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天狼诀2 > 第一百零一章教上官景晖练玄真剑法(一)

天狼诀2 第一百零一章教上官景晖练玄真剑法(一)

簡繁轉換
作者:风流萧书生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9-01 03:50:48 来源:源1

第一百零一章教上官景晖练玄真剑法(一)(第1/2页)

青城山脉的雾气像是被谁揉碎的玉屑,洋洋洒洒漫过观日台的石阶。上官景晖攥着衣角站在崖边,青布短褂被山风掀起边角,露出腕上一道新鲜的剑伤——那是三天前在苏州码头,为抢回被恶霸夺走的药钱留下的。

“呼吸乱了。”

苍老的声音自背后响起,惊得少年猛地转身,却见一道月白道袍正被山雾托着飘近。来者鹤发童颜,手中拂尘轻扫,带起的气流竟将他周身的乱气捋得服服帖帖。上官景晖这才看清,老道手中握着的不是寻常拂尘,柄端镶嵌的墨玉隐隐泛着水光,拂丝竟是极细的玄铁线。

“师...师父?”他喉头发紧,把那封被汗水浸得发皱的引荐信递过去。信是城中药铺的张老先生写的,说青城山玄真观的李长松道长,或许能救他那被毒物所伤的妹妹。

李长松接过信纸,目光在“玄真剑法可驱百毒”七个字上停了片刻,指尖在纸面轻轻叩击:“你可知玄真剑的第一式?”

少年愣住,他原以为会先问家世渊源,或是考察根骨。山风突然转急,老道的拂尘骤然扫向他面门,上官景晖下意识地矮身侧翻,正是在码头打架时练就的野路子闪避。

“嗤”的一声,三缕黑发飘落在地。

“市井把式,护不住自己,更救不了人。”李长松收回拂尘,墨玉柄在阳光下流转着冷光,“要学剑法,先学站桩。”

观日台的青石板被晨露浸得发凉。上官景晖按照老道的指点屈膝沉腰,双臂环抱如抱虚空。起初只觉双腿发酸,半个时辰后,膝盖处像是塞进了烧红的烙铁,汗水顺着下颌线砸在石阶上,洇出小小的深色圆点。

“记住此刻气血运行的轨迹。”李长松的声音穿透耳鸣传来,“玄真剑不是杀人技,是顺天应人的法子。你妹妹中的‘七步倒’,毒随气行,剑亦随气走,懂了?”

少年猛地睁眼,雾气恰好散开一线,远处云海翻涌如浪,他忽然觉得膝盖的灼痛里,似乎真有股微弱的暖流在慢慢爬升。

第七日清晨,上官景晖在鸡叫头遍时就醒了。他悄悄摸向观日台,却见李长松早已站在那里,道袍上凝着的露珠在晨光里亮得像碎钻。

“今日换个法子。”老道扔来个陶罐,“接住了。”

上官景晖慌忙抱住,入手沉甸甸的,揭开陶盖竟是满满一罐细沙。李长松指着崖边的迎客松:“绕着树干走桩,罐不能斜,沙不能洒。”

松树虬结的根须在地上盘成天然的障碍。少年抱着陶罐刚迈出三步,脚下被根须一绊,罐口立刻倾出细沙,落在青石板上簌簌作响。

“气沉丹田,意守涌泉。”李长松的声音透过松涛传来,“你总想着‘别洒沙’,就像握剑时总想着‘别输’,心已经乱了。”

上官景晖咬着牙重新站定。这次他盯着松树皲裂的树皮,试着回想老道说的气血轨迹。当脚尖再次碰到根须时,竟下意识地以脚跟为轴转了半圈,陶罐稳稳贴在小腹前,只洒出几粒细沙。

“有点意思。”李长松抚着胡须轻笑,拂尘突然甩出,玄铁线卷住罐口轻轻一提。上官景晖只觉一股巧劲涌来,身体不由自主地跟着旋转,他急忙沉腰稳住下盘,竟在旋转中迈出三步,恰好避过一道横生的枝桠。

