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刑档2000:我在旧案里缉凶 > 第205章 纸条笔迹

刑档2000:我在旧案里缉凶 第205章 纸条笔迹

簡繁轉換
作者:吃啥掰我一块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6-22 13:57:06 来源:源1

在李泽丰和妻子李美林的双重劝说下,王培栋终于同意和警察合作。

巴顿将纸条带了回去,并对广华第一人民公园的目击者进行了排查,二是对笔迹组织专家进行分析,第三准备部署大量便衣在昆河边,随时准备在现场抓捕嫌疑人。

这三条部署都很符合警方破案的常规思路,但陈默却觉得应该暂缓部署便衣的行动。

“巴队,嫌疑人既然知道王嘉豪家的住址,并把王嘉豪的书包放在他家,那嫌疑人肯定对王嘉豪家的情况比较了解,甚至对昆河都进行了监控,我们贸然进行部署,只怕打草惊蛇啊。”

陈默说的不无道理,巴顿太想一鼓作气拿下这个绑架犯了,但仔细想想,对方不会不打无准备的仗,对方肯定也会对昆河进行监控。

“巴队,要不让我跟着过去吧,只有我一个,不会太明显。”陈默主动请缨。

巴顿略微犹豫了一下后,同意了陈默的建议:“好,你我信得过,但脑子一定要灵活点,我们一定要最大限度的保证王嘉豪的安全。”

陈默点点头,这起案子他前世见过,他这次主动请缨,就是想逼着嫌疑人主动打电话过来。

次日,陈默早早的来到了昆河边,他放下小马扎,将鱼竿甩了出去,他这个位置,正好可以看到对岸王培栋赎人的过程,但距离又不算太近,不至于一下子暴露他自己。

王培栋很快出现在了陈默的视线里,他将一个手提包放下,随后找了个石墩子坐了下来。

可接下来王培栋在石墩上坐了整整一个上午,都没有看到嫌疑人的身影,他焦急的捶着自己已经发酸的后腰,却等不来自己儿子的一点讯息。

陈默就这样陪着王培栋等了一天,没有等到任何嫌疑人的消息。

夜晚十点,王培栋家的电话突然响起,负责监听电话线路的警方马上把这一消息告诉了巴顿。

巴顿马上接过监听耳机,对这通电话进行了实时监听。

“喂...你明天去广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石狮子旁边的第二个垃圾桶,到时候我会对你进行指示。”

电话那边的声音很模糊,甚至有些听不清,这是嫌疑人故意而为之的,他目的就是怕警方监听认出他的声音,因此对电话的话筒做了一些小把戏。

“马上排查电话号码的来源。”巴顿听到忙音后,对着监听警察说道。

监听警察无奈的摇了摇头,说到:“巴队,对面用的是公共电话亭,不过我们可以马上定位到那个电话亭。”

2002年街道上还有随处可见公共电话亭,这种电话亭一般是投币式的,投下硬币,就可以打电话,后来随着手机的发展,这种电话亭也就被逐渐取缔了。

警方马上通知电信公司的人过来打开电话亭,将里面的硬币全部带走,嫌疑人要想打电话,肯定会投币,通过排查硬币上的指纹,说不定会有新的发现。

巴顿希望可以从中找到一丝破绽,指纹专家加班加点干了一个通宵,才将指纹全部提取出来,值得注意的是,有一枚硬币完全没有指纹。

这枚硬币可能就是嫌疑人所投下的那个硬币,因为硬币流通性很高,一般会在短时间内经过很多人之手,不可能干净的完全没有指纹。

就算嫌疑人没有留下指纹,那硬币也不会完全没有其他人的指纹,如果说这枚硬币完全没有留下任何指纹,那只有一个可能——凶手提前擦干净了这枚硬币。

这说明绑架王嘉豪的嫌疑人是一个很有反侦察意识的罪犯,这起案件可能比警方想象中的还要复杂。

从接到电话的那一刻起,巴顿就派人对火车站站前广场进行了全方位的监控,次日一早,一夜无眠的王培栋马上跑到了广华市火车站,并按照约定好的那样将赎金带到了垃圾桶前。

又是等了一天,却没有等到嫌疑人的出现,巴顿把垃圾桶全部翻了一遍,里面有一张纸条,很显然是嫌疑人写下的。

“明天去宽窄巷的报亭,不要带任何人,不然你就别想让你儿子活着回去了。”

这一通操作让市局刑侦支队的警察目瞪口呆,毕竟他们从接到电话起就对广华火车站站前广场进行了第一时间布控,嫌疑人是怎么在他们眼皮底子下放下纸条的呢?

会议室里,陈默看着纸条上的内容,缓缓说道:“这说明纸条是嫌疑人提前放好的,他提议去昆河,压根就没打算在那里完成交易。”

一名刑侦支队的老刑警点燃一根烟,说道:“会不会是有人和王培栋有仇,这些年医患关系也挺紧张的,我们下一步要不围绕王培栋的人际关系查一查?”

陈默摇摇头,否了这名老刑警的想法:“如果有仇,就不会索要赎金,嫌疑人明显是冲钱来的,他的目的就是为了求财,如果是为了报仇,他不会把人绑走,都这么大个圈子。”

“不管怎么说,凶手给我们留下纸条,那这就是主动送上门的线索,巴队,我建议把纸条上的内容送到省厅让更高一级的专家进行分析,看看是不是出自于同一人之手。”

陈默的建议在会议室里很有含金量,巴顿点点头,说道:“我已经联系到了省厅,他们专家今天晚上就可以对纸条上的笔记进行鉴定。”

很快,省厅的痕检专家给出了鉴定结果,两张纸条上的笔迹风格不同,但经过比对发现了很多相似的细节,这说明这两张纸条出自同一人之手,虽然笔迹不同,但一定是经过伪装后造成的,而不是两个人写了两张纸条。

毕竟每个人学会写字之后都会留下书写习惯,这种习惯被深深的刻在了肌肉里,就算是刻意伪装,也或多或少会暴露出一些细节。

“巴队,如果凶手能模仿出两种笔记风格,那他一定是有一定知识文化的人,并且长期从事书写工作,毕竟这个年代电脑才刚刚普及,很多地方的文书工作还是要靠手写来完成。”

“所以要把重点放在长期从事文书工作的人,同时还要缩小范围,这个人肯定对王培栋家比较了解。”陈默三言两语就给出了嫌疑人画像。

巴顿用一种真不愧是你的眼神看了陈默一眼,随后便出去部署工作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