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末世军团系统 > 第419章 食为天宪

末世军团系统 第419章 食为天宪

簡繁轉換
作者:欲音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20 14:55:23 来源:源1

第419章食为天宪(第1/2页)

通往“方舟号”内部的舷梯,宽阔得足以让三辆重型卡车并行。

脚下的金属甲板传来轻微的震动,那不是机械的轰鸣,而是一种更加深沉的,仿佛整艘巨舰都在呼吸的律动。

顾淮安三人的脚步,在踏入船舱的瞬间不约而同地放缓了。

外部世界的咸腥海风与腐朽气息,被一道无形的屏障彻底隔绝。

取而代之的,是经过精密过滤的,带着一丝凉意的清新空气。

内部通道的墙壁并非冰冷的钢铁,而是一种散发着柔和白光的复合材料,将整个空间照得亮如白昼,却又没有半分刺眼的感觉。

这里太干净了。

干净到不属于这个时代。

“这边请。”

周剑走在最前面,他的步伐轻松,仿佛只是在带领朋友参观自己的家。

他没有介绍那些从头顶无声滑过的维修机器人,也没有解释墙壁上那些不断变换着数据流的内嵌式屏幕。

这种不加解释的日常感,本身就是最沉重的炫耀。

冯涛的呼吸有些粗重。

他是一名在风浪里打滚了几十年的老海军,可这里的一切,都在颠覆他的常识。

他甚至产生了一种荒谬的错觉。

他们不是走进了一艘船。

他们是走进了一个全新的,运转正常的文明。

所谓的旗舰餐厅,并非他们想象中的,摆着长条桌的大型食堂。

那是一个位于舰体上层的,拥有巨大环形落地窗的宽阔空间。

窗外,是沪海市那片熟悉的,死气沉沉的灰色轮廓。

窗内,是铺着洁白桌布的餐桌,闪闪发光的餐具,还有一些正在低声交谈的,穿着蓝色制服的军官。

强烈的反差,像一把无形的锤子,狠狠敲在三人的心口。

周剑为他们拉开椅子。

“随便坐。”

“我们这里的伙食很简单,希望能合三位的胃口。”

很快,餐盘被机器人侍者端了上来。

没有罐头,没有压缩饼干,更没有那种掺了麸皮的米糊。

盘子里,是一块煎得恰到好处的,滋滋冒着热气的肉排,旁边配着几颗颜色鲜艳的,看上去像是番茄的蔬菜,还有一杯清澈透明的饮用水。

冯涛拿起叉子,戳了戳那块肉排。

肉质紧实,香气扑鼻。

他下意识地咽了口唾沫。

他已经快一年没有闻到过真正的肉香了。

“周舰长。”

冯涛放下叉子,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挤出一个僵硬的表情。

“你们的日子,过得可真够奢侈的。”

“我们海军陆战旅的兄弟,在江口跟怪物拼命的时候,要是能有一口热汤喝,都算是过年了。”

这句话,带着刺。

魏征在一旁,眉头紧锁,他觉得冯涛太过冲动。

周剑却只是笑了笑,他切下一小块肉,放进嘴里,优雅地咀嚼着。

“冯旅长,您误会了。”

“这不是奢侈。”

“这是标准。”

他放下刀叉,用餐巾擦了擦嘴。

“在我们雄芯集团军的后勤条例里,保证每一位士兵,无论是在前线还是后方,都能摄入足量的蛋白质、维生素与清洁饮水,这是维持战斗力的最基本要求。”

“至于这块肉,是我们用营养培养基合成的蛋白质块,口感上可能比不上真正的牛肉,但营养成分绝对达标。”

“旁边的蔬菜,来自舰上的水培农场,可以保证二十四小时不间断供应。”

魏征的身体前倾,他几乎是本能地问道。

“水培农场?在这艘船上?”

“是的。”

周剑坦然地回答。

“方舟号本身就是一个小型的生态循环系统,可以满足五千人在不接受外部补给的情况下,独立生存三年。”

“我们称之为‘诺亚计划’的最低标准配置。”

魏征彻底说不出话了。

他脑子里飞速计算着这背后所代表的能源消耗,技术水平,物资储备。

每一个数字,都是一个让他感到绝望的天文单位。

他们还在为了一亩地的收成而挣扎,对方却已经在一艘船上,实现了生态的自我循环。

“哼。”

冯涛重重地哼了一声,他拿起刀叉,狠狠切下一大块肉,塞进嘴里。

食物带来的满足感,非但没有让他感到愉悦,反而加重了他心里的屈辱。

“吃得再好有什么用。”

他含糊不清地说道。

“打仗,靠的还是人和枪!”

“靠的是不怕死的精神!”

“说得对。”

周剑竟然点头表示了赞同。

“精神确实很重要。”

“所以,总司令认为,我们更应该思考一个问题。”

“士兵为什么而战?”

他看向顾淮安,这位从始至终都沉默不语的老将军。

“是为了某道命令?还是为了某个长官的荣誉?”