暮色漫上山头时,陶罐里的沙还剩大半。李长松扔给他一卷竹简:“这是玄真剑的总诀,今晚背熟。”

上官景晖借着月光展开竹简,苍劲的字迹力透竹背:“玄真初式,气如流云,剑似返照...”读到“心若明镜,方能照见剑理”时,他忽然想起妹妹病床前那面蒙尘的铜镜,眼眶猛地一热。

半月后的卯时,观日台第一次响起铁器相击的脆响。李长松将一柄短剑放在石桌上,剑身比寻常佩剑短三寸,剑脊上刻着细密的云纹。

“这是‘听雪’,陪我三十年了。”老道指尖划过剑鞘,“今日教你第一式,流云。”

他拔剑的刹那,上官景晖竟觉周遭的雾气都被剑风引动,化作一缕缕白绸绕着剑身流转。李长松手腕轻抖,短剑在晨光里划出半轮弧线,轨迹柔和如溪水流淌,却在收势时带起三枚松针,齐齐钉在丈外的树干上。

“你来试试。”

上官景晖握剑的手微微发颤。当他依样画葫芦挥动短剑时,却只觉得手腕发僵,划出的弧线歪歪扭扭,连面前的雾气都搅不散。

“腕力太死。”李长松从他身后握住他的手,掌心的老茧蹭过他的手背,“想象剑是你手臂的延伸,就像你扔石子打鸟时,手腕会自然发力。”

老道的力道带着奇异的韵律,引着他再挥剑时,听雪剑竟真的带起一阵微风,吹动了石桌上的枯叶。上官景晖心中一喜,急于再试,手腕却突然被捏住。

“贪多嚼不烂。”李长松松开手,“今日就练五十遍,什么时候能让剑风卷起桌上的枯叶,什么时候停。”

日头爬到头顶时,上官景晖的手腕已经抬不起来。他望着石桌上纹丝不动的枯叶,突然想起那些被他打落的飞鸟,当时手臂挥动的弧度似乎与此刻的剑招隐隐相合。他深吸一口气,刻意放松手腕,让剑锋随着呼吸起伏,当短剑第三次划过半空时,一片枯叶终于悠悠飘起。

“不错。”李长松递过个药瓶,“红花油揉揉手腕。”他望着少年通红的耳根,忽然道,“你妹妹叫什么?”

“婉儿。”上官景晖的声音低了下去,“郎中说...最多还能撑三个月。”

老道沉默片刻,指着西沉的落日:“你看那霞光,看着要灭了,明日还会升起来。”

入夏的青城山常落急雨。这日未时,豆大的雨点砸得观日台噼啪作响,李长松却带着上官景晖往山涧走去。

“流云式练得差不多了,该加水练。”老道指着涧中一块半浸在水里的青石,“站在上面练剑,脚不能湿。”

山涧水流湍急,青石只露出水面半尺宽。上官景晖刚站稳,脚下的石头就猛地一晃,他慌忙挥剑稳住身形,却忘了控制力道,听雪剑劈在水面,溅起的水花打湿了裤脚。

“剑是用来分水的,不是劈水的。”李长松站在岸边,拂尘轻扫水面,激起一串整齐的涟漪,“水流无形,却能穿石,你要学的是这个‘巧’字。”

上官景晖凝神观察水流的走向。当他再次挥剑时,刻意让剑锋贴着水面掠过,果然只激起一层薄如蝉翼的水膜。可就在他变换招式时,脚下突然打滑,整个人往水里栽去——他下意识地用剑撑向水底,听雪剑竟稳稳刺入石缝,借着这股力道又翻回青石。

“反应快了。”李长松点头,“但剑是杀敌的,不是撑船的。”

雨停时,上官景晖的草鞋已经湿透,却硬是没让脚沾到水面。他坐在涧边擦剑,忽然发现剑脊的云纹在夕阳下连成了完整的图案,像是一条盘旋的龙。

“这剑纹有讲究?”他抬头问道。

老道望着远山:“玄真剑原本有七式,传到我这代只剩三式。当年创剑的祖师说,等有人能让云纹显形,或许就能找回失传的剑招。”

