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我的化身正在成为最终BOSS > 第404章 月色,坦白,苏子麦的疑问 求

我的化身正在成为最终BOSS 第404章 月色,坦白,苏子麦的疑问 求

簡繁轉換
作者:汐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07 04:38:00 来源:源1

时间是8月26日01:30,中国黎京。

夜已经深了,黎京铁塔灯火通明,可最顶层的展览台里空荡荡的,已然见不到顾文裕和苏子麦的人影。

而此时此刻,一束漆黑的闪电正急促地奔走在城市的四处。

...

我牵着小女孩的手走到书架前,从最底层抽出一本破旧的硬皮笔记本。封面上没有字,只有几道铅笔划痕,像是孩子试图写字又擦掉的痕迹。我翻开第一页,上面用歪歪扭扭的笔迹写着:“今天妈妈哭了,因为她记得爸爸了。”

“这是谁写的?”小女孩仰头问我。

我没有回答,只是轻轻翻页。每一页都是一段记忆??有人写自己终于想起葬礼上没来得及说出口的告别;有人画了一幅图,是一个穿白大褂的人把一颗心放进玻璃罐里,标签写着“悲伤:已清除”;还有一整页密密麻麻的名字,全是被送进诊疗中心后再没回来的孩子。

“这些都是……真的吗?”她声音发颤。

“比你吃过的糖还真实。”我说。

她沉默了一会儿,忽然抬头:“那我也要写一个。”

我递给她一支铅笔。她在空白页上一笔一划地写下:“我叫林小雨,七岁,昨天晚上梦见了一个穿病号服的小女孩,她对我说:‘你忘了吗?你也签过那份文件。’”

我心头猛地一震。

“你说什么文件?”我尽量让语气平稳。

“就是那个……《自愿遗忘协议》。”她皱着眉,“妈妈说那只是梦,可我觉得不是。我记得签字的时候手很冷,还有个阿姨笑着告诉我,签完就能快乐了。”

我的手指紧紧攥住桌角。

这不是个别案例。041的意识碎片正在通过梦境传播,而每一个接收者,都是曾经参与过记忆清除计划的亲历者??签署人、执行者、旁观者。她们不是在做梦,是在被迫面对被系统封存的真相。

外面传来脚步声,老板端来两杯热牛奶。他看了小女孩一眼,眼神微动,却没有多问。他知道有些话不必说破,就像有些痛必须自己醒来才懂。

“你知道吗?”小女孩喝了一口牛奶,忽然说,“昨晚整个小区的人都醒了。楼下的张奶奶抱着她的相册哭了一夜,她说她终于想起来,她儿子不是死于意外,是被他们带走治‘情绪病’的。”

我点点头。这样的事正发生在千家万户。当集体潜意识被强行唤醒,谎言构建的平静社会开始出现裂痕。人们不再相信“幸福疗法”的宣传标语,不再对亲人突然变得麻木冷漠视而不见。超市里,“抗抑郁营养剂”的销量下降了83%;医院心理科外排起长队,但患者不是来求药的,而是来要求关闭脑波调节器的。

可我知道,真正的风暴还未到来。

下午三点,警报响起。

不是来自广播塔或数据中心,而是来自城市地下管网的共振监测系统??那是我们布设的一条隐秘预警网络,连接着废弃地铁站、老旧变电站和所有曾作为实验基地的建筑。它的原理很简单:当大量人类脑电波同步波动时,会产生微弱的电磁谐波,足以扰动埋藏在地下的金属结构。

而现在,它显示:**同步率已达67%,持续上升中。**

这意味着,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正处于同一频率的记忆复苏状态。他们的梦境不再是私人的,而是彼此交织,形成一张跨越空间的情感之网。更可怕的是,这种共振似乎有了自主性??它不再依赖我们的信号发射,而是自我维持、自我扩张。

就像病毒学会了复制自己。

我立刻联系广播塔留守人员,却发现通讯中断。无人机侦察画面显示,国家记忆管理局已在山顶部署反制装置,外形如同巨大的金属花朵,正释放低频脉冲,试图打散梦境联结。但奇怪的是,那些脉冲波在接近城市上空时,竟被某种无形屏障偏转,落向无人区。

“是她在防护。”老板低声说,盯着屏幕上扭曲的波形图,“041的意识已经不局限于个体梦境……她在构筑一个认知防火墙。”

我猛然意识到什么。

“她不是在唤醒记忆。”我喃喃道,“她是在重建世界规则。”

