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抗战之随身空间 > 918.韦维尔和首相的矛盾

抗战之随身空间 918.韦维尔和首相的矛盾

簡繁轉換
作者:六零山人reborn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6-21 01:55:06 来源:源1

不待斯利姆和奥金莱克两人有所反应,蒙巴顿已经一步上前,从对方手里几乎是将那份文件抢了过来,急不可耐的翻看起来,脸色却是越来越难看。

几分钟后,蒙巴顿沉着脸,将文件交给伸过头来的奥金莱克,自己则一言不发的朝后面走去。这份协议是真的,上面盖了英国印度总督的大印,还有韦维尔的亲笔签名,时间是今年四月份。

当时蒙巴顿还在欧洲,对印度的情况根本就不清楚,那时韦维尔既是印度总督,又是英印军司令官,还是东南亚战区司令官,三个官位集于一身,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做出的这个决定,这些,蒙巴顿都不知情,所以他无法做出判断,必须得仔细思考一下,或者发电报回新德里,和总督沟通询问一下。

和蒙巴顿不同,奥金莱克在看完这份协议的副本之后,虽然也是一言不发,但脑海里却开始了一阵思考,因为他想到自己在新德里时和特朗普的那笔交易,难道说总督阁下也和自己一样,和特朗普先生私下里有一笔交易?

看完文件的斯利姆,不知道蒙巴顿和奥金莱克两位上官心里的想法,但他知道文件副本是真的,两位上官不说话,他自然也不能先发表意见。

赵志齐派人送来的这份文件当然是真的,只不过时间方面有些出入,而能够获得这样一份让蒙巴顿和两位手下惊讶的文件,还得多亏千里之外的印度总督韦维尔。

自从被伦敦方面一下子撸去了两个重要职位,只剩下一个印度总督头衔的韦维尔心里清楚,伦敦唐宁街地下指挥部里那位对自己有意见和看法了,更准确地说对他在印度的工作已经不满了,让这位英国元帅立即想起战争初期自己在埃及的遭遇,首相又开始在作怪了!

别看丘吉尔在前去年六月提升韦维尔为英军元帅,但两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那么友好,相反,还存在很多的“不愉快”,至于原因还得从战争爆发开始时说起。

二战爆发的前两个月,韦维尔被首相张伯伦调往埃及,出任中东英军司令部总司令,晋升为临时上将,指挥中东地区仅有的五万英军(后来兵力逐渐增加)。

德国入侵波兰(二战爆发)后,闲赋在家的丘吉尔被首相张伯伦刚调入内阁,成为海军大臣。刚一上任的丘吉尔,自然要做一些事来证明自己海军大臣的存在。为了加强英军在欧洲的军事力量,他下令从时任中东英军总司令的韦维尔手底下抽调八个正规营到欧洲战区,结果却被韦维尔拒绝了。

中东英军司令部设在埃及,当时的北非和东非地区,有五十五万意大利军队,而在中东地区的英军,仅仅只有五万,人数只是意大利军队的一个零头,英军“人员缺编且训练不够、装备与弹药缺乏”。

兵力绝对弱势的情况下,想要保持大英帝国在地中海和红海交通线的畅通,不但不能调走部队,反倒要增加部队,所以韦维尔没有执行时任海军大臣丘吉尔的命令,保证了六月份意大利对英国宣战时中东英军拥有一定的实力,维护了地中海和红海交通线的畅通,不想却因此得罪了丘吉尔。

后来的北非战争中,韦维尔指挥五万英军,不但定住了五十五万意大利军队的进攻,还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英军在两个月内推进八百余公里,俘虏意军九个师的官兵十三万人以上,缴获近四百辆坦克和一千二百九十门火炮,英国第七装甲师“沙漠之鼠“的著称,也正是在韦维尔指挥下获得的(我之前以为是蒙哥马利指挥时获得的)。

正当战局发展顺利的时候,已经成为战时首相的丘吉尔,又来干涉韦维尔的指挥了,以帮忙希腊作战部队为由,要求韦维尔把四个师的主力调往希腊战场。海军大臣的命令韦维尔可以不听,但首相的命令韦维尔必须听,不得已,他只能答应从中东英军中调走四个师去希腊,而且是主力师。

四个师被调走之后,因为缺少足够的兵力追击意大利军队,以抢在德军登陆前全歼在利比亚的意大利军队,结果隆美尔一来,英军兵力不足,韦维尔只好带着部队撤退。

希腊战场,虽然从中东调了四个师过去,但兵力仍然严重不足,没有能够挽救希腊战场的危机,英军同样以失败告终。

换句话说,丘吉尔的行为在两头都没有讨到好处,反而让北非战场形势恶化,但首相却将这种责任归咎到了韦维尔身上,认为是指挥不力造成的。

后来的战斗,韦维尔和隆美尔几次交手,双方互有输赢。在与得意军队交手时,韦维尔还得我接受丘吉尔的命令,从埃及派出部队去到中东地区的伊拉克,推翻了亲德的政府,又派部队开往叙利亚,占领了维希法国据守的地区,算是给英国涨了不少脸,可是韦维尔在执行“战斧”作战计划时,却以失败告终,英军再一次撤退。

听到“战斧”失利的消息后,丘吉尔郁郁不乐地徘徊于数小时之久,内心对这位中东司令官开始不满起来。丘吉尔认为,韦维尔已经是一个心力交瘁的人了,隆美尔已经把他新近赢得的桂冠,从他的头上扯下来扔在沙漠中了。

经过反复考虑之后,为了推卸责任,丘吉尔决定换马。他和内阁和军界有关方面商量之后,这才决定将韦维尔和印度总司令奥金莱克互换一个位置,让奥金莱克去担任中东总司令,而让韦维尔去担任印度军总司令,这件事发生在一九四一年底,也就是日本要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前夜。

应该说,韦维尔调任印度,他和首相丘吉尔之间的矛盾也算告一段落了,只是随着缅甸抗日军的出现,日军攻占印度国土英帕尔,以及随后发生在印度大陆上的一系列不愉快事件,让丘吉尔又想起了前者在埃及时的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