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替嫁三年抱两,堂姐眼红哭了 > 第360章 急救手册的传播

替嫁三年抱两,堂姐眼红哭了 第360章 急救手册的传播

簡繁轉換
作者:霜凝画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6-30 02:21:52 来源:源1

人多力量大,不过一天的功夫,胡同里有孩子的人家,都得到了一本薄薄的册子,泛黄的纸张上,字字迹虽不算漂亮,却写得工工整整,一笔一划透着认真劲儿。

册子里的讲解图画也画得简单明了,哪怕是没多少文化的人,看一眼也能明白大概意思。

这年头能住在县里的,大多都是有工作的人家,林霜所住的这个胡同,,不少人家都有在单位当小领导的。

有人拿到册子后,越看越觉得这是个宝贝,二话不说就带去了厂里,当天就送到了厂长办公室。

县城说大不大,七八个大大小小的厂子错落分布在各处。

这些厂子的领导们平日里或多或少都有些往来,消息在他们之间传得飞快。

三天后的清晨,晨光刚刚洒进院子,正在院子里晾晒被褥,忽然听见门外传来汽车引擎声,一辆印着‘红星印刷厂字样的吉普车停在了院门口。

‘请问是林霜同志家吗?

一位穿着中山装、梳着背头的中年男人从车上下来,手里正拿着那本手写的急救手册。

“我是,您是……”

林霜拍了拍手上的棉絮,目光在对方手中的册子上停留片刻,心里大概猜到了对方的来意,这八成是和册子有关。

“我是红星印刷厂的厂长赵建国。”

男人热情地自我介绍,说着就伸出了手,林霜大方的和对方虚握了一下。

赵建国眼中的惊讶一闪而逝,眼前这个能写出这么实用急救手册的女人,举手投足间的气质和涵养,确实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他心里对林霜的评价又高了几分。

“赵厂长里面请。”

来者是客,林霜自然不能让人在门口站着,她将赵建国迎进院子,两人坐在院子里大树下的石桌前。

外面的大门敞开着,外面的人一眼就能瞧见院子里的情形,完全不用担心传出什么风言风语。

林霜的细致被赵建国看在眼中,眼中的欣赏之色愈发浓烈。

刚一落座,赵建国就迫不及待地表达起感激之情。

“您这本急救手册可帮了我们大忙!昨天纺织厂有个女工中暑晕倒,多亏有人照着您这手册上的方法急救……”

“人没事吧?”

林霜眼睛一下子亮了,紧接着满脸担忧地问道。

“没事没事!”

赵厂长擦了擦额头的汗,斟酌了一下,试探的开口。

“所以厂党委研究决定,要把这本手册批量印刷,在全县推广。

那个……我今天上门拜访,是想买下您这个册子的版权,价格好商量。您看……”

林霜脸上带着客气的笑容,让赵厂长一时间猜不透她的想法,紧张的搓了搓手,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完了上门拜访的目的。

林霜正要回答,梁诚骑着自行车进了院子。

看到他回来,林霜一点也不意外,两人早就在空间中沟通过,林霜知道他今天回来。

只不过视线落在他骑着的新自行车上,心中忍不住嘀咕。

越野车怎么换成自行车了?

不过家里有人,她心中疑惑也不好当面问出来。

林霜给两人互相介绍了身份,话题便又回到了购买版权的事情上。

梁诚听完事情的来龙去脉,他沉思片刻。

“赵厂长,我有个建议。不如让林霜同志去你们厂里指导排版,这样还能把内容再完善一下。

至于报酬……”

“按技术员的标准算!一天五块钱,外加三十斤粮票!”

赵厂长反应很快,,立刻接话。

这个待遇在县城可谓优厚,林霜和梁诚对视一眼,点头应下。

送走了印刷厂的厂子后,胡同里的婶子们便好奇的上门打探消息。

林霜看大家没有恶意,没有藏着掖着,就把急救手册要印刷的事情一五一十说了出来。

大家听了都特别高兴,家家户户都有亲戚,之前听说了急救手册的事,都想要一本。

现在听说能印刷量产,更是兴奋,消息很快就传开了。

印刷厂这边还没有开工,就已经有不少人眼巴巴地盼着,甚至有人托关系去厂里打听,都想早点拿到手册。

赵厂长得知此事后,那叫一个高兴,当晚吃饭都多喝了二两。

第二天一早,林霜便被印刷厂的汽车接到了厂里。

路上,赵厂长委婉的向她表达了各厂派出代表,希望林霜能给大家讲解一下急救手册的内容。

林霜爽快的应下。

她心里明白,虽然白纸黑字记录了急救的方法,但是还是不如直观讲解来的更准确。

要是条件允许,她更想出个视频,那样大家学起来会更直观。

当然这只是林霜心中美好的想法,这个时代连网络都没有铺设,便是最基础的电子产品,收音机都没有普及,即便是录了视频,也没地方播放。

会议室里坐满了各厂代表,林霜站在黑板前,拿着粉笔认真地画出更详细的急救示意图,

“人工呼吸时要注意……”

她的讲解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断。

“赵厂长!车间有人晕倒了,您快去看看吧”

一个年轻工人慌慌张张地冲进来,急得满脸通红。

赵建国蹭的站了起来,走了两步又转头看向林霜,林霜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放下粉笔就跟在后面往外走。

会议室里的其他厂代表,相互对视了一眼,立刻跟了上去。

这些人里,有真心来学习的,也有抱着看热闹心态应付了事的,现在有机会验证急救知识到底有没有用,谁都不想错过这个热闹。

车间门口围着一群人,一个老师傅躺在地上,面色青紫,看着十分吓人。

“都散开!保持通风!”

