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修仙之天罡三十六变 > 第239 章 二十年后(一)

修仙之天罡三十六变 第239 章 二十年后(一)

簡繁轉換
作者:红衣过客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06-25 13:36:59 来源:源1

第239章二十年后(一)(第1/2页)

启道三十二年。

独孤皇朝已屹立于世三十二载,岁月的长河在这片土地上流淌,见证着独孤家族的兴盛与传承。

如今,独孤家族已繁衍至第五代,家族枝叶繁茂,人丁兴旺。

无论是天赋异禀的修仙者,还是勤恳朴实的凡人,家族成员总数已近三百之众。

老老少少齐聚一堂,家族的脉络在时光中延伸,每一代都承载着前人的期望,续写着家族的辉煌。

皇朝下辖的五座城池,每一座都繁华昌盛,各具特色。

在修仙者的守护与凡人的辛勤耕耘下,城池内一片欣欣向荣之景。

而皇朝的军事力量更是不容小觑,仙军威势赫赫,五城仙军总数达八千余人,他们身着精良的仙甲,驾驭着仙鹤或法器,个个身怀绝技,仙气缭绕,是皇朝抵御外敌、守护安宁的强大后盾。

凡军数量更是呈爆发式增长,如今已达百万之巨。

他们身着整齐的盔甲,手持锋利的兵器,训练有素,纪律严明,宛如钢铁长城,守护着皇朝的每一寸土地和每一位子民。

从边塞重镇到繁华都市,凡军的身影无处不在,他们用热血和忠诚铸就了皇朝的稳固根基。

在独孤城望岳山上的独孤书院,如一颗璀璨的星辰,在整个皇朝中熠熠生辉。

这座承载着知识与希望的学府,在两位关键人物的引领下,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

院主孟丘,这位独孤信的亲传大弟子,如今已经成为,整个人族修仙界闻名遐迩的智者,一袭青衫常伴云雾缭绕,眉宇间透着看透世间的从容。

孟丘的修为已至适道中期——这一境界玄妙非凡,类似传统修仙体系中结婴后期与元神境界之间的实力,此境界灵魂在浩然正气蕴养下,已经蜕变为神魂,开始探索元神的奥秘。

孟丘不仅精于自己的“正气道”,更擅长因材施教,一双慧眼能洞穿学子的禀赋,为其量身定制修行之路。

在他的案头,常年摆着泛黄的古籍与新研的玉简,每一道批注都凝聚着数十年的修行心得,慕名求学者曾言:“听孟师一言,胜修十年功。”

而独孤城城主兼书院副院主独孤威瀚,则如书院的守护者,铁骨铮铮中带着治世的谋略。

他出身独孤家族,却凭借铁血手腕与过人胆识,将独孤城治理得井井有条。

作为副院长,他主抓书院的实务运作:

从灵田的开垦到演武场的扩建,从仙资的调配到凡俗学子的启蒙,事无巨细皆亲力亲为。

那双常年握“仁心剑”的手,既能挥剑斩妖邪,亦能执笔批校籍,在他的治理下,书院的资源调度效率提升数倍,为学子们营造了稳定的修行环境。

在两位主脑的合力推动下,独孤书院如乘长风的巨舟,破浪前行。

如今,书院内常年有一万名学子潜心向道,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既有出身修仙世家的天之骄子,亦有从凡俗中脱颖而出的寒门贵子。

无论是灵根卓越的修士苗子,还是凡人少年,都能在书院找到属于自己的修行路径。

每年暮春时节,两千名毕业生身着象征学成的紫绶青衿,意气风发地走出书院——他们中有的投身仙军卫国,有的深入秘境探寻,有的则留在书院传承衣钵,如星火般散落在皇朝各地,照亮皇朝的未来。

说起传承,不得不提那个曾在书院角落追着蝴蝶跑的小铃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9章二十年后(一)(第2/2页)

当年扎着双髻、总把银铃系在袖口的小女孩,如今已出落成亭亭玉立的铃铛大人。

她的成长堪称书院的一段佳话:

幼时因聪慧被孟丘破格收入门前,从识文断字到修行“纳气诀”,从研读《灵植百解》到参透《符道精义》,每一步都浸透着汗水与机遇。

如今的她,一袭月白长裙间亦悬着一串银铃,只是那铃声不再是孩童的玩闹,而是蕴含着道韵的法器之音。

铃铛凭借适道初期的修为,她成为书院最年轻的讲师之一,主讲《凡人修仙基础》课程,总能用通俗易懂的比喻,让初入仙途的学子茅塞顿开。

在独孤书院的修行体系中,“正气道“如同一束璀璨的光,照亮了凡人叩问仙道的漫漫长路。

身为孟丘亲传弟子的铃铛,所悟之道正是这“正气道“,她周身萦绕的浩然正气仿若实质,化作流动的光晕,于举手投足间彰显出刚正不阿的道韵。

这种源自天地间的至刚之气,在她的运转下井然有序,既非单纯的灵力堆砌,亦非玄奥的法诀推演,而是以心性为基、以德行为力,在修心与践行中凝聚而成的独特道途。

孟丘作为书院的精神领袖,以其高瞻远瞩的视野为凡人学子擘画了清晰的修行蓝图。

在他的悉心指导下,书院内没有灵根的凡人弟子,大多将“正气道“奉为圭臬。

这条道路摒弃了传统修仙对灵根资质的严苛要求,转而以“养吾浩然正气“为核心——从研读《正气经义》领悟仁善之道,到在晨露未晞时于演武场习练“正心剑诀“,从深入市井帮扶孤寡以修善念,到结伴清缴邪祟以壮胆魄,学子们在一言一行中雕琢心性,让浩然正气如同根系般深植丹田。

这种修行无需依赖珍稀灵材,只需以志为引、以行证道,故而成为凡人叩开仙门的通途。

当然,孟丘的治学之道向来包容万象。书院虽以“正气道“为凡人修行的主流方向,却也绝非桎梏。

若有学子在修行中展现出独特禀赋,能另辟蹊径者,书院亦会倾尽全力栽培。

曾有寒门子弟王学,在研习符道时偶得灵感,将正气与草木灵气融合,竟自创出能净化邪祟的“青梧符“;亦有渔家女阿苑,在观潮时领悟水之柔德,于正气中融入水性圆融之道,最终走出一条刚柔并济的新路子。

孟丘常言:“道如江河,各有其源,亦各成其势。凡人修心,贵在至诚,诚之所至,自能与道相通。“

如今的独孤书院,“正气道“的修行者已形成蔚为壮观的气象。

每当朝阳初升,万余名学子齐诵《正气歌》的声浪直冲云霄,浩然正气凝聚成金色云霭,笼罩着整座学府。

而在这整齐划一的修行浪潮中,那些勇于开拓新道的身影,恰似江河中的礁石,虽逆势而立,却激荡出更绚丽的浪花——它们共同构成了书院包容并蓄的修行生态,让“凡人亦可成仙“的信念,在浩然正气的吹拂下,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每当暮色降临,书院的藏书阁便亮起暖黄的灵灯,孟丘常负手立于阁顶,望着庭院中修行的学子们若有所思。

而独孤威瀚则会在演武场巡视,听着铃铛授课的声音飘来,偶尔露出欣慰的笑意。

这座由智者与强者共同守护的书院,正用知识与武力编织着皇朝的未来,让“适道”之境不再是少数人的空想,而成为万千学子可触及的星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