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快穿:每次都是地狱开局 > 第三十六章 撕伞

快穿:每次都是地狱开局 第三十六章 撕伞

簡繁轉換
作者:音冰儿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6-19 02:07:53 来源:源1

第三十六章撕伞(第1/2页)

不是说火药就不用研究了,而是火药可以批量生产,但人不行,人的出生,成长,训练,都远比制造一颗炮弹的时间长许多。

冷兵器战争,拼的是什么?

归纳总结,一,后勤,二,人数。

当然了,同样的人数,经过训练的老兵和新兵战斗力肯定是不一样的,可是只要人数足够多,依旧能将人拖死。

功夫再好的游侠,也不敢妄称能与一支军队对战吧?

所以,冷兵器战争,大多数时候拼的就是后勤保障和军队规模。

现在当一方持有热武器,另当别论。

宗泽的边军没有以前多,但比以前精锐,比以前敢打,还比以前多了炮火和军事指挥上的自由。

是啊,不一样了,老臣们突然恍然,终于彻底有了他们换了个完全不一样的官家的实感。

他们不需要殚精竭虑想如何保全大宋了,现在的大宋完全可以谁再敢撩拨就打爆谁。

就你金国在边境又唱又跳的是吧?

跪下!

解不解气?

太解气了好吗?!

如果这一出,还是发生在被他们欺负的有苦难言,麻木又习惯了委屈求全之后呢?

几位老臣脸是红的,可心里却是痛快极了的。

他们是有些守旧了,虽然没有不配合,但时不时就会劝两句。

现在看来,太多余了,还不如多干点儿事。

从前的朝堂似乎也不是现在这样利落,高效,但是他们很愿意忙碌一点,退后一点,来继续维持这样骄傲自豪的,满腔热血又不知道该如何去形容的感觉。

“臣等谨记。”他们齐声应道。

有些执着也许也该放一放了。

军队出门剿匪,水泥工坊,纺织工坊,玻璃工坊,再次被殷灵毓拉了起来。

就业岗位都出来了,文官们只需要调度安排,然后用水泥修路,修建道路又是一大批岗位可以安置流民,闲人,而维系这一切的钱大部分都从金人处薅来的。

但扫黑的进展比修路要快一些。

大宋的官员和军队人数太多了,导致支出太高了,现在军队已经精简过了,那官员呢?

“杀。”

殷灵毓将折子递给坐在一边的李纲。

李纲接过去,面色迟疑。

“……陛下。”

绛紫色常服的少女抬头看过去,李纲一咬牙:“陛下,吕颐浩等三十六人若尽数问斩,恐寒了士林之心,臣请流放岭南以彰天恩。”

坐在另一边的李清照和孙傅看了过来,殷灵毓的声音清透而带着些凉意。

“为什么?”

“陛下,太祖有训……”

殷灵毓打断了李纲:“我不是问这个。”

李纲一愣,看向殷灵毓,她那清冷的眸子里情绪复杂。

“我想问爱卿,你为什么理所当然的认为,你和他们的立场是一样的。”

殷灵毓倾身伸手,点了点李纲头上的帽子。

“这顶乌纱帽,承载的应该是百姓的倚仗和期盼,是大宋的发展与繁荣,是这天下间的万家灯火。

“唯独不该是士大夫的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三十六章撕伞(第2/2页)

那顶象征士大夫身份的展脚幞头突然重若千钧,压得李纲脖颈生疼,低下头去。

这些官员为那些横行乡间,为非作歹之人做保护伞的时候,他为什么也不自觉的在试图给这些官员作保护伞?

因为皇帝应当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因为刑不上大夫,因为读书人才是治理天下的人,因为杀死文人会寒了寒门学子的心。

都是借口。

只是因为他习惯了站在士大夫的视角上去看待问题,习惯了官官相护,因为他们是同一个团体。

可是他头顶还有这顶乌纱帽的,他是应该给百姓做主的,他为什么会忘记了?

李纲沉默片刻,低声道:“陛下教训的是。”

声音有些发涩,却无半分辩驳之意,不是其他的词,是教训,是应该被他记住的教训。

李清照原本正执笔抄录文书,此刻笔尖悬在纸上,墨迹渐渐晕开一小团,抬头望向殷灵毓,嘴唇动了动,最终只是轻叹一声,将笔搁下。

李纲握紧了殷灵毓给他的折子:“是臣愚钝,吕颐浩等人罪证确凿,当依律处置。”

是的,依律,殷灵毓没有给出超过律法的惩处,只是他们这些人是目前扫黑除恶过程中发现的最恶劣的一批保护伞,足以被处死。

官员太多了,队伍里面的苍蝇就是时候清扫干净了,扫黑除恶过程中,但凡发现地方豪强官员勾结作恶,一律按照大宋律法处置。

该杀的杀,该抄家的抄家,不严重只罢官的安排去教书,扫盲,配合那些扶贫的人改善地方。

再加上派遣了那一批政委,现在的大宋,颇有些焕然一新的疏落利索。

大臣们不是没有试图反对的,但更多的是有上进心的人。

腾出这么多有实权的位置来,难道不是好事吗?

对他们来说,是啊!

大臣们起初仍有不甘,不甘于特权被剥夺,但殷灵毓下手光明正大,他们也无可奈何。

御史台中,几名老臣低声议论着,其中一人摇头道:“吕颐浩等人确实罪证确凿,若再求情,反倒显得我们包庇。”

另一人沉默片刻,终是点头:“陛下行事虽凌厉,却未逾矩,既依律法,我等也无话可说。”

杀鸡儆猴,清理整顿,朝堂上的争执渐渐少了,以往冗长的议事流程被精简,奏章批复极快,若有拖延推诿者,很快便会有人接手其职。

至于他自己?

扶贫,扫盲,政委,选吧?

官员们发现,若想保住官位,甚至更进一步,唯一的办法就是做事,做好事,做实事。

那就只能拼了!

官员们逐渐开始激烈竞争的时候,地方上,原先盘根错节的豪强势力被军队挨个儿郡县连根拔起,收拾干净,连带着涉事官员也被军队中的政委直接上报到朝廷,抄没的家产全部充公,再被迅速投入当地,投入修路,办学,赈济之中。

被欺压已久的当地百姓起初战战兢兢,后来发现军队秋毫不犯,惩恶扬善,新派来的官吏竟真不盘剥,反而督促农桑,兴修水利,对朝廷感恩戴德,有些夸张的地方,甚至已经开始给殷灵毓上供香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