林霜挤进人群,跪地检查,发现老人呼吸微弱,二话不说就开始做心肺复苏。

“一、二、三……”

汗水顺着她的脸颊滑落,在赵厂长的指挥下,有人给老人吹气。

这样专业的急救方式,让围观的人都大开眼界,一个个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大气都不敢出。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众人心底隐隐有了不好的预感,却又都默契地屏住呼吸,紧张地盯着。

“咳咳~!”

老师傅突然的咳嗽声,犹如水滴落入了油锅,瞬间在人群中炸开了锅。

老师傅缓缓睁开眼睛,茫然地看着围在身边的众人。

“老李头!你可算醒了!”

车间主任激动地扑上前,声音都带着哽咽。

“你差点把我们都吓死!”

林霜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又给患者把了脉。

轻声对身边人叮嘱道。

“先别急着动,让老师傅缓一缓,最好准备杯温糖水来。”

“好,好,听林老师的。”

赵厂长忙不迭的点头,立刻让人按照林霜的吩咐去准备。

老人喝完糖水,脸色肉眼可见的好了过来,赵厂长安排人陪着老人去医院检查,一行人便簇拥着林霜,向会议室走去。

亲眼见证急救手册上的方法真的救回一条命,在场的厂代表们彻底服气了。

纺织厂的工会主席是位面容和善的女同事,她挤到最前面,一把抓住林霜的手,真诚的发出邀请。

“林老师!我们厂想请您去做个培训,报酬好商量!”

“我们机械厂也要!”

“化肥厂排个队!“

场面一下子热闹起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着邀请林霜去厂里培训。

看到大家这么重视急救知识,林霜心里很高兴,可眼前乱糟糟的场面,她一时都有些应付不过来。

赵建国见状,赶紧站出来打圆场。

“各位同志别急,等我们把急救手册印出来,林老师会统一安排培训的。”

虽然没能让林霜松口,去各家的厂子单独培训,但是她也没有拒绝,就表示他们还有机会。

便各怀心思,听从安排先回了会议室。

林霜和赵建国落在后面。

“林老师,您看这样行不行?我们连夜排版印刷,您帮着把关。第一批先印五千册,每册给您两分钱的版税。”

回会议室的路上,赵建国压低声音对林霜说道。

这个价格在七十年代已经相当优厚,林霜略一思索,摇头拒绝了。

“版税就不必了,我有个更好的提议。”

她停下脚步,目光扫过走廊上贴着的‘为人民服务标语,幽幽开口。

“不如把急救手册的定价压到最低,让更多普通老百姓都买得起,另外我也可以再编写一本《家庭常见病防治手册》,两本一起推广。”

“这主意好!我这就去请示上级。”

赵建国眼睛一亮,忙不迭的应下,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说服卫生局的人同意。

回到会议室,林霜接着讲课,赵建国去向上级汇报。

当天下午,县卫生局的领导亲自来到印刷厂。

在向林霜详细询问了急救过程后,当即拍板。

“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就按林同志说的办,定价就按成本价走,亏损部分由县里补贴!”

夜幕降临,印刷厂的机器声隆隆作响。

梁诚来接林霜时,发现她正在油墨味刺鼻的排版车间里指导工人调整插图。

“这么拼?”

他递过饭盒,里面装着还温热的饺子。

“早一天印出来,可能就能多救一条命。”

林霜带着梁诚来到休息室,咬了口饺子,含混不清地说道。

梁诚掏出帕子,轻轻擦掉她沾在脸上的油墨,脸上满是骄傲之色。

“我媳妇真棒。”

“对了,我刚刚在门口遇到了赵厂长,听说下周省里要开医疗卫生工作会议,点名要你去作报告呢!”

“啥?我?”

林霜差点被饺子噎住。

“嗯~!”

梁诚帮她拍背顺气,眼中带着笑意。

“县里已经把你的材料报上去了,听说省卫生厅的领导看到急救手册后,当场就说要全省推广。”

“啊?要不要这么草率?”

林霜嘴角微抽,对于这高效的办事效率,一时间有些接受无能。

虽然她知道自己的急救手册没有问题,但是被人这样盲目的信任,她还是有些受宠若惊。

“这里面不会有你的手笔吧?”

林霜蹙眉沉思片刻,抬头看向了梁诚,压低声音询问道。

梁诚笑而不语,抬手比划了个手势,林霜惊讶的瞪大了眼睛。

没想到这件事,居然有部队那边参与,这也就说得通了。

自己在地方上不出名,在部队上高层可是挂了名的,有这样的优待,也在情理之中。

林霜又忙了一阵,仔细检查确认没有问题后,才跟着梁诚离开印刷厂。

吉普车缓缓驶过寂静的街道,消失在长街的尽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