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元英 > 0130、偷运粮草

元英 0130、偷运粮草

簡繁轉換
作者:欢乐凌水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6-28 02:28:38 来源:源1

0130、偷运粮草(第1/2页)

两千多人的小分队集结后向临漳城的南郊行进,元英知道此时的临漳城一定被后凉军围得水泄不通,他们无法面对呼延况的五十万大军。

他们要在各地征集粮草,想尽一切办法将粮草运往临漳城。只要粮草供足临漳城就不能被呼延况攻破。

出发前,元英与秦江月作了商议,两千人的队伍去与后凉军死拼,不异于飞蛾扑火,他们能做的是往临漳城运粮草。

元英将两千人的小分队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去南部莲花山砍柴割荒草,一部份去农家收集粮食。他们告诉那些农夫后夏已经没有了退路,临漳城危在旦夕。如此危难时刻,只要后夏的百姓团结一致共同对敌,不愁敌兵不退。

国难当头,南郊的百姓纷纷拿出粮食支援前方的战士。

元英与秦江月非常受感动,他们一分不差地付足粮款。元英告诉那些爱国的农夫,只要他们手里还有钱付得起粮款一定不会亏待他们。

啸林的购粮款一部份是啸林劫回的军饷,一部份是偷袭长安时的战利品。早些时候,秦江月已经将长安得来的财宝换作了银子。短期内,他们还付得起粮款。

临漳也是有地下通道的,这条通道就是从南郊的军营一直通向临漳城的南门,大约二十多里地。

“感谢我父”,刚到军营元英十指紧扣,向南叩拜,她觉得若没有他的父亲辛苦营造南郊通向临漳城的二十里地下道,今日无论如何都无法挽救危难的后夏。她拭去眼中的泪,悲情地说,“感谢我父精忠报国,为后夏立下不朽功绩。”

元英将购来的粮食与百姓们捐助的柴草源源不断地从军营的地下道送到临漳城。

第一批送粮草的队伍中有常胜,元英特别嘱咐他一定要问清谁在领兵守临漳城?到了临漳城南门常胜与临漳城的守军联络上,马上就问守城将领是何人?

守城人回答:“岳阳。”

“岳阳?真的是岳阳?”常胜十分惊喜,国难当头,岳阳挺身而出,真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得到常胜的汇报,知临漳守将真的是岳阳元英喜极而泣,她哽咽道,“我就知道,后夏还能顽强抵抗后凉的人只有岳阳。谁有那个胆量敢在大兵压境时独守孤城?换一个人,那个人早就在晋阳失守,皇帝逃走的情况下投降了。”

很快,啸林的弟兄们都知道临漳城的守将是岳阳,他们欢欣鼓舞士气大增。为了啸林的集体荣誉,为了后夏最后一块地盘地他们就是流尽最后一滴血也要与呼延况拼到底。

围困临漳五天后,呼延况城下喊话:“岳阳!赶快下来应战!不然,等大军攻进城内,你死无葬身之地。”

呼延况喊过之后,城上毫无反应,后夏的士兵仍像以前那样手执盾牌目光炯炯一动不动的盯向前方。

呼延况实在不明白,一个年轻轻的守将为何这么沉稳既有胆略又有底气?看不出他一点点的惊慌?他还不明白战前他们的探马为什么没有查到军营里有岳阳的人?难怪有人说后夏是人才辈出的国家。

没办法,呼延况举行了第三次攻城,呼延况憋了一肚子火,命士兵用云梯登城,用攻城车撞击城门,未登城的士兵则弓弩齐发形成密布的雨箭。很长的时间,战鼓齐鸣,号角声不断。

城上的后夏兵拼力抵挡如雨的飞箭,他们在箭雨中击退敌方的云梯,用滚木和雷石攻击即将占领城墙的后凉兵。

敌我双方不断地放箭,密集得如急骤的暴雨。

岳阳站在城楼上,指挥城上士兵拼力抵抗。他的坚定和沉稳极大地鼓舞了士兵的势气,战士们都争先恐后地奋勇杀敌。

城上向下射,城下向上射,时间久了,后凉兵显出疲惫之色。城上后夏军沉着不乱,齐心协力打退敌军的一次次进攻。

临近中午,呼延况决定收兵。

看到疲乏的士兵,再看看不慌不忙的后夏守军,他不知道他还能不能攻破临漳城?

