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抗战之随身空间 > 第330章 晋东南破袭战

抗战之随身空间 第330章 晋东南破袭战

簡繁轉換
作者:六零山人reborn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6-21 01:55:06 来源:源1

受到前些年抗日神剧的影响,很多人认为只要趁鬼子不注意,悄悄靠近,躲在炮楼的射击死角,那么端掉炮楼就是手拿把抓了,这其实是对真实抗战的一种误解。

炮楼在山西这种山区丘陵地带,对八路军游击队的活动限制最大。通过控制交通线和地区的重要节点,将八路军分割钉死在一小片地区,再派出军队对被分割的抗日根据地进行一轮又一轮的残酷扫荡,使得八路军损失惨重。

与许多影视剧中表现得不一样,炮楼并不是单个的建筑,它是一个总体防御体系,据点里的高层炮楼只是这个体系的核心。整个炮楼一般都是建在比较高的地方,在炮楼的外边,会有一圈围墙,围墙上有射击孔,围墙圈成的院子里,修筑着仓库以及住人的房子。

围墙外边,挖有壕沟,壕沟宽度在两米以上,深度超过一米五,在壕沟以外,还有以铁丝网或者木刺拒马等等障碍物,这道障碍物组成的防线宽度大多在五米左右,人根本穿不过去,剪断铁丝网也很难清理出一条通路,并且铁丝网上布置着地雷和手榴弹。

为了便于警戒,鬼子把炮楼前面一大片树木、杂草、石头全都铲平了,寸草不留,成了光秃秃的平地。铁丝网以外是一大片空地,这片空地一般是二百米范围,大一些甚至会有五百米,在这个范围以内,不允许有民房,不允许种高粱、谷子、玉米之类的秆子比较高的庄稼,也不允许有任何的遮挡物。

没有重火力的八路军部队,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来攻打这种鬼子的据点,基本上都会无功而返。白天进攻,部队没地方可以隐蔽,就成了活靶子。晚上也不好打,炮楼上两个探照灯来回扫,把四周照得亮如白昼,一打起来,八路军还是会暴露在机枪火力下。如果遇到围攻,鬼子据点只需要把吊桥拉起来固守待援就行,而在封锁最严密的地方,炮楼之间甚至可以做到相互用机枪火力进行支援。

特务四连将要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状况的破袭任务。

鬼子在白晋公路的据点,其实在今年年初就已经开始修建了,不过大都位于白晋公路的最北段,基本上集中在东观、峪口、来源、牛寺等乡镇。每个据点里会布置一个12人的小分队,相当于一个班的人数,带有一挺机枪或者一具掷弹筒。

随着日军这次在晋中晋南(晋东南)军事行动的展开,这一带据点里面的鬼子大都被抽调南下到新建据点,原来的老据点由伪军代替,一个据点除两三个鬼子负责监视监督外,大部分都是伪军。伪军基本上只有步枪和轻机枪,但是胜在人数比较多。

不知出于什么原因,鬼子这次在山西的军事行动,和在冀中冀南一样,没有让伪军部队参与,但随着日军占领地的增加,兵力不足的缺点就显现出来了。

为了加强新增据点的兵力,梅津美治郎不得不将北面据点的日军大部抽调出来,配合独立第三混成旅团和骑兵第四旅团,沿白晋公路中段到南段进行驻守,不足的兵力只能让伪军来代替。

潞城县位于长治东北部,太行山西麓,上党盆地东北边缘,白晋公路其实不从该县境内通过,只是从潞城西北边缘经过。从路城附近经过的白晋公路,属于位于白晋公路的中南部,基本上处于整条公路的中段下游,日军在这一段公路上建设的据点较少(主要是还没有来得及建设),特务四连往这个方向派遣的人员也不是很多,只有一个排不到三十多人的小队。

特务四连,也就是特种大队,对外名义上也是三个排的编制,但在内部却被划分成了四个小队,每一个小队包括了两个侦察组(6人)、一个爆破(排爆)小组(4人)、两个狙击小组(6人)、一个火力支援小组(8人)、三个突击组(9人)

一个医疗组(2人),加上正副指挥官共37人。

这样的一个特种小队,到了战场上之后,也可以根据战场实际情况分解成两个战斗小分队,执行不同的任务。

白晋公路下游段特务四连安排了一个小队,从潞城往北的上游地界,则安排了三个小队一百余人。换句话说,上游的白晋公路才是他们的重点目标,特别是襄恒到沁县、沁县道祁县这之间的公路。

根据每一次任务的不同,队员们所携带的武器装备各有不同,但基本的单兵装备(除了火力支援小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加上M1911A1柯尔特手枪。

这两款二战美军标准装备,孙义成从美国洋轮“杜纳巴兹号”上弄来之后基本上没有用过。主要是加兰德步枪的数量不足,虽然有2600支,听起来不少,但要是考虑到后续战损更换补充的话,2600支其实并不多。

特种大队组建,在使用了一段时间的毛瑟系列步枪(汉阳造、中正式、三八大盖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都源自德国的毛瑟步枪)后,为了后勤补给方便以及持续的火力输出,孙义成还是把世界上第一款半自动步枪拿了出来。

既然是特种部队,不可能身上只有一种武器,威力强大的柯尔特自动手枪当然也得拿出来,人手一支。

考虑到这次作战任务要面对的是鬼子的炮楼,所以61公斤的81毫米迫击炮和58公斤的大口径机枪就成了重点携带的武器,否则攻打炮楼的效果就会不佳。队员们在携带了步枪和手枪之外,携带最多的就是迫击炮弹和机枪子弹了。

将破袭重点放在了白晋公路上游,孙义成的安排和日军第一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两人的安排差不多是针尖对麦芒,不谋而合,关键就看搞破袭的特务四连,做防守的日军独立第三混成旅团和骑兵第四旅团哪一个技高一筹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