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快穿:每次都是地狱开局 > 第四十四章 灯火

快穿:每次都是地狱开局 第四十四章 灯火

簡繁轉換
作者:音冰儿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08 03:14:17 来源:源1

第四十四章灯火(第1/2页)

留人!留人!一个都别想跑!

工匠们跟殷灵毓一起一点点手搓出这样一台会动的庞然大物,本就震撼而自豪,而再有升官发财这一遭,一个个喜不自胜,纷纷跪地谢恩。

看着眼前的已经超出认知范围的蒸汽机,不少人齐齐咽了口口水。

这台机器对于所有人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

太过长远的隐晦变革他们还暂且展望不到,但现下的安排却需要他们去规划。

务实派第一反应就是考虑如何应用下去:“此物若推广,天下工匠恐失业者众,需早定安抚之策。”

“为何要放?可先用于官办作坊,推广那是以后之事,此机如此功效,决不能空放着!”

“不能放着?下官倒要问问,若民间匠户因此失业,酿成民变,在座诸位,谁去平乱?”

“织机换成新式的时候怎么没见您担心织妇饿死?!”

眼看着又要吵起来,果然是事情还不够多,张居正往后瞥了一眼,暗下决心。

这么有精力,自己回去就研究研究,看看手上还有什么事能放给他们的。

最终李玉娥敲定道:“即日起,蒸汽机由工部直辖,各衙门需用者,具本呈报,擅自仿造者以谋逆论处!”

众人才不甘不愿的暂时闭上了嘴。

在殷灵毓和李玉娥,张居正等人的示意下,水师也跟着申报了蒸汽机,开始艰难造可远渡重洋的蒸汽轮船。

帆啊桨啊他们熟,这个真没见过啊!看着图纸都得再反复确定好几遍,咱就是说,朝廷真的不能把殷国师派过来吗?

潘季驯差点儿没从治河前线杀回来,连上了好几道折子,也是申请要蒸汽机来装到挖泥船上的,还有工部,工部近水楼台先得月,第一个申报项目。

用蒸汽机来锻铁有多省力多快,他们也都见到了,怎么可能不留上一台自用呢?

在蜂窝煤上,因为天然的地理气候,南方商贾未曾赚到太多,但一知道要开海他们恨不得敲锣打鼓的庆贺。

终于熬到头了!

当然也还是有人拿什么“祖制”啊一类的念叨,可惜隆庆开关在前,蒸汽轮船在后,就是傻子也能看出来,在远洋贸易上,大明将会有多么巨大的优势。

再加上有殷灵毓在,早早知晓了海外同样有不少好东西,还有狼子野心之辈,那不先下手,先收割海外的金银珠宝,等着干什么呢?

等对面接着卖大烟啊?!

他们是虚伪是贪婪是吸血是投机。

但不是蠢。

张居正坐在书房里拎着张四维递上来的,晋商拼命谄媚的那封投诚信,看完只觉得汗毛都竖起来了,默默递给殷灵毓。

殷灵毓到底是经过现代网络冲击,也不是没见过更创飞人的东西,淡定看完,评价道:“文笔不错。”

如果内容不是“君之新政如日月昭昭而照见我等草民贱躯,恨不能俯仰明公官威而早心神摇动惴惴牵挂”什么的,只留下他们的诚意,就更好了。

她和张居正,还有朝廷,需要的也只是实际的好处而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四十四章灯火(第2/2页)

张居正的改革为何艰难曲折?为何遭人唾骂?

因为本质上他是在从士绅口袋里抢钱。

作为封建地主阶级,士绅们天然抗拒任何损害其特权的改革,但他们的贪婪本性使其无法拒绝更大的利益诱惑。

他们通过科举,联姻形成利益集团,对抗皇权与相权,形成实际掌控地方经济的集团,抵制清丈田亩,垄断上升通道,操控经济市场。

想要从他们口中夺回利益,他们怎么会不信信狂吠呢?

殷灵毓也因此选择了现在这条路。

动了你们的利益,可作为交换,却有更大的利益摆在眼前呢?

譬如新式纺织机,面对效率骤然提高的,能让自己赚的盆满钵满的技术,士绅们能忍住不去尝尝吗?

而一旦尝到技术红利,他们自己就会自发开始排挤,镇压反对者。

让他们互斗而依赖朝廷仲裁,将新法受益者转化为新政稳固支持力量,当反对改革就等于损害自身财产时,最保守的士绅也会变成改革派。

在不去造反的前提下,这是最好的办法和选择,虽然仍旧需要与士绅的妥协,但有了蒸汽机,工业革命就必然到来。

到那时,时代的变革不是一个群体的负隅顽抗就能阻拦的,技术扩散是不可逆的。

殷灵毓抬手将那封信放回桌子上。

张居正虽然只能模糊意识到,蒸汽机会带来不小的冲击,但对于殷灵毓有意无意的和他互补,却能十分清楚的感觉出来。

包括有时候在朝上,殷灵毓的尖锐。

为什么他一伸手,她就停?

张居正心知肚明。

不过是有意在给他分担压力罢了。

张居正是推行新政主要负责人,自然深知要动那些士绅的利益有多难,他们盘根错节,把持地方,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反弹。

殷灵毓的做法很巧妙,她不直接与士绅对抗,而是用那些蒸汽机,纺织机之类的新奇物事,给他们画了张更大的饼,那些原本对新政阳奉阴违的商人,现在为了更大的利益,反倒主动配合起清丈田亩来。

他负责用考成法整肃吏治,殷灵毓就用技术之利分化士绅,那些人要么被利益诱惑倒向他,要么被其他人排挤边缘化。

这样的做法是在与虎谋皮,张居正很清楚这一点,那些士绅今日能为利而来,明日就能为更大的利而反。

但眼下,至少在殷灵毓的协助下,新政推行确实顺利了许多,百姓也确实好过了一些。

甚至她还连带着让自己的名声和身体都好了不少。

张居正将那封信扔到一旁,笑言要告知太后,一起狠狠敲上他们一笔,争取将北方的军饷包出去,随后低头磨墨,将自己的疑问随着那墨条与砚台接触的那端一起消磨。

不论为什么,但她选择的是他,真切在受益的也是他,对他张居正来说,她既非寻常的政坛盟友,也非需要提防的野心之辈,而是案边一盏灯。

明亮,纯粹,照见前路,驱散孤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