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刑档2000:我在旧案里缉凶 > 第248章 抉择

刑档2000:我在旧案里缉凶 第248章 抉择

簡繁轉換
作者:吃啥掰我一块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19 02:35:59 来源:源1

傍晚的余晖透过窗户,给狭窄的六人间宿舍镀上一层暖黄,却驱不散空气里弥漫的燥热和油墨味。

又到了公安大学一年一度实习的日子,这是决定每名警校生命运的时刻。

大部分警校生一般会分配到自己的生源地,投入我国公安建设的汪洋大海之中,成为派出所所长所渴望的年轻顶级大骡子。

而只有一小撮人,才能去自己最想去的地方。

实习,对于很多警校生来说是毕业分配前的最后一个环节,而对于高志阳来说,则是他未来几十年要工作的地方。

他坐在靠窗的下铺,膝盖上摊开的是刚发下来的《毕业生实习分配意向表》。

他盯着那张薄薄的纸,眼神专注,仿佛那不是表格,而是一道决定命运的考题。

宿舍里并不安静。其他几个舍友正热烈讨论着各自的去向,话题的中心不可避免地绕到了高志阳身上。

“阳哥,这还用想?闭眼填‘京城’呗!”上铺的李强探出头,语气带着理所当然的调侃,“高叔肯定都给你安排妥了,西城?海淀?”

“就是,哪像我们,还得愁能不能留京。”对床的张海附和着,话里话外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酸意,“有个好爹就是不一样。”

高志阳握着笔的手指微微收紧,指关节有些泛白。这些话,他听了四年。从踏入公安大学校门那天起,“高泰宁的儿子”这个标签就像影子一样甩不掉。

他拼了命地训练,格斗、射击、体能、理论…每门课都咬着牙冲到第一,汗水浸透了多少件作训服,手指磨破了多少次茧子,只有他自己清楚。

他要证明的,从来不是他爹有多厉害,而是他高志阳,配得上这身警服,是靠自己的本事站在这里!

第一名。他做到了。可那些议论从未消失——“还不是看他爸面子给的分数?”、“关系硬,成绩自然好”…这些声音像细小的砂砾,磨得他心头生疼。

实习,就是第一块试金石。留在京城?

在父亲的眼皮底下,在那些叔叔伯伯“关照”的分局里?

他能想象那场景:小心翼翼,循规蹈矩,最大的“功劳”可能是整理了一沓完美的卷宗,或者在某次大型活动外围站岗没出错。

功劳就别想了,稍有差池,反而会立刻被放大——“看,高泰宁的儿子也不过如此”。这种“安全”,对他而言是窒息。

他的目光落在“山泰省,广华市局,光明分局刑侦大队”那一栏。

脑海里浮现的是内部案例汇编上,那个名字频繁出现的身影——陈默。

系列抢劫案、杀人案、跨省流窜案…简报写得干练,破案过程却透着惊心动魄。陈默的队,案子多,硬骨头多,也意味着机会多!

那才是真刀真枪的战场!跟着这样的人,在最前线摸爬滚打,凭本事破案立功,哪怕只是小小的嘉奖,那也是他自己挣来的!谁也抹杀不掉!

“我要去广华。”高志阳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盖过了宿舍里的嘈杂,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

空气瞬间安静了。

“啥?广华?”李强差点从上铺掉下来,一脸难以置信,“阳哥你疯了?那地方…听说乱得很!哪有京城舒服安稳?再说了,陈默?那是个狠人,跟着他?累不死你!”

“对啊,高志阳,你爸能同意?”张海也凑过来,语气满是困惑,“放着京城的大好前程不要,跑去那地方吃苦?”

高志阳没理会他们的震惊和不解。他拿起笔,没有丝毫犹豫,在“第一志愿”那一栏,工整地写下了“山泰省广华市公安局光明分局刑侦大队”。笔尖划过纸张,发出沙沙的轻响,在他听来却像战鼓擂动。

“…听说了吗?高志阳填了广华!”

“…真的假的?他爸能同意?”

“…第一名啊,图什么?那边多苦…”

“…啧,想不通,放着阳关道不走…”

高志阳目不斜视地从他们身边走过,脊背挺得笔直。那些议论像风一样刮过耳畔,他不在乎,甚至隐隐有种快意。就是要让你们“大跌眼镜”!

他高志阳,从来就不是躺在父辈功劳簿上的人。

去一线接触最血淋淋的案子,那才是他选择的战场。他要让所有人看看,脱去“高泰宁儿子”的外衣,他究竟是谁,能干什么!

红木办公桌后,高泰宁捏着钢笔,眉头习惯性地微蹙。

面前的几份文件是公安大学领导给他转发的实习分配表,之所以这种文件会出现在他的桌子上,完全是因为这里面有他儿子的名字,按常理,也按他早先的打算,高志阳该留在京城某个分局,稳稳当当。

但儿子昨天电话里那股子执拗劲儿还在耳边,带着一丝急切:“爸,我想去广华市光明分局,就是那个陈默的光明分局。”

“陈默?”高泰宁当时在电话里哼了一声,“他最近确实在山泰省挺有名气,破了不少案子。可京城不好吗?平台大,资源多。对你发展更有利。”

“爸,您不懂!”高志阳的声音猛地拔高,那份急切几乎穿透了听筒,“你看看陈默破的都是硬骨头案子,跟着他才能学到真本事!”

