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天狼诀2 > 第五十四章北燕来使

天狼诀2 第五十四章北燕来使

簡繁轉換
作者:风流萧书生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17 14:53:42 来源:源1

第五十四章北燕来使(第1/2页)

北燕都城黑龙城的晨雾还未散尽,凛冽的北风卷着掠过城头的狼牙旗。拓跋奎紧了紧身上的貂裘,指尖抚过腰间古朴的青铜剑——这是他祖父留下的遗物,剑身刻着的“止戈”二字,在霜雪中泛着冷光。

“拓跋大人,马车已备好。”副将杨昭的声音裹着白气传来。拓跋奎转身,看见身后百余人的使团阵列整齐,驮马背上的木箱里,装着北燕特产的紫貂皮、东珠,还有慕容光亲自书写的国书。

三日前,慕容光在偏殿召见他时,烛火将帝王的影子投在蟠龙柱上:“盛唐铁骑已至雁门关,此次议和,你既要保北燕尊严,又要探清虚实。若谈不拢……”皇帝顿了顿,“龙城十万精骑,随时可踏破燕山。”

马蹄声碾碎薄冰,使团沿着古商道南下。越往南行,气候愈发温润,当他们抵达盛唐边境的玉门关时,城头的“唐”字大旗在阳光下猎猎作响。守军查验文书后,一名校尉上前:“我家将军有请北燕使者。”

军帐内,檀香混着血腥味扑面而来。盛唐镇西将军高长恭斜倚胡床,目光扫过拓跋奎腰间的剑:“听闻北燕勇士擅骑射,不知使者可愿赐教?”不等回答,他抬手示意,帐外顿时传来战马嘶鸣——二十名唐军校尉,已持着长槊列成阵势。

拓跋奎解下披风,露出内里劲装:“既来之,则安之。”他翻身上马,青铜剑出鞘的刹那,寒光与夕阳交织。长槊如林刺来,他侧身避过,剑锋挑断一名校尉的护腕,动作行云流水。

“好!”高长恭拊掌大笑,“难怪北燕敢与我盛唐叫板。不过……”他话锋一转,“战场上可不像比武这般儿戏。”言罢,命人取来一卷地图展开,雁门关的布防图赫然在目,“明日启程,我派三百轻骑护送使者入长安。”

拓跋奎望着地图上密密麻麻的红点,心中一沉。这看似礼遇的护送,实则是盛唐的威慑。他不动声色地拱手:“多谢将军美意。”

三日后,长安城的繁华让使团众人屏息。朱雀大街车水马龙,西域胡商的驼队与高头大马交错,酒肆里飘出的琵琶声混着胡姬的歌声。拓跋奎却无心欣赏,他的目光落在街边的望火楼——每隔百步一座,楼上士兵手持千里镜,警惕地扫视四方。

鸿胪寺卿李嗣业在朱雀门前迎接,客套寒暄后,引着使团直奔大明宫。金銮殿上,唐新帝李新宇头戴十二旒冕冠,龙袍上的金线盘龙在烛光下栩栩如生。

“北燕慕容光,为何不亲自来朝?”唐新帝李新宇的声音不怒自威。

拓跋奎行单膝礼:“陛下,我王染恙在身,特命臣转达诚意。北燕愿以燕山为界,开放互市,每年进贡东珠千颗、紫貂百张,只求两国永息刀兵。”

殿内突然响起嗤笑。右相李九疆出列:“区区贡品,也配换我大唐铁骑止步?陛下,臣听闻北燕皇帝慕容光在训练新军,分明是缓兵之计!”

朝堂顿时议论纷纷。拓跋奎早有准备,从怀中取出一卷羊皮图:“此乃北燕与柔然边境的布防图。柔然野心勃勃,若唐燕交恶,恐让其坐收渔利。反之,若两国结盟……”他将图铺展,“可共御外敌,分而治之。”

唐新帝李新宇的目光在地图上停留许久,突然问:“听闻北燕女子擅骑射,可有此事?”

