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天狼诀2 > 第六十章南宋使者心机重

天狼诀2 第六十章南宋使者心机重

簡繁轉換
作者:风流萧书生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17 14:53:42 来源:源1

第六十章南宋使者心机重(第1/2页)

淳熙十年深秋,临安城笼罩在一片萧瑟的雨幕之中。御街石板上的积水倒映着宫墙朱红,陆明远撑着油纸伞,缓步走向临安府衙。寒风卷着梧桐叶擦过他玄色锦袍下摆,他的目光始终低垂,看似漫不经心,却将沿途官兵布防、市井动向尽收眼底。

三日前,枢密院突然传来密令,命他即刻返京。作为常年在北金国境内活动的密探,陆明远深知此次召见绝不寻常。自隆兴和议后,宋金虽维持表面和平,但暗流涌动。北金国新帝金顺璟野心勃勃,边境驻军频繁调动,而南宋朝堂主战派与主和派的争斗也愈发激烈。

临安府衙内,枢密使周庆春正在书房等候。见到陆明远,他屏退左右,从袖中取出一封密信:“这是前线传来的急报,北金国在淮河北岸增兵三万,意图不明。圣上有意派使者前往北金国,探其虚实,我推荐了你。”

陆明远接过密信,目光在字迹上停留片刻:“枢密使大人,此次出使凶险异常。北金国如今对我大宋戒备颇深,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周庆春长叹一声:“我何尝不知?但放眼朝中,唯有你熟悉北金国风土人情,又擅长察言观色。况且,你在北金国经营多年,人脉广泛,或许能探出些有用的消息。”

陆明远沉思良久,缓缓道:“既如此,明远愿为朝廷分忧。只是,此次出使,还需大人在朝中为我周旋。主战派那帮人,怕是不会轻易放过这个机会。”

周庆春点头:“这个你放心,我自会处理。你只管安心出使,务必摸清北金国底细。”

离开临安府衙,陆明远并未返回宅邸,而是绕道去了城西的一间茶楼。这是他在临安的一处秘密联络点,平日里由一名哑巴老仆看守。进入茶楼,他径直上了二楼雅间,一名身着灰衣的男子早已等候在此。

“大人,这是近日收集到的情报。”灰衣男子递上一个油纸包,里面是几张写满小字的薄绢,“北金国除了在淮河北岸增兵,还在燕山一带秘密打造兵器,规模不小。”

陆明远展开薄绢,仔细阅读,眉头越皱越紧:“看来北金国这次是有备而来。你继续打探,一有消息,立刻通知我。”

灰衣男子应了一声,正要离开,陆明远突然叫住他:“等等。帮我查一查,朝中主战派最近可有什么异动。”

三日后,陆明远带着使团踏上了北上之路。使团规模不大,除了几名随行官员,还有二十名精锐侍卫。出了临安城,道路愈发泥泞,寒风裹挟着细雨,让人浑身发冷。

行至润州,使团在一家客栈落脚。半夜,陆明远被一阵细微的脚步声惊醒。他悄悄起身,透过门缝望去,只见一名侍卫正鬼鬼祟祟地往客栈后院走去。陆明远心中警铃大作,不动声色地跟了上去。

后院里,那名侍卫正与一个黑衣人低声交谈。陆明远躲在暗处,隐约听到“北金国”“计划”等字眼。他握紧腰间佩剑,正准备现身,却见那黑衣人突然出手,一刀刺向侍卫咽喉。侍卫反应不及,瞪大双眼倒在地上。

黑衣人确认侍卫已死,转身欲走,陆明远从阴影中走出,冷声道:“站住!你是何人?为何杀他?”

黑衣人冷笑一声:“陆大人,何必明知故问。你以为你的使团就那么干净?”说着,黑衣人突然发动攻击,手中短刀直取陆明远面门。

陆明远侧身避开,抽出佩剑反击。两人在夜色中激战,黑衣人武功高强,但陆明远也不遑多让。几个回合下来,陆明远逐渐占据上风,一剑刺入黑衣人的左肩。黑衣人吃痛,虚晃一招,转身翻墙逃走。

陆明远没有追赶,而是蹲下身子查看侍卫尸体。在侍卫怀中,他发现了一封密信,上面写着:“事成之后,北金国必有重赏。”陆明远脸色阴沉,将密信收好。看来,朝中有人与北金国勾结,想要破坏这次出使。

经过十余日的跋涉,使团终于抵达北金国中都燕京。燕京城里,处处可见北金国士兵巡逻,气氛紧张。使团被安排在驿馆休息,等待北金国皇帝召见。

次日清晨,一名北金国官员前来传旨,命陆明远即刻入宫。陆明远整理好衣冠,随官员前往金宫。金宫内,雕梁画栋,奢华至极。北金国皇帝金顺璟高坐龙椅之上,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下方的陆明远。

“南宋使者,所为何事?”金顺璟开口,声音低沉威严。

陆明远不卑不亢地行礼:“启禀陛下,我大宋皇帝听闻陛下登基,特命臣前来祝贺。同时,也希望能与贵国继续保持和平,互通有无。”

金顺璟冷笑一声:“和平?你们南宋一边说着和平,一边在边境屯兵,是何用意?”

