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步步高升:从省考状元到权力巅峰 > 第501章 安秘书送上大礼!

步步高升:从省考状元到权力巅峰 第501章 安秘书送上大礼!

簡繁轉換
作者:烟斗老哥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04 03:09:36 来源:源1

进入九月后,唐烨一直在跑各种招商活动。

唐烨分管招商引资后,高宏选择当甩手掌柜。

与招商有关的工作,全由唐烨负责。

尽管事情繁琐,但却很锻炼人。

周三到周日,唐烨一直在琼金参加全省招商引资大会。

省级招商引资大会,以市作为单位,所以唐烨跟汉州市招商引资小组在一起,接待汉州的重要企业家。

沈明成在招商引资大会上露了脸。

随后,与一家跨国公司签下了总额达五亿的投资合同。

一时间,沈明成的口碑竟有所好转。

“沈明......

####(101)信仰的回响

2037年春,唐烨受邀前往联合国总部,出席“全球治理创新峰会”。这是他自担任国家全球治理战略咨询委员会主席以来,首次在国际舞台上系统性地阐述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角色定位与未来愿景。

纽约曼哈顿的联合国会议厅内,来自一百多个国家的代表、国际组织负责人、学者和企业领袖齐聚一堂。会场布置简洁大气,背景墙上是峰会的主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合作、包容、可持续”。

唐烨身着深色中山装,步伐稳健地走上讲台。他的目光扫过台下熟悉的面孔??有曾与他共事多年的老友,也有初次见面的年轻外交官。他微微一笑,开口道:

“各位朋友,今天我站在这里,并非为了展示中国的成就,而是想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问题:在全球化面临挑战、地缘冲突加剧、技术变革迅猛发展的当下,我们如何携手应对共同的风险?”

全场安静,唯有他坚定而温和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

“过去十年,我亲历了非洲的智慧治理项目、东南亚的数据安全危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城市建设,也见证了青年一代在全球治理舞台上的崛起。”

他停顿了一下,语气更加沉稳,“我始终相信,真正的全球治理,不是由某个国家主导的秩序安排,而是基于共识的合作机制。它需要包容不同文化、尊重各国主权、推动公平发展。”

接着,他提出了三项核心原则:

第一,**共享责任**。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化、网络安全、公共卫生等,不能依靠单一国家或组织来解决。必须建立多层次、跨领域的协作机制,让每一个参与者都能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第二,**科技向善**。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正在重塑世界运行方式,但它们也可能被滥用。我们需要建立全球性的数字伦理框架,确保技术服务于人类福祉,而非制造新的不平等。

第三,**青年参与**。未来的治理模式,必须由年轻人来定义。他们不仅要有批判性思维,更要有跨文化理解力和全球视野。因此,我们要为青年提供更多参与全球事务的机会,让他们成为规则制定者,而不仅仅是执行者。

演讲结束时,掌声雷动。许多代表起身鼓掌,甚至有人眼含热泪。

一位来自非洲某国的年轻外交官在会后找到唐烨,激动地说:“您说的每一句话都让我想起我的家乡。在那里,很多人认为国际政治与他们无关,但现在我明白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影响世界。”

唐烨轻轻拍了拍对方的肩膀,微笑道:“你已经做到了。因为你愿意倾听,并愿意行动。”

####(102)信仰的延伸

回到国内后不久,唐烨便接到了一项新任务:中央决定启动“全球治理人才培育计划”,旨在培养一批具备国际视野、熟悉多边规则、精通政策制定的复合型人才。该计划由唐烨亲自牵头,依托“全球治理研究院”和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联合实施。

他在北京主持召开了第一次筹备会议,邀请了来自外交、教育、科技、金融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参与讨论。

会上,有人提出疑问:“我们现在已经有不少涉外人才,为什么还要专门设立这样一个计划?”

