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重回拜师日,偏心师尊靠边站 > 第504章 报了前世之仇

重回拜师日,偏心师尊靠边站 第504章 报了前世之仇

簡繁轉換
作者:观云涧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10-14 04:42:22 来源:源1

眼前的一幕,哪怕时隔很久,依旧令所有人印象深刻。

龙吟声落下,数道交缠在一起的力量解开,原本飞在空中的一人一龙,估计那被贯穿胸口、眉心的尸体,相继从空中落下。

“快,锁魂链,别让长渊的尸体坠入魔焰!”云海宗主如梦初醒,急忙招呼大家动手。

有着先前云镜中看到季芙瑶的经历,他们可不敢相信气息消失,就是彻底死透了。

万一魔焰真有什么让人死而复生的本领呢?

郁岚清与土豆也听到了云海宗主的呼唤,一人一龙接着追......

夜色如墨,浸透了南荒边陲的群山。林昭站在学堂外的小坡上,望着远处村落里零星亮起的灯火,手中握着一支炭笔,正将今日讲学所得记入随身携带的册子。纸页已泛黄卷边,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有孩童提问的稚语,有村民争执后反思的对话,也有他自己深夜独坐时的心得:“道不在高台之上,而在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

忽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山道传来。一个披着蓑衣的少年气喘吁吁地奔到他面前,脸上满是泥水和惊惶:“林先生!溪南村……出事了!”

林昭心头一紧,立刻抓起挂在门边的竹笠:“说清楚,怎么了?”

“李家父子打起来了!”少年哽咽着,“为了一块田契,李老汉说那是祖上传下的地,儿子却拿出了官府新发的地籍文书,说是归公田……两人动了刀,李老汉被推倒在地,头破血流!族长要按旧规办,把那儿子沉塘示众!可他说他没做错,他是照着《归心判例集》里‘土地重勘应由共议’来的!没人听啊,林先生,他们就要动手了!”

林昭双眉紧锁,未再多问,转身便走。他知道那村子的位置,也清楚那里的风气??宗族势力根深蒂固,虽知《归心盟约》已传遍四方,但真正敢用它来挑战祖训的人,依旧会被视作“逆伦”。他一路疾行,心中默念当年老妪说过的话:“真正的秩序,不是让人不敢说话,而是让每个人都能说出自己的理。”

抵达溪南村时,祠堂前已围满了人。火把映照下,一名青年被五花大绑跪在石阶前,额头渗血,眼神却倔强不屈。旁边躺着年迈的父亲,由几名妇人照料着包扎伤口。族长手持桃木杖,满脸怒容:“此子不孝至极,竟敢以官文压父命,毁我族百年规矩!今日若不严惩,何以安人心?”

“等等。”林昭踏进人群,声音不高,却清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

众人回头,认出是他,议论声渐起。“是那个办平民学堂的林先生?”“听说他会讲理,不用打杀就能平纷争。”

林昭走到青年面前蹲下,轻声问:“你说你依的是《归心判例集》,哪一条?”

青年颤抖着开口:“卷五……第三章,《田土争议处置法》:凡遇产权不明之地,须召集邻里、地方议事会及第三方公证修士三方共议,不得私断,更不得以血缘压制公义。”

林昭点头,起身面向众人:“诸位,这孩子说的没错。而且,据我所知,今年春,朝廷已正式颁令,承认《归心判例》为民事裁定参考依据,紫霄宫亦发文支持。你们不用怕官府不认,只怕你们不肯坐下来谈。”

族长冷笑:“我们祖宗留下的规矩,比什么判例都管用!谁不知道你们这些‘新派’就是想废宗法、乱人伦?”

“我不是来废什么的。”林昭平静道,“我只是想知道??这块地,到底该归谁?如果真是祖产,为何地籍上没有记录?如果是公田,又为何几十年来一直由李家耕种纳税?这些问题,难道不该弄明白吗?”