拓跋奎一愣,答道:“回陛下,确有其事。我王胞妹慕容雪,更是北燕第一女将。”

“甚好。”唐新帝李新宇抚须微笑,“三日后,朕设马球宴,望使者与令妹能让朕开开眼界。”

出了皇宫,拓跋奎才惊觉后背已被冷汗浸透。李九疆的刁难、皇帝看似随意的提问,都暗藏玄机。而所谓马球宴,恐怕更是一场鸿门宴。

三日转瞬即逝。大明宫的马球场外,彩旗飘扬。唐新帝李新宇坐在看台上,身旁坐着杨贵妃,鬓边的金步摇随着笑声轻颤。拓跋奎望着场上的十丈球门,心中盘算着对策——他擅长骑射,却从未接触过马球。

“听说北燕使者不善此道?”李九疆的声音在身后响起,“若怕失了颜面,早早认输便是。”

拓跋奎还未回应,一声清脆的马蹄声传来。慕容雪身着红色劲装,骑着一匹雪白的战马疾驰而来,腰间弯刀与发间银饰相互辉映。她冲拓跋奎点头示意,目光扫过李九疆时,闪过一丝冷意。

比赛开始,唐队率先开球。一名武将骑着骅骝马,手持朱漆球杖,如离弦之箭冲向球门。慕容雪双腿夹紧马腹,白马人立而起,她侧身挥杖,精准地将球击向反方向。

场上局势瞬息万变。唐队配合默契,多次逼近球门,但慕容雪与拓跋奎兄妹二人,凭借精湛的骑术和出其不意的战术,屡屡化解危机。当慕容雪最后一记绝杀,将球击入球门时,看台上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好!”唐新帝李新宇龙颜大悦,“来人,赐北燕兄妹玉如意一对!”

李九疆的脸色却愈发阴沉。他凑近唐新帝李新宇,低语几句。皇帝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听闻北燕在雁门关增兵三万,这就是你们的议和诚意?”

拓跋奎心中一紧,他知道这是李九疆的阴谋。正要辩解,慕容雪突然跪下:“陛下明鉴,那是北燕为抵御柔然所做的部署。若陛下不信,臣兄妹愿留长安为质。”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拓跋奎想要阻止,却见妹妹向他微微摇头。

唐新帝李新宇沉思片刻,终于开口:“既如此,两国先签订互市条约。至于结盟之事,容后再议。”

第四章:暗流汹涌

夜幕降临,拓跋奎在驿馆中来回踱步。慕容雪推门而入,发丝还带着马球场的尘土:“哥,李九疆不会轻易罢休,我们得早做准备。”

话音未落,窗外传来异响。拓跋奎迅速吹灭烛火,抽出青铜剑。三支淬毒的弩箭破窗而入,钉在木柱上发出“嗡嗡”声。

“有刺客!”杨昭带人冲进来时,刺客早已消失不见。拓跋奎捡起一支弩箭,箭头刻着的唐字若隐若现。

与此同时,李九疆的府邸中,烛光摇曳。一名黑衣人单膝跪地:“大人,行刺失败。不过,我们截获了北燕与柔然的密信。”他呈上一卷羊皮纸,上面画着雁门关的地形图。

李九疆冷笑:“果然如我所料。明日早朝,定要让北燕使团有来无回。”

第二日,朝堂上气氛剑拔弩张。李九疆高举密信:“陛下,北燕阳奉阴违,表面议和,实则与柔然勾结!”

拓跋奎接过密信,瞳孔骤缩——这伪造的密信几可乱真。他正要反驳,慕容雪突然站出:“陛下,此信破绽百出。北燕与柔然乃是世仇,怎会结盟?若陛下不信,可派人前往雁门关查验。”

“查验?”李九疆嗤笑,“等你们通风报信,证据早毁了!依臣之见,应即刻将北燕使团下狱!”

就在局势僵持不下时,高长恭急匆匆入殿:“陛下,柔然十万大军已逼近雁门关!”

殿内一片哗然。唐新帝李新宇猛地站起:“北燕使者,这作何解释?”

拓跋奎深吸一口气:“陛下,臣愿带兵驰援雁门关,以证北燕诚意!”

三日后,雁门关外黄沙漫天。拓跋奎望着远处柔然的狼头大旗,握紧了青铜剑。他带来的三千北燕骑兵,与高长恭的八千唐兵严阵以待。

“柔然人擅长骑射,且战且退,我们不可贸然追击。”高长恭提醒道。

拓跋奎点头,目光扫过城头的滚木礌石。突然,柔然阵中响起号角声,上万骑兵如潮水般涌来。

箭雨遮天蔽日,拓跋奎挥剑格挡,手臂渐渐发麻。身旁的杨昭中箭落马,他翻身下马,将副将扶到城墙根下。

“大人快走!”杨昭咳着血,“我来断后!”

