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快穿:每次都是地狱开局 > 第三十六章 回暖

快穿:每次都是地狱开局 第三十六章 回暖

簡繁轉換
作者:音冰儿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08 03:14:17 来源:源1

第三十六章回暖(第1/2页)

张敬修注意到这边的情况,只觉得好笑,但自家人他还是得照顾着些,毕竟他是长兄,于是将琥珀核桃往殷灵毓面前推了推,帮弟弟转移了殷灵毓的注意力。

“殷国师,这核桃十分甘美,可多用些。”

“谢谢。”殷灵毓下意识道谢。

“殷国师不必客气。”

张敬修收回手,看张居正一直没上酒,乖觉的也没追问。

被忌口的张居正对此沉默不语,只是一味的喝药茶。

前阵子太忙了嘛,结果病情多少有点反复,所以只能在某人的监督下再次开始养生了,一会儿睡前还要打什么八段锦呢。

但有人对他真心的关怀,也真的是为了自己的身体好,张居正也开始尽可能配合医嘱调养身体了。

张家的年,过的不算十分热闹,却分外温馨。

旧岁伊始,万象初新。

正月初一,天未亮,张府上下已忙碌起来,张居正身着簇新的官服,与王窈一同端坐正堂,张敬修领着张嗣修,张简修,张懋修依次上前,行大礼,齐声道:“儿子给父亲母亲贺新禧,愿父亲母亲福寿康宁。”

张居正颔首,各赐一封红封,王窈笑着又添一份,和张居正对着儿子们都嘱咐几句,又一起商量着今年各家该如何走动,他人的拜礼又该如何处理。

正说着,门房便来通报,说翰林院几个庶吉士结伴来拜,在门房留下“恩师年安”手本,未敢叨扰。

吕调阳,张四维遣管家送年帖,冯保还派心腹太监送来一匣宫制酥糖,一看便是太后的意思,也不知道是想拿糖糊住谁的嘴,张居正一一回礼,还有王窈娘家的年礼,亲人同僚的年礼,戚继光从辽东那边搜罗到一些好参,和其他一些特产一起给张居正送了过来。

年后的朝廷还沉浸在年前那一份天大的功劳里,一个个儿就是不喜殷灵毓这个国师的也是努力抓紧着东风,摩拳擦掌捞业绩,殷灵毓毫不犹豫直接连击。

一个水泥,一个新式纺织机。

这下好了,官员暂且不论,经商的那群人恨不得把殷灵毓捧起来。

当然,这绝非因信仰或敬重,而是**裸的利益驱动。

明代商人最头疼的就是道路泥泞,漕运淤塞,导致货物运输效率低下,他们就得因为损耗,因为无法早日送达而损失白花花的银子。

水泥能快速修路,筑堤,加固码头,能大幅缩短运输时间,减少损耗,还能修房子,有那商人听说了这种好东西,一天跑了十几趟认识的大人们,宁可自掏腰包,也想赶紧用上,最终得知水泥只掌握在朝廷手里,才消停下来。

而在明代,江南纺织业已是经济支柱之一,传统织机效率低下,国师拿出的新式纺织机能提高纺纱织布速度,直接意味着利润的翻倍。

在利益的引诱下,这些人开始整齐划一开始变成了朝廷和官府的乖宝宝,积极行善,约束家人,生怕惹怒了朝廷,拿不到这些东西,便宜了自己的竞争对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三十六章回暖(第2/2页)

毕竟这些都在朝廷手里。

张居正第一次体验到了相对顺利的土地清查。

明代土地兼并严重,豪强地主隐匿田产,逃避赋税,导致朝廷财政吃紧,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和土地清丈,但常遭地方豪强抵制,原本许多地主与商人勾结,共同如隐瞒田产,贿赂官员,但水泥和纺织机带来的暴利,使商人群体开始更倾向于与朝廷合作,而非与地主抱团。

商人愿意配合土地清丈,甚至主动举报地主隐田,以换取水泥的优先采购权。

至于纺织机,朝廷不卖,朝廷只合作发放,优先义商,毕竟纺织机比起水泥,改进都在明面上,更容易被模仿,与其搞得乌烟瘴气,还不如抓住时机,多往朝廷这边划拉支持者。

而地方官员对于新政的执行阻力也减小了许多,过去清丈常遭地方豪强武力阻挠,如今商人阶层因利益,纷纷开始与朝廷绑定,甚至主动提供资金情报协助官府,倒让地方官员完成清丈任务,获取政绩的积极性也提高了许多。

但第一批的水泥直接分成了两部分,一半被张居正送入军中交给戚继光,另一半送去黄河边上治水。

每一样都成效卓著,而且天知道她接下来还能掏出什么东西来,李玉娥从别扭很快转向了和颜悦色,和殷灵毓坐在一起喝茶吃点心时也没了那股子恐惧不安,如芒在背。

当然,只是确定了自己不出手,自己绝对安全的前提下。

李玉娥这个被威胁过的人尚且如此,何况那些心大而不知情的大臣们呢?什么女子不可干政,谁说的,不知道啊,本官只看到了好香的政绩功名啊!

你说她是张江陵那一派的?肯定是他仗着年纪忽悠小孩!听说国师还惦记他的身体,不行我们也派个名声够好够爱民的病人过去拉拢国师!

私下的确不够和谐,有人想利用她,有人想控制她,但已无人敢直接否定殷灵毓了,唯一的共识就是,此女动不得,至少现在动不得。

公开场合就不用提了,殷灵毓那嘴,那脾气,那年纪,他们其实也不敢随便惹,骂又骂不过,动手又动不起,想让她出出丑,结果人家不管你说什么基本都能接上,而且只要不惹到她,还算好相处,除了坚定的反对派,其他人已经转向了寻求合作的态度。

再加上殷灵毓被看作了张居正一派的人,牛痘,水泥,新式纺织机,不仅改善民生,也让商人追捧和大力宣扬,张居正的改革派在民间和朝廷里的名声倒是因此好了一些。

这大大减轻了张居正身上的压力,不管是身体上的,还是心理上的。

政务顺心,日子舒心,参奏他的折子,也已经少了许多,就算再加上殷灵毓那边也几乎是腰斩的参奏折子,也无需再拿火盆处理了。

天气逐渐暖和了起来。

不知不觉,已经是万历七年的春天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