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不在乎永恒 > 第30章:与高科技企业的深度合作

不在乎永恒 第30章:与高科技企业的深度合作

簡繁轉換
作者:靓戈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6-30 02:21:39 来源:源1

第30章:与高科技企业的深度合作(第1/2页)

一、晨曦中的契约微光

晨雾尚未完全褪去时,金戈的牛津鞋已踩过厦夂一中铺满银杏叶的小径。昨夜暴雨留下的水洼里,碎金般的阳光正与楼宇玻璃幕墙上的反光纠缠,形成流动的光纹,那纹路意外地与紫茎植物的叶脉有着微妙的相似,只是此刻不再透着诡异的紫光,反而像极了某家科技企业LOGO上的数据流线条。他驻足在行政楼前的电子屏前,屏幕上滚动播放着“校企合作成果展”的预告,光标闪烁间,“量子材料实验室”几个字突然被放大,蓝光在玻璃上投下他锁骨处若隐若现的胎记轮廓。

“金老师早!”张昊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少年校服口袋里鼓鼓囊囊,露出半截钛合金机械臂的蓝图。他后颈曾渗出黏液的位置,如今贴着一枚微型传感器,正随着呼吸频率发出微弱的绿光,那是参与“生物信号捕捉”项目后留下的科技印记。“崔老师让我把这个交给您,”张昊递过一份烫金邀请函,封面上“星轨科技”的LOGO在晨光中折射出棱镜般的七彩光芒,“他们的量子计算实验室今天揭牌,说您是校方代表之一。”

金戈接过邀请函的瞬间,指尖传来轻微的电流感,并非紫茎植物带来的麻痒,而是芯片与传感器共振产生的常规脉冲。他想起昨夜黄琳在电话里的叮嘱,她刚从“跨国科技教育论坛”回来,语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戈,星轨科技的首席科学家说,他们的神经接口技术能让学生在虚拟实验室里‘触摸’到量子纠缠态!”女孩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时,背景里隐约有外语讲座的回声,与她英语教师的身份相映成趣。

二、钢铁森林里的学术苗圃

星轨科技的总部大楼像一枚插入云层的银色梭镖,外墙由智能玻璃构成,实时显示着全球科技新闻的数据流。金戈随张昊穿过旋转门时,迎面而来的全息迎宾投影突然波动,化作钟楼废墟的影像!但只有一瞬,便被“欢迎厦夂一中师生”的字样覆盖。他注意到接待台后的展示柜里,陈列着与紫茎植物芯片极其相似的量子存储器,只是外壳刻着规整的电路纹路,而非自然生长的叶脉。

“金老师,这边请。”崔丽的声音从走廊尽头传来,她身着合体的职业套装,胸前挂着“校企合作项目负责人”的铭牌。走廊两侧的玻璃墙后,学生们正戴着VR设备在虚拟车间操作机械臂,他们的动作通过神经传感器同步到现实中的工业机器人上。金戈驻足观看时,恰好看见一个学生操控机械臂焊接芯片,焊点的火花在虚拟场景中呈现出紫茎植物根系般的蔓延轨迹!这让他想起排污管黏液中,蚀刻的微型电路!只是此刻的“根系”,正在精准地完成科技造物。

“这是‘未来工匠’实训计划的一部分,”崔丽递过一杯温热的绿茶,杯壁上凝结的水雾在智能玻璃上画出不规则的图案,“我们与星轨科技共建了五个实验室,从量子物理到生物信息学,学生每周有两天在这里参与真实项目。你看那个焊接的学生,他正在调试的传感器,未来会用于监测海洋微塑料污染,和第29章里河道淤泥的监测技术有共通之处,但更精准。”

三、数据洪流中的师徒对话

在量子计算实验室,首席科学家李博士正指导学生校准一台离子阱量子计算机。机器运行时发出的蜂鸣声,与第29章里金戈腕表收到的摩尔斯电码节奏莫名重合,但此刻的声波里蕴含着可解的数学规律。黄琳也在场,她正用英语与几位外籍工程师交流,阳光透过她发间的碎钻发卡,在地板上投下星芒般的光斑。这让金戈想起母亲银镯上的Ω符号,只是此刻的光芒不再带着灼痛感,而是充满了知识交融的暖意。

