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重回拜师日,偏心师尊靠边站 > 第503章 胜出的是郁岚清

重回拜师日,偏心师尊靠边站 第503章 胜出的是郁岚清

簡繁轉換
作者:观云涧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10-14 04:42:22 来源:源1

剑光带着惊雷,呼啸而至。

九霄伏魔阵可克邪魔,劫雷亦有此效。

长渊才刚恢复自如的左臂,瞬时间传来撕心裂肺的痛楚。

然而这时他不能露怯,他毫不怀疑自己只要有一丝一毫颓势显露出来,各宗便会立刻发动最强一击,将他留在此地。

眼前是魔焰与霞光交织出的红,身后是黑漆漆的劫云与幽紫色的雷光。

整座漠川山好似只剩下这几种颜色。

红与黑相接,两股力量碰撞在一起,天地威压震荡。一时间,靠近这股力量的人全都被余波扫开。

目......

春风再度拂过双星书院的残垣断壁,桃花如雪般飘落,落在那柄悬于墙上的玄天剑上。剑身微颤,仿佛感应到了什么,轻轻嗡鸣一声,像是回应百年前那一场惊心动魄的抉择。

少年站在石台前,手中仍捧着那本泛黄笔记,指尖微微发抖。他名叫林昭,出身南荒小村,自幼听祖母讲“双星故事”长大??说有两位修士,不求飞升,只愿护人;他们毁了律源殿,破了旧规,让天下万千凡人有了抬头说话的权利。他不信,以为只是传说。可如今站在这片废墟之中,看着墙上斑驳字迹、屋角风铃轻响,心中竟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意,仿佛有谁在耳边低语:你来了,正好。

忽然,身后传来脚步声,细碎而坚定。一名老妪拄着桃木杖缓缓走来,白发苍苍,眼窝深陷,却目光清亮如星。“又一个来找答案的孩子。”她声音沙哑,却不失温和,“你读了那句话?”

林昭回头,怔住:“您……是这书院的人?”

老妪笑了笑,走到石台边坐下,伸手抚过那行小字,动作轻柔得像在触碰故人脸颊。“我曾是郁岚清门下最小的弟子。”她说,“那时我还不到十岁,只会背《归心诀》,不懂什么叫‘问心无愧’。直到亲眼看见师尊为救一个病重农妇,耗尽三日真元,昏倒在田埂上;看见长渊师叔祖用自己手臂试药,只为确认毒性是否可控……我才明白,修行不是为了高高在上,而是为了能蹲下来,握住一只颤抖的手。”

林昭喉咙一紧,低声问:“他们都走了吗?真的再也不会回来了?”

“走了。”老妪望着远方山峦,“但他们留下的东西,比肉身更长久。你看这剑,五十年未出鞘,却从未蒙尘。为什么?因为每年春分,总有陌生修士从四面八方赶来,替它拭去浮灰,奉上一枝新桃。他们不说名字,不留痕迹,只是来做这件事??就像一种无声的誓言。”

林昭沉默良久,终于鼓起勇气:“可现在……世道变了。有人说,《归心盟约》太过宽容,导致魔修横行;说双星理念动摇根基,才引来北境妖潮。甚至有人提议重建律源殿,恢复旧律,以‘正天下纲常’。”

老妪眼神骤然锐利起来,抬头望向天空。“又是这句话。”她冷笑,“每当人心怯懦时,就会有人喊着‘秩序’回来。可他们忘了,五百年前的律源殿是怎么来的?是苍溟以断情绝爱换来的‘清净’,是以千万人的沉默堆砌的‘太平’!那样的秩序,不过是锁链披上了金衣。”

她顿了顿,语气缓了下来:“孩子,你知道芙瑶为何选择消散而非飞升吗?因为她看透了??若成仙意味着遗忘人间悲苦,那这神仙不做也罢。她将自己的神魂散入天地,化作星辰低语,只为提醒后人:别怕混乱,别惧争议。唯有允许质疑,道才有生机。”

林昭心头震动,喃喃道:“可如果人人皆可问律,岂非天下大乱?”

