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快穿:每次都是地狱开局 > 第十三章 溯寻

快穿:每次都是地狱开局 第十三章 溯寻

簡繁轉換
作者:音冰儿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08 03:14:17 来源:源1

第十三章溯寻(第1/2页)

就连严嵩,他都没有同乡之人参奏,而他张居正却享受到了几近所有人的唾骂。

他已经近乎于麻木了。

只要社稷是在好起来的,死前能留给陛下的江山是富足的,他一个人的名声,不足计也。

下人转述完其他的,补了一句:“大人,殷神医让我为您传一句话。”

“什么话?”

“《左传》,子产。”下人皱眉复述道。

他不明白其中含义,但张居正手里的笔却停顿了下来。

《左传》,子产。

《左传·昭公六年》,郑子产铸刑书,遭贵族反对,叔向指责他“民知争端,将弃礼而征于书”。

而子产的回应是:“苟利社稷,死生以之。”

殷灵毓在这个时候,在遇到那两个书生,听到他们的话之后,让下人转述这个典故,意思很明确。

她知道他正被天下人唾骂,但她认同和支持他的做法。

新政触怒士绅,清流攻讦夺情,世人骂他禽兽不如,可那又如何?就如子产所言,只要有利于社稷,个人的荣辱得失,本就不该动摇决心。

从古至今,莫不如是。

张居正换了张纸,提了提嘴角。

看来,殷灵毓大概不会是政敌的人。

这样贴心而真切的关怀,来自于一个纯稚幼小的孩童,张居正有些好笑,也真就自嘲的笑了笑。

在孩子眼里,自己被骂了需要安慰,需要认同,她也觉得自己是对的,所以送来了这样一句贴切的安慰和支持,哪怕自己的年纪足以当她的爷爷辈。

可在更多人眼里,自己应该被骂,活该被骂,被骂就应该受着,不需要避讳,不需要换位思考,也不需要考虑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心情。

他们只需要发泄自己的郁气和怨愤,不满,就足够了。

血肉之躯,该如何无动于衷呢?

就像他现在也不由自主的感到温暖一样。

不过等到傍晚,殷灵毓又跟过来看着他睡觉时,张居正还是感到有些无奈的。

但医嘱也确实应该遵,张居正被迫放下了公文,早早歇下。

一连半月,每日喝了对症的药,吃了清淡,负担小的饭食,又被动的学会了细嚼慢咽,早睡早起,甚至被带动着试着抽一盏茶,打一打养生健体的拳法,张居正逐渐从满面疲色中被养出些精神来。

头也不疼了,眼前也不发黑了,就是……咳,也不再那么的坐立不安了。

说起来也是很没脸,这还归功于殷灵毓又是内服又是外敷的折腾了不少药给他。

但大夫面前,没脸就没脸吧,还能瞒住咋地。

人家是年纪小,又不是医术不好,张居正还没来得及抉择出到底要不要因为年龄和性别而讳疾忌医,人家都已经看出来了。

那……还是老老实实上药吧。

反正,至少,上药的是自己,还不至于晚节不保。

坐在案前,张居正抽空给戚继光写了封信,除了日常的政务,关怀,也写了对于戚继光将殷灵毓送过来的感谢,又嘱托戚继光动用仍在沿海一带的人手,前往吕宋,探查那番薯一事到底是真是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十三章溯寻(第2/2页)

至于殷灵毓的异常之处,张居正并没有叫戚继光去查。

他终究承了这份情。

无论殷灵毓背后是谁,至少眼下,她真心实意地在帮他,帮他活得更久些,好让他能看到新政的成效,还为他献上番薯那样的救命粮种,这就够了。

至于她的来历……若她不愿说,他便不问,在这波谲云诡的朝堂上,多一个真心盼他好的人,已是难得。

张居正的变化,自然也有有心人注意到了。

户部侍郎李幼孜借着商议漕粮的由头来到值房,将公文递上时状似无意道:“首辅近日气色甚佳,可是得了良医调理?“

张居正提笔蘸了蘸墨,批注的手未停:“李侍郎好眼力,前日戚南塘荐了位大夫,开的些土方子倒比太医院的更对症些。”

戚继光给自己送了大夫来,这是瞒不住的,张居正便就大大方方说了出来,只是不管年龄性别还是能力,一律的含糊不清。

李幼孜顺势在对面坐下,试探道:“下官内子常年头痛,不知可否请这位先生过府一诊?”

张居正抬眼笑道:“尊夫人身体抱恙?这可马虎不得,这样,太医院的院判医术出众,又与老夫相熟,不如老夫替你递一番帖子。”

李幼孜还待再挣扎一下,张居正微笑着推过一册账本:“倒是清丈田亩的事,还需李侍郎多费心。”

李幼孜知道话头已被截断,只得接过账本应道:“是,下官明日就派人去通州复查。”

待李幼孜退出值房,张居正凝视着窗棂投下的光影,摇了摇头。

看来番薯的探查交给戚元敬是对的,自己这边被盯的这般紧,想做些什么委实有些束手束脚了。

殷灵毓一边抓着张居正的身体努力修修补补,一边也想着该怎么寻找一个能够真正参与,或者影响政事的契机。

没几日,殷灵毓将“牛痘”递给了张居正。

万历年间,天花也是一大难以遏制的烈性传染病,整个明朝乃至以后的清朝,大部分平民百姓都笼罩在“痘疮”的阴影下。

天花导致人口锐减,尤其影响农耕经济,且皇室和贵族亦不能幸免,如当今陛下的的弟弟朱翊镠曾因天花夭折,包括当今陛下自己,朱翊钧,年幼时也曾得过天花,再往前嘉靖也得过,再往后得过的皇帝更有耳熟能详的康熙。

足以见得天花有多么肆虐而难以医治,预防。

虽然也有人痘法在江南民间流传和应用,但毕竟风险太高,官方应对天花又主要依赖隔离和祭祀,并没有很好的克制方法。

张居正把牛痘的方子拿在手里,很是茫然。

这触及了他的知识盲区。

作为文官首辅,他对医理只有基础认知,且很大一部分也是因为自己的身体大不如前,从而在求医过程中所了解的知识。

但要他毫无阻碍的看懂什么免疫什么种痘,属实有些为难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