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快穿:每次都是地狱开局 > 第十九章 转手

快穿:每次都是地狱开局 第十九章 转手

簡繁轉換
作者:音冰儿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18 04:50:55 来源:源1

第十九章转手(第1/2页)

于是上课的又变成了两个崽。

韩琦不知内情,但还是认可了殷灵毓的手段。

他只要结果。

而结果就是,殷灵毓能轻而易举平衡好这些事情,安抚好福康公主。

这对君主而言,也是必要的能力。

狄青没能再来找过殷灵毓,而是被韩琦捏着鼻子重新拉到自己身边。

狄青本来离开范仲淹和韩琦后是跟着尹洙的,但前阵子狄青差点儿成为枢密使时,虽然没有任命,却有风声。

尹洙自然是暗地里联系过狄青。

而他根本不听尹洙的话,主动表态拒绝,还不搭理他。

尹洙也快被他气死了,韩琦只是敲了敲边鼓,他就很痛快的放了手,把狄青还给了他的前上官。

虽然知道他这人长得好看还能打但是很气人,但之前没气到他头上啊!他还能养一下!结果呢?他简直自讨苦吃!

他本来要扶自己人上去的!

不过官家最终定下了晏殊,那也还行吧。

好歹比狄青听得懂话。

哼。

养什么养,不养了。

韩琦其实也不想养,架不住狄青现在官家和殿下都看重,而且,狄青确实是挺能打仗的。

那还能有什么办法,既然都要回来了,教呗。

狄青要说真的不聪明,那也打不出那么多胜仗,但问题在于,朝廷上的弯弯绕绕,他是真的完全不明白。

也幸好,他把殷灵毓的话给听进去了。

韩琦将狄青拎回自己麾下后,本想着凭自己的手段,管他是真榆木疙瘩还是装木头桩子,总能将他雕出个形状嘛!

于是抽空便将狄青叫至值房,屏退左右,打算点拨一番,耐着性子从最基础的派势讲起。

“……朝堂之上,绝非非黑即白,譬如西北军饷调配,你枢密院呈报,需经三司,其间便有运作之余地,三司使若与你交好,或有所求于你,此事便顺畅无阻,若反之,则处处掣肘,此非贪渎,乃是人情往来,利益交换之常情。”

韩琦一番剖析,自觉已讲得足够浅白,却见狄青仍是那副似懂非懂的模样,不由问道:“汉臣,可听明白了其中关窍?”

狄青沉吟片刻,抬起头,目光坦诚得近乎无辜,直愣愣的问道:“韩相,若三司使故意刁难,延误军机,岂不是渎职之罪?为何不直接弹劾他,反而要先与他交好?若他所求乃非分之事,难道青也要应允吗?”

他倒是第一次敢大胆表达自己的不解了,韩琦却被问的一时语塞,深吸一口气,试图换个角度。

“弹劾?证据何在?程序繁琐,旷日持久,边关将士等得起吗?”

“所谓交好非是让你徇私枉法,乃是平日公务往来,态度谦和一些,年节时分,一份不逾矩的节礼,几句关怀问候,留下情面,日后公事公办时,对方也自然少些刁难!敬人者人恒敬之!”

狄青似懂非懂,又问:“若青依礼相待,他却仍旧刁难,又当如何?”

“那便需借势!”

韩琦只觉得自己的耐心在飞速流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十九章转手(第2/2页)

“你可寻其政敌,或联合与你利益相同之同僚,共同施压,譬如,你可暗示他,若此事不成,陕西转运使那边,你也爱莫能助……这其中关窍,你需自行领会!”

狄青更加困惑:“陕西转运使与此事何干?青与转运使并无深交,如何能助他?”

“你……!”韩琦扶着案几,深吸了好几口气才缓过来。

对!就是这个味儿!

当年狄青风风火火跑到他面前给人求情,落了他的脸面也是这样的!

这狄汉臣,于军阵厮杀时机变百出,怎的到了这官场之上,就如同换了个人,直愣得能气死活人!

他韩琦日理万机,哪有那么多时间与精力,去从头掰开揉碎地教一个四十多岁的“学生”理解何为政治妥协与人情世故?

更何况,看这架势,就算教了,恐怕也是徒劳。

韩琦闭了闭眼,勉强平复了一下,挥了挥手:“罢了,罢了……你且下去吧,近日……莫要轻易在人前发表见解,一切……一切待我吩咐。”

狄青虽不明所以,但还是老实应下:“末将遵命。”

看着狄青的背影消失在门外,韩琦揉着额角,沉默了许久。

几番尝试,次次如此。

韩琦终于放弃了。

最终,韩琦铺开信纸,提笔蘸墨,一气呵成,吹干墨迹封好,唤来心腹,嘱咐其快马加鞭送至范希文处。

做完这一切,他长长吁出一口气,仿佛卸下了一个沉重的包袱。

是的,韩琦学着尹洙,将狄青连同他那些令人啼笑皆非的问题,一并打包,送还给了他的前前上官。

此刻正在地方任职的范仲淹。

信中大意便是,希文兄,汉臣乃兄一手提拔,性子纯直,于军务一道确是良材,然中枢机要,非仅勇武可胜任,弟才疏学浅,恐误其前程,思来想去,唯兄之耐心与威望,或能再琢此璞玉……

总之,这烫手山芋,还是您老兄接着吧!

他不干啦!

要说他和范仲淹都是新政一派,当年新政破灭后也是一起起起落落的,就算宋夏战争间是有分歧,但那是官场上的面子事,私交仍旧很好,也都是官家的重臣,没有被一贬到底,只是韩琦先被启用调回了中央,而范仲淹还在地方上任职。

但俩人通信也没断过,韩琦也刚跟范仲淹隐晦点明过官家立储的风向,还有自己对那位殷灵毓殿下的看法。

范仲淹对殷灵毓也算是有了一些基础的了解,感官不坏。

于他而言,是皇子还是公主并非首要,其人心性是否仁厚,志向是否在苍生,才是根本。

而这位殿下虽小,却真切的于君为孝,于国为忠,不尚空谈而重实务,亦有敢于直言的胆魄与公正。

范仲淹自己便曾因直言屡遭贬黜,设身处地一想,此心此志,竟与他不谋而合。

若官家无嗣,以此女继统………

未必不是苍生之福。

只是接踵而来的第二封信,给范仲淹打了个措手不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