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名义:省服第二出手了! > 第229章 没有榜样,那我成为榜样不就行

名义:省服第二出手了! 第229章 没有榜样,那我成为榜样不就行

簡繁轉換
作者:清风初识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22 14:53:18 来源:源1

第229章没有榜样,那我成为榜样不就行了吗!(第1/2页)

“既然如此,那会议就继续吧!”

面对李达康的慷慨激昂,市长郑侠文只是不冷不淡的回应了一句。

嗯,这再怎么慷慨激昂,你是个什么底细大家都清楚。

也许你没犯什么原则性问题,或者说把自己的政治羽毛保护地很好。

但这并不代表你李书记就是多么了不起。

原则性问题的坚守,这是基本要求,而不是什么值得拿出来显示的。

当然,事或物的珍贵程度往往取决于衬托它的其他事或物。

物以稀为贵,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如果你是淤泥里面的一朵荷花,那你自然就是出淤泥而不染的稀世之花。

但你要是个“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里面的其中一朵,那就没什么稀奇的了。

所以,你李书记从未违背过自己的政治良知和党性原则算什么稀奇,在座的谁不是?

因此,李书记,这个东西就没必要强调了!

在座的,都是好同志!

而面对市长郑侠文的冷处理,市委书记李达康像是一拳打到了棉花上。

“树立同志,你继续。”

看着再度陷入沉默的市委书记李达康,市长郑侠文也不惯着他。

嗯,市委会议的正常进行才是正事,市委会议也不会再为你李书记一个人而等待。

而看着已经“协助”自己发号施令的市长郑侠文,李达康的脸色又沉了下去。

“好的,郑市、李书记,那我就继续了。”

“那么我们就继续用曾部长的方法来分析这个问题。”

“如此,答案也显而易见了。”

“丁义珍当初的问题,在其被提拔为市政府的副市长之前就已经存在。”

“同志们,我们都知道,丁义珍在没升任副市长之前就已经是光明区的区委书记了。”

“在他主政光明区的时间里,和那些不法商人就存在着某些不正当的社交往来。”

“这一点,民意早显。”

“但对于这位**分子的考察提拔工作,为什么就是一路绿灯呢?”

“因此,在看待这个问题上,我觉得我们的同志应该在注重其自身问题的同时也能注意到一些本可避免的外在因素。”

嗯,说人话就是:京州市的**分子这么猖獗,是谁提供的舞台呢?

光等问题暴露出来后再处理,那是治标不治本。

想治本,你得铲除滋生**的土壤。

那么这个**的土壤,是谁放纵滋生的呢?

而这,就是反腐斗争中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常言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一个地方的官场风气,往往就取决于地方主政官员的主政风格。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地方主官是位唯政绩论的领导,那一排排、一栋栋的政绩工程就会立即上马。

领导喜欢看政绩工程,那下面的人自然就会往这方面多下功夫。

但如果,地方主官是位偏向于做实事的,那你就得收起那些政绩工程。

毕竟,领导下来视察一下,你这个工程是个什么成分,是政绩工程还是惠民工程,那一眼就能看出来。

别问,问就是领导主持的工作比你开过的会还多。

是真是假,你有敢糊弄领导的心,那领导也会帮你调整一下工作岗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29章没有榜样,那我成为榜样不就行了吗!(第2/2页)

总之就是一句话,在领导底下做事,是你适应领导的风格,而不是倒反天罡地让领导来适应你。

说人话就是:你头顶的乌纱帽,它有多重,取决于你在领导心中的印象和表现。

因此,就有了“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句名言。

嗯,这就是你适应别人和别人适应你的区别。

那么同理,京州市目前是个什么情况呢?

首先,直接排除咱们李书记被丁义珍这类**分子蒙骗的可能

因为,咱们李书记是何等人物?

区区**分子能把李书记当傻子糊弄了?

怎么可能嘛!

因此,首先就要排除这个错误答案。

嗯,同志们,要对李书记有信心嘛。

那么除去被蒙骗的可能,那答案是什么呢?

同志们不敢想啊!

但在理想化的情况下,同志们还是都希望咱们的李书记没有问题。

毕竟,李书记那是整个京州的一个标杆啊。

标杆是什么?

那就是引领同志们前行的明灯啊!

如果,连这盏明灯都出现了问题,那你叫京州市的各位同志如何学习榜样的力量呢?

当然,这种情况,市长郑侠文应该就会表示:没有榜样,那我成为榜样不就行了吗!

不过,如果真要这样,同志们还是会为李书记惋惜的。

毕竟,这份情绪消耗,同志们还是有的。

“张书记,诚然,丁义珍事件存在其他外在因素,但关于相关责任追究省里已经定调。”

“因此,这件事就没什么争论的必要了,服从省委指示就是。”

“毕竟,省委考虑的肯定要比我们市委考虑的更加全面,我们市委落实服从就是。”

宣传部长曾光祥还是选择继续辩论。

而他的理论依据就是服从省委当初做出的决定,到此为止。

嗯,当初李达康能从这场政治灾难里全身而退,靠的就是省委的“保护”,准确的来说是沙瑞金的保护。

毕竟,一个丁义珍事件,一个欧阳菁事件,这两个只要摊上一个就够李达康喝一壶的了。

但在两件事上,汉东省委当时却是采取了轻拿轻放的态度。

而这,又何尝不是沙瑞金当初采取的拉李打高的策略。

分而化之,从而瓦解来自本土派对自己这个空降派的掣肘。

不然,李达康怎么可能这么轻松地就处理掉了自己露出的破绽?

其中,欧阳菁的问题就是那种典型的可大可小的问题。

往大了说,这是处理不好家庭问题,缺乏最基本的家庭稳定条件。

试想一下,管着六百八十万人口城市的市委书记,结果连自己的家都管不好,你让组织和民众怎么看你?

但往小了说,也可以是欧阳菁的个人行为,跟李达康毫无关系。

因此,当初的李达康就在离婚前向沙瑞金报备了。

对此,两人也是心照不宣。

一个急需瓦解本土势力来展开工作,一个则是在重新站队的同时还需要赢得在个人问题方面来自省委的“理解”。

于是,两人那是一拍即合,各取所需。

而这,就是政治!

永恒的利益,维持永恒的忠诚或者合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