“乱?”老妪摇头,“你以为现在的‘治’是真的治吗?我去过雷音寺,见过那些年轻僧侣,表面诵经礼佛,夜里却偷偷写诗骂戒律森严;我去过昆仑墟,看到一对恋人被迫分离,男的被逐出门墙,女的削发为尼。这些都不是律法之功,而是人心之伤。真正的安定,不该靠压制**达成,而应让每个人都能光明正大地说出‘我想要什么’,然后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她站起身,指向远处村落:“你去看看吧。就在三天前,那边有个少年杀了族长之子,只因对方强占其妹。按旧律,他当诛九族。可依照《归心判例集》,地方议事会召集村民共议,最终决定:杀人偿命,但家人不受牵连,且由全村合力抚养死者双亲。那少年临刑前跪地痛哭,说自己错了,不该动刀,若有来生,愿做牛马还债。你说,这是乱,还是新序?”

林昭久久无言。

风起,吹动屋檐铜铃,叮咚作响。老妪闭目聆听片刻,忽道:“听出来了么?这铃声里藏着一段旋律??就是当年那个盲眼小女孩弹的那首曲子。后来有人把它编成了铃音,传遍七十二峰。每当日暮或晨曦,风吹铃动,便似有人在轻唱:我不服,我要改,我还相信。”

她睁开眼,凝视林昭:“你也听见了吗?”

林昭猛然一震。他确实听见了??不只是铃声,还有更深的东西:那是无数普通人脚步踏过泥土的声音,是母亲哄婴孩入睡的哼唱,是书塾里孩童齐诵《归心诀》的朗朗之声,是医馆中病人康复后那一声哽咽的“谢谢”。这一切交织在一起,竟与铃声共振,形成一种奇异的和鸣。

“我……听见了。”他声音微颤。

老妪笑了:“那你已经找到了答案。回去吧,不必拜山门,也不必立誓。只要你今后面对不公时,能想起今日所闻,能在关键时刻说一句‘我觉得不对’,你就已是双星传人。”

林昭深深鞠躬,转身欲走,却又停下:“前辈,您说……这样的世界,真的是凡人一点点修出来的吗?”

老妪望向天际,云卷云舒,仿佛映出百年前那对并肩而坐的身影。

“当然是。”她说,“哪有什么天生大道?道,是一代代人用眼泪、用坚持、用不肯低头的心,一步一步走出来的。郁岚清和长渊没有飞升,因为他们知道,真正的长生不在天上,而在人间烟火不断延续的希望里。他们把火炬交给了我们,我们又传给下一代。你现在接过它,它就不会灭。”

林昭眼眶发热,郑重将那本笔记合上,轻轻放回原处。他知道,这本书不属于任何人,它属于每一个愿意停下来读一读的人。

他走出院门,阳光洒满肩头。身后,风再次吹起,铃声悠悠,如同亘古不变的低语。

而在千里之外的北漠寒渊深处,一座冰窟悄然裂开。一道身影缓缓走出,披着破旧黑袍,面容枯槁,眼中却燃着微光。他怀中紧抱着一本残破典籍??正是当年失落的《归心诀》手抄本。他在风沙中伫立良久,仰望南方,嘴唇轻启:

“我回来了……这一次,不是为了复仇,是为了见证。”

与此同时,东海之上,浪涛翻涌。一艘无名小舟漂浮于海面,舟上坐着一位素衣女子,眉目清冷,却带着淡淡笑意。她手中握着一块晶莹玉符,上面刻着七个古字:“律随心动,法归本真。”她轻轻将玉符投入海中,任其沉没。下一瞬,整片海域泛起柔和金光,宛如星河倒灌。

百年来首次,海底传来钟鸣??不是律源殿的肃杀之音,而是温润悠扬,似在庆贺某种新生。

消息如风传遍四方:

南海鲛人重启“听心祭”,允许半人半妖混血者参与族议;

西域楼兰废除“禁言塔”,释放因言论获罪的学者;

就连一向封闭的紫霄宫,也宣布开放藏经阁外层,供平民子弟研习基础功法。

变革的种子,早已埋下,如今终于破土而出。

某夜,双星书院旧址突现异象。北斗七星再度汇聚,莲形图案重现天际,持续整整一夜。次日清晨,人们发现石台上多了一块石碑,碑文仅十六字:

