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长生仙族:从种下一亩良田开始 > 第42章 夫人开口

长生仙族:从种下一亩良田开始 第42章 夫人开口

簡繁轉換
作者:蹦吧啦蹦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06-26 01:37:31 来源:源1

第42章夫人开口(第1/2页)

听闻宋家击杀十数流寇,其中更有第五境的高手。

即便是县令夫人,也觉得惊诧。

第五境叩玄,参悟武道真谛,招式返璞归真。

已有开馆收徒的资格,城中武馆,多半是这个境界。

比如江云庆的师父风雷拳杨振清,便是其中佼佼者。

这样的人放在军中,脑子稍微好使点,得个百夫长官职并不难。

宋家竟能杀掉这样的高手?

小小县城,如此战绩已是耸人听闻。

夫人不由问道:“老爷准备赏给宋家什么?”

“自然是贼寇赏银。”卢子桥道。

夫人微微思索,又问道:“此次前来报官者,是宋启山,还是他的儿女?”

“宋启山亲自来的,你是没见,他竟如十年前一般不曾衰老。相比之下,我已经老迈。”卢子桥感慨道。

夫人却不在乎这个,眼珠子一转,道:“如此说来,老爷的赏赐,怕是不太好。”

卢子桥转头看她:“夫人这话何意?我虽贪银子,却也不至于在这时候犯糊涂,去克扣他的赏银,怎会不好。”

夫人摇摇头,道:“老爷怎么还不明白,宋家能击杀如此厉害的贼寇。倘若只想报官拿赏银,随便来个人就是了,宋启山何必亲自来呢。”

“他既然来了,自然是想要更多。”

卢子桥微微皱眉:“想要多少?难道要老爷我自己贴补银子给他不成?”

夫人笑起来,道:“老爷为官多年,却是忘了何为人情世故。这样的人物,要的能是银子吗?”

“那是什么?”

“自然是名声!”

夫人很肯定的道:“宋家如今一年入账数千两,区区百多两银子,哪里比得上官府赞赏!”

“老爷不如趁机大张旗鼓,弄些锦布送去宋家,大大赞赏他们一番。”

“锦布的银子,也可以从县衙开支里出,无需自掏腰包。”

“咱们县里有如此人物,不也算得上老爷的功绩?”

卢子桥听的眼睛发亮,腾的站起来。

“夫人此言甚好!甚好!”

“没错,若只是为了报官,宋启山没必要亲自前来!”

卢子桥在屋内来回踱步数次,而后喜笑颜开,拍手道:“那就依夫人的意思,做锦布嘉奖,送去固安村。”

“对了,再让人刻两块牌子也去!”

夫人问道:“刻什么?”

卢子桥张口道:“锄强扶弱,大义之家!”

夫人当即亲自操办,让木工将那八个字篆刻在木牌上,再刷上红漆。

同时购买了绸布,再由师爷执笔,洋洋洒洒数百字。

把宋家奋勇当先,舍身取义,击杀贼寇,拯救固安村的事情,描绘的仿佛人间救世主。

大红绸布,配上黑色笔墨,好看的很。

当日下午,卢子桥亲自带着夫人,典史,刑房经承。

让捕快们抬着两米长的木牌匾,扯着红绸布,浩浩荡荡朝着固安村去了。

这自然是刻意为之,既然做了,便做的更彻底些。

一路上看到的人越多,效果越好!

从县衙开始,路上的人看到这阵势,都忍不住多看几眼。

冲着红绸布指指点点,看清上面写的什么后,更是惊讶不已。

见此情景,卢子桥干脆又让人找了两面锣来,一路敲敲打打,更是显眼。

——————

王家宅院里,吱呀声响接连不断。

王永良从屋里快步跑出来,张嘴就要习惯性骂人。

却看到摆放躺椅的树枝上,不知何时多了一层布,刚好把枝头缝隙洒下的阳光遮住。

他微微一怔,再看向房门紧闭的女儿房。

里面声响不断,不知在做什么。

数年来,头一回没有暴躁骂人。

缓步走到躺椅处坐下,令人牙齿发酸的咯吱声响起。

但恼人的光亮,已经被布匹遮住。

看着那层灰布后透出的朦胧日头,王永良眼睛里有些茫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2章夫人开口(第2/2页)

心中有所触动,又很不适应,让他一时间不知道该做什么,该说什么。

骂人?

