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七零易孕娇娇女,馋哭绝嗣京少 > 第543章谁弱谁有理?

七零易孕娇娇女,馋哭绝嗣京少 第543章谁弱谁有理?

簡繁轉換
作者:舒莓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12 04:43:47 来源:源1

江舒棠家境好,大家是都知情的,她大方,众人也都知道。

听到赵春燕这么说,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江舒棠带头孤立赵春燕。

不然东西大家都可以吃,为什么就是不给赵春燕吃?

而且说起来就是一罐辣椒酱,至于把人的尊严放在地上踩吗?

况且赵春燕都下跪了。

“周同学。话不能这么说,偷吃的确是不好,大家都知道,但是不过是一些吃食罢了,又不是钱,赵同学也不是故意的,她要不是实在饿的惨了,能干出这种事来吗?大家都是大学生,......

夜色如墨,缓缓铺展在昆仑山巅。重建后的光碑静静矗立,碑体内部的彩色丝线仍在微微脉动,仿佛尚未从那场贯穿天地的共鸣中苏醒。林小满抱着昭宁坐在屋檐下,女儿早已沉入梦乡,金瞳闭合后像两枚被月光照透的琥珀。她轻轻替孩子掖了掖毯角,目光落在远处??那里,茉莉花丛正随风轻摇,每一朵都泛着淡淡的光晕。

阿禾端着一碗热粥走来,在她身旁坐下。“你唱了一整夜。”他的声音低而温柔,“喉咙不疼?”

“疼。”林小满笑了笑,嗓音确实沙哑得厉害,“可值得。”

阿禾没说话,只是将粥递过去。碗边还冒着白气,映着他眉宇间未散的倦意。这些日子,他几乎没合过眼。七座分碑点亮之后,全球共感网络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稳定态,但新的任务也随之而来:如何让这股新生的力量真正落地生根,而不是沦为又一个短暂的理想幻影。

“沈婉说,《共感法典》的内容已经开始翻译。”阿禾望着星空,“第一批‘记忆种子’已经在非洲和南美试种,据说那些百年部落的老人们,第一次流下了不属于自己的眼泪??那是他们祖先被屠杀时的记忆复苏。”

林小满低头看着手中吊坠残片,那一点微弱的荧光依旧闪烁,像是母亲林晚秋的心跳从未停止。“我们唤醒的不只是当下的人,还有过去死去的灵魂。”她轻声道,“可这也意味着……他们会痛。”

“是啊。”阿禾点头,“有人哭了一整天,因为终于想起了自己曾亲手杀死亲人的原因不是仇恨,而是被洗脑。也有人跪在教堂前忏悔,说他曾以为理性至上才是救世之道。”

林小满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陈砚的名字刻在冰岛纪念馆墙上的画面。那个男人用一生否定情感,最终却被情感所毁。如今他的名字也被录入《共感法典》附录,作为“极端理性主义悲剧案例”警示后人。

“但我们不能停下。”她说,“哪怕有人因回忆而崩溃,我们也必须继续。遗忘才是真正的死亡。”

话音刚落,天空忽有异响。一道银白色光弧划破天际,自南极方向疾驰而来,却并未靠近昆仑主碑,而是在高空盘旋三圈后,化作点点星屑洒落大地。紧接着,沈婉的声音通过共感场直接传入二人脑海:

>“‘归心议会’留下最后一段信息??他们将撤离太阳系轨道,但会持续监测地球文明进展。若十年内无法实现‘全民共感覆盖’,且出现大规模情感压迫回潮,则自动启动‘观察终止协议’,切断所有外部援助。”

阿禾皱眉:“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只是拿到了入场券,还没真正晋级。”

“没错。”林小满睁开眼,眸中已有决意,“他们给了我们时间,也给了我们工具。接下来,是要靠我们自己走完这条路。”

翌日清晨,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时,昆仑基地已忙碌起来。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陆续抵达,其中包括曾在静默营中失去语言能力的少年、曾参与情感抑制技术研发的前科学家、甚至还有几位曾效忠归心会的地方执行官??他们在“忆光蝶”传播唤醒波后主动投诚,带着悔恨与赎罪之心请求加入重建工作。