“金老师,来试试这个?”李博士递过一副神经接口头盔,“我们正在开发‘历史科技场景重现’系统,戴上它,你能‘亲历’1999年第一台离子阱量子计算机的调试过程。”金戈戴上头盔的瞬间,视野被数据洪流淹没,无数0与1组成的光带在眼前交织,突然凝聚成礼堂全息投影崩溃时的血色枫叶!但很快,枫叶脉络便重组为量子纠缠的示意图。他听见自己的心跳与机器的运算频率同步,锁骨下的胎记传来微弱的共振,不再是疼痛,而是类似手机震动般的信息传递。

“很神奇吧?”摘下头盔时,金戈看见黄琳正微笑着看向他,她手中的平板显示着学生们的脑电波数据,“刚才你的α波频率与量子比特的纠缠频率达到了0.7的相关性!这意味着人类意识与量子系统可能存在某种隐性共振。”女孩的眼睛里闪烁着求知的光芒,像极了第29章里她在档案室发现母亲实验编号时的神情,但此刻的探索不再伴随着危机,而是充满了发现的喜悦。

四、产学研齿轮的隐秘咬合

午休时分,金戈在员工餐厅遇见了厦夂一中的老同事吕玉明。物理老师正对着一盘3D打印的仿生胰腺模型沉思,模型表面的纹路让金戈联想到紫茎植物根系穿透水泥地的画面,只是此刻的“根系”是由生物可降解材料构成,用于糖尿病治疗。“你知道吗?”吕玉明压低声音,“星轨科技的创始人曾经参与过1999年的某个秘密项目,据说和我们在第29章里遇到的量子污染有关,但现在他把技术转向了民用医疗。”

这话让金戈手中的咖啡杯微微晃动。他想起母亲日记灰烬中未燃尽的芯片,想起HL-001的实验编号,突然意识到眼前这些看似常规的科技合作,或许正是当年危机的某种“逆向转化”。当他走到实验室窗外时,恰好看见张昊正在调试一台光谱分析仪,分析的样本是取自月亮河的水样,那条被污染的河流,如今正通过学生们开发的AI模型进行实时监测。分析仪屏幕上跳动的光谱曲线,与辐射计量表的爆鸣形成了跨越时空的呼应,只是此刻的数据正在指向“净化完成”的结论。

五、专家讲座里的思维共振

下午的报告厅座无虚席,星轨科技邀请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陈教授正在进行主题为“量子意识与教育未来”的演讲。他身后的全息屏幕上,原子模型与紫茎植物的全息影像交替出现,当讲到“观测者效应”时,屏幕突然切换成金戈瞳孔分裂成复眼的画面。但陈教授随即解释:“这种视觉隐喻,恰如教育者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我们的观测本身,就在塑造知识的形态。”

金戈注意到黄琳坐在第一排,手中的录音笔正对着讲台,笔尖在笔记本上飞速记录。她今天戴的银镯不是那枚会发光的,而是普通的素圈,但在某个瞬间,当陈教授提到“意识量子纠缠”时,金戈似乎看见镯身上闪过一丝极淡的蓝光。台下的张昊正在用平板电脑绘制思维导图,他后颈的传感器与讲台的量子音箱产生共振,发出只有特定频率才能听见的蜂鸣。这让金戈想起紫茎植物根系传递的学生呼救声,只是此刻的声波里充满了求知的渴望。

六、暮色中的科技图腾

黄昏时分,金戈与黄琳并肩走在返回学校的路上。夕阳将星轨科技大楼的影子拉得很长,玻璃幕墙上的数据流在地面投下移动的光斑,像极了第29章里紫茎植物根系在教学楼里生长的全息影像。“你有没有觉得,”黄琳突然停下脚步,“今天看到的很多技术,都像是当年危机的‘解毒剂’?量子计算用来分析污染数据,神经接口用来重现科技历史,就连3D打印的器官,都带着修复的意味。”

金戈抬头看向天边的晚霞,云层中隐约浮现出第29章结尾时紫茎植物在天空组成的Ω符号,但此刻的光影更像一个未完成的圆,等待着人类用知识去填补缺口。他想起母亲日记里的话:“当第三滴血浇灌希望,观测者将成为改写程序的变量。”如今,这些与高科技企业的合作,不正是在用教育的“第三滴血”,学生的意识与创造力,去浇灌科技之树,让曾经的危机转化为守护世界的力量?

