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抗战之随身空间 > 第68章 第一次改编

抗战之随身空间 第68章 第一次改编

簡繁轉換
作者:六零山人reborn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6-21 01:55:06 来源:源1

孙义成这次下山弄到的物资,让整个游击队都沸腾了,包括才来两天的那些新加入的战俘兄弟,因为这么多的武器弹药以及粮食,一个人下山一个晚上就弄到了,不吃惊都不行。

还好,有了刘二柱这个帮手,孙义成忽悠加喝骂,加上这么多物资的喜悦,让众人忽略了对物资真正来源的思索和追究。

孙义成在脑门上多出了几圈汗之后这事就这么过去了,不过也让他清楚这种事以后得少干,要干也是别人发现他捡漏,他自己不能再出门“发现”物资了。

吃的有了,穿的也有了,武器有了,弹药也有了,剩下的就等这一百五十四名矿工战俘们身份转变了,要等他们从矿工转变为士兵,现在需要的就是身体恢复而已。

说实话,在鬼子的煤矿里面能够坚持生存到现在的人,身体要是不够坚强早就死了,所以这一百余人在经过两天的休养后身体基本上都复原了不少,除去个别人之外,大部分都能够做一些诸如跑步的健身运动了。

当然,这里面营地伙房每顿饭大量的肉食也是一个关键,新鲜猪肉、腊肉、鸡鸭肉,轮换着给这群新人吃,营养跟得上是他们恢复快最大的原因。

第三天开始,王子海就带着已经能够自如活动的战俘开始在玉皇殿山门附近搭建房屋,当然是茅草的那种。虽然山洞里可以再住进去十几个人,玉皇庙里面也可以睡二十多个,仍然有一百多战俘没有地方住。

孙义成已经让蒋金德带人拓宽加深两个山洞,以期住进去更多的人,但眼下的一些问题还得他们自己解决。这不,王子海就带人干上了。

不过新搭建的草屋防风防晒还可以,要是遇到下雨天,那和外面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孙义成最后还是要求他们在靶场山谷那边去挖一些窑洞。

训练的时候他就观察过,靶场山谷左右边是山崖,右手边用来训练攀爬的山坡土层还是很厚的,完全是一面土坡,挖窑洞完全可以。那一面土坡,挖十几个大一点的窑洞还是可以的。

新人身体好转,队伍的整编就提上了日程。原来只有十三个,孙义成也没有指挥灵活,武器配备也可以随心所欲。

但现在已经有一百多人了,完全是一个连的人数,应该有一个明确的队伍编制,好便于今后的训练以及作战。

一百五十四人的战俘,加上游击队十二人(孙义成不算),那就是一百六十六人,孙义成决定先组建一个连,外加一个重火力组。

基本组成为三排三班,一个班加班长共十二人,一个排加排长副排长共四十五人(重机枪组五人,掷弹筒组两人),一个连加连长副连长共一百四十人(通讯兵五人)。重火力组二十一人,炊事班五人。

火力方面,连队重机枪、掷弹筒小组配备到排,轻机枪配备到班(欠一挺);重火力组,两门90毫米迫击炮,七具掷弹筒。

火力组方面暂时没有配备机枪,全部以火炮为主(掷弹筒也可以看做是微型迫击炮)。

军官任命方面,孙义成任命蒋金德为这个新组建连的连长,王子海为副连长;刘二柱为一排排长,董明凡为二排排长,李同海为三排排长,三个排的副排长由解救出的**战俘里的军官担任。

班长方面,游击队十二人除了李同江、赵志家、石梁之外,贺俊才、赵家志、杨才宝等人全部被孙义成委任成为班长,不够的部分就由**战俘来担任,副班长全部由解救过来的**老兵担任。

这样的编制在孙义成看来还是不怎么合理。他的想法是,自己一个连,最少能够和鬼子一个中队抗衡,不管是人数方面还是火力方面。

鬼子一个标准中队是一百八十人,有六挺轻机枪,三个掷弹筒小组,没有准备重机枪,重机枪到大队级别才有。

按照对抗鬼子一个中队火力人数编制自己的队伍,是孙义成想在同级别对抗中,不需要因为人数少而担心自己的队伍。

火力方面三挺重机枪九挺轻机枪就不是鬼子一个中队六挺轻机枪能比的,另外他还有一个两门90迫击炮和七具掷弹筒的重火力组,妥妥碾压鬼子兵。

孙义成仍然是这支队伍的队长。以后队伍扩充到营、团,他也是队长。当然,如果队伍被上级成建制收编以后,他就是营长或者团长,目前他还是队长,最高指挥官。

队伍整编完成以后,蒋金德就按照之前的方式开展军事训练。白天进行实弹射击、越野跑(爬山)、队列训练,晚上则是训练检讨、武器保养、文化学习,最后就是对士兵战术方面的讲解。

这方面,基本上都由孙义成自己来当教官,连长和副连长也会参与进行。

由于新战士都是上过战场的老兵,在队列训练方面有很好的基础,身体条件又好,体能训练方面也让人满意,于是孙义成就加强了他们在实弹射击方面的训练,还有文化课学习以及技战术能力的提高,重点训练三人一组三组一队的战术。

按照他目前的编制,一个班仍然是三个战斗小组,不过成员由三人变成了四人。通常情况下,由班长、副班长以及另一名战士各自带领一个战斗小组行动。

为了便于互相照应,三个战斗小组一般排为三个梯队,呈三角进攻队形,小组内的三(四)名成员分工明确,或是进攻,或是掩护,或是支援,每个战斗小组、每名战士分工明确,就可以避免在进攻或撤退时,部队拥挤一堆。

由于分工明确,在执行爆炸、投弹、破坏、侦查等任务时,就可以迅速派遣其中一个战斗小组或战斗班,避免临时抽调的麻烦。

另外,在进攻时,战斗小组并不一定呈三角队形,班长或组长可以根据敌军火力、地形等情况,随时选择有利的阵型,灵活性相当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