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正义的使命 > 第2367章 人事调整迫在眉睫

正义的使命 第2367章 人事调整迫在眉睫

簡繁轉換
作者:旖旎小哥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23 16:58:03 来源:源1

第2367章人事调整迫在眉睫(第1/2页)

肖路远表示,由于南州刮起的这次反腐风暴,涉及官员很多,导致目前不少地方出现空缺岗位。

尤其主要领导的缺失,对于工作推进和开展极为不利。

厉元朗微微颔首,“你说的这种情况,省委早已掌握。”

“原本计划对全省干部进行一次大幅度调整,秋山同志负责这件事。他和你交接的时候,没有提到吗?”

“提了。”肖路远点头称是,“秋山书记和组织部门拟定了干部调整方案,不过,最近出现新情况。”

“比如说,安秉州州长,告河市委书记这样的重要岗位,亟待尽快补充。”

“所以,之前的方案显然和现实有出入。书记,关于干部调整,我想听一听您的意见?”

肖路远的态度诚恳且恭敬,身体微微前倾,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目光专注地看着厉元朗,等待着指示。

这与他刚到南州时的姿态截然不同,显然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和磨合,他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在南州省委的工作格局中,厉元朗的中心地位。

厉元朗端起桌上的青瓷茶杯,指尖轻轻摩挲着杯沿,杯中刚沏好的碧螺春还冒着袅袅热气,茶香在办公室里弥漫开来。

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沉吟片刻,似乎在梳理着关于干部调整的诸多头绪。

南州这次反腐风暴力度空前,虽然清除了队伍中的蛀虫,但也确实让一些关键岗位出现了断层,尤其是像安秉州州长、告河市委书记这样直接关系到地方发展大局的职位,长期空缺必然会影响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秋山同志之前拟定的方案,是基于风暴平息前的情况,如今形势变化,方案自然需要重新审视和调整。”

厉元朗慢条斯理并带有总结性的语气,“经过这次反腐整治,我们清晰的看到,要想全面彻底建设好南州,为群众谋福祉,干部队伍的纯洁非常必要。”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我们的干部队伍总体是好的,绝大多数同志,是忠诚于事业,是能够担当重任、奋发有为的。”

“在这次反腐风暴中,我们既要坚决清除害群之马,也要注意保护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好干部,为他们撑腰鼓劲,让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干部调整的目的,不仅仅是填补空缺,更重要的是优化结构、激发活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

“所以,新的调整方案,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的原则,把那些政治坚定、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来。”

“同时,也要注重梯队建设,让年轻有为的干部有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为南州的干部队伍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对于安秉州州长、告河市委书记这些关键岗位,人选的确定必须慎之又慎,要综合考虑干部的综合素质、专业能力以及过往的工作业绩,确保选出的人能够迅速进入角色,打开工作局面。”

“你作为组织部长,要牵头负责,会同相关部门,尽快拿出一个既符合上面精神,又切合南州实际的调整方案,提交常委会讨论研究。”

“在这个过程中,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尤其是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在厉元朗谈及意见的过程中,肖路远掏出笔记本,将厉元朗所说重点,一一记录下来。

不管他是有意还是无意,这种态度,就值得肯定。

等厉元朗发表完看法,肖路远则说:“书记您放心,组织部门一定按照您的指示精神,迅速行动起来。”

“我们会重新梳理全省干部队伍情况,特别是对那些在基层一线默默奉献、实绩突出的干部进行重点考察,确保把最合适的人放在最合适的岗位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67章人事调整迫在眉睫(第2/2页)

“对于安秉州和告河这两个关键岗位,我们计划采取民主推荐与组织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听取当地干部群众的意见。”

“同时结合干部的过往任职经历和专业特长,初步筛选出几位候选人,形成详细的考察报告后,再向您和省委常委会汇报。”

“另外,关于年轻干部的梯队建设,我们也会在方案中突出体现,比如在一些重要部门的副职岗位上,适当安排有潜力的年轻干部,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成长,为南州干部队伍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

总的来说,肖路远这番态度,基本符合厉元朗的心意。

就在肖路远全力以赴组织部里相关人员,就干部调整方案展开紧锣密鼓的修订工作时,南州省各地市的干部们也都敏锐地察觉到了空气中弥漫的微妙气息。

特别是那些在基层深耕多年、渴望获得更大平台施展抱负的干部,以及部分因岗位调整可能面临变动的人员,这段时间更是心思浮动,私下里的议论和猜测从未停歇。

组织部的办公电话几乎成了热线,不时有各地市的组织部长打来电话,旁敲侧击地询问调整工作的进展和方向,试图为本地争取更多的机会。

肖路远对此早有预料,他要求部里的同志严格遵守组织纪律,对任何打探消息的行为都要坚决回绝,确保调整工作在保密和公正的环境下有序推进。

与此同时,他亲自带领几个核心团队,加班加点地对各地市上报的干部材料进行逐一审核,结合厉元朗提出的原则和要求,反复比对、筛选,力求让每一个推荐人选都经得起检验。

会议室的灯光常常亮到深夜,桌上堆满了厚厚的档案袋和各种分析报表,空气中弥漫着咖啡的苦涩和烟草的味道,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疲惫却又专注的神情。

他们深知,这次干部调整不仅关系到南州省未来几年的发展大局,更牵动着无数干部的心,容不得半点马虎。

这期间,厉元朗也没闲着,他迅速召集了省委相关部门负责人,召开了一场关于南州省产业发展现状的专题研讨会。

会上,他要求各部门详细汇报当前主导产业的发展瓶颈、新兴产业的培育情况以及产业链上下游存在的短板问题。

他一边听着汇报,一边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时不时打断发言,就某个数据的真实性、某项政策的落实效果提出尖锐的问题,要求相关负责人给出明确的解释和改进方案。

这场研讨会从上午一直持续到傍晚,气氛严肃而紧张,每个人都感受到了厉元朗推动南州发展的迫切决心。

会后,厉元朗当即指示发改委牵头,联合工信、科技等部门,在一周内形成一份全面的产业发展诊断报告,并初步提出针对性的产业升级措施,为后续的全省发展规划提供精准的产业数据支撑。

此时,暮色已悄然笼罩了省委大楼,厉元朗站在办公室的窗前,望着楼下车水马龙的城市夜景,眉头微蹙。

产业升级与干部调整如同南州发展的两条腿,必须步调一致才能行稳致远。

干部队伍的优化是激活发展动能的关键,而产业结构的重塑则是实现长远发展的根基,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他的脑海中已经开始勾勒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如何将新调整的干部力量与产业发展需求精准对接,让那些被委以重任的干部能够迅速投身到推动产业升级的实践中,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这时,办公室响起一阵轻微敲门声。

厉元朗原以为是李浩然,背对着问道:“小李,有事?”

“书记,您好。”声音不是李浩然,但听着却倍感舒适。

喜欢正义的使命请大家收藏:()正义的使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