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刑档2000:我在旧案里缉凶 > 第71章 金库盗窃案

刑档2000:我在旧案里缉凶 第71章 金库盗窃案

簡繁轉換
作者:吃啥掰我一块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9-28 16:13:52 来源:源1

2007年2月12日,农历腊月二十五。

距离春节只剩下五天,南方小城仙台市的街头巷尾已经开始弥漫开浓得化不开的年味。

主干道两旁的行道树上挂起了大红灯笼,一些沿街的商铺早早贴上了崭新的春联和福字。

汽车站里挤满了拎着大包小包、神色匆忙的返乡客,空气中混杂着长途旅行的疲惫、归家的急切,以及路边摊点传来的糖炒栗子的甜香和印刷春联的油墨气味。

然而,与街面上这派繁忙喜庆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位于市中心解放路的市农业银行总行大楼地下深处的核心区域——那座守卫森严的金库。

下午三点过后,这里原本应有的绝对秩序和冷静,被一种逐渐蔓延的、令人窒息的恐慌所取代。

金库管理员老周和小李按照规章制度,正在进行春节假期前的最后一次全面盘点。这不仅是例行公事,更是确保节期资金安全的关键环节。

偌大的金库里,空气中弥漫着新钞特有的油墨味和金属货架的冰冷气息。

一排排厚重的金属货架上,整齐地码放着一只只标准的现金箱,每只箱体上都贴着醒目的红色封条,标注着“伍拾万元整”的字样。

老周在这行干了二十多年,经验丰富,手指点过箱子的速度又快又准。

当他点到最后第二排货架时,手指顿住了,眉头紧紧锁了起来。他又往回数了数,额头上开始渗出细密的汗珠。

“不对……小李,你过来再数数这排。”老周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小李疑惑地凑过去,仔细清点了一遍,脸色也瞬间变了:“周师傅,这排……好像是少了两箱?”

“不是这排少了两箱!”老周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恐慌,“是总数不对!你再算算!”

两人重新回到起点,从头开始,一箱一箱,小心翼翼地点数。

当最终数字定格在“98”时,老周的手控制不住地剧烈发抖,盘点单差点掉在地上。

120箱减去98箱,整整少了22箱。按照每箱50万计算,资金缺口高达1100万元人民币。

这个数字在2007年,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一家地市级银行分行,都堪称天文数字。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老周喃喃自语,脸色惨白。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一把抓过近期的金库入库和出库记录簿,手指颤抖着翻阅。

记录显示,自1月份以来,金库没有进行过大额现金调拨或支出业务,日常的网点配款和收款也都严格对账,账面平衡,没有任何异常。

“是不是……箱子里的现金少了?”小李咽了口唾沫,提出一个更可怕的猜想。

老周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也顾不得许多了,立刻找来工具,撬开了离他最近的一箱现金的封条。

箱子里,一沓沓崭新的百元钞票捆扎得整整齐齐,每一沓都是一万元的定额,清点下来,数目分毫不差。他们又随机撬开了另外几箱,结果都一样。

箱内的现金数额是正确的,少的,是整个现金箱。

冰冷的现实像一桶冰水,从头顶浇下。1100万现金,连同22个标准现金箱,就在这座号称固若金汤、监控严密的金库里,不翼而飞。

老周不敢再有丝毫耽搁,用金库内部的专线电话,直接将这一惊天情况报告给了市分行行长陈建斌。

半小时后,行长陈建斌的办公室里,气氛降到了冰点。陈建斌捏着老周和小李联合签字的紧急盘点报告,手指因为用力而泛白。

他的第一反应是难以置信,甚至是荒谬。“内部盘点失误”是他能想到的最合理的解释。毕竟,金库有着严格的管理流程,双人双锁、同进同出、24小时监控,怎么可能出这么大的纰漏?

他立刻下令,由分管保卫的副行长带队,会同会计结算部负责人,再次进入金库,进行第四次,甚至是第五次复核。

结果依旧残酷而一致:98箱。缺口1100万。

陈建斌最后一丝侥幸心理被彻底击碎。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但依然能听出压抑的颤抖:“立即封锁金库现场!所有接触过金库的人员,未经允许一律不得离开分行大楼!”

