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工业克苏鲁不相信末日 > 第39章 真的能活下来那么多人吗?

工业克苏鲁不相信末日 第39章 真的能活下来那么多人吗?

簡繁轉換
作者:不吃木瓜鸡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6-11 14:05:45 来源:源1

第39章真的能活下来那么多人吗?(第1/2页)

2130年6月1日,倒计时14天。

三线工程,始建于上世纪东方与那个更庞大可怕的北方巨**恶之时,是全人类规模最大的防核备灾工程。

在那位老人的指挥下,横跨三个五年计划,投入超过千万人力以及接近一半的国家财政,在国家西南地区的大后方建立起了一套完备的工业化生产体系,设立了为数众多却又不为人知的地下防核堡垒。

而他的这项决定留下的余泽直到末世仍在庇佑东方民众。

泰蒙山脉,也即是泰山-蒙山山脉。

由于国际局势的日益变化,随着人类战争科技的不断演变,早年的防核工程许多已经不再适宜当下,这数十年来新兴建的类似设施已经不再局限于西南方向。

地下核长城的建设在几十年中从未停止,尤其是最近几年蓝星形势的快速恶化,相关工程颇有一种遍地开花的势头。

虽然地处人口大省,村落密集,散布如星,但东盟还是在深山里划定了一块区域,筹备了一座地下防核工程,借助本地较强的工业基础,这座基地虽然规模不大,但设施完善程度要超过不少过去的老工程。

如今在紧急扩建的命令下,它的规模正在迅速扩大,地下部分如此,地上部分也逐步搭建了数量众多规模庞大的混凝土堡垒,绵延半座山脉都是忙碌的施工景象。

至此,这座基地已经事实上失去了防核备战应有的作用,它的位置已经暴露,天上不知道多少卫星正盯着这里。

但这不是逐日项目的人需要考虑的问题,来到这里后,苏寻第一时间找人了解了基地的整体情况。

向他介绍的是负责这次改造项目的工程部队总指挥秦昌,这位也负责统筹协调其它基地的筹备工作,级别不低。

前世苏寻就认识这人,他也出现在苏寻提交的名单上。

秦昌向苏寻介绍道:“地下基地内的主要扩建任务是大图书馆,至于粮库、能源、武器库、工业中心、农业中心,这些单元本身已经规模不小,布局相对紧凑,扩建起来比较困难,我们选择在地上给每一个模块各自再建立一套备份,分布在离地下基地较近的位置,总体上呈现为三个堡垒群。”

“等完全建成后,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加起来,总体可以容纳一万名幸存者生产生活。”

“一万人?”

苏寻对这个数字很是惊讶,前世有多少个可以容纳这么多人的基地?这种规模的地方在一省之内都算是数一数二的大型安全区了。

而这座泰蒙基地放在如今,规模上也不过是一个中等程度的存在罢了,甚至不是专门为保存人口所建设的。

在总体的规划中,各三线基地的任务主要还是恢复生产,保存一定的科研能力和文明成果,同时作为指挥和通讯中枢辐射周边的城市避难所,真正需要接纳大量幸存者,维系人口数量的,正是那些城市中正在修建和改造的避难所。

以如今的各地情报汇总来看,各地避难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是完全达标的,甚至远远超出苏寻设想中的幸存者人数。

目前唯一的问题就在于是否有那么多幸存者能够活下来了。

就这秦昌还不满意,解释到:“各类生产设备和物资储存占据了大量空间,导致暂时无法容纳更多的人员,但如果考虑超负荷的情况下,这座基地最多其实可以塞下四到五万人。”

“不至于不至于,还是要优先保证安全。”

虽然苏寻曾在秘境见过很多更加不可思议的造物,但这由人类铸就的地下城池还是能让他感到惊奇。

毕竟这是实打实的能在末世初期让更多人活下来的设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9章真的能活下来那么多人吗?(第2/2页)

想要了解这座基地,光靠走是没必要的,一个人想走完整座基地都要花个几天时间。

当然,里面有车辆,有电梯,有内部交通,但苏寻还是只跟着秦昌看了看简略模型。

“整个基地分为十层,地下部分最深处达到八十米。”

“这边是粮库,储藏饱和后足够满足本基地三年的供应。”

嗯,够一万人吃三年。

“与之相邻的是我们的农业分区,采用无土栽培的室内高密度种植技术,可以对基地内的蔬菜供应提供基本的保障。”

嗯,甚至还能吃上菜。

前世有苏寻和徐焕两个异能者存在的基地是不会缺乏蔬菜的,他们俩一个可以调动木属性元素,一个干脆就能催化植物。

但对很多基地而言,蔬菜匮乏是一直要到末世中期驯化出可堪食用的变异植物才能解决的问题。

“但目前我们还是很难建立起一套有效的肉食供应体系,根据目前掌握的情报来看,动物变异概率要比植物高太多了,大规模的牲畜养殖很难不会发生意外。”

苏寻点点头,问道:“目前有这相关的计划吗?”

“有的,最可靠最便捷的方法还是养鸡,繁殖快,饲养简单,还能产出蛋类。”

但也容易搞出一大堆丧尸鸡群或者变异鸡群。

对方没说,苏寻也知道他的顾虑,他沉思了一会儿。

养鸡确实是个可行的路子,这种动物在人类的饲养下可以说繁盛到了极点——全球人类每年消耗掉六百多亿只鸡,足够证明其饲育手段和体系的成熟完备。

“造吧,回头我们讨论一下,尽可能做一些提前的防护工作,这个东西我们不造,周边地区就更没有能力,未来或许就要依靠我们去给各个避难所供应肉蛋。”

“如果能拿出一个比较合适的方案,可以尽快在其他基地进行推广。”

秦昌点点头,继续为苏寻介绍。

“这里是武器库,主要储备各式枪械、弹药,临时装备了不少消音武器,而一些装甲车辆将来预计安置在地上的混凝土堡垒中。”

“工业中心,我们拆除了一些自动化设备——其实本来也没有多少,太先进的装备不说大灾变,也抗不过核弹造成的电磁辐射,最主要的问题则是一旦出现问题很难维修。”

“这里的机床都倾向于简单化,基础化,易操作,易维修,我们在这里存放了全套技术图纸,基本可以让这些设备自我复制。”

“主要材料来源,这个大部分还是需要靠回收了,城市建筑中储备了大量优质钢铁,进行回收要比自己去冶炼铁矿简单了太多。”

“至于三酸两碱,本基地中原本没有相关基础,但距离较近的新甫市有一个产业园,现在正在进行炸药生产,大灾变之前会进行清空并将工业设备封存,未来可以快速恢复生产。”

“依托这个产业园,几个避难所已经在建设中了,那里会成为一片规模比较大的安全区,在末世之中可以与基地互相守望。”

苏寻拍手称赞,又问道:“驱动这些设备的能源主要依靠哪里?”

秦昌指了指脚下。

“地下最深处,有一座小型核反应堆,是这座基地刚刚建立时就安置妥当的,当时也算是舰载核反应堆的一个试验型号,在保养妥善的情况下可以为基地供给电力至少百年,所需的核燃料已经封存进能源仓库了,而且我们有一套完整的燃料棒生产工序。”

不愧是战备省,苏寻如此感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