这会不太想骂。

不骂?

又不习惯。

这时候,外面传来敲锣打鼓的声音,王永良顿时眼睛睁大。

从躺椅上跳下来,跑到门口大骂出声:“晌午刚过就敲敲敲,还让不让人活了!”

屋子里,阿琅抓住成衣铺偷偷送来的木条。

王楚玉用锯子,将木头锯开。

母子俩都不懂木工,总锯的歪歪斜斜。

听到外面声响,阿琅忍不住问道:“婶婶,阿翁是不是在骂我们?”

王楚玉累的香汗淋漓,停下手头的活仔细听了听,然后摇头:“莫要多想,阿翁是在骂外面的人。”

阿琅有些好奇:“外面是什么声音?”

他从小到大,几乎没出过门。

距离街道,只有一门之隔。

却如井底的青蛙,被困在方寸之间。

看着儿子脸上的好奇,王楚玉眼里闪过一丝幽怨。

抿了抿嘴唇,道:“那是锣声,回头婶婶让成衣铺的人送来给你看看。”

“嗯呐!”

阿琅高兴的点头,哪怕只是看一看,他也觉得足够了。

当即用力抓住木条,道:“那我们继续吧!”

王楚玉嗯了声,哪怕再不熟练,也会陪着孩子不断尝试。

她没想靠做这些改变王永良的想法,只是想着让孩子高兴点。

耳边的锣声逐渐远去,王楚玉不禁想着,又是哪家来了喜事呢。

心中轻叹,别人锣鼓齐鸣,天降喜事。

自己朝思暮想的那个人,又何时才能到来?

不久后,县衙报喜队伍临近固安村。

有捕快先跑进村里,提醒宋家过来相迎。

一众村民听到声响,跑出来见此阵势,个个张大嘴巴。

尤其那块两米长的木牌匾,八个红色大字清晰可见。

“锄强扶弱,大义之家!”

此时的宋家宅院,贼寇尸体已经被捕快用牛车拉走。

宋念守正吩咐几个短工,将院中血迹清洗干净。

谢玉婉和宋念云,则在擦拭新买的碗碟。

白底红花,或白底青花,做工细腻,都是母女俩在镇上一个个亲手挑的。

将碗碟擦拭干净后,往桌上一摆,谢玉婉不禁笑起来:“似乎比先前那些好看的多。”

“那是当然,娘亲的眼光岂能差了。”宋念云道。

谢玉婉笑着点了点她的鼻子,道:“你呀,就跟你爹学会这招了,天天拿话来哄我开心。若能早日成亲,生个胖娃娃,我才真高兴呢。”

村里的妇人,不少都长辈分了。

自家四个孩子,除了宋念守还小,其他都已长大。

连宋念云,如今都已经近二十岁。

来上门提亲说媒的倒不少,宋念云一个也看不上。

用她的话来说,我的夫君,岂能比我爹差了?

这可让谢玉婉愁死了,想找个比自己夫君还厉害的男人,未免有点太难了。

不说肯定没有,起码方圆百里,一个也找不到。

宋念云坚持宁缺毋滥,偏偏无论宋启山还是如今已逐渐掌事的小儿子宋念守,都很赞同这一点。

如此,谢玉婉也不好多说什么。

听到母亲“催婚”,宋念云不以为意。

抱住谢玉婉丰腴的身子,嬉笑道:“娘亲还是和从前那般香喷喷的,难怪爹如今还总黏着你。要不然,你们俩再给我要个弟弟妹妹什么的。”

谢玉婉生性温婉,又爱脸红。

哪怕如今人至中年,在这种事情上,依然如二八少女般容易羞涩。

不由脸颊发烫,啐声道:“去去去,没出嫁的大姑娘,什么话都敢说,别跟你二哥学!”

只是说着,眼角便不由自主朝着里屋瞥去。

屋内,宋启山坐在床边,像在闭目养神。

实际上,已经沉浸心神祖宅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