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快穿:每次都是地狱开局 > 第四十三章 醉意

快穿:每次都是地狱开局 第四十三章 醉意

簡繁轉換
作者:音冰儿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18 04:50:55 来源:源1

第四十三章醉意(第1/2页)

房琯指着李白,对身旁的颜真卿笑道:“颜公,你看这李太白,醉了也不忘邀陛下赋诗,这份狂傲,古今罕有啊!”

颜真卿亦是莞尔,他素来端严,此刻也被这欢快的气氛感染,捋须笑道:“若非这般性情,也写不出那等锦绣文章,更不会千里仗剑来投了,此乃陛下魅力,亦是我大唐气运!”

李光弼笑罢低声对郭子仪道:“子仪兄,自天宝年以来,许久未曾见过这般……生机勃勃的景象了。”

郭子仪深以为然地点点头,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那含笑看着臣子们笑闹的年轻帝王身上,感慨道:“是啊,仿佛又回到了……开元盛世一般。”

不,比那时,更多了几分历经劫难后的坚韧与同心。

臣子们抛开了往日的拘谨和算计,尽情享受着这来之不易的胜利与安宁。

有人醉卧席间,鼾声如雷,被殷灵毓叫内侍背了下去安置,有人高谈阔论,唾沫横飞,吹嘘着自己在前线的战绩,亦有人清谈对饮,相视而笑,若有灵感迸发,便抓着纸笔继续挥毫泼墨。

殷灵毓吃饱喝足,听了一阵子,又向身边的徐蔓吩咐了几件事,便提早退场去睡了。

与此同时,长安城外,亦是难得的场面。

陛下有旨,与民同乐,不宵禁,军中自然派人安排了巡逻。

拨出的米面肉食在临时搭起的粥棚里散发出诱人的香气,缴获自叛军的酒水也被慷慨地分赐下去,虽然每人都只能分到少许,但这代表了天子和王师的心意。

百姓们自发地燃起篝火,欢快的胡旋舞,激昂的歌声乐曲……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一群自愿帮忙的官眷和军中文书,忙而不乱的主持着分发,脸上洋溢着喜悦。

士兵们也卸下了冰冷的甲胄,换上了干净的衣服,与涌入营区的百姓们混杂在一起。

老人们拉着年轻军士的手,絮絮叨叨地感谢他们保家卫国,孩童们兴奋的围着篝火追逐嬉戏,模仿着将军们打仗的样子,有些姑娘则大大方方将精心准备的荷包,巾帕塞到那些看着顺眼的兵哥哥手里,引来一阵善意的哄笑和年轻士兵的面红耳赤。

不知是谁先起了头,粗犷豪迈的军歌响了起来,随即,悠扬欢快的民间小调也加入了合唱。

人们围着篝火,手拉着手,无论男女老幼,无论军民官庶,此刻都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与和平的安宁之中。

有从河北,河南逃难至长安,如今听说家乡即将光复的百姓,相拥而泣,有在长安保卫战中失去亲人,此刻却因王朝得以延续而感到慰藉的遗属,默默垂泪后又擦干眼泪,加入到欢庆的人群中。

更有许多年轻的面孔,带着对未来的希望,兴奋地谈论着陛下的英武,谈论着即将到来的太平日子。

大唐,回来了。

翌日,晨曦微露。

宿醉的头痛并未如预想中那般袭来,房琯在一片柔软中睁开眼,茫然地眨了眨,才惊觉自己并非在自家府邸的硬榻上,而是身处皇宫。

身处一处雅致厢房的锦被之中。

窗外鸟鸣啁啾,室内熏香袅袅。

愣了片刻,昨夜记忆才逐渐回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四十三章醉意(第2/2页)

盛宴,诗篇,欢笑……后来便不胜酒力,再往后就……

“房公醒了?”

一名内侍轻手轻脚地进来,见他坐起,连忙上前服侍:“陛下吩咐了,诸位大人昨夜尽兴,不必急着早起议事,已命太医署备好了醒酒汤药,房公是用些粥点,还是先饮汤药?”

房琯一时哑然。

他虽乃前朝老臣,可何曾受过君王如此细致体贴的关照?

即便是最得赏识时,宴饮过后也是各自归家,何来留宿宫禁,醒酒汤药一应俱全的待遇?

类似的场景也在其他留宿宫中的大臣处上演。

待房琯喝了醒酒汤和粥水,整理好衣冠,随着引路内侍走向太极殿时,在宫道上恰好遇见了同样面带几分宿醉未消,却更多是惊疑不定的王维,颜真卿等人。

“摩诘兄,颜公……”

房琯拱手,压低声音道:“昨夜……我等竟都宿于宫中?”

王维苦笑着揉了揉额角,眼中却带着与房琯相似的感慨。

“是啊,醒来时也吓了一跳,陛下……思虑之周全,待臣下之厚,实乃罕见。”

几位重臣相视一眼,心中俱是暖流涌动。

捉鱼飞过的殷愿:其实,是宿主不知道你们都有没有地方住,到底住哪儿……干脆给你们统一安排了。

和在宋朝时,大臣都叫爱卿是一个道理。

大臣们醒了酒,聚到一起,通传后步入太极殿。

殿内,数十名书吏正俯首于案,小心翼翼的将一张张诗稿进行归类,誊抄,校对。

殷灵毓没喝酒,自然也早醒了,正拿着地方送上来的折子看,房琯看着那群书吏脚步微顿,旋即拱手问道:“陛下,这是……?”

殷灵毓放下手中的奏折。

“昨夜诸卿诗兴勃发,佳作频出,或记战事之艰,或抒报国之志,或言黎民之盼,皆是心血之作,更是此番平定祸乱的见证,朕已吩咐下去,将这些诗稿整理誊清,编订成集,刊印发行,留存后世。”

此言一出,殿内众臣,无论是刚到的房琯,王维,颜真卿,还是跟在后面进来的郭子仪,李光弼,张巡等人,皆是一震!

编纂成集!刻印刊发!传之后世!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他们昨夜那些诗句,将不再是酒后随兴,而是与这场定鼎天下的平叛大业一起,被镌刻在大唐的历史上!

他们的名字,他们的心声,将随着这诗集流传千古!

文人求的是什么?

不就是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吗?

就连郭子仪,李光弼这等名帅,此刻也觉胸中豪情激荡。

他们的战功自有史书记录,可他们大多不善诗文,所作不过直抒胸臆,却能与文臣们一同被陛下如此郑重的对待,如何能不感动和自豪!

贺兰进明更是喜形于色。

他昨夜也凑趣诌了几句,虽自知粗陋,但能入选此集啊!

陛下果然不会亏待任何有功之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