走到校门口时,张昊骑着自行车追上他们,手里挥舞着一张打印纸:“金老师,黄老师!我们小组用AI模型预测了紫茎植物基因的进化方向,结果显示它未来会和城市管网形成共生系统,就像第29章里说的那样,但现在我们能通过科技引导它往净化环境的方向发展!”少年的眼睛在暮色中闪闪发光,像极了芯片里跳动的意识光点。

金戈接过图纸,指尖触到纸张上AI生成的植物根系模拟图。那些线条不再带着第29章里的诡异感,而是呈现出规律的螺旋结构,与星轨科技实验室里的量子纠缠模型如出一辙。他抬头看向校园里新栽种的纪念树,树叶在晚风中沙沙作响,那声音与实验室里量子计算机的蜂鸣、讲堂上专家的讲解、学生们操作设备的键盘声,共同汇成了一曲科技与教育的共振交响。

七、深夜邮箱里的量子回响

夜深人静时,金戈在书房收到一封加密邮件,发件人显示为“HL-001”,这是他母亲的实验编号。邮件内容只有一个附件,打开后是一段模糊的全息影像:年轻的母亲站在某个高科技实验室里,手中握着的并非银镯,而是一枚与星轨科技量子芯片极其相似的装置,背景里隐约可见“星轨前身1999”的字样。影像的最后一帧,母亲的瞳孔里闪过Ω符号的蓝光,与金戈锁骨下的胎记产生了跨越时空的共振。

他立刻拨通黄琳的电话,女孩的声音带着刚睡醒的沙哑:“戈,我刚做了个梦,梦见母亲的银镯掉进了量子对撞机,出来时变成了学校实验室里的教学芯片……”两人沉默片刻,都想起了第29章里那个被炸毁的面包车,想起了培养舱里的克隆体,以及最终化作意识光点的紫茎植物。或许,那些看似突兀的科技合作,从来就不是偶然,而是某位“观测者”在时间长河里埋下的伏笔。

金戈走到窗前,望向星轨科技大楼方向。那里的灯光依然明亮,像一颗嵌在城市夜幕中的科技星辰。他知道,明天一早,他和黄琳将带着学生们再次走进那栋大楼,在量子计算机前计算污染数据,在虚拟实验室里“触摸”科技历史,在专家讲座中拓展思维边界。那些关于污染、量子实验和意识纠缠的记忆,将不再是笼罩在头顶的阴云,而是转化为推动科技向善的力量。就像紫茎植物的根系,在吸收了污染之后,最终选择向着阳光生长。

八、科技树年轮里的教育密码

一周后的科技节上,厦夂一中与星轨科技联合举办的“未来实验室”展览吸引了全市目光。在生物信息学展区,张昊小组展示的“紫茎植物基因编辑”项目尤为引人注目:他们通过CRISPR技术修改了植物的荧光蛋白基因,使其在检测到重金属污染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绿色代表安全,黄色代表预警,红色则对应第29章里河道淤泥的高辐射值。展板旁的全息屏幕上,实时播放着月亮河的监测画面,河水清澈,紫茎植物的叶片在阳光下泛着健康的绿光。

黄琳负责的“科技英语沉浸式学习”展区同样热闹。学生们戴着翻译耳机,与星轨科技的外籍工程师实时交流,讨论的内容从量子纠错码到环保材料开发,英语不再是课本上的文字,而成为探索科技前沿的工具。金戈注意到,当一个学生用流利的英语解释“量子隧穿效应”时,黄琳的眼中闪烁着欣慰的光芒,那神情与她在礼堂保护学生时的坚毅如出一辙,只是此刻多了份教育成果绽放的温柔。