上官景晖摩挲着剑纹,突然想起总诀里“剑有灵,需以诚待之”的句子,握紧了剑柄。

七月十五的月色格外清亮,将洗剑池照得像铺了层碎银。李长松提着个灯笼站在池边,水面倒映着他佝偻的身影,竟与三十年前那个初上青城山的年轻道士重叠在一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百零一章教上官景晖练玄真剑法(一)(第2/2页)

“今日教你第二式,返照。”老道的声音带着些许不易察觉的颤抖,“看好了。”

他拔剑的瞬间,月光仿佛被吸到剑身上,听雪剑划出的弧线带着淡淡的银辉,落在水面时竟激起一圈圈金色的涟漪。上官景晖看得痴了,直到李长松收剑,那些涟漪还在缓缓扩散,如同月光在水中化开。

“这招讲究‘后发先至’。”老道指着池中游动的鱼,“你看它们转身时,尾巴总是先动。”

上官景晖试着模仿,却总在出剑时慢半拍。他急得额头冒汗,挥剑的力道越来越重,听雪剑好几次差点劈到池边的青石。

“急什么?”李长松敲了敲他的手腕,“当年我练这招,三个月都没摸到门道。”他从怀里掏出个锦囊,“这是你张老伯托人送来的,说婉儿的情况稳些了。”

上官景晖手抖着拆开锦囊,里面是张字条,只有“药足,勿念”四个字。他望着月色下的池水,突然明白返照式的精髓——不是比谁快,是比谁更沉得住气。

当他再次出剑时,刻意放慢了起手式,直到看见水面倒映的剑影微微晃动,才骤然加速。听雪剑掠过水面的刹那,竟真的带起一道银色的光痕,惊得池鱼猛地跃出水面。

李长松望着少年眼中跳动的光,悄悄将手按在腰间——那里藏着一封来自苏州的信,墨迹已经晕开,只看清“毒已入肺”四个字。

第六章松涛砺剑

处暑过后,青城山上的松涛越发响亮。李长松开始带着上官景晖在松林里练剑,说是要“借松风练听劲”。

“闭着眼,凭声音判断我的位置。”老道的声音在不同的方位响起,“记住,剑要比耳朵先到。”

上官景晖刚闭上眼,就听见左侧传来脚步声,他急忙挥剑格挡,却劈了个空。背后突然风起,他慌忙转身,听雪剑堪堪架住李长松的拂尘。

“反应慢了半拍。”玄铁线缠住剑身轻轻一绞,短剑差点脱手,“松风会骗人,但脚步骗不了人。”

少年凝神细听。松针摩擦的沙沙声里,果然藏着老道落脚的轻重——踩在枯枝上是脆响,落在软草里是闷响。当他再次听见右前方的脆响时,没有立刻出剑,而是等第二步闷响传来时,突然侧身挥剑,恰好拦住李长松的拂尘。

“有点意思。”老道轻笑一声,身影突然在松林中快速移动。上官景晖只觉四面八方都是脚步声,他索性闭上眼,凭着剑脊传来的震动判断方向,听雪剑在松针飞舞中划出一道道残影。

收剑时,上官景晖发现自己的袖口被松枝划破了好几处,却没让一片落叶沾到衣襟。李长松递给他块干粮:“再过一月,青城派要办论剑大会,你随我去看看。”

“论剑大会?”少年眼睛一亮。

“去见见世面也好。”老道望着远处的云海,“那里有很多比你厉害的年轻人。”他顿了顿,“包括药王谷的少谷主,据说他手里有解‘七步倒’的方子。”

上官景晖攥紧了剑柄,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松风吹过剑鞘,发出嗡嗡的轻响,像是在回应他的决心。

离论剑大会还有十日,上官景晖的剑法突飞猛进,却在练返照式时频频出错。这日午后,他又一次让李长松的拂尘点中肩头,终于忍不住将剑扔在地上。

“我练不好!”少年的声音带着哭腔,“总想着快点学会,越想快越出错!”

