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快穿:每次都是地狱开局 > 第十一章 在乎

快穿:每次都是地狱开局 第十一章 在乎

簡繁轉換
作者:音冰儿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08 03:14:17 来源:源1

第十一章在乎(第1/2页)

说实话,就是没有戚继光在信中请求关照些殷灵毓,张居正也不会对她太放心。

太小了。

不管她到底是谁家的,有什么目的,这样的年纪,都应该在长辈的庇佑下好好当孩子,而不是毫无保障可言的奔波于他们这些人之间。

药方找人也看过,又是自己府上的厨娘做的,张居正吃的很放心,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饭后的确有种吃的很舒服很放松的感觉。

一直在努力找话接话还得掩饰自己的来路的殷灵毓:……

就是说,一盏茶硬塞一顿饭,您不撑谁撑?您不难受谁难受?您不得胃肠问题谁得?

边吃边聊反倒能让他细嚼慢咽一点,殷灵毓就配合着张居正时不时的一点试探而谈了一顿饭的话,然后当尾巴蹭回书房,安分的在一边看书,写字,盯人。

在殷灵毓有分寸但也真的会跟着看着的前提下,张居正抬头就能看着她歪着头,全心全意看着自己的样子,到底是妥协了。

睡前张居正还自嘲许久未曾这样早就寝,恐怕会睡不着,谁知道喝了药,一躺下,张居正很快就睡着了。

因为太累了。

睡的太沉,梦里没有骂声,没有鄙弃的眼神,只有微风拂面,送来浅淡的花香,温柔而醉人。

一觉到天明。

张居正起身,格外的精神,往常总有些老眼昏花,头痛欲裂,但今日却神清气爽许多,像是年轻了好些岁,精力充沛的去做事的同时,也没忘了交代下人好好招待殷灵毓。

殷灵毓则写了一张有关于番薯的习性,模样,产量,还有吕宋不肯叫人带出的情报。

既然都是“海外”来的了,带点情报很正常吧?

张居正睡饱了觉,头没有很疼,精神又饱满,难得心情放松了一些,回府迎面就是暴击。

“殷小大夫的信?先放那吧。”

下人吞吞吐吐:“大人,殷大夫说了,您若不看,这亩产数十石的番薯就要被人瞒得死死的了。”

张居正一个激灵,怀疑自己的耳朵听到了什么:“什么亩产数十石?”

他为何要改革?

因为大明王朝的盛世早已褪色,留下的是一具千疮百孔的躯壳。

朝堂上,官员们结党营私,空谈仁义却尸位素餐,国库里,银钱寥寥,连九边的军饷都捉襟见肘,乡野间,豪强兼并土地,百姓流离失所,税赋却年年拖欠。

北方鞑靼铁骑虎视眈眈,东南倭寇虽平,海疆仍不安宁,稍有不慎,这摇摇欲坠的江山便会倾覆。

其实说来说去,只是天下百姓过的太苦,他们吃不饱,穿不暖,找不到活路。

若不革除积弊,大明终将亡于怠惰与贪婪,但改革,那就一如今日,艰难险阻不足计,骂声滚滚无时宁。

张居正不在乎,但底下人的反抗,拖延,抗拒,让政策无法施行到位,才真正让他无力而痛心。

可若是,有一种亩产极高的新粮呢?

张居正的改革重在财政,行政和军事,农事不在其中,即便有如此的东西,对他的政策而言也只能说是一种辅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十一章在乎(第2/2页)

但张居正也不在乎,能让百姓从中获益,能用这样所谓的番薯填饱肚子,那他为此消耗精力就是值得的。

殷灵毓又被叫到了书房来,张居正神色郑重。

张居正凝视着手中信纸,眉头微皱:“殷小大夫,这‘番薯’一事,你是从何处得知?亩产数十石……可是实情?”

殷灵毓神色坦然:“大人,此物原产海外吕宋,当地土人赖以为生,我师门长辈行医时曾亲见,其藤蔓易活,不择地力,旱涝皆可收成,若栽种得法,一亩所产确能抵稻麦十倍。”

张居正指尖轻叩桌案,不住的观察殷灵毓的神色:“既如此,吕宋人不轻易容外邦带出一事倒也可信,只是海外传闻常有夸大,若真如此神异,为何我朝百余年来无人引种?”

殷灵毓从容道来:“吕宋官府禁薯种外流,凡携薯藤出境者,皆以死罪论处,且薯种易腐,海路迢迢,十不存一,但师门长辈亦设法将其混入麻绳带出少许,已试种过几次。”

顺手就把早有准备的栽种要点一并递给了张居正:“藤苗扦插即可成活,五月下种,霜前收掘,鲜薯可贮地窖过冬,切片晒干更耐存放,还能酿酒,磨粉,另附一份栽种要诀,请大人过目。”

张居正接过慢慢看去,竟也没有破绽,只是产量高些,但缺点亦鲜明,比如不宜多食等。

但能吃就是好的,至少百姓肚子胀气也不会饿死。

张居正沉吟片刻,抬头看向殷灵毓:“若真如你所言……此物或可解北地饥荒,但新粮推行,须防胥吏借机盘剥,反害百姓。”

殷灵毓点头:“大人所虑极是,但番薯不占良田,山边沙地皆可种,反倒不易被豪强盯上,只是需派可靠之人督导,先于官田试种,再令各地里甲效仿。”

张居正叹道:“此事重大,老夫需遣人密查当地实况,不过,若此物能成,你于国于民皆有大功。”

骗没骗人的,只是派人出海一趟而已,对张居正来说,并不难验证,他缓和了些许严肃的神色,只是不解越发浓厚。

“只是……你为何要将这些交给我?”

殷灵毓垂下眼睫,声音带着淡淡的稚气,清泠泠的:“行医路上,不论长辈,还是我自己,都见多了饿殍。治病需治本,人若连饭都吃不上,药方再好也是徒劳。”

“说到底,天底下最大最多的病,是穷病。”

张居正静默半晌,轻叹道:“……罢了,今日所言,暂勿外传,待老夫核实那番薯后,再议推行之策。”

殷灵毓点点头,红薯的产量毋庸置疑,她也不怕张居正去查,要是等它自然传入,至少还要十五年。

“但凭大人安排,不过,还是要睡四个时辰,不能少。”

张居正有些失笑,挥袖赶人:“咄!小大夫管得倒宽!自去游玩游玩京城罢!有什么喜欢的,记在老夫账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