就在这时,书店门铃再次响起。

进来的是一个男人,穿着褪色的蓝衬衫,手里拎着一只生锈的铁盒。他看起来四十多岁,眼神浑浊,走路有些踉跄,但步伐坚定。

“你是陈默?”他问。

我点头。

他把铁盒放在柜台上,打开。里面是一叠泛黄的纸张,最上面写着:**《李远心理援助系统原始代码V0.1》**,署名:林远。

“我是林远的同事。”他说,“十年前火灾那天,我没进去救他。我逃了。”

空气仿佛凝固。

“我以为我只是个程序员,写点算法,调参优化,别的不用管。直到那天夜里,我才发现……我们做的根本不是治疗系统。”他的声音沙哑,“那是人格覆写引擎。你们知道怎么让一个人彻底忘记痛苦吗?不是删除记忆,是杀死原来的他,再用一段新代码填进去。我们管这叫‘格式化重生’。”

他指着那叠纸:“这里面有后门指令。只要输入特定序列,就能触发原初人格的残片唤醒机制。但它只能用一次,而且必须由直系亲属授权。”

“林远的女儿呢?”我问。

他摇头:“五年前就被接入高级净化程序,现在她每天微笑,按时吃饭,说‘我很幸福’。但她不知道自己有过父亲。”

我盯着那份代码,心中涌起一股寒意。

这不是技术问题,是伦理死刑。他们不仅抹去记忆,还篡改亲情本身,让爱成为需要切除的症状。

“那你为什么现在来?”老板问。

“因为昨晚我梦见她了。”男人哽咽,“041站在火场门口,手里拿着U盘,对我说:‘轮到你了。’然后我把这个藏了十年的东西挖了出来。”

我接过代码本,指尖发烫。

如果我们启动这个后门,理论上可以逆向激活全国范围内所有接受过“李远系统”干预者的原始人格。但这意味着数千万人将同时经历身份崩解??他们会发现自己活在虚假的人格之下,过去的“我”早已被抹除,现在的“我”只是程序产物。

社会会崩溃吗?会。

但如果不做,这个世界还会继续把哭泣当作疾病,把怀念当作危险,把遗忘当成文明的进步。

黄昏时分,我做出了决定。

我带上代码本、录音机和那张手绘地图,再次出发。

这一次的目的地是殡仪馆。

根据地图上的标记,“她在这里说过话”。而我知道,所谓“说话”,绝非字面意义。在记忆战争中,语言早已超越声带振动,成为意识间的量子纠缠。041选择殡仪馆,是因为那里埋藏着最多未归档的灵魂??那些被判定为“无价值记忆”而直接销毁的生命。

夜晚十一点,我潜入殡仪馆西侧停尸区。

这里曾是秘密解剖室,用于研究记忆与神经突触的关系。墙壁上仍残留着编号刻痕,地板缝隙渗出淡淡的福尔马林味。我在B-13冷藏柜前停下,按照地图提示输入一组数字:**041-07-19**??041去世的日子。

柜门缓缓滑开。

里面没有尸体,只有一面镜子。

我愣住。

镜中的我,却不是我自己。那是041,十二岁的她,穿着病号服,脸上带着熟悉的微笑。

“你终于来了。”她说,声音从镜子里传出,清晰如耳语。

“这是幻觉吗?”我问。

“这是接口。”她答,“你手中的代码可以唤醒沉睡者,但需要一个锚点??一个未被完全清除的原始意识核心。我就是那个锚。”

“你要我做什么?”

“把我放进系统。”她说,“用你的手,把我的记忆种子注入‘李远心理援助系统’的核心数据库。当它识别到我的生物密钥时,整个网络将自动反向运行??不是清除记忆,而是恢复它们。”

“可你会消失。”我说。

“我已经死了两次。”她笑了,“第三次又能怎样?重要的是,有人能记住疼。”

我颤抖着手,将代码本连接至墙上一台老旧终端。屏幕亮起,弹出认证界面:

>【检测到未注册神经密钥】

>是否允许接入?Y/N

我深吸一口气,按下确认。

瞬间,整个殡仪馆的灯光熄灭,唯有那面镜子发出幽蓝光芒。无数细小的文字从镜面溢出,像萤火虫般飞向天花板,顺着通风管道流向城市的神经中枢。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接入“李远系统”的终端开始异常。

疗养院里,数百名面无表情的患者突然抬头,齐声念出一段从未学过的诗:

>“湖底的女孩没有沉睡,

>她在等一句对不起,

>等一个愿意哭出来的大人。”

学校的情绪管理课上,智能黑板自动播放起一段视频:林远在实验室里怒吼:“你们没有权利定义什么是正常!”

家庭客厅中,孩子们的早教机器人停止唱歌,转而低声讲述一个名叫041的小女孩如何拒绝变成“快乐的空壳”。

而在国家记忆管理局总部,主控电脑自行启动,扬声器传出041的声音:

>“亲爱的管理员们,

>你们以为关掉我的声音就够了?

