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刑档2000:我在旧案里缉凶 > 第48章 苏醒

刑档2000:我在旧案里缉凶 第48章 苏醒

簡繁轉換
作者:吃啥掰我一块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9-09 15:49:13 来源:源1

2006年9月19日,上午八点刚过,仙台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办公室的电话响了起来。

王劲松熬了一夜,正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听到铃声,他猛地坐直身体,抓起话筒:“喂?”

电话那头传来市第一人民医院李主任的声音,语气明显比前几天轻松了些:“王队长,有个好消息。”

“林浩的肝功能指标开始下降了,总胆红素从最高点的387μmol/L降到了285μmol/L,转氨酶也从五千多降到了三千左右。”

王劲松一下子清醒了:“真的?那他的意识呢?”

“今天早上恢复了意识,虽然还很虚弱,但能认出父母了,也能简单对话。”

李主任说道:“多亏你们及时查明了毒物类型,我们才能用上对症的解毒剂和保肝药物。N-二甲基亚硝胺没有特效解毒药,但综合治疗起效了。”

“太好了!”王劲松长舒一口气,连日来的疲惫仿佛消散了大半,“他现在脱离危险了吗?”

“还不能这么说。”

李主任的语气又严肃起来,“肝功能恢复是个漫长过程,他现在还很容易出现感染、出血这些并发症,至少还要在ICU观察一周。但比起前几天已经好太多了,恢复的希望很大。”

挂了电话,王劲松立即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专案组的同事。办公室里顿时响起一阵轻松的叹息声和几句低语。虽然案件破了,但大家心里都惦记着那个还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年轻生命。

王劲松想了想,又拨通了陈默的电话。

陈默正在山泰警院给学生上课,手机调成了振动。感觉到裤兜里的震动,他看了眼来电显示,对学生们说了声“抱歉”,走到教室外接听。

“陈教授,林浩醒了。”王劲松言简意赅,“指标下来了,能认人了。”

陈默靠在走廊的墙壁上,轻轻吐出一口气:“太好了。医生怎么说?”

“说还要观察,但希望很大。”王劲松顿了顿,“林浩父母想感谢我们,你要不要过来一趟?”

“我下午没课,吃完午饭过去。”

市第一人民医院ICU外的走廊里,林浩的父母一见到王劲松,就上前紧紧握住他的手。

林母眼眶通红,但这次是喜悦的泪水:“王队长,谢谢,真的太谢谢你们了!医生说再晚几天查出是什么毒,就真的没办法了......”

林父也声音哽咽:“我们浩儿说了,等他好了,一定要当面谢谢你们。”

王劲松摆摆手:“这是我们的工作,应该做的。孩子能好起来最重要。”

下午两点,陈默来到医院。他在ICU外的走廊见到了王劲松和林浩父母。简单寒暄后,李主任出来,带陈默去换隔离服。

“他现在还很虚弱,每次探视不能超过十分钟。”李主任一边带路一边说,“不过精神状态不错,知道是你们查清了案子。”

陈默穿上蓝色的隔离衣,戴上帽子和口罩,跟着李主任走进ICU。

林浩躺在靠窗的病床上,身上连着监护仪的线缆,脸色依然苍白,但眼睛睁着,有了神采。看到陈默进来,他微微动了动手指。

陈默走到床边:“感觉怎么样?”

林浩的声音很轻,带着呼吸面罩的嗡鸣:“好多了......谢谢您,陈教授。”他停顿了一下,积蓄力气,“王队长都告诉我了,是您看出了实验记录的问题。”

“是你自己挺过来了。”陈默说,“现在什么都别想,好好配合治疗。”

“张远他......”林浩的眼神暗淡了一下,“我真的没想到......会是因为那个名额......”

陈默沉默片刻。根据张远的交代,他因为嫉妒林浩获得了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交流的机会,认为林浩在导师面前说了他的坏话,才起了歹念。

“学术竞争很正常,但走极端就是毁灭自己。”陈默说,“你现在的任务是养好身体。刘教授说了,等你康复了,那个名额还是你的。”

林浩轻轻摇了摇头,没再说话。

十分钟到了,护士示意探视时间结束。陈默对林浩点点头:“好好休息,下次再来看你。”

走出ICU,陈默脱下隔离衣。王劲松等在门口:“怎么样?”