陆明远心中一惊,面上却不动声色:“陛下误会了。我大宋在边境驻军,不过是为了防备盗贼,并无他意。况且,自隆兴和议后,两国和平已久,我大宋皇帝向来珍视这份情谊。”

金顺璟盯着陆明远看了许久,才缓缓道:“既然如此,希望你们南宋能信守承诺。否则,我大金铁骑可不是吃素的。”

陆明远连忙道:“陛下放心,我大宋绝无冒犯之意。此次前来,我皇帝还准备了一份厚礼,还望陛下笑纳。”说着,他示意随从将礼物呈上。

礼物打开,是一幅精美的字画和一些珍贵的瓷器。金顺璟看了一眼,微微点头:“还算有心。你且先回驿馆休息,明日再议。”

回到驿馆,陆明远陷入沉思。金顺璟的态度捉摸不定,北金国的真实意图也难以摸清。正在这时,一名随从匆匆赶来:“大人,驿馆外有个自称是您故人的人求见。”

陆明远心中一动:“带他进来。”

片刻后,一个身着粗布麻衣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见到陆明远,男子眼眶泛红:“明远兄,多年不见,别来无恙。”

陆明远仔细打量着男子,认出他是自己在北金国的旧识赵平:“赵兄,你怎么会在这里?”

赵平叹了口气:“一言难尽。我如今在北金国做些小生意,听闻你来了,特来相见。对了,明远兄,你此次出使,可要多加小心。北金国朝堂最近暗流涌动,有人想挑起宋金战事。”

陆明远心中一紧:“赵兄可知是谁在背后捣鬼?”

赵平摇摇头:“具体是谁,我也不清楚。但我听说,他们与南宋朝中的某些人有勾结。你一定要提防。”

陆明远握紧拳头:“多谢赵兄提醒。我定会小心应对。”

送走赵平后,陆明远决定主动出击。他让随从去打听北金国朝中主战派大臣的消息,自己则乔装打扮,混入燕京的市井之中。在一间酒肆里,他听到几个北金国士兵在谈论:“听说平章政事徒单克宁最近频繁与南宋的使者接触,不知道在搞什么鬼。”

陆明远心中一动,付了酒钱,悄悄跟在那几个士兵后面。士兵们来到一处宅邸前,敲门而入。陆明远记下宅邸位置,返回驿馆。

经过一番调查,陆明远得知,徒单克宁是北金国主战派的核心人物,一直主张攻打南宋。而他与南宋朝中的主战派大臣似乎也有书信往来。陆明远意识到,这背后的阴谋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六十章南宋使者心机重(第2/2页)

为了进一步摸清情况,陆明远决定冒险夜探徒单克宁的宅邸。深夜,月黑风高。陆明远换上夜行衣,翻墙进入徒单克宁的宅邸。他避开巡逻的侍卫,悄悄潜入书房。在书房里,他翻找了许久,终于在一个暗格里发现了一叠书信。

书信内容果然证实了他的猜测。徒单克宁与南宋主战派大臣约定,里应外合,挑起宋金战事。一旦战争爆发,北金国便可趁机南下,吞并南宋领土,而南宋主战派则想借此机会夺回中原失地。

陆明远将书信收好,正要离开,突然听到外面传来脚步声。他急忙躲到书架后面,只见徒单克宁带着几名侍卫走了进来。

“奇怪,我明明感觉有人来过。”徒单克宁皱眉道。

一名侍卫道:“大人,会不会是您多虑了?”

徒单克宁摇摇头:“小心为上。加强戒备,任何人不得靠近书房。”

等徒单克宁等人离开后,陆明远悄悄从原路返回驿馆。他知道,自己掌握了一个足以改变宋金局势的重大秘密。但如何将这个消息安全送回南宋,又成了一个难题。

经过深思熟虑,陆明远决定利用北金国的驿传系统。他伪造了一封北金国皇帝的诏书,命一名亲信假扮成北金国驿卒,将书信送往南宋边境。同时,他继续在北金国周旋,拖延时间。

然而,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没过几天,徒单克宁便发现书房被盗,立即派人全城搜捕可疑人员。陆明远的身份很快暴露,北金国士兵包围了驿馆。

面对重重包围,陆明远没有慌乱。他让使团成员紧闭大门,凭借驿馆的防御工事抵抗。同时,他写了一封信,派人偷偷送出,希望能得到北金国朝中主和派的帮助。

激烈的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天。就在驿馆即将被攻破之时,北金国主和派大臣突然赶到,以皇帝的名义喝止了徒单克宁的行动。原来,陆明远之前在北金国朝堂上的表现,赢得了一些主和派大臣的好感。他们不想因为这件事破坏宋金和平,因此出手相助。