人群中有人低声附和:“是啊,我也觉得该查一查……”“我家去年也差点因为一块坡地闹出人命,幸亏听了林先生讲课才冷静下来。”

林昭继续道:“不如这样??今夜暂且押下刑罚,明日请附近三个村的长者、两名识字塾师,再加上一位来自双星书院联络点的见证者,一同查验地契、走访邻户、核对官档。七日内给出结论。若证明此子蓄意欺父夺产,任凭族规处置;若有误会或制度滞后之处,则依《判例》调停。如何?”

祠堂内外陷入沉默。良久,一位白发老妪拄拐而出:“我活了八十二岁,见过太多因一句话就打得头破血流的家。既然有法可依,为什么不试试?”她看向族长,“咱们的规矩,本也是先人们一点点定下来的。现在换了世道,能不能也……改一改?”

族长脸色铁青,最终咬牙道:“好!我就信这一回!但若七日后查明他是存心悖逆,绝不轻饶!”

林昭深深鞠躬:“谢您给道理一个机会。”

那一夜,他在村中借宿,在油灯下翻阅带来的《归心诀》残卷,并写下新的笔记:

**“规则的意义,不在于禁止什么,而在于提供一条可以争论的路。当人们不再急于杀人,而是开始问‘凭什么’,变革就已经开始了。”**

七日后,调查结果出炉??原田确属公田范畴,但因战乱年间无人管理,李家代耕多年并修渠引水,投入甚巨。按照《判例集?补偿原则》,应允许其继续使用三十年,期满归还,期间需缴纳合理租赋。至于那份所谓“祖传田契”,经鉴定系十年前伪造,出自现任族长之手,意图吞并良田。

真相揭晓当日,全村哗然。族长当场跪倒认罪,愿接受惩罚。而那青年,在众人注视下,扶起了受伤的父亲,哽咽道:“爹,我对不起您,不该冲动推您……可我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别人骗您啊。”

老人老泪纵横,颤声道:“是我糊涂……以为守着老规矩就是忠厚传家,没想到反而害了自己,也险些害了你。”

林昭没有居功,只是轻轻说道:“今天这里没有赢家,也没有输家。但我们所有人都赢了一样东西??明白了有些事,是可以坐下来谈的。”

消息传出,周边十余村落纷纷派人前来请教调解之法。更有几名年轻修士闻讯赶来,主动请求加入“归心巡讲团”。他们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执法者,而是背着行囊走村串户的“问理人”,帮百姓解读条文、组织议事、记录案例。

与此同时,苏芷仍在北方跋涉。她在雪原上遭遇暴风,险些冻毙,幸得一群游牧部族相救。那些人不懂仙术,却有一套口耳相传的“部落共议制”,重大决策必经长老与妇女代表共同商议。她深受触动,连夜整理成文,命名为《草原文明中的归心雏形》,并通过驿站送往各地学堂。

某日黄昏,她来到一处废弃驿站,准备歇脚。刚支起帐篷,忽觉脚下泥土松动。挖开一看,竟是一口埋藏已久的铁箱。打开后,里面是一整套完整的《归心盟约》初版刻板,以及一封署名“郁岚清”的亲笔信:

>“致后来者:

>若你见到此物,请勿急于宣扬。真正的理念,不应靠圣物震慑世人,而应生于民间自觉。此板可复制,可修改,唯有一点不可变??必须允许质疑。

>记住,我不是立法者,只是一个不愿再看百姓流泪的普通人。

>??郁岚清于双星书院焚律之夜”

苏芷捧信良久,终将刻板小心封存,只拓印一份带回。她在日记中写道:

**“原来她早料到会有这一天??信念会被神化,文字会被供奉。但她仍选择留下,只为提醒我们:起点永远在人间,不在碑上。”**

而在东海深处,那枚沉入海底的玉符并未消失。它缓缓上升,被一股温和灵力托起,落入一位银发老者的手中。他是曾被逐出昆仑墟的弃徒陆怀瑾,也是当年唯一见证芙瑶消散全过程的人。百年前,他因反对门派联姻制度、主张“情爱自由即修行根基”而遭放逐。如今,他带着玉符重返故土,在昆仑山门前盘膝而坐,朗声道:

“我以《归心诀》为凭,请求重启‘问道大会’,议题如下:

一、废除强制婚配与道侣指派制;