“京城…太板正了,我去了估计也就是打打下手,跑跑腿,熬资历,哪有机会真刀真枪干?我不想…不想让人说我是靠您才…”

后面的话高志阳没明说,但高泰宁听懂了。儿子那点心思,他门儿清。四年警校,高志阳玩命似的拼到第一名,图什么?不就是想甩掉“高泰宁儿子”这顶帽子,堵住那些“关系户”的闲言碎语?”

“这小子,骨子里那股不服输、急于证明自己的劲儿,像极了他年轻的时候,只是更倔,更想划清界限。

高泰宁当时没松口,只说“再想想”。此刻,他放下钢笔,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阳光透过宽大的窗户照进来,空气里浮着细微的尘埃。他起身踱到窗边,俯瞰着楼下繁忙的街道。

京城。这里是权力的中心,也是漩涡的中心。

一个初出茅庐的警校生,还是他高泰宁的儿子,在京城的分局实习,能做什么?

无非是参与一些大型活动的安保,处理些鸡毛蒜皮的治安案件,或者整理如山如海的卷宗。想碰核心案子?想立功?难如登天。

稍有差池,不仅儿子证明自己的愿望落空,“高泰宁儿子不过如此”的议论会立刻甚嚣尘上,对他高泰宁的仕途、对高志阳未来的发展,都可能是个污点。

留京,看似安稳,实则对急于证明自己的高志阳来说,是个死局——他越努力想摆脱父亲影子,越会被打上“被特殊关照”的烙印。

高泰宁点了一支烟,烟雾袅袅升起。他的目光落在桌角一份内部简报上,是几期前关于广华市光明分局陈默最近破案的报告。

简报措辞平实,但透着一股利落劲儿,案件细节清晰,侦破过程干脆。

他想起儿子提到陈默时,语气里那份掩饰不住的崇拜和向往。

“广华…光明分局…”高泰宁低声念叨。那地方他了解,不算发达的城市,治安形势相对复杂一些,案子也多,尤其是侵财类、流窜作案。

陈默这个人,风评是“能拼,敢打,破案率确实高”。

简报里提到的几起案子,搁在京城可能不算惊天动地。

但对一个实习警员来说,若能亲身参与、哪怕只是协助破获一两起,那份履历的分量就完全不同了——关键是,那是他自己在远离父亲影响力的地方,真刀真枪拼出来的!

一个念头在他脑海中豁然开朗:儿子高志阳要的是什么?

是证明自己!是摆脱父辈荫庇!是实打实的功绩!

京城给不了他这个舞台,或者说,在这个舞台上,他演得再好,观众也会觉得是剧本安排。而广华,陈默那个案子扎堆的刑侦大队,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野蛮生长”、凭本事说话的战场!

风险肯定有,环境也艰苦,但这不正是高志阳想要的“真刀真枪”吗?以他的能力和那股子狠劲儿,只要肯学、机灵点,在陈默手下参与破案、立个集体功甚至个人嘉奖,并非不可能。

这份从基层、从“战场”上挣来的功劳,含金量十足,足以堵住悠悠众口,成为他高志阳安身立命、真正摆脱父亲光环的基石!

“证明自己…镀金…”高泰宁吐出烟圈,嘴角不易察觉地向上牵了一下。他看穿了儿子的倔强,也看清了其中的机会。

这笔账,从儿子的角度看,是奔赴理想;从他这个父亲的角度看,是双赢。

儿子能如愿以偿地靠自己去拼去证明,而这份证明,最终会成为儿子未来回京发展的、谁也抹不掉的硬资本。只要高志阳别捅出大娄子,安全回来,这步棋就走对了。

他掐灭烟头,坐回办公桌前,拿起电话,拨通了公安大学副校长老李的号码。

“喂,老李,我高泰宁。关于我儿子高志阳实习的事…嗯,对,之前提过想留京。不过啊,这孩子…有主见,心气儿高,一门心思要去基层锻炼,点名要去山泰省广华市光明分局,跟着那个陈默。”

高泰宁语气带着点无奈,又透着点父亲对儿子执拗的“理解”,“年轻人嘛,想闯闯,想证明自己,我们当家长的,也不好太拦着。…对,就是陈默那个刑侦大队…嗯,麻烦你帮他争取一下。”

“这孩子成绩你也知道,是块料子,放出去摔打摔打也好。好,好,辛苦你了老李,回头请你吃饭。”

放下电话,高泰宁靠在椅背上,目光重新投向窗外。

“去吧小子,既然铁了心要证明自己…那就去你选的战场。跟着能破案的人,是真能学到东西。摔得疼点,总比在京城这潭深水里憋屈着强…只要能,真真正正立点像样的东西回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