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下放前资本家大小姐卷家产跑路了 > 第435章 招新

下放前资本家大小姐卷家产跑路了 第435章 招新

簡繁轉換
作者:小小飒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01 03:50:25 来源:源1

第435章招新(第1/2页)

回了京都之后,她也没忘记高院长叮嘱的要招新人的事。

毕业的时候她就考察到了几个合适的人选,也发出了邀请,那几个人也确实不错,通过了医院的考核现在已经是医院的助理医生了。

不过,护士还是缺了人,每天护士站都忙得脚不沾地的,护士长都和她控诉几次了。

寒风裹挟着细碎的雪粒拍打在医院的玻璃窗上。

她站在窗前,望着外面灰蒙蒙的天空,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手中那份刚刚钱老那里送过来的批文。

“白副院长,钱院长请您过去一趟。“小李护士在门外喊道。

“知道了,马上来。“白雅静将批文折好放进白大褂口袋,整理了一下头发。

院长办公室的门半掩着,里面传来激烈的讨论声。白雅静随意敲了敲门。

“进来。“是钱老的声音。

推门进去,白雅静看到除了钱院长外,还有医务处的许主任和医院里的几位领导。屋里的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

“雅静来啦,坐。“钱院长指了指旁边的椅子,“批文你已经看过了吧?“

白雅静点点头:“看过了,组织上派我去省护理学院选拔三十名护士,十名进咱们医院,二十名去支援边疆医疗队。“

“雅静,时间很紧,“许主任插话道,“边疆那边急需医护人员,特别是有战地救护经验的。这次选拔,五天内必须完成。

优先边疆那边的人员,咱们医院可以延后选!“

白雅静闻言微微蹙眉:“五天?还要选拔、政审、培训...“

“非常时期,非常办法。“钱院长无奈打断了她,“边疆的情况比你想象的更严峻。缺医少药,条件艰苦,但人民和战士们的健康等不得啊。“

白雅静心里跟着一紧,挺直了腰背:“我明白。保证完成任务。“

“还有一点,“许主任补充道,“这次选拔的对象主要是应届毕业生,年纪轻,经验少。你要做好思想工作,让她们明白这是光荣的使命,不是去享福的。“

白雅静轻瞪了他一眼,这老头!就知道说,自己咋不去!下次不给他好酒了!

许主任摸了摸鼻子,他也无奈啊!上头是这样下达的命令!其他几人也是爱莫能助的瞅着她,都知道这是一件棘手的事,一时间都是无言以对。

离开院长办公室,白雅静直接去了档案室。她需要查阅省护理学院这一届学生的资料,提前了解情况。档案室的老赵见她来了,神秘兮兮地凑过来。

“白副院长,听说你要去护理学院挑人?“

白雅静点点头:“怎么,老赵头你有什么内部消息?“

老赵压低声音:“那帮小姑娘娇气着呢,听说要去边疆,躲都来不及。上个月卫生局来人招护士,报名的才五个,最后只去了俩。“

白雅静的手指在档案袋上顿了顿:“是吗...“倒是也能理解。

各人有各人的想法,她也没法干涉。

“要我说,你这任务够呛。“老赵摇摇头,“现在的年轻人,哪吃得了那份苦。“

白雅静摇头笑了笑并没有接话,只是认真地翻阅着学生档案。

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从她眼前闪过,清澈的眼神中带着对未来的憧憬。

她突然想起了外婆说的向家几位老舅,也是这般年纪,义无反顾地报名参加了抗倭战地医疗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35章招新(第2/2页)

“吃苦不是目的,救死扶伤才是。“她轻声说,更像是说给自己听。

第二天清晨,白雅静搭乘最早的班车前往位于城郊的省护理学院。

车上人不多,她坐在靠窗的位置,望着窗外掠过的枯黄田野。批文在她贴身的衣袋里,像一块烙铁般发烫让她跟着心绪发燥。

护理学院的建筑在冬日的阳光下显得格外肃穆。灰色的砖墙,红色的标语,校门口“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的横幅被风吹得猎猎作响。

接待她的是学院政教处主任黎静,一个三十出头、神情严肃的女干部。

“白副院长,久仰大名。“黎静握了握白雅静的手,“你们向家的事迹,我们经常用来教育学生。“

白雅静微微一笑:“那都是过去的事了。这次来,是想请您协助选拔一批优秀学生支援边疆,剩下的进入军区医院。“

黎静的表情变得复杂:“这个...恐怕不太容易。上次卫生局来招人,效果很不理想。“

白雅静无奈摇头,所以这事才最后落她头上了啊!

“我听说了。“她点点头,“所以我想换种方式。能不能安排我和学生们面对面交流?不是正式的报告会,就是聊聊天。“

黎静犹豫了一下:“可以安排在下午的班会时间。不过...“她压低声音,“很多学生家长已经打招呼了,不希望孩子被分配到艰苦地区。“

白雅静心中一沉,但面上不显:“我理解家长的顾虑。但边疆人民和战士们同样需要医疗服务,这是我们的责任。“

下午三点半,护理学院的大教室里坐满了即将毕业的学生。

白雅静站在讲台上,看着下面一张张年轻的面孔,有的好奇,有的警惕,还有的明显带着抵触情绪。

“同学们,“她的声音不大但很清晰,“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边疆苦,边疆远,去了可能几年都回不了家。“

教室里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抬头看着她。

“几十年前,很多先辈们和你们差不多大的年纪,报名参加了抗倭战地医疗队。“她的目光变得深远。

“我家的先辈们也留下了当时的战地手册,上面第一页写的日记,我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上面写的是第一个伤员被抬进来的情景。那是个不到二十岁的小战士,腹部中弹,肠子都流出来了。“

教室里响起几声惊呼。

“当时我们国家的野战医院就在山洞里,没有电,没有足够的药品,连干净的水都很稀缺。“

白雅静的声音平静而坚定,“那个小战士紧紧抓着我老舅的手说:‘向医生,我不想死,我还要回去建设新种花家。‘“

白雅静停顿了一下,教室里鸦雀无声。

“他们拼尽全力救他,但最终...他还是牺牲了。“她的声音微微发颤,“他临终前最后一句话是‘谢谢‘。就这两个字,让他们觉得所有的苦和累都值得。“

一个坐在前排的女生悄悄抹了抹眼角。

“我不是来吓唬你们的。“白雅静环视教室,“边疆确实艰苦,但比之以前最困难时期已经好上许多了,况且那里的群众更需要我们。

一个简单的接生,一次普通的打针,在城市里不算什么,但在边疆,可能就是生死之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