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赛博狂乱 > 第二百五十八章 衰退之源

赛博狂乱 第二百五十八章 衰退之源

簡繁轉換
作者:夏风道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8-01 14:53:09 来源:源1

(如果读者您看了觉得好的话还请多多评论,为本作品打分支持哦,您的意见真的很重要。)

…………

我们都知道曾经的旧美国在二战结束之后的二十余年间都是世界第一大工业国,甚至于在1945年时,旧美国国内的制造业工人人数与总的就业人数的比例一度高达38%,但这个辉煌的数据却在七十余年后的2022年下降到了只剩8%。

而这制造业有如河谷进入了枯水期一般的巨大衰退则始于1953年开始,但此刻的旧美国也仍旧是当时整个地球上的最大工业国,同时也是贸易顺差最大的国家,经济依旧可以称作是空前的繁荣,美国人民们的生活也仍然是一片光明向好。

再在随后的十五年制造业不断的衰退之中连带着美国的国际贸易业务也随之变得更加疲软,终于是在十五年后的1968年曾经全球最大的贸易顺差国美国第一次出现了国际贸易逆差,虽然也就仅仅只是11亿美元,但这也已经足以被后来所有研究旧美国历史的学者们公认为美国制造业衰退、开始经济转型的重要节点年份。

至于说旧美国制造业衰退的根本原因,则有两方面的重要影响,第一则是由于地缘优势远离于欧亚世界大战之外,使得美国得以坐看那些旧的工业制造业霸主国家德国与殖民主义经济强国英法斗上了个两败俱伤、赤地千里,平白地继承过来了原本应该属于欧洲工业产能的市场、逃避战乱的人才与劳动力(爱因斯坦、冯布劳恩(改信福音派))、以及游离资本,迅速发展起来了本国工业能力(造船业:世界大战期间以著名的“自由轮”运输船为主,以及其改进型号“胜利轮”和其他,一共生产了3700余艘,若是均摊到二次大战总计六年的时间里,平均下来每天都能有一艘半的运输船下海通航,以此而养活了的造船厂以及上游供应链更是无法统计。)。

而这在战争期间成为了优势的地缘因素,则又是在战争结束过后的和平发展阶段变成了劣势因素,毕竟美国与欧洲之间到底还是有着一整个大西洋横亘其间,即便有着马歇尔计划的帮助让美国产品在战后依旧可以在无关税保护的情况下对欧洲市场进行产品倾销,但旧美国也始终有着运输成本、用工成本、以及能源成本等等的竞争劣势存在,加之以人类生产力不断以爆炸般的速度飞速成长,制造业所需要的劳动力也愈发精简等等因素。

这些所有的一切原因都使得一个来自于北美洲的工业强国无论再怎么样强大,也不可能成为欧洲的工业核心。这一桂冠终究还是在许多年后被得到了俄联邦廉价能源支持的原工业霸主德国给重新戴上,以此而生的各种各样美德两国之间的利益冲突更是在此后许多年里持续不断。

再聊回旧美国,在其因为各种因素不断流失着制造业优势的情况下,更令本就不断衰退的旧美国制造业经济雪上加霜的是,在1968年以后一直到二十一世纪千禧年前夕,这一段时间内所发生的1973年石油危机、1979年石油危机、1990年海湾战争,一共三次由于石油危机而导致了的旧美国经济危机又是进一步加快了美国“去工业化”的进程。

当然这背后多半也都归功于“旧美国”出于政治因素、油太人权贵的支持(川宝竞选第一大金主,投资一亿刀乐的油太赌王遗孀)以及建国之初就一直存在的新教福音派立国思想而对于异色劣的坚定拥护,让其不得不被卷入因为异色劣对于迦南地的主权侵犯而引起了的中东宗教战争泥潭之中,进而使得中东这一石油主要供应地区对于旧美国的普遍交恶。

以至于让中东宗教战端开启、美国坚定维护异色劣的国家安全、中东石油主产区切断对于美国这世界第一工业国的能源供应、美国陷入由能源危机所导致了的经济危机、最终加速了旧美国工业的衰退。而这一事件链条都已经成为了旧美国在二战之后的政治新常态。

但同时也正是因为旧美国工业在二十世纪下半页的急速衰退,迫使其也迅速开始了自身产业的调整重塑,一边是迅速从自身的产业结构当中摈弃了那些门槛较低的制造业品类,转而加大了国防军工、电子信息化、生物医药等等高技术壁垒的行业吃起来了垄断饭。

另一边则是借由自己曾经制造业第一强国的余威、继承自老牌全球殖民国家英国的金融霸主地位,以及1973年与沙特尚且还交好时所达成的美元石油结算协议,让美元正式成为了全球货币,进而拥有了发展金融业方面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并借着这种优势迅速发展起来了收割全球财富的全球化战略。

至此,美国的制造工业业便算是黄土埋到了脖,再不见了往日的辉煌,基层工人也彻底失去了他们所向往的‘美国梦’,伴随着7、80年代那些成长于这一黑暗年代的年轻人们在直面这一社会现实而感到了失望后,所掀起来了的‘嬉皮士文化’对于反战思想、对社会正义的反思,旧美国制造业流失所造成的旧美国社会阶层的失衡直至今日都在一直反噬着这片曾经繁荣的土地。

而旧美国上层建筑与底层劳动人民之间割裂的源头也恰恰就在此处,正是因为旧美国的国家产业支柱早就已经从传统的制造业产业转移到了高新科技产业以及金融业上,所以才会令旧美国的‘民主政府’愈发看重‘精英阶级’们的脸色,而忽视了那些人数占据绝对优势的一般劳苦大众。