“真他娘的丧气!”呼延况气得直骂,真没想到还有这么不怕打的将军和士兵。真是骑虎难下,马上就要到嘴的肉也不能这么轻易地放弃了呀!他将五十万大军分成十个组,轮班围困城内守军。他就不信,一个青巴楞子还能挺几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0130、偷运粮草(第2/2页)

围你就围,岳阳还真不怕后凉兵的轮番围城,只是呼延况哪里知道临漳城的地下道一分一秒都没有停止运粮草。再过几天,就看你那五十万大军吃啥喝啥?

岳阳率领后夏兵坚守城池,一次都没有与后凉的大军交手。开始后凉兵很有势气想一气攻下临漳城,但他们在攻破晋阳后,再也没人与他们交战。后夏兵龟守在临漳城内,无论后凉兵怎样叫阵都不回应。时间久了,他们丧失了锐气。

按呼延况的算法,岳阳至多挺过二十天,在弹尽粮绝的时候,他就会乖乖地举旗投降。他掐日算计着他的好事,等待他的一统大梦。可惜,二十天过去了,岳阳那边没有丝毫投降的意思。守城的兵士依然挺拔如初,摆开的阵势依然规范不乱。他就纳了闷了:“谁在为他们运粮?这粮食是从哪运进去的?如果没人为他们运粮,他们的国库里就有那么多的存粮吗?皇帝都跑了,这些小鬼们咋这么强悍?”

真是奇迹!皇帝都逃走了,百姓们竟自发地组织守城。这是多么关键的一战,临漳城守住了,后夏就不会灭亡。

齐野这个可恨的皇帝,当敌人来临时为了保住小命,他逃出了都城,逃到了令人生厌的北疆。他以为,北疆有他的大儿子,大儿子手中还有五万人马。如果这五万人马不顶用,他就逃到深山老林。

人在危难时的想法有多幼稚,一个皇帝,你的国家灭亡了,另一个王朝诞生了,它们能容得下你这个臭皇帝吗?

看到自己的父皇如此颓废,荒唐,齐丰气不打一处来。那些宠臣都干啥去了?他们争风吃醋,唯我独尊的气势都到哪儿去了?他决定再次与周边的蕃将们联手共同抗击后凉的入侵。

他派出使者去与周边的蕃将们联络,经过两天的筹划与商讨,有三名蕃将同意带领十五万人马与齐丰汇合在宛城。

“我觉得呼延况快支撑不住了,他的五十万大军成为了他的累赘。他以为他的军队人越多越好,三天两早晨他就能攻破临漳城。他没有料到他遇到了一个难啃的骨头,岳阳死守临漳城不肯出来,他因粮草不济而发愁。他现在若闯民宅抢粮抢柴恐后夏的百姓个个参战,全民皆兵,他等于跳到火海中无法自拔。所以,我认为在这个时候我们从背后抄袭围城军队最好不过。”

三名蕃将听从了齐丰的调遣,马上向临漳城进发。

经过一天一夜的行军,齐丰与手下蕃兵来到临漳城的南部的大营。此时,元英与秦江月正在指挥啸林的弟兄们征集粮草,见到齐丰率领的二十万蕃兵抵达大营非常高兴。

元英感动地说:“齐将军辛苦了,齐将军精忠报国长存日月。”

“元将军过奖,我就该这样做。我们只能在此休息,等到后半夜丑时我们杀向围城的军队。那时的围城部队已经人困马乏,处于疲惫状态。”

“时机抓的好!”

一名蕃将也都赞同齐丰的决策,他们认为他们的二十万人马不一定打得过呼延况的后凉军,只能偷袭或者侧面攻打。

后半夜丑时,齐丰让蕃将们叫醒了士兵,偷偷地向临漳城北门进发。

来到北门,他们看见一部份的后凉兵还在陆续地往城内放箭。一部份士兵已经躺在地上休息。齐丰见时机已到,马上击鼓鸣号,二十万人马冲向敌军阵营,顿时杀声一片。

困倦中的后凉兵见后夏兵洪水般涌来,立时蒙圈,他们投降的投降,逃的逃,乱成散沙。

后凉围城的副将是呼延盛,他声嘶力竭地大声喊道:“临阵脱逃者斩!”有一些后凉兵被震慑住,开如向他的麾下集结。

但为时已晚,后凉围城军大部份被砍杀,外加逃路的,投降的,所剩无几。

呼延盛不得不带领他的残余两千多人慌忙地向后凉军营逃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