“意识清楚,思维清晰,恢复得不错。”陈默说,“不过情绪还有点低落,提到张远的时候。”

王劲松叹了口气:“张远昨天提审时情绪崩溃了,反复问林浩怎么样了,说自己后悔了。”

两人并肩走出住院大楼。九月的阳光依然有些刺眼,陈默眯起了眼睛。

“这件事还没完。”陈默突然说道。

王劲松看向他:“案子已经结了,物证链完整,口供也拿到了,就等移送检察院了。”

“我不是说案子。”陈默停下脚步,“我是说这件事反映出的问题。高等学府,医学研究生,为了一个出国交流的名额,就能对朝夕相处的同学下毒。这不仅仅是个人道德问题。”

王劲松沉默了一会:“你打算怎么做?”

“回学校后,我会把这个案子写进教案。”

“给未来的警察们讲讲,高智商犯罪的危害性,以及高校不是象牙塔这个事实。”

当天晚上,陈默在书房里整理案件资料。他把张远的实验记录复印件、投毒过程的梳理图、还有实验室管理规定的漏洞要点都摊在桌上。

李小凤端了杯茶进来,放在桌边:“还在想那个案子?”

陈默揉了揉眉心:“嗯。我在想,如果实验室的管理再严格一点,如果导师能更早发现张远的心理问题,如果学校对学术竞争的引导更充分一些,是不是这场悲剧就能避免。”

“哪有那么多如果。”李小凤轻轻按了按他的肩膀,“你破获了案子,抓住了凶手,还帮医生找到了救治方向,这就够了。”

陈默摇摇头:“破案抓人是治标,找出问题根源才是治本。张远和林浩都是人才,本来都该有光明的未来。现在一个躺在医院里,一个等着上法庭,双输。”

他拿起张远的那份实验记录,指着上面伪造的数据:“你看,一个能考上研究生的人,怎么会想出这么拙劣的伪造手段?他不是想不到更完美的造假方法,而是被嫉妒冲昏了头脑,连基本逻辑都顾不上了。”

“所以你更要在课堂上讲这个案子。”李小凤说,“让那些未来的警察知道,犯罪动机有时候很简单,但后果很严重。”

第二天,陈默提前到了教室。他在黑板上写下了这节课的主题:“高校刑事案件的预防与处置”。

学生们陆续走进教室,注意到黑板上的主题,有些好奇。陈默通常讲的是更为典型的刑事案例,比如抢劫、凶杀、毒品案件等。

上课铃响,陈默站上讲台:“今天我们先不讲课本上的内容,讲一个刚刚侦破的真实案件。就发生在我们仙台市,仙台大学医学院。”

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学生们都抬起头。

陈默用平静的语气讲述了案件经过:从林浩突发怪病入院,到警方怀疑投毒,再到锁定嫌疑人张远,最后通过实验记录的破绽突破嫌疑人的心理防线。

他没有渲染案情的离奇,也没有强调侦破过程的曲折,只是客观地陈述了事实。但当讲到张远的作案动机仅仅是因为一个出国交流名额时,教室里响起了一阵难以置信的低语。

“觉得不可思议?”陈默看向学生们,“一个医学研究生,前途光明,为什么会对同学下此毒手?”

学生们安静下来,等着他的解释。

“这就是今天这堂课我想让你们思考的问题。”陈默说,“高校环境特殊,学生之间存在着激烈的学术竞争、人际关系压力,以及未来发展的焦虑。这些压力如果得不到正确引导和疏导,就可能酿成悲剧。”

他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几个关键词:学术竞争、人际关系、心理疏导、管理制度。

“作为未来的执法者,你们不仅要会破案,更要思考如何预防犯罪。”陈默说,“这个案子反映出几个问题:实验室危化品管理存在漏洞,导师对学生的心理关注不足,学校对学术竞争的引导不够......”

他详细分析了每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隐患,以及改进的建议。

“更重要的是,”陈默加重了语气,“这个案子告诉我们,高智商犯罪危害更大。张远利用专业知识犯罪,懂得选择难以检测的毒物,懂得控制剂量制造慢性中毒的假象。如果不是实验记录露出马脚,案件侦破可能会困难得多。”

下课后,几个学生围上来提问。

“陈老师,那张远会判多少年?”

“故意伤害致人重伤,至少十年以上。如果林浩最终不治,就是故意杀人罪了。”

“学校方面会有责任吗?”

“这要看管理漏洞的程度和因果关系。但主要责任肯定在张远本人。”

回答完问题,陈默走出教学楼。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王劲松发来的短信:“林浩今天可以转出ICU了。”

陈默回复:“收到,明天我去看看。”

他看着校园里来来往往的学生,每个人脸上都写着对未来的憧憬。谁能想到,在知识的殿堂里,也会滋生如此阴暗的犯罪。

这个案子结束了,但思考不能停止。他决定把这起案件做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案例,从犯罪动机、侦查过程到防范建议,写进下一版的教材里。

破案重要,但防止下一个悲剧发生,更重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