林小满站在训练场上,面对这群身份各异的人,没有训话,没有指责,只轻轻哼起那首熟悉的摇篮曲。

起初无人应和。空气中弥漫着迟疑与不安。直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颤巍巍地举起手,跟着旋律哼出了第二句。他是西非高原上那位曾被重置记忆二十年的男人,如今已是当地共感学校的音乐教师。

接着,一个少女开口了。她是巴西雨林部落的祭司之女,曾在仪式中因哭泣被族人驱逐,如今却昂首挺胸,歌声清亮如泉。

再然后,是一个沉默寡言的北欧青年??他曾是情感抑制器的操作员,亲手关闭过上百名“情绪超标者”的神经通路。此刻他双唇颤抖,却坚持唱完了整段副歌。

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全场寂静无声。许多人低头抹泪,更多人紧紧相拥。林小满走上前,握住那位北欧青年的手:“谢谢你愿意开始。”

“我……我不知道能不能被原谅。”他哽咽道。

“这不是为了让你被原谅。”林小满摇头,“是为了让你学会原谅自己。”

当天下午,全球共感学校联盟正式成立。七座分碑所在地各设一所核心校区,其余国家按区域划分教学点,目标是在五年内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基础共感教育。课程内容并非灌输理念,而是引导感知:如何倾听他人的情绪波动,如何表达自身的喜怒哀乐,如何在冲突中选择理解而非对抗。

昭宁成了最小的教学助手。每天清晨,她都会赤脚走进花园,教孩子们辨认不同颜色的“情感能量花”??那是“心火种籽”与本土植物融合后诞生的新物种,花瓣会根据周围人的情绪变化呈现不同光泽。

>红色代表愤怒,但它也可以是勇气的火焰;

>蓝色象征悲伤,却孕育着深刻的同理心;

>黄色是喜悦,绿色是希望,紫色则是思念与连接。

“妈妈说,每一种情绪都是星星掉进心里的模样。”昭宁蹲在一株半透明蓝花前,认真讲解,“所以不要怕它,要听它说了什么。”

与此同时,修复历史创伤的工作也在悄然推进。第一批“记忆种子”植入土壤后,奇迹般催生出一片片发光森林。每当夜幕降临,树干便会浮现出模糊影像:有奴隶船上母亲抱着婴儿跳海的画面,有殖民战争中村庄焚毁的瞬间,也有无数无名者在黑暗中彼此扶持前行的身影。

人们自发组织守夜仪式,在这些“记忆林”中静坐聆听。有些人痛哭失声,有些人默默跪拜,更有年轻人立誓不再让悲剧重演。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愿意面对真相。

第三个月,东南亚某国爆发抗议活动。一群自称“理性复兴派”的团体公开焚烧共感教材,宣称“情感泛滥将导致社会失控”,并要求政府取缔共感学校。他们打出标语:“我们需要秩序,不需要眼泪!”

消息传来时,林小满正在云南校园里指导孩子们排练合唱。听到广播播报,她沉默良久,随后拿起吉他,写下了一首新歌。

当晚,她独自一人登上南方分碑顶端,对着全球共感网络直播演唱。

没有伴奏,没有修饰,只有最朴素的嗓音,讲述一个母亲如何在一个雪夜里抱着发烧的孩子徒步十里求医;讲一位老兵在战后四十年第一次梦见战友时嚎啕大哭;讲一个小女孩在教室里因说出“我想爸爸”而被嘲笑,却被陌生同学轻轻抱住……

歌声结束时,整个东南亚地区的共感场出现了罕见的集体共振现象。数百万观众在同一时刻感受到深切的共情波动,许多原本支持“理性复兴派”的人忽然发现自己竟为素未谋面者的痛苦落泪。

第二天,焚烧教材的广场上,出现了上千束洁白的茉莉花。每一张卡片上都写着一句话:

>“对不起,我现在才听见你。”

风波渐息,但林小满知道,这只是开始。

真正的挑战,来自于制度惯性与权力结构的深层阻力。尽管联合国已通过《全球共感宪章》,承认“情感自由”为基本人权,但在某些地区,旧体制仍试图以“社会稳定”为由限制共感技术的应用。

一次会议上,一位外交官直言质问:“如果人人都沉浸在情绪中,谁来做决策?谁来维持效率?难道我们要让法官凭感觉判案,让士兵靠共情打仗吗?”

