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香灰:我是阴阳女先生 > 第596章 何为枉死城

香灰:我是阴阳女先生 第596章 何为枉死城

簡繁轉換
作者:蘑菇小巷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6-21 14:18:39 来源:源1

第596章何为枉死城(第1/2页)

姨父口中的枉死城,实则是一阴间的一所城池。

按照道家典籍以及民间诸多传说所言,枉死城乃是专为那些并非寿终正寝,而是因自杀、灾害、战乱、意外、谋杀、被害等种种含冤而死之人的鬼魂所设的居所。

《玉历宝钞》这本阴间奇书中便明确记载,阎罗十殿之中,除了广为人知的铁围城、“鬼城”丰都城等,还有这神秘的枉死城。

传说里,枉死城是地藏王菩萨慈悲为怀,为那些遭受无妄之灾而死的魂魄特意在地狱之中创造的城市。

它所处之地,位于地狱丰都大帝殿的右侧,与奈何桥、血盆苦界相邻。

主管枉死城大小事务的,则是十殿阎罗中的第六殿阎罗王卞城王。

一般而言,枉死之人死后,魂魄都会被集中押送到枉死城。

在那里,他们会一直被关押,直至达到原本命数注定的寿命终结之时。

打个比方,倘若某人命数本应活到九十岁,却在四十岁时遭遇意外提前身故,那么死后他的魂魄就会被拘至枉死城,一直待到九十岁,才会被释放。

在关押期间,枉死城中的亡魂能如阳世之人那般生活,甚至还能登上城头观望,查看谋害自己的人是否得到了应有的报应。

只不过,他们的人身自由受到极为严厉的管控。

阳世亲友烧给他们的冥纸及纸扎祭品,他们一概无法收到;中元节时,其他亡魂都能返回阳世,接受亲人的供养,可他们却不行。

所有烧给这些亡魂的金钱物品,都会暂时存放在辅佐地藏王菩萨的目莲尊者那里,唯有等这些亡魂亲眼看到谋害自己的人遭受报应,心中怨恨得到慰藉,或者在枉死城的关押期满之后,这些物品才会转交给他们。

而后,地府会根据他们生前的善恶之行,或奖或罚,安排他们转世投胎。

也有传说称,地藏王菩萨会在亡魂被收押于枉死城期间,亲自为他们进行超度。在闽南、台湾的民间信仰里,至今还盛行着一种名为“破城”的超度法事,其活动便是模仿地藏王菩萨超度枉死城亡魂,“延请僧、道行之,可使感召神佛,救拔亡魂出枉死城,冤魂各俟凶手到日,眼见受苦,使遭害者以消忿恨”。

然而,并非所有含冤而死的魂魄都会进入枉死城。《玉历宝钞》中便有说明,世间之人常误以为但凡受伤、冤屈而死的鬼魂,都会归入此城,实则不然。

实际上,冤屈而死的鬼魂,要等到害死他们的凶手死后被拘拿到阴间受审时,亲眼看到凶手遭受苦刑,心中的忿恨才可能消散。

而这些被害冤死的鬼魂,在重新投生为人的那天,凶手才会被提出,押解到各殿的地狱,按照其所犯罪恶,收禁囚押受刑罚。

并且,像那些忠孝节义之人,以及为国家牺牲的军人、因公殉职之人,他们有的因品德高尚、精神英武壮烈,早已成神;至少也能面貌庄严、四肢完满地被送往福地投生,根本不会进入枉死城受苦。

但我们要知道,枉死城并非所有含冤魂灵的唯一归处。

那些怨气深重的堕胎婴灵,因未及人世便遭戕害,执念如毒藤般绞缠魂魄,往往难以踏入枉死城的规整秩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96章何为枉死城(第2/2页)

他们或蜷缩在阴阳交界的幽微缝隙里,浑身血污如衣,啼哭似利刃划破幽冥,伺机向造孽者索债;

或被阴司暂拘于「血池地狱」受罚——那血池并非凡水,而是由无数堕胎婴灵的血泪与怨念凝结而成,池中铁蛇噬骨、铜犬啃心,纵是成年鬼魂坠入也会魂飞魄散。

唯有待孽缘消解,他们才可能转入枉死城等待阳寿补全——这其间苦楚,比寻常枉死者更添三分凄厉。或许有人会问:「他们本就是受害者,为何还要受此刑罚?天理何在?」

殊不知,因果循环如影随形。这些婴灵之所以无法顺遂托生,确有前世业力牵引——或因前世欠了父母血债,今生以堕胎之劫相报;

或因前世福报不足,今世不得圆满机缘。但业力循环自有其规,却断不能成为世人残害生命的借口。

堕胎与杀人同罪,皆因生命始于受孕之初,每一个未出世的婴孩,都本应拥有来到人间的权利。

世人常以「无知」「无奈」为堕胎开脱,却不知这看似轻巧的决定,实则撕开了阴阳两界的一道血口。

婴灵之怨若不得化解,轻则令父母身患顽疾、家宅不宁,重则累及三代福禄、断人子嗣善缘。正如《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所言:「堕胎杀者,是过最大。」

然天地有好生之德,纵是业火缠身的婴灵,亦有超度之法。

若能诚心忏悔,广行善事,延请高僧持诵《地藏经》《佛说长寿经》,以慈悲愿力为婴灵架起往生之桥,方能消解怨气、平息业障。

须知,每个婴灵皆如折翼的天使,唯有以爱化怨、以善抵债,方能让这人间少一些血池泪海,多一分众生皆安。

至于盘桓在阴阳路上的孤魂怨鬼,多是些阳寿未尽却误被勾魂、或是持有“通关文牒”却迷失方向的游魂。

他们蹲踞在黄泉路的雾霭里,眼泛绿光窥伺往来魂魄,妄图抢夺他人的往生凭证混入轮回,却不知此举只会让自己坠入更深的罪孽。

这类鬼物既不入枉死城的监牢,也不受阎罗殿的辖制,如同阴界的“流寇”,终将在日复一日的执念中化作齑粉。

而游荡阳间的孤魂野鬼,则多因尸身不殓、香火断绝,或是被邪术困在人间。

他们栖身于废弃庙宇、荒坟野冢,吸人精气、惑人心智,看似逍遥却如无根之萍。

与枉死城亡魂不同,他们连“受困待赎”的资格都没有,如同阳世的阴影赘疣,唯有等到魂飞魄散之日,才会彻底从两界消失——此等凄凉,较之地狱刑罚更令人唏嘘。

这般种种,恰应了《地藏经》里那句“阎浮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罪”。阴司万千城池,终是人心执念所化:枉死城困的是“不甘”,血池狱镇的是“嗔怨”,阴阳路飘的是“迷障”,阳间野鬼守的是“贪执”。纵有地藏菩萨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终究要等世人断了造业的根由,方能让这些孤魂野鬼,皆得往生清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