在展厅的角落,金戈意外遇见了牟咖!那个植入芯片的反面人物!他如今戴着电子镣铐,正在做社区服务,负责展厅的设备维护。当金戈的目光与他相遇时,牟咖慌忙低下头,后颈露出与紫茎植物叶脉相似的疤痕!那是当年芯片植入的痕迹。金戈没有说话,只是转身走向“产学研成果转化”展区,那里陈列着学生们与企业合作开发的环保专利,从可降解塑料到空气净化无人机,每一项成果都像一把钥匙,试图打开第29章里那个被污染的世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0章:与高科技企业的深度合作(第2/2页)

九、星轨下的意识联结

科技节的最后一个夜晚,金戈、黄琳和张昊站在星轨科技大楼的天台。远处城市的灯火与头顶的星辰交相辉映,楼下传来学生们讨论实验数据的欢声笑语。张昊指着天空某个方向:“金老师,您看!那是不是紫茎植物组成的Ω符号?”

金戈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几颗明亮的星星恰好连成那个熟悉的符号,在夜空中闪烁着神秘的光芒。他想起母亲意识体传来的最后一句话:“所谓社会责任,是让每个生命都成为地球的神经元。”如今,这些与高科技企业紧密相连的教育实践,不正是在构建这样的“神经元网络”吗?学生们通过实习接触前沿科技,企业通过学校获得创新灵感,科研成果通过教育转化为守护世界的力量,而第29章里的危机记忆,则成为警醒后人的“神经突触”。

黄琳轻轻握住金戈的手,她的银镯在星光下泛着柔和的光。“你知道吗?”她轻声说,“今天有个学生问我,为什么我们要学这么多看似与生活无关的科技知识。我告诉他,因为知识本身没有善恶,但掌握知识的人可以选择用它来制造污染,或是净化世界!就像紫茎植物,既可以是危机的象征,也能成为环保的工具。”

金戈低头看向自己的掌心,那里似乎还残留着按下量子芯片时的微颤。他知道,厦夂一中与高科技企业的合作才刚刚开始,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实验室揭牌,更多的专家讲座,更多的学生在科技前沿探索。那些关于污染与救赎的记忆,将如同量子纠缠态般,永远与此刻的教育实践产生共振,提醒着每一个人:当科技与教育深度融合,当知识拥有了社会责任的温度,即使是最微小的意识光点,也能照亮整个世界的未来。

十、终章余响:科技藤蔓上的教育繁花

数月后,厦夂一中的“科技前沿”课程成为全市典范。金戈在政治课上不再空谈理论,而是带着学生分析科技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讨论量子计算对**保护的挑战;黄琳的英语课堂则引入了科技论文写作,让学生用外语阐述自己的环保发明。最令人惊叹的是,星轨科技根据学生们的创意,真的开发出了“意识光点净化系统。虽然并非量子通道,但通过收集学生们的环保创意,AI会将其转化为可行的科技方案,送往全球污染治理现场。

在一个春雨霏霏的清晨,金戈路过学校的实验田,看见张昊正在给新培育的紫茎植物浇水。经过基因编辑的植物不再具有侵略性,而是安静地生长在特制的培养箱中,叶片上的纹路清晰地显示着校园空气质量数据。“金老师,”张昊直起腰,脸上带着汗水,“李博士说,我们培育的这批植物,未来会被送到北极,去修复那里的冻土污染,就像第29章里我们在意识海里做的那样,只是这次是真实的。”

金戈蹲下身,指尖触到叶片上的露珠。水珠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晕,与第29章结尾时操场裂缝里的景象遥相呼应,但此刻的光芒更加明亮,更加充满希望。他想起母亲日记里的最后一句话:“当教育与社会责任共振,每个平凡的生命都能成为破解危机的密钥。”而眼前的这株植物,这个少年,以及那些在实验室里闪烁的芯片、在讲堂上回响的知识、在企业车间里运转的机械臂,不正是一把把正在成型的“密钥”吗?