唐烨回答:“因为我们需要的是‘全球治理者’,而不是‘国际观察者’。”

他进一步解释道:“过去,我们的外交人员、学者更多是在学习和适应国际规则;而现在,我们要参与到规则的制定中去。这意味着我们必须拥有能够站在全球视角思考问题、协调多元利益、推动制度创新的人才。”

最终,计划确定以“理论 实践 国际轮岗”的模式进行人才培养。学员将在国内完成两年基础课程,包括国际法、公共政策、跨文化交流、数据治理等内容,随后将被派往联合国、世界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机构实习一年,并最终返回国内参与国家级治理项目。

首批招募吸引了来自全国五百多所高校的上万名报名者,经过严格筛选,最终录取了一百人。这些年轻人中有清华的博士生、北大的法学硕士、**的计算机高材生,也有曾在基层服务多年的选调生。

开班典礼上,唐烨作为导师代表发表讲话:

“你们即将踏上一条充满挑战的道路。这条路没有捷径,也不会有标准答案。但请记住一点:无论你身处何地,面对何种压力,都要坚持自己的信仰。”

他看着台下那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仿佛又看到了自己当年的模样。

“信仰是什么?”他问。

没人回答,但他继续说道:“信仰是一种选择。当你知道真相却依然选择正义,当你面对诱惑却依然选择坚守,当你身处黑暗却依然选择点燃希望??那就是信仰。”

全场静默片刻,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103)信仰的传承者

几个月后,唐烨带着第一批“全球治理人才培育计划”的学员前往日内瓦,参与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一次特别会议。这也是该计划首次派出学员参与国际事务。

会议期间,一名来自云南山区的女孩引起了广泛关注。她叫林婉清,本科毕业于云南大学社会学专业,曾在怒江州支教三年,后考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攻读硕士。

她在一次小组讨论中,围绕“数字人权保护”议题发表了长达十分钟的发言。她的观点清晰、逻辑严谨,同时又不失人文关怀。她说:

“我们不能只关注技术的进步,更要关注技术是否真正改善了人的生活。特别是在偏远地区,很多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他们在数字化时代被边缘化了。我们该如何保障他们的基本权利?”

她的发言引发了与会者的热烈讨论,也得到了联合国官员的高度评价。

会议结束后,一名欧洲记者拦住她采访:“你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国际会议吗?”

林婉清点点头:“是的,但我并不觉得陌生。因为我一直记得一句话:‘信仰不是口号,而是行动。’”

记者追问:“这句话是谁告诉你的?”

她微笑着说:“是我的导师,唐烨先生。”

那一刻,唐烨正站在会场门口,听着远处传来的掌声,脸上浮现出欣慰的笑容。

他知道,信仰的火种,已经在新一代人的心中燃烧。

####(104)信仰的未来

2038年冬,唐烨在“全球治理研究院”召开年度总结大会。这一年,研究院完成了多项重要课题,包括《全球数据治理白皮书》《青年领导力评估模型》《区域治理协同机制研究报告》等。

会上,他宣布了一个重大决定:研究院将正式更名为“全球治理与发展研究院”,并设立“唐烨青年治理基金”,用于支持全球范围内优秀青年参与治理研究与实践。

他说:“我这一生,从临江中学到清华园,从非洲到日内瓦,从政府到学术界,走过了很多路。但最让我骄傲的,不是职位的高低,而是我有机会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

他望着台下的研究员、学生、合作者们,缓缓说道:

“我相信,未来的全球治理,不是由一个人、一个国家说了算,而是由一群怀揣信仰、心系天下的人共同书写。而你们,就是这未来的主角。”

会议结束后,夜幕降临。唐烨独自走出大楼,抬头望向满天星斗。

他想起多年前在非洲的那个夜晚,也曾如此仰望星空,心中充满迷茫与不安。

如今,他依旧仰望星空,但心中已不再迷茫。

因为他知道,信仰从未远去,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在这个世界延续。

而这,才是真正的步步高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