“不。”

周剑自问自答。

“他们是为了保护自己身后的一切。”

“是为了保护他们的家人能吃上这样一块肉,能喝上一口干净的水,能睡在一个温暖的,没有怪物骚扰的房间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19章食为天宪(第2/2页)

“当一个社会,连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都无法满足时,任何关于荣誉和精神的号召,都会变得无比脆弱。”

“就像将军您组建的生产建设兵团。”

“您用枪口逼着他们去劳动,他们确实会动起来。”

“但他们心里,只有恐惧,没有希望。”

“一个被恐惧驱动的群体,在面对真正的绝望时,只会崩溃得更快。”

顾淮安握着水杯的手,收紧了。

周剑说的每一个字,都精准地戳在他刚刚建立,又被轻易粉碎的铁腕政策的废墟上。

“那你觉得,该怎么做?”

冯涛忍不住反驳。

“难道把这些食物白白发给他们?让他们像一群懒虫一样,躺在避难所里等死吗?”

“当然不。”

周剑的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总司令的理念很简单。”

“我们不养懒汉,但我们提供机会。”

“我们成立重建委员会,不是为了强制,而是为了引导。”

“我们会公布所有的工作岗位,从清理街道的环卫工,到操作精密机床的技术员,再到驾驶工程车去修复城市的司机。”

“每一个岗位,都有明确的酬劳标准。”

“酬劳不是货币,而是贡献点。”

他身旁的屏幕上,亮起了一个清晰的列表。

【清理一立方米建筑废墟:1贡献点】

【修复一米长的地下管道:3贡献点】

【参与码头卸货八小时:5贡献点】

列表的另一侧,是兑换标准。

【标准单人营养餐(三餐):2贡献点/天】

【模块化单人居住舱使用权:15贡献点/周】

【一套全新的工作服:10贡献点】

“我们把选择权,交还给他们自己。”

周剑的声音,在安静的餐厅里回荡。

“想活下去,想活得更好,就用自己的劳动去换。”

“我们会为他们提供最先进的工具,最安全的保障,以及最公平的规则。”

“当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堂堂正正地为女儿换来一个苹果,为妻子换来一个温暖的床位时,他内心迸发出的力量,远比任何枪口下的命令,都要强大得多。”

“到了那个时候,如果再有怪物想来破坏他好不容易争取到的一切。”

“您觉得,还需要我们逼着他,去拿起武器吗?”

冯涛张着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脑海里,浮现出避难所里那些麻木,绝望,甚至怨毒的面孔。

他第一次开始怀疑,自己引以为傲的铁血手段,是不是从一开始,就走错了方向。

顾淮安缓缓放下了水杯。

他没有吃东西,只是静静地听着。

他终于明白,自己输在哪里了。

他输的不是武器,不是技术。

他输在,他对这个已经崩坏的世界,最后的想象力,也仅仅停留在“活下去”这个层面。

而对方,那个叫陆沉渊的年轻人,却已经开始思考,如何让人们“有尊严地活下去”。

这是格局上的,碾压。

“你们……”

顾淮安沙哑的嗓音,终于响起。

“你们真的能做到?”

“不是做到。”

周剑纠正了他。

“我们已经在做了。”

他抬起手,在桌面的触控屏上轻轻一点。

餐厅的环形落地窗,瞬间切换成了实时监控画面。

画面里,正是他们刚刚离开的那个码头。

数十辆工程车,已经将大片的模块化居住舱搭建完毕,一排排整齐地排列在空地上,如同一个崭新的社区。

移动厨房的烟囱里,冒出了久违的,食物的香气。

东部战区的士兵,正和雄芯的后勤人员一起,向第一批走出避难所的幸存者们,讲解着贡献点制度。

那些幸存者的脸上,依旧带着困惑与畏惧。

但当他们看到那些干净的居住舱,闻到食物的香气,他们的眼睛里,开始出现一种名为“渴望”的东西。

那不是对施舍的渴望。

而是对一种全新的,可以靠自己双手去争取的生活的渴望。

顾淮安沉默地看着这一切。

他看到,之前那个在避难所里,被他用枪指着,最后被迫接受整编的历史教授陈景明,此刻正拄着拐杖,站在贡献点登记处前。

他没有去报名做苦力。

他指着一块牌子,正在跟一名雄芯的文职人员,激动地讨论着什么。

顾淮安将画面放大。

他看清了那块牌子上写的字。

【沪海市战时历史资料整理员,招募三名。要求:熟悉沪海地方志,具备历史学专业素养。酬劳:10贡献点/天。】

那一刻。

顾淮安知道,自己那面属于旧时代的旗帜。

彻底倒下了。

而一面崭新的,他无法理解却又不得不承认其强大的旗帜。

正在这片废墟之上迎风升起。

他拿起了面前的刀叉,切下了一块合成肉排,缓缓放进了嘴里。

味道,确实不如真正的牛肉。

但却让他尝到了一丝久违的,名为希望的味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