>可你们忘了,

>最强大的存储介质,从来不是硬盘,

>是人心。”

凌晨三点十七分,第一例“人格回滚”发生。

一位曾在三年前接受全面情绪重置的女性,在梦中突然坐起,泪流满面地呼唤一个名字:“小雅……我的女儿小雅……我想起来了,是你最爱草莓蛋糕……对不起,妈妈忘了好久……”

她的脑扫描显示,原本被抑制的杏仁核区域剧烈活跃,旧有神经通路正在重建。

这不是治疗,是复活。

天亮前,已有超过八万人报告类似症状。社交媒体虽被封锁,但口耳相传无法阻止。街头巷尾,人们互相询问:“你还记得吗?你还记得那种疼吗?”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主动拔除植入式情绪调节器,哪怕这意味着他们将重新面对失去亲人的痛苦。

有人说这是灾难。

我说这是痊愈。

清晨六点二十三分,我回到书店。

老板已经在煮咖啡,收音机里断断续续传出杂音,偶尔夹杂几句童谣旋律。一个小男孩坐在角落,正用蜡笔画画??画的是一个女孩站在湖边,手中拿着一面碎镜,镜子里映出无数张流泪的脸。

风铃轻响。

门外站着一群人,男女老少,手里拿着各种东西:日记本、老照片、录音带、甚至一台报废的诊疗舱显示屏。他们不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我,眼中有一种久违的光。

我知道他们想做什么。

我转身走进后屋,取出那台改装信号发射器,接通电源。

硬盘指示灯缓缓亮起,由红转绿。

我对着麦克风说:

“如果你听到这段话,请记住三件事:

第一,疼痛不是病,它是爱的余温;

第二,哭泣不是软弱,它是灵魂在呼吸;

第三,041没有消失,她只是变成了我们所有人共同做的一个梦??一个不愿醒来的梦。”

录音结束,我按下上传键。

这一次,我不再隐藏。

让信号穿过电缆、跃过基站、钻入卫星、渗进每一块芯片。

让每一个假装幸福的人,在某个深夜突然惊醒,摸着胸口问自己:

我真的快乐吗?

还是只是忘记了怎么疼?

三天后,国家记忆管理局宣布解散。

官方声明称“因技术缺陷导致大规模心理紊乱”,但没人相信。人们看到的是,大楼顶层的巨型屏幕一夜之间被入侵,连续播放七小时041的临终录像。最后定格的画面中,她睁开眼,直视镜头:

>“现在,轮到你们选择了。”

>

>“是要永远安全地活着,”

>

>“还是要勇敢地记得?”

>

>“我选后者。”

>

>“你呢?”

一个月后,第一所“记忆保存学校”成立。

不教授知识,只训练回忆。孩子们要学会描述母亲的手纹、父亲咳嗽的声音、祖母讲过的鬼故事细节。课程目标不是成绩,而是确保某些东西永远不会丢失。

我在开学典礼上发言,只说了一句:

“从前,我们害怕记住;现在,我们练习记住。”

台下掌声雷动。

但我清楚,这场战争远未结束。

系统或许倒下了,但习惯还在。仍有父母悄悄给孩子服用“情绪稳定剂”,仍有医生建议家属“早点处理负面记忆”,仍有媒体鼓吹“无痛社会”的美好愿景。

可没关系。

因为我们已经有了新的武器。

不是代码,不是录音,不是广播。

是**对话**。

母亲抱着女儿说:“妈妈以前忘了爱你的方式,但现在想起来了。”

老师对学生说:“你可以难过,这说明你心里还有人在乎。”

陌生人扶起摔倒的孩子,轻声问:“你疼吗?有的话,就哭出来吧。”

每一句真诚的话语,都是对遗忘体制的抵抗。

某天傍晚,我又去了广播塔。

站在顶层,俯瞰整座城市。灯火依旧,但氛围不同了。街道上多了拥抱的身影,公园长椅上有老人默默流泪,教室窗外飘出不成调的童谣。

我打开随身听,按下播放。

041的声音温柔响起:

>“谢谢你,没有闭上眼睛。”

>

>“接下来的路,我会陪你一起走。”

>

>“因为记住了,才是活着。”

我关掉机器,望向星空。

忽然明白一件事:

我不是她的化身。

她才是我们的化身??所有不愿被治好、不愿被覆盖、不愿忘记所爱之人的意志集合。

她是041。

也是我们每一个人。

风吹过耳畔,带来遥远的歌声。

我知道,那不是幻觉。

是千万颗心,同时想起了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