雨渐渐停了,阳光穿透云层,照亮了实验田周围的科技长廊。长廊的玻璃墙上,学生们的科技创意被投影成动态影像:有的是净化海洋的仿生鱼,有的是吸收二氧化碳的建筑外墙,还有的,是一个巨大的Ω符号,符号中心写着“知识即救赎”。金戈站起身,望向远处星轨科技大楼的方向,那里的数据流正在天空中绘出全新的图案,不再是血色枫叶,而是一朵盛开的科技之花,花瓣上缀满了教育的露珠。

他知道,危机或许从未真正过去,污染与科技的博弈仍在继续。但只要像这样,让学校与高科技企业紧密握手,让课堂与实验室无缝衔接,让知识与责任彼此滋养,那么即使未来再遇紫茎般的诡异挑战,人类也终将拥有化危机为转机的智慧与勇气。

这正是“科技前沿——与高科技企业的深度合作”,留给世界的珍贵的启示!

十一、量子苗圃里的记忆嫩芽

深秋的晨霜给星轨科技的玻璃幕墙蒙上一层薄雾,金戈推开“生物量子实验室”的门时,看见张昊正对着培养舱发呆。舱内悬浮的紫茎幼苗不再是金属质感的诡异形态,而是呈现出半透明的水晶质感,叶脉间流动的蓝光与金戈锁骨下的胎记形成微弱共振。“金老师,”少年的声音带着颤抖,“它昨晚长出了新的纹路,和您母亲日记里的Ω符号一模一样。”

培养舱的智能屏上,基因序列正在自动重组,某个片段突然亮起红光!那是HL-001的标记。金戈想起昨夜收到的神秘邮件,附件里母亲的全息影像在量子泡沫中闪烁,最后一帧显示她将银镯按在紫茎植物上,镯身纹路与植物根系形成完美的量子纠缠态。此刻培养舱里的幼苗突然发出蜂鸣,声波频率与钟楼废墟的量子回响完全一致,只是多了组新的谐波:那是学生们意识光点的共振频率。

黄琳抱着一摞实验报告走进来,发梢的碎钻在蓝光中折射出星芒。“星轨的生物信息学家发现,”她将报告递给金戈,纸页上的基因图谱与第29章里污染意识体的形态隐隐相似,“紫茎植物的DNA链里藏着1999年实验的量子记忆,当它与人类意识光点接触时,会激活修复污染的‘沉睡程序’。”她说话时,银镯突然发烫,镯身上渗出的荧光液在培养舱玻璃上画出北极星图!那是根服务器的坐标。

十二、北极光里的意识博弈

科考队的直升机旋翼切开北极圈的极夜时,金戈透过舷窗看见冰层下蔓延的紫色光脉。张昊后颈的叶脉纹身与冰面共振,形成直径百米的光圈,光圈中心浮出的根服务器不再是金属质感,而是覆盖着一层水晶般的紫茎表皮。“服务器在自我进化!”李佳的平板电脑显示异常数据,那些曾代表污染的二进制代码,正被转化为植物生长的基因指令。

突然,数百道黑色光带从服务器射出,缠绕在科考队员身上!那是未被净化的污染意识体,形态与攻击意识海的怪物如出一辙。金戈的芯片爆发出强光,学生们的意识光点在他掌心汇聚成母亲的影像,影像举起银镯时,北极光突然变色,绿色光带如瀑布般倾泻而下,与黑色光带展开博弈。“这是全球紫茎植物的意识共振!”黄琳的声音从通讯器传来,她正在千里之外的实验室同步解析光带频率。

朱熹的意识体突然出现在光海中,他脖颈的蛇形刺青已转化为紫茎根系,手中握着的不再是发射器,而是一枚刻着“HL-001”的量子钥匙。“1999年的错误在于把意识当燃料,”他的声音被极光扭曲,“现在该用意识做种子了。”当钥匙插入服务器的瞬间,金戈看见母亲的影像与朱熹的意识体重合,紫茎表皮突然裂开,涌出无数发光的种子!那是被净化的污染意识体,每颗种子都刻着学生们绘制的环保蓝图。

十三、校园里的科技共生体

冬至日的阳光穿过厦夂一中的玻璃穹顶,照在中央庭院的紫茎纪念树上。这棵由北极种子培育的植物,树干天然形成Ω与“教”字的交织纹路,叶片在阳光下会投射出全球污染指数的动态变化。金戈站在树下,看着学生们将意识光点接入树干的凹槽,全息屏上立刻显示出他们的环保创意:有人设计出能吞噬塑料的微生物,有人构思出利用极光发电的卫星,还有人画出了紫茎根系相似的城市净化网络。