徒单克宁虽然心有不甘,但也不敢违抗皇帝的命令,只能暂时撤兵。陆明远知道,自己不能再留在北金国了。他以受伤为由,向北金国皇帝请求提前回国。金顺璟考虑到宋金关系,同意了他的请求。

在返回南宋的途中,陆明远一刻也不敢放松警惕。他知道,徒单克宁绝不会善罢甘休,一定会派人追杀。果然,在一处山谷中,他们遭到了北金国杀手的伏击。

陆明远率领侍卫奋力抵抗,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厮杀。战斗中,陆明远身中数箭,但他依然咬牙坚持。关键时刻,南宋边境的守军及时赶到,击退了北金国杀手。

终于,陆明远带着重要情报回到了临安。他将书信呈递给皇帝和枢密使周庆春,朝堂上下一片震惊。皇帝立即召集大臣商议对策,最终决定加强边境防御,同时严惩朝中与北金国勾结的主战派大臣。

因为此次出使的卓越表现,陆明远得到了皇帝的嘉奖,被提拔为枢密院佥书。但他深知,宋金之间的争斗不会就此结束,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而他,也将继续在这波谲云诡的局势中,为南宋的安危出谋划策,用自己的心机和智谋,守护着这片江山。

此后,陆明远在枢密院任职期间,时刻关注着宋金局势的变化。他利用自己在北金国的人脉,不断收集情报,为南宋制定应对策略。同时,他也在朝中积极培养自己的势力,打压那些企图挑起战争的激进派。

然而,随着蒙古势力的崛起,北方局势愈发复杂。北金国在蒙古的攻击下逐渐衰落,而南宋朝堂上对于是否联蒙灭金的争论也越来越激烈。陆明远深知,这是一个关乎南宋存亡的重大抉择。他开始深入研究蒙古的情况,分析联蒙灭金的利弊。

在一次朝会上,主战派大臣再次提出联蒙灭金的建议,认为这是收复中原失地的大好机会。陆明远却站出来坚决反对:“诸位大人,蒙古狼子野心,比北金国更难对付。一旦北金国灭亡,南宋将直接面对蒙古的威胁。况且,唇亡齿寒的道理,难道诸位不明白吗?”

但主战派大臣反驳道:“陆大人,北金国对我大宋欺压多年,如今正是报仇雪恨的好时机。若错过这个机会,日后必然后悔莫及。”

朝堂上争论不休,皇帝也犹豫不决。陆明远知道,光靠口舌之争无法说服众人,必须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于是,他日夜查阅资料,分析局势,最终提出了一个折中的建议:与北金国保持一定联系,暗中支援北金国抵抗蒙古,同时加强南宋自身的军事力量,做好应对各种情况的准备。

皇帝采纳了陆明远的建议,命他负责与北金国的秘密联络工作。陆明远再次踏上了前往北金国的道路。此时的北金国,早已不是当年的强盛模样,在蒙古的攻击下,国土不断沦丧,人心惶惶。

陆明远见到北金国皇帝完颜守绪时,对方已是满脸疲惫。完颜守绪苦笑道:“陆大人,如今我大金危在旦夕,贵国愿意相助,我感激不尽。只是,不知贵国究竟有何条件?”

陆明远诚恳地说:“陛下,宋金两国唇齿相依,如今蒙古势大,唯有联手,方能抵御。我大宋并无他意,只是希望能与贵国共同抗击蒙古,维护北方局势的稳定。”

在陆明远的努力下,宋金达成了秘密合**议。南宋暗中为北金国提供粮草和兵器,北金国则在前线顽强抵抗蒙古。然而,局势的发展却远超众人的预料。蒙古铁骑势如破竹,北金国最终还是难逃灭亡的命运。

北金国灭亡后,南宋直接面对蒙古的威胁。陆明远预感到一场大战即将来临,他全力辅佐皇帝整顿军备,加强边防。同时,他也在朝中积极倡导团结,希望能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抵御蒙古。

开庆元年,蒙古大军南下,直逼南宋边境。陆明远临危受命,前往前线督战。在战场上,他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过人的智谋,多次指挥宋军击退蒙古的进攻。但蒙古军队实力强大,宋军在长期的战斗中逐渐陷入劣势。

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陆明远为了掩护宋军撤退,不幸身负重伤。他被送回临安后,病情日益加重。临终前,他将自己多年来收集的情报和作战经验整理成册,交给了皇帝。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说:“陛下,臣已尽力。愿我大宋,能度过此劫……”

陆明远的离世,让南宋失去了一位杰出的谋士。但他的智谋和忠诚,却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他在南宋风雨飘摇的年代,以一己之力,在外交和军事的舞台上,为南宋的存续殚精竭虑,书写了一段波澜壮阔的传奇。

以上故事展现了南宋使者在复杂局势下的智谋与担当。你对故事中的情节、人物设定是否满意,或有其他修改方向,都能随时和我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