李长松捡起听雪剑,剑身在阳光下闪着冷光:“知道为什么叫返照吗?”他指着观日台的方向,“夕阳落山时,影子会比人长。你越急着往前赶,影子就越拖后腿。”

上官景晖低头看着地上自己的影子,被夕阳拉得老长。他想起张老伯的信里说,婉儿总对着窗户等他回去,突然觉得心口像是被什么堵住了。

“跟我来。”李长松带着他往观后的竹林走去。月光穿过竹叶,在地上织成斑驳的网。“闭上眼睛,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一片黑...”少年刚开口,就被打断。

“不对。”老道的声音很轻,“用心看。”

上官景晖沉默片刻,忽然低声道:“我看到婉儿在煎药,药渣堆了半筐...”他的声音越来越低,“还看到她咳血,染红了帕子...”

“这就是你的心魔。”李长松的声音穿透竹林,“玄真剑要的是明镜之心,你心里装着太多东西,剑自然会沉。”他将听雪剑放在少年手中,“试着把那些念头都倒出去,就像倒空陶罐里的沙。”

上官景晖握着剑站在月光里,直到露水打湿了头发,才缓缓抬起手腕。这次他没有想婉儿的病,没有想论剑大会,只想着月光如何流过剑身。当返照式使出时,竹影在剑身上流动,仿佛活了过来。

李长松望着那道轻盈的剑光,悄悄从袖中取出个小瓷瓶,里面装着半瓶深紫色的药膏——那是他用三十年功力炼制的“换血丹”,药性猛烈,不到万不得已不能用。

青城派的论剑台建在丈人峰的平顶上,四周插满了各派的旗帜。上官景晖跟着李长松站在角落里,看着台上两个道士你来我往,握紧了袖中的听雪剑。

“别紧张。”李长松递给个橘子,“我们是来开眼界的。”

话音刚落,台上突然响起喝彩声。一个穿杏黄道袍的青年一剑挑落对手的头巾,剑穗上的铃铛叮当作响。

“那是药王谷的秦无殇。”旁边有人议论,“听说他的‘回春剑’能医人,也能杀人。”

上官景晖的心猛地一跳。他刚想挤到前面看清楚,就听有人喊:“玄真观的道长来了怎么不说话?”

李长松淡淡一笑,正要推辞,秦无殇已经跳下台,拱手道:“久闻玄真剑法精妙,不知这位小友可否赐教?”他的目光落在上官景晖身上,带着几分玩味。

少年攥紧了剑柄,刚要答应,却被老道按住肩膀。李长松对秦无殇道:“小徒初学乍练,不敢献丑。”

“不敢就是不行喽?”秦无殇轻笑一声,突然拔剑指向上官景晖的面门。剑光来得太快,少年下意识地使出流云式,听雪剑如水流淌,恰好避开剑锋。

秦无殇眼中闪过惊讶,剑招陡变,回春剑带着药草的清香缠上来。上官景晖急中生智,将水练时学会的巧劲融入剑招,听雪剑在对方的剑网里穿来穿去,竟一时未落下风。

“有点意思。”秦无殇突然变招,剑尖直指上官景晖心口。少年猛地想起返照式,不退反进,听雪剑后发先至,轻轻点在对方的剑脊上。

两剑相触的瞬间,秦无殇突然脸色一变,踉跄后退半步。上官景晖这才发现自己的剑尖沾着点血——刚才那一击,竟震得对方虎口开裂。

“承让。”少年收剑入鞘,手心全是汗。

秦无殇望着他离去的背影,突然对身边的弟子低语:“去查,这少年的底细。”

角落里,李长松悄悄抹去嘴角的血迹。刚才为了护住上官景晖的心脉,他暗中运功抵消了秦无殇剑上的毒劲,牵动了旧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