拓跋奎红了眼眶,重新翻身上马。就在此时,一阵熟悉的马蹄声传来——慕容雪率两千北燕轻骑从侧翼杀出,弯刀在阳光下泛着寒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五十四章北燕来使(第2/2页)

“哥,我从李九疆处偷听到消息,柔然此次来犯,背后有人怂恿!”慕容雪喊道。

激战正酣时,远处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一骑快马奔至阵前,骑手高举金牌:“陛下有旨,停战议和!”

原来,唐新帝李新宇派人调查后,发现李九疆与柔然暗中勾结,企图破坏唐燕议和。此刻,李九疆已被下狱。

雁门关的硝烟渐渐散去,拓跋奎望着残阳如血的天空,心中五味杂陈。这场危机虽然暂时解除,但他知道,唐燕之间的博弈,远未结束。

长安皇宫内,唐新帝李新宇看着跪在阶下的李九疆,眼中满是失望:“你身为右相,竟私通外敌!”

李九疆叩首:“陛下,臣只是不想让北燕坐大!那拓跋奎绝非善类,他在出使期间,与江湖门派多有往来!”

唐新帝李新宇皱眉,命人传来拓跋奎。面对质问,拓跋奎坦然道:“陛下,臣确实与江湖人士接触,不过是为了调查一件事——半年前,北燕边境的商队屡屡遭袭,经调查,幕后黑手竟是……”他从怀中掏出一卷名单,“盛唐的世家大族!”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唐新帝李新宇展开名单,上面赫然列着十几个显赫的姓氏。

“这些世家,打着互市的幌子,行劫掠之实。”拓跋奎继续道,“若不整治,两国互市不过是一纸空文。”

唐新帝李新宇沉思良久,终于下令:“彻查此事!另外,即刻拟定唐燕盟约。”

盟约签订那日,长安百姓涌上街头,争睹盛况。拓跋奎与慕容雪站在朱雀门前,看着“唐燕永结盟好”的诏书缓缓升起。

“哥,你说这和平能维持多久?”慕容雪轻声问。

拓跋奎望着远处的大明宫,青铜剑上的“止戈”二字在阳光下闪耀:“或许,只有强者之间的平衡,才能换来真正的和平。”

盟约签订后,拓跋奎准备率使团北归。临行前,高长恭设酒饯行,两人对饮至深夜。

“此次合作,让我见识了北燕的风采。”高长恭拍着拓跋奎的肩膀,“他日若有需要,尽管开口。”

然而,当使团行至太行山时,突然遭遇伏击。箭矢如雨点般袭来,拓跋奎挥剑格挡,大声喊道:“结阵!”

杨昭护在拓跋奎身前,不幸被一支穿云箭射中咽喉。“大人……小心……”他的声音渐渐微弱。

拓跋奎红了眼,带领众人浴血奋战。就在危机时刻,一队唐兵突然杀出,领头的正是高长恭。

“果然是他们!”高长恭怒喝,“这些世家余孽,竟敢违抗圣命!”

原来,那些被查处的世家不甘心失败,暗中派人截杀北燕使团,企图破坏唐燕盟约。一番激战后,刺客被尽数歼灭,但使团也损失惨重。

“高将军,为何……”拓跋奎不解。

“陛下早有预料。”高长恭叹道,“他让我暗中护送,以防不测。此次回去,怕是还有更大的风暴。”

回到龙城,慕容光亲自迎接。听闻路上的遭遇,皇帝怒拍龙案:“盛唐世家,欺人太甚!”