**“心火不熄,道灯长明。

平凡之路,即是我命。”**

无人知晓是谁所立,唯有风铃轻响,似在应和。

数月后,林昭回到故乡,创办了一所平民学堂。他不收束?,不论出身,只教两件事:识字与思辨。第一课,他站在简陋讲台上,面对三十多个赤脚孩童,缓缓开口:

“从前,有两个修士,他们不愿飞升。他们说,与其独自登上九霄,不如留在人间,陪你们长大……”

孩子们睁大眼睛,听得入神。

窗外,春阳正好,桃树抽芽,新绿初绽。

而在极北雪原的一座孤峰上,长渊当年亲手栽下的那株桃树,历经百年风霜,竟在今年春天开出第一朵花。花瓣粉白,迎风轻颤,像是在向整个天地微笑。

没有人剪下它赠予他人,也没有人将它供奉为圣物。它就那样静静开着,年复一年,见证着一个又一个普通人,在各自的道路上,做出属于自己的选择。

某日清晨,一位背着药箱的年轻女子路过此地,见花开灿烂,驻足良久。她从怀中取出一张泛黄地图,对照方位,确认无误后,轻声道:

“师父,我到了。这里就是您说的‘起点’。”

她叫苏芷,是双星书院第三代弟子的徒孙。三年来,她走遍荒村野岭,救治疫病,调解纷争,传播《归心判例》。她不曾拥有惊世修为,也未斩杀过什么大魔头,但她走过的地方,总会有新的学堂建起,总会有人开始讨论:“这样对吗?能不能更好?”

她放下药箱,取出纸笔,开始记录这一带的风土民情,并附上一条建议:

“可在溪边设义诊亭,每月初八由附近医师轮值。无需施术者精血,可用自然灵阵辅助疗愈??参见《归心诀?卷三?仁术篇》。”

写完,她将纸条塞进树洞。据说,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人来取走这些纸条,送往各地参考施行。

她不知道的是,就在她离开后不久,一阵风吹开了树皮夹层,露出里面密密麻麻的留言??来自不同年代、不同笔迹,却有着相同信念:

“我想试试不一样的活法。”

“我不怕犯错,只怕不敢改。”

“今天,我为一个陌生人说了公道话。”

“我的孩子问我:妈妈,修士也会哭吗?我说:会,因为他们最懂人心。”

最后一张纸上,只有一句话,墨迹犹新:

**“只要还有人愿意问‘为什么’,这个世界就还没输。”**

风继续吹,花瓣簌簌落下,覆盖了所有文字。但它们不会消失,只会随着泥土滋养根系,化作明年春天的新芽。

岁月流转,沧海桑田。

权力更迭,宗门兴衰。

唯有那份源自初心的执着,如暗夜中的萤火,虽微弱,却始终未曾熄灭。

许多年后,当新一代的孩子们在课堂上听到“双星传奇”时,老师不再强调他们如何摧毁律源殿、如何对抗强权,而是讲述这样一个细节:

“你们知道吗?郁岚清晚年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在晚饭后,拉着长渊坐在小亭里,一边喝梅花酒,一边听隔壁小孩吵架。有一次两个娃娃争一块糖,吵得脸红脖子粗。别人想去劝,她却摆手笑着说:‘让他们吵。只要还能吵,就说明他们相信道理可以讲清楚。’”

教室里一片安静。

良久,一个小女孩举起手:“老师,那我们现在还能吵吗?”

全班哄笑。

老师也笑了:“当然能。但记住??吵架不是为了赢,而是为了让对方听见你的声音。就像当年那阵风铃,它不命令谁,也不惩罚谁,只是轻轻地说:我在,我一直都在。”

放学铃响,孩子们奔跑出门,笑声洒满山坡。

夕阳西下,晚霞如锦。

远处山巅,那株桃树依旧挺立,枝繁叶茂,年年花开。

而在宇宙深处,北斗第七星微微闪烁,仿佛回应着人间每一次勇敢的发声。

是的,这个世界,

是由一个个平凡之人,

一次次不肯妥协的选择,

一点一滴修出来的。

而且,

还可以更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