那些个安坐在了白宫或者联邦政府议会内部的精英们对于人民们的意见也慢慢装作了听不见,对于人民们的诉求也渐渐地不予理睬。

很快,旧美国的政府就彻底变成了精英阶级们的爪牙鹰犬,各种各样旋转门、贿赂的丑闻层出不穷屡见不鲜,却再不见一人站出来对其进行指责。

而这群肉食者们与一般美国民众们之间联系的纽带也就只剩下来了人民们手中一张张的选票。那些个角逐于总统竞选的候选人们也再不深入探讨民生与政治,反而是极力地将人民们的视线转移到了诸如堕胎、性别议题等等永远也得不到一个正确答案的议题之上。因为他们之中没有哪怕一个人真的有能力去解决旧美国所面临的底层问题,并且他们也早就已经没有想要去解决这些底层问题的意愿。

这些旧美国的精英们所做的一切行动都只有唯一的一个目的,那就是从人民们的手中套取那一张张宝贵的选票,然后将这些选票所赋予的权利再高价地出售给他们身后的资本阶级。

所以才会出现人们口中调侃般的说法——旧美国的民众们每隔四年才会有一个月的当人机会,而那一个月便是总统宣战的投票月,除去那一个月的时间,旧美国的政府与旧美国的民众就像是各自存在于两个次元的时空当中,你过你的,他过他的,再无任何交集。

……’

像这样新奇的观点“V”也还是第一次听人提起,并且这掺杂进入了历史与各种案例的翔实讲述,也确实是令得“V”顿时感觉到自己头一次真正地拨开了重重阴云的笼罩,看清了那人人口中都无比怀恋着的“旧美国”样貌。

但还来不及拓展开自己的大脑去思考,随着那电视栏目当中嘉宾地再一次开口,“V”便又听见了另外一些自己同样从未了解过的“旧美国”面貌:

‘……以上就是关于旧美国政府作为一个‘民主国家’却反而做出种种‘看似’违背了人民意愿的举措的原因之一,那我们接下来再来看我刚刚提出来了的第二点——即‘旧美国人口结构的不断变化’。

而要使说清楚这个问题的话我们甚至都得再把时间拉到二战之前做一下简短的背景介绍。

可能现在很多学校里的教科书都已经不向孩子们教授旧美国历史很多人都不是那么清楚了,但旧美国确实是一个从英帝国殖民地中独立出来了的原殖民地国家。

所以从其一开始,1776年独立以来的人口构成则主要是由中西欧的白人殖民者以及三角贸易所带来了的没有公民权利的黑人奴隶所构成。至于美洲当地的原住民,呵呵……旧美国向来是宣称这一片美洲大陆自古以来都是‘无主之地’的,以及旧美国立国之本——新教福音教派中所主张的“天定命运论”,这个宗教思潮主张信仰着福音教派的欧洲人在美洲的统治不仅是上帝的旨意,并且上帝还授权着基督徒们继续向外扩张,从原本立国之初东海岸的十三州,一直扩张到了极盛时期的五十州。

这中间由美国人对于原住民以及他者的排斥更是充斥在了社会当中的每一个角落,当然也就更不可能并没有将那些原住民视作自己国家的一份子,而仅仅只是将其作为一群会说话的‘野生动物’来对待……’

(一句题外话,著名的黄金国与他的毁灭者“伟大的探险家”弗朗西斯科·皮萨罗。

我写到这突然就想起来我曾经读过的一个小故事,然后我又重新搜到了,说的是弗朗西斯科的随军牧师文森特,在入侵印加帝国时遭遇到了印加皇帝所带领的军队,然后文森特就跑到了印加皇帝的面前手捧圣经要求印加皇帝皈依基督教并承认西班牙国王的统治。

一开始这跨服聊天一般的行为自然是令印加国王感觉到了疑惑,随即便向文森特询问这圣经里头写的是什么,所谓的基督教又是什么东西,再等到了文森特向国王大概说明了基督教的教义后,印加国王自然是拒绝了其无礼要求,并将那本圣经丢到了地上。

但就这个将圣经丢到了地上的行为随后就成为了西班牙正式毁灭印加帝国并抓捕了印加皇帝本人的战争借口,而这一行径与异色劣大使手捧圣经声明迦南是他们的领土又是多么样的相似?

另外题外话的题外话,那个“伟大的探险家”弗朗西斯科本人就是一个臭名昭著的刽子手,它不仅是带领武装暴力毁灭了印加帝国,还在数次“远征”之中屠杀美洲原住民无数,劫掠原住民用于装饰用的黄金艺术品无数,最后甚至还得到了当时的教皇克莱门托七世的教皇诏书嘉奖。

这就是欧洲白皮猪们给世界带来的所谓“文明”。并且我丝毫不怀疑,若是百余年前耻辱时代我们的文化也如同美洲文化那般孱弱的话,我们所遭受到的苦难恐怕就远远不仅仅只是“半殖民半封建”了。)

“嗯姆姆姆……”

只是等荧幕前头的“V”将嘉宾口中这一句冷笑着说出来了的原住民境遇给听进了耳,像这样久远的历史也并没有引起来“V”的什么共情,仍旧是平静地享用着自己面前的诸多美味。

‘……再在独立后的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时期,被物产丰富的美洲大地哺育着的旧美国一直都处在了一个人口高速自然增长的阶段,并且还伴随着来自于欧洲的大规模移民浪潮,使得旧美国的人口直接从独立时的300万人在120年间爆炸增长了25倍来到了7621万人。

虽然在这段高速发展期中也曾有着诸如1882年5月6日《排华法案》的颁布,吸收移民的政策也曾一再收紧,但大体上旧美国仍旧是处在了内增长与外来人口增长双高的局面,且这一段时期内的人口比例也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仍旧是以不同族裔的白人占据八到九成的绝对多数。

……’

…………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