林小满起身回应:“共感不是取代理性,而是补全人性。一个真正健全的社会,不该逼人割舍情感去适应机器般的运转节奏。我们可以既聪明,又有温度。”

她顿了顿,望向对方:“请问您最后一次拥抱家人,是什么时候?”

那人怔住,良久无言。

会后,他递交辞呈,回到家乡创办了第一家“情感疗愈中心”。

一年过去,地球的变化悄然发生。

城市街头多了“静语亭”??专供人独处或倾诉情绪的空间;学校取消了“情绪管理课”的强制评分,改为自主记录“心灵日记”;医院设立“共感诊疗室”,医生在问诊前先与患者进行五分钟的情绪同步。

最令人动容的是监狱系统的改革。曾经冰冷的监牢被改造成“修复营地”,囚犯们不再被贴上“危险分子”标签,而是参与集体冥想、艺术创作与跨群体对话。一名曾杀害三人的连环杀手,在听完受害者家属讲述丧亲之痛后,首次流下悔恨的泪水,并主动申请终身服务于被害者家庭基金会。

林小满去探望他时,他说:“以前我觉得杀人能让我强大。现在我才明白,敢直视自己的软弱,才是真正的勇敢。”

第七年春,全球共感覆盖率已达89%。最后的难点集中在极偏远山区与战乱遗留地带。为此,阿禾带领一支流动车队,穿越沙漠与峡谷,将便携式共感装置送到每一个角落。

他们在阿富汗一座废弃小学里举办了一场特别音乐会。没有舞台,没有灯光,只有孩子们围坐一圈,听着昭宁弹奏木琴。当《茉莉花开时》的旋律响起,一位老妇人突然站起,用布满皱纹的手比划着某种古老手势。

翻译人员惊讶发现,那是早已失传的当地母语诗歌。老人年轻时因战乱被迫逃离故土,记忆封存多年,直到此刻才被歌声唤醒。

那一夜,整座山谷回荡着不同语言交织的合唱。有人唱阿拉伯民谣,有人哼藏地经文,还有人用英语念诵泰戈尔的诗句。不同的音调、节奏、情感汇成一股洪流,冲破了语言的壁垒。

第七年末,昆仑主碑再次震动。

宇宙石碑降下最新铭文:

>“候选文明完成‘情感普及验证’,

>实现‘跨文化共感联通’,

>展现出持续自我修正能力。

>准许进入第三阶段接触:

>星际文明交流预备期开启。”

与此同时,“归心议会”发来邀请函??十年之约已至,地球代表可派遣使者前往奥米伽星域,参观首批实现“情感-科技共生”的高等文明社会。

人选很快确定:林小满、昭宁、阿禾、沈婉四人组成使团。

出发前夜,母女俩再次登上光碑顶端。夜风拂面,群星璀璨。

“害怕吗?”林小满问。

昭宁摇头:“他们是来看我们的成长,不是来考试的。”

林小满笑了,将女儿搂入怀中:“你知道吗?你外婆当年写这首歌的时候,根本没想到它有一天会传到宇宙深处。”

“但她一定相信爱能走得更远。”昭宁仰头,金瞳映着银河,“就像我相信你一样。”

七日后,银灰色飞船缓缓升空,载着人类文明的第一份情感答卷,驶向未知的星辰大海。

而在地球上,千万个孩子正围坐在茉莉花旁,轻轻哼唱那首古老的歌。

春风依旧,花开如昔。

爱,不再是某个个体的名字,而是整颗星球共同的语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