“通知保卫科,加强所有出入口管控!”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1100万的巨额资金缺口意味着什么。

这不仅将导致分行瞬间陷入巨大的流动性危机和信任危机,更可能是一桩极其严重的刑事案件的信号。

一旦消息走漏,后果不堪设想。必须在事态扩大前,控制住局面,并查明真相。

下午四点半,仙台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接到了市农业银行的正式报案。

支队长赵建伟刚处理完一起年底的盗窃案,正准备下班,接到电话后,脸色瞬间凝重起来。

他立刻调集支队技术大队的精干力量,同时向局领导做了简要汇报,随后带队火速赶往现场。

银行总行大楼此时已处于一种外松内紧的紧张状态。

表面上看,营业厅还在正常营业,但通往地下金库的通道已被银行的内部安保人员严密把守。

赵建伟和技术队队长戴上鞋套、头套和手套,在银行保卫科长的引导下,穿过一道道厚重的防盗门,进入了案发现场——地下金库。

技术队立刻展开工作。他们对金库唯一的大门进行了仔细勘查。大门是厚重的合金材质,配备的是先进的电子密码锁和机械锁双重系统。

勘查结果显示,门锁完好无损,没有任何撬压、技术开锁或暴力破坏的痕迹。

监控室调取的近期录像显示,过去一周内,只有四名拥有权限的金库管理员进出过金库,且每次进出都严格遵守“双人同行”的规定,录像中未见异常行为。

“赵队,初步看,大门没有破坏痕迹,监控里也没看到可疑人员或异常情况。”

技术队长向赵建伟汇报,语气带着困惑,“但是,金库内部我们检查发现,由于货架高大密集,监控摄像头存在两个盲区,主要是最里面两排货架的顶端和背后部分。”

赵建伟站在金库中央,环顾四周。冰冷的金属货架像巨大的书架,沉默地矗立着,缺失的22个现金箱位置显得格外刺眼。

他眉头紧锁,盯着监控屏幕上回放的、那些穿着银行制服的工作人员进出金库的日常画面。

“没有外力侵入的迹象,监控也没拍到搬运大量现金箱的画面……”

赵建伟沉吟道,“钱不会自己长腿跑了。年关将至,这么大一笔钱失踪,要么是内部人利用管理漏洞作案,要么就是内外勾结。但现在,我们连钱是怎么没的,什么时候没的,都还没搞清楚。”

他感到一股巨大的压力。这种看似“完美”的现场,往往意味着嫌疑人具有相当的反侦查能力,或者对内部流程极为熟悉。

常规的现场勘查手段,在这里似乎遇到了瓶颈。

“需要找个真正懂行的人来,特别是熟悉这种内部流程和漏洞的人。”赵建伟对身边的副手说。

不知为什么,每当他觉得遇到棘手的案子时,总会下意识的想到陈默。

赵建伟掏出手机,在通讯录里找到了陈默的电话,按下了拨号键。

此时的陈默,正在省城家里的书房,和妻子李小凤一起收拾行李。

明天,他们就要带着儿子陈晓,坐长途汽车回广华市的老家,和父母一起过年。行李箱摊开在地上,里面已经放了几件换洗衣物和给老人买的年货。

李小凤正把一件崭新的、母亲李红梅亲手织的羊毛衫小心地叠好,放进箱子里。

电话铃声突兀地响起。陈默看了一眼来电显示,是仙台市的陌生号码,一种职业的直觉让他心头微微一动。他拿起手机,走到阳台。

“喂,老陈,我,赵建伟。”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略带沙哑但很沉稳的男声。

“老赵,提前给你拜个早年,怎么了?”陈默回应道,他已经预感到这通电话可能意味着什么。

“唉,遇到点麻烦,我们这边遇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案子。市农行总行金库,今天下午盘点,发现少了1100万现金。”

赵建伟言简意赅地介绍了基本情况,“现场很干净,没有破坏痕迹,监控也没发现明显异常,初步判断内部作案可能性大。”

“想请你过来给把把关,看看流程上可能出问题的环节。”

