不会少块肉。

有了艾晓东的默许,绍光济自然开始了他的缝合大业,一口气缝了十几部小说的设定给《天君》。艾晓东两眼一睁,成日家不是和新空出版社打官司,就是在外面度假,连问都没问。

虽然如此,绍光济却并未购买这些被缝合小说的版权。虽然听起来匪夷所思,但这在内娱,乃至世界娱乐圈,是一条被默许的潜规则,叫作“灵感吸收式开发”。

说得直白点,就是买了同一个作者的甲作品,顺手把他的乙作品里的精华部分薅走,并且不用支付版权费。

这种做法虽然有失厚道,却是这一行里常见的勾当。作者不会反对,因为没必要为了这点事跟合作方撕破脸;连作者都没说什么,其他人更不会吃饱了撑的上去管闲事;当然,购买了乙作品的版权方肯定会有些不痛快,但只是一些碎片式情节和“点子”而已,犯不着为了这个去打官司。如果甲作品改编火了,以后还能蹭一蹭热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28章沉默的威胁(第2/2页)

绍光济是老编剧、老导演,对这一灰色地带有着充分的了解和认识。他的做法正是内娱最常见的做法,从前有无数次,以后也会有。如果哪个缺心眼的导演和编剧为了这几个“点子”支付版权费,才是圈子里的异类。

绍光济的资格太老,经验太丰富了。正因如此,他从未想过这样做会出问题。

但是,潜规则之所以叫潜规则,就是因为,它上不得台面!

商叶初自重生而始,便时时刻刻记挂着《天君》。不但时时在脑海中回忆电影的情节,还为此将艾晓东所有的作品,都读了数遍。

在得知《天君》已经步入选角阶段后,商叶初毅然决然,赌上全副身家,购买了所有自己能记起的、被绍光济“借用”了灵感的短篇小说!

你的灵感很好用,现在,它是我的了。

这一招不可谓不毒辣。

华国著作权保护法律对版权、侵权、抄袭一类案件,在认定上一向谨慎、模糊。因此作者维权甚难。可要是一口气撞了十五本书,还牵扯到独家代理版权等白纸黑字的合同,那就另当别论了。绍光济就算浑身是嘴,也摘不干净!

商叶初购买的,是这些作品的华国区独家电影版权代理。版权合同就像菜谱,吃一道点一道,合同上没写的,通通不作数。管你什么潜规则,在白纸黑字的合同面前,都只能无语凝噎,卷铺盖滚蛋。绍光济不可能在法官面前说“按照我们圈内默认的规矩,虽然这几本书没卖给我,但我用用也不妨事……”

也就是说,只要商叶初想,随时可以把绍光济或者艾晓东告上法庭!

要么,绍光济侵权;要么,艾晓东违约。

艾晓东虽然和绍光济关系不错,但也没好到为了他顶包,赔个几百万的份上。再者说,他本来就在和新空出版社打官司,再添上这个官司,真就成了状纸篓子了。

而绍光济……

《天君》的剧本基本已经完成。如果撞了一部两部小说,绍光济尚且可以改改剧本,注点水,敷衍过去。可要是把十五本书相关的东西全删了,《天君》就会被打回原形,重新成为孤零零一根儿棒,漏风的毛坯房。绍光济这几年就真成了瞎子点灯——白费蜡!

如果绍光济厚着脸皮只当不知,硬把这部电影拍完。可操作的余地就更多了。

倘若商叶初善良点,在电影没上映的时候发律师函,要求停止侵权,那这部吃官司的电影多半会被直接雪藏,等五六年商叶初手里的版权过期后再放出来。不过科技日新月异,那时,这部片子就不会那么惊艳了。

倘若商叶初恶毒一些,在电影上映后提起诉讼,再要求对方赔偿收益、下架影片……那《天君》这部电影就倒霉了。因为已经上映过,网上自然会有枪版资源。如果电影下架,那枪版资源就会满天飞,本来拒绝枪版的人们也会去观看枪版。等到来日重映,就再也不会有新电影的势头了。

无怪乎绍光济在听到商叶初购买版权一事后,便失态了。

作者难以维权,是因为势单力孤。可商叶初背后有一整个青凭娱乐,有的是时间和金钱与绍光济扯皮!

绍光济怎么也想不通,叶初是怎样精准地狙击了几乎所有被他缝合过的作品的。难不成流到叶初手中的《天君》剧本,并非片段,而是完整版?

可就是完整版,与艾晓东的原著作品一一核对,也需要大量时间吧!难不成他绍光济当真运交华盖,恰巧撞上了一个艾晓东狂粉,读过艾晓东的所有作品;对方又恰巧捞到了他的《天君》剧本,又好死不死地恰好买了这些小说的版权?

简直像一场精心设计的针对!

商叶初不用动脑,都能想出绍光济此刻焦头烂额的模样。

这当然是针对。不但是针对,还是威胁。

娱乐圈中,有郑博瀚那样可以用演技和角色理解打动的人,也有古文华那样可以用情感引诱的人,更有无数可以用钱、色和权力收买的人。绍光济不在任何一种之列,所以也就尤其难下手。

商叶初想了很久很久,才勾勒出了这条计划。

当然,这很缺德,有些对不起一位真心想做好科幻电影的好导演,更对不起《天君》这样难得一见的好剧本。

但正因为他是好导演,《天君》又是这么一部好本子,好演员叶初才一定要与他们合作,不是么?

商叶初笑了,笑得很开心,甚至有点得意。

“绍老师,”商叶初对着空气做了个口型。

“期待和您的合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