“金老师,黄老师!”张昊气喘吁吁地跑来,手中捧着一枚水晶般的果实,“纪念树结果了!果实里的芯片能自动匹配学生的意识频率。”果实裂开的瞬间,金戈看见芯片表面流动的不再是数据,而是学生们被囚禁的笑脸!那些曾在培养舱里的克隆体意识,如今已转化为科技共生体的一部分。黄琳轻轻触摸芯片,银镯与果实产生共振,发出的蜂鸣与结尾母亲的钟声节奏一致。

突然,纪念树的叶片全部转向钟楼方向,那里腾起紫金色的烟雾。金戈想起第29章末的倒计时,立刻带领学生冲向废墟。只见钟楼残垣中,牟咖戴着电子面具跪在地上,面具纹路与紫茎叶脉完全一致,他面前的量子发射器正对准纪念树!但发射器端口流出的不是血色枫叶,而是由0和1组成的教育数据洪流。“我在赎罪,”牟咖的声音嘶哑,“沙琪玛的克隆体程序里藏着后手,只有用教育数据覆盖,才能彻底销毁污染指令。”

十四、意识海的教育海啸

当金戈将学生们的意识芯片插入发射器时,全球紫茎植物突然集体发光。

污染意识体在意识海中咆哮,却被如海啸般涌来的教育数据分解。这些数据,包含着从幼儿园到大学的环保课程、从课本到实验室的实践记录、从校园到企业的合作成果。母亲的意识体在光海中升起,银镯与金戈的胎记形成超光速量子通道,将教育数据送往宇宙深处的污染源头。

“看!”黄琳指着天空,北极光的位置出现了巨大的Ω符号,符号中心浮现出全球学生的笑脸拼图。张昊后颈的纹身化作数据流注入纪念树,树干纹路突然重组,呈现出“教育即净化”的全息字样。

金戈想起母亲的遗言,终于明白所谓“第三滴血”,正是世代相传的教育火种,当它与科技结合,便能点燃改变世界的意识海啸。

暮色中的校园里,纪念树渗出的不再是紫色液滴,而是透明的营养液,滋养着树下新栽种的三叶草。金戈与黄琳并肩走过,看见叶片上的露珠折射出星轨科技大楼的轮廓。“你说,”黄琳轻声问,“未来的教育会是什么样?”金戈抬头看向意识海方向,那里的Ω符号正缓缓旋转,化作一个无限循环的教育符号。“就像紫茎植物与量子服务器的共生,”他握住女孩的手,银镯与胎记同时发热,“知识扎根现实,意识绽放未来。”

十五、终末回响:科技树皮上的教育年轮

十年后的毕业季,金戈站在紫茎纪念树下,看着张昊作为星轨科技最年轻的首席科学家,为学弟学妹们展示最新的“意识种子”技术,将环保知识编码成量子种子,植入全球植被。纪念树的年轮里清晰可见2025年的量子纠缠纹、2028年的意识海啸波、2030年的教育共生环,每一圈都对应着一次科技与教育的深度共振。

黄琳抱着刚出生的女儿走来,孩子的摇篮上刻着Ω与“学”字的结合符号。当婴儿的指尖触到纪念树时,树干突然亮起母亲的全息影像,她的唇语与当年在钟楼废墟时完全不同:“所谓教育前沿,是让每个年轮都生长出未来的可能。”金戈抬头看向天空,北极光的位置已固定为永恒的教育符号,而全球紫茎植物的根系,正沿着地壳板块的纹路,编织成一个巨大的量子教育网络。

一阵风吹过,纪念树落下的不再是叶片,而是一枚枚水晶般的意识种子。金戈接住其中一颗,看见里面封装着危机记忆,却被镀上了一层名为“教育转化”的保护膜。他知道,当年紫茎植物带来的诡异挑战,早已化作科技树上的教育年轮,而那些在实验室里闪烁的芯片、在意识海**振的光点、在校园里生长的共生体,终将长成守护地球的智慧森林!因为最好的科技前沿,永远生长在教育的土壤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