二、允许弟子自主选择修行方向,不论性别、出身;

三、设立‘异议坛’,每年一次,凡门中弟子皆可上台质询掌门与长老决策。”

守门弟子欲驱赶,却被一道金光拦住。那光芒来自玉符,竟引动山中古老阵眼共鸣。刹那间,昆仑九峰齐震,藏经阁顶层自动开启,一道虚影浮现空中??正是年轻时的芙瑶,她目光温润,唇角微扬,仿佛在说:“你终于来了。”

整个修真界为之震动。紫霄宫宣布派遣观察使前往监督大会进程;雷音寺几位高僧公开表态支持改革;甚至连一向封闭的冥渊殿都有年轻执事匿名递书,呼吁废除“无情境”修行法,称“压抑情感非修心,乃是自欺”。

三个月后,第一届真正意义上的“天下归心论道会”在双星书院旧址召开。来自七十二峰、四海八荒的代表齐聚于此,不仅有各大宗门掌门,更有平民学者、女修联盟领袖、混血族群使者、甚至几位曾被视为“魔修”的异道之人。

会议持续十七日。争论激烈,几度濒临破裂。有人怒斥“此乃颠覆纲常”,也有人痛哭陈词:“我妹妹因爱上敌对门派之人被活埋,只因一句‘宗规不容’!今天,我要替她问一句??这样的道,还算什么道?”

最终,大会通过《新归心十则》,其中最震撼的一条是:

**“今后所有宗门律令,必须经过至少一次由底层弟子参与的公开辩论方可生效。任何禁止质疑的法规,本身即为非法。”**

当决议公布那一刻,双星书院的风铃无风自响,久久不息。

林昭坐在台下,默默看着这一切。身旁一个小女孩递给他一朵野花:“叔叔,这是妈妈让我送给你的,她说你是让她敢站出来说话的人。”

他接过花,眼眶发热。

散会当晚,他独自登上书院后山。月光洒落,照见那块写着“平凡之路,即是我命”的石碑。他伸手轻抚碑面,忽然发现背面竟有新刻的字迹,笔锋苍劲,似出自不同人之手:

**“你问我这条路会不会太慢?

我会说:快的东西易折,慢的才能扎根。

你看那桃树,百年才开一花,但它活得比所有闪电都久。

??长渊留”**

林昭怔立原地,抬头望向北境雪峰方向,仿佛看见那位传说中的师叔祖正坐在桃树下,饮酒读史,笑看风云。

十年之后,天下格局已然不同。

律源殿遗址改建为“思过园”,供人反省极端秩序之祸;

昔日高墙深院的宗门纷纷开放山门,设立联合学院;

《归心判例集》成为新一代修士必修课,考试内容不是背诵条文,而是模拟调解真实纠纷。

而林昭的学堂,早已扩展为“归心书院”,招收不限修为、不论身份,唯有一条门槛:

**“入学第一日,须讲述一件你曾认为‘不对’的事,并说明为什么。”**

某年春,一位盲童被母亲送来。孩子怯生生地说:“我总觉得,为什么我看不见,大家就说我不完整?我觉得我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看世界……比如我能听见风吹树叶的声音有多少层,能闻出药草是不是新鲜……这难道不算‘见’吗?”

全场寂静。

林昭走上前,蹲在他面前,轻声说:“你说得对。也许不是你少了什么,是我们看得太单一了。从今天起,你来教我们‘听世界’,好不好?”

孩子笑了,露出缺了一颗牙的笑容。

那天傍晚,风铃又响了。

桃花飘落,拂过玄天剑身,嗡鸣如歌。

而在宇宙尽头,北斗七星悄然排列成莲形图案,持续三日不散。古老预言再次被人提起:

**“当人心重归清明,双星自会归来。”**

可谁都知道,他们从未离开。

他们在每一次拒绝盲从的选择里,

在每一句“我觉得不对”的勇气中,

在每一个普通人坚持相信“还能更好”的清晨。

这个世界,确实是由无数微小的坚持一点一滴修出来的。

而且,

正如那株桃树年年开花所示??

只要根还在,春天就总会再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