陈默沉默了几秒钟。

电话那头,赵建伟能听到隐约传来的电视声和孩子嬉笑的声音,他意识到这可能不是个合适的时机,连忙补充道。

“老陈,知道快过年了,实在不好意思,但这个案子性质太严重,资金量巨大,时间又敏感……”

陈默的目光穿过阳台的玻璃窗,落在客厅里正在玩玩具车的儿子身上,又看了看正在忙碌收拾行李的妻子。

他深吸了一口气,对着话筒说:“情况我了解了。我一会儿就赶过去。在我到之前,把所有的档案资料准备好,还有最重要的,近期所有的监控录像,我到了直接看。”

“行,太好了,我马上安排人准备!您几点到?我让人接你去吧!”赵建伟的声音多了一丝振奋。

“我打个车去就行,你把详细地址发我手机上。”

挂了电话,陈默回到客厅。李小凤抬起头,关切地问:“局里的电话?有事?”

“嗯。”陈默点点头,脸上带着歉意,“仙台市出了个大案子,银行金库失窃,金额特别巨大。我得马上过去一趟。”

李小凤愣了一下,眼神里闪过一丝失落,但很快便理解地点点头:“工作要紧。那……今年过年……”

“我尽快处理,争取赶回来吃年夜饭。”陈默说着,自己心里也没底。他走到电话旁,给广华市的老家拨去了电话。

电话响了很久才接通,是母亲李红梅的声音,带着即将过年的喜悦:“小默啊,东西收拾好了没?明天几点到?妈饺子馅都拌好了,就等你们回来包了!”

陈默心里一酸,尽量让语气听起来平静:“妈,跟您说个事。我这边临时有个紧急案子,今晚就得去仙台市,今年……可能得晚点回家过年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随即传来李红梅刻意轻松的声音:“哦……工作要紧,工作要紧。没事,妈给你留着饺子,啥时候回来啥时候吃。你一个人在外面,注意安全,按时吃饭,别太累着了。”

听着母亲强掩失落的叮嘱,陈默心里更不是滋味。他简单应了几句,挂了电话。

三十分钟后,陈默出现在了银行门口。

“老陈,辛苦,快过年了把你叫过来。”赵建伟主动上前和陈默握手。

“老赵,情况紧急,客气话就不说了。”陈默坐进车里,直接问道,“资料都准备好了吗?”

“都准备好了,在支队会议室。”赵建伟发动车子,递过一个厚厚的文件夹,“这是初步整理的资料。

“两名核心管库员的情况初步摸了一下,任晓峰,32岁,在金库工作5年,已婚,爱人是超市收银员,家庭情况看起来比较普通。”

“马向景,29岁,工作3年,未婚,平时没什么太多爱好,就是听说偶尔喜欢买点彩票。”

“另外两个是轮岗的辅助管理员,每月只固定来顶班两三次,从作案时间和条件上看,可能性相对小一些。”

陈默接过文件夹,就着车内昏暗的灯光快速翻阅。

他的目光扫过人员基本信息,最后停留在那份《金库安全管理规定》上。

“双人双锁、同进同出、监控全覆盖……规定确实很严格。”

陈默的手指轻轻点着纸面上的条款,“但关键在于执行。再严格的制度,如果执行层面有漏洞,或者被人钻了空子,形同虚设。”

“比如,规定的‘同进同出’、‘双人操作’,在实际中,有没有可能出现其中一人短暂单独留在金库的情况?哪怕只有几分钟?”

赵建伟愣了一下,这个问题很关键,也很细微:“农行保卫科负责人信誓旦旦地说绝对没有,严格执行规定。但具体执行过程中有没有瑕疵,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核实和取证。”

车子驶向市公安局,窗外的城市夜景快速向后掠去。

街道两旁闪烁的霓虹和喜庆的灯笼,与车内凝重的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陈默合上文件夹,靠在座椅上,闭上眼睛,揉了揉眉心。

年关作案,嫌疑人往往抱着“赌一把过年”的心态,行事会更加果决,也更加不计后果。

这笔巨款,如同投入平静水面的巨石,不仅打破了银行的秩序,也注定将在这个春节前夕,掀起巨大的波澜。

而他要做的,就是在这看似毫无痕迹的迷宫中,找到那条通往真相的路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