“陛下,此事或许另有隐情。”拓跋奎呈上一卷密信,“这是从刺客身上搜到的,上面的印章,属于北燕的一个贵族。”

慕容光展开密信,脸色阴沉:“又是他们!这些贵族,仗着先祖的功劳,处处与我作对。”

与此同时,长安城中,唐新帝李新宇也收到了高长恭的密报。他看着地图上标记的世家势力范围,对身旁的张目灵说:“看来,要真正实现和平,必须先整顿朝堂。”

张目灵点头:“陛下圣明。不过,唐燕盟约虽已签订,但两国百姓之间,仍有诸多误解。或许,可从文化交流入手。”

不久后,唐新帝李新宇下旨,选派百名学子前往北燕学习骑射、畜牧;慕容光也命人挑选能工巧匠,赴长安传授冶铁、纺织之术。

拓跋奎作为两国交流的使者,往来于龙城与长安之间。他看着边境的互市日益繁荣,心中欣慰。然而,他知道,和平的道路依然漫长,前方还有无数挑战等待着他和两国的百姓。

三年后的深秋,雁门关外的胡杨林一片金黄。拓跋奎与高长恭并辔而行,望着远处的商队络绎不绝,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如今互市繁荣,百姓安居乐业,真是太好了。”高长恭感慨道。

拓跋奎还未回应,远处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一名斥候飞奔而来:“将军!不好了!北燕境内出现大批不明身份的骑兵,正向雁门关逼近!”

两人脸色骤变。拓跋奎立刻调转马头:“速回雁门关!”

城楼上,拓跋奎用千里镜观察敌情。那些骑兵身着黑色战甲,没有任何标识,却个个身手矫健。更诡异的是,他们的战术打法,既有北燕骑兵的影子,又带着盛唐军队的特点。

“这是怎么回事?”高长恭皱眉,“难道是有人故意挑起事端?”

拓跋奎沉思片刻,下令:“先不要轻举妄动,派人去北燕都城报信,我要亲自会会这些人。”

当夜,拓跋奎带着百名精锐,悄悄出城。他们摸到敌军营地附近,却发现这里静悄悄的,没有炊烟,也没有哨兵。

“不对劲。”拓跋奎低声道,“准备战斗!”

话音未落,四周突然亮起无数火把,将他们团团围住。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拓跋大人,别来无恙啊。”

拓跋奎定睛一看,竟是失踪已久的李九疆!他身旁站着一个身着北燕服饰的人——正是当年与柔然勾结的北燕贵族!

“李九疆,你不是已经……”拓跋奎震惊道。

“死里逃生罢了。”李九疆冷笑道,“今日,就是唐燕两国的末日!”

李九疆一声令下,伏兵四起。拓跋奎等人陷入重围,箭矢、刀枪如雨点般袭来。

“杀出去!”拓跋奎挥舞青铜剑,砍倒一名敌人。他心中明白,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目的就是要破坏唐燕来之不易的和平。

与此同时,雁门关上,高长恭指挥士兵拼死抵抗。他望着城下混战的局面,咬咬牙,下令:“开城门,出击!”

唐兵如潮水般涌出,与北燕守军一起,向敌军发起反攻。战场上喊杀声震天,鲜血染红了胡杨林的落叶。

拓跋奎在乱军中寻找李九疆的踪迹,终于在一处高地上发现了他。他拍马冲去,青铜剑直指李九疆咽喉:“今日,就是你的死期!”

李九疆却不慌不忙,从怀中掏出一卷密信:“拓跋大人,你看看这是什么?”

信是慕容雪写的,内容竟是与李九疆密谋推翻慕容光!拓跋奎如遭雷击,手中的剑差点掉落。

“不可能!”他怒吼道,“雪儿不会做这种事!”

“信不信由你。”李九疆狞笑着,“不过,等这封信送到慕容光手中,你猜会发生什么?”

就在这时,一支利箭飞来,射中李九疆的肩膀。他惨叫一声,手中的信飘落。拓跋奎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信,定睛一看,上面的字迹确实是慕容雪的,但用词和语气却十分可疑。

“雕虫小技!”拓跋奎冷笑,“雪儿的信我看过无数封,这分明是伪造的!”

他挥剑冲向李九疆,此时高长恭也率军赶到。两人联手,终于将李九疆及其党羽一网打尽。

战后,拓跋奎回到龙城,将事情的真相告诉了慕容光。经过调查,发现是李九疆勾结北燕贵族,伪造信件,企图离间唐燕关系。

慕容雪得知后,又气又急:“哥,我一定要亲手宰了李九疆!”

拓跋奎笑着拍拍妹妹的肩膀:“放心,他已经得到了应有的下场。不过,这次的事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和平来之不易,我们必须时刻警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