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换亲后的发家日常[七零] > 35、复试

换亲后的发家日常[七零] 35、复试

簡繁轉換
作者:宁彦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1 14:24:11 来源:源1

王英看了眼红榜,食品开发部那一栏里,她的名字在第一位,张秀敏在第九。

厂里只招五个人,张秀敏未必就能通过复试。

王英看过红榜,又转头看张秀敏,保安科的人正拉着她的胳膊,另一个人拉着她妈,把她们母女俩分开。张秀敏先前死鱼一般的眼睛,这会儿有神了,正恶狠狠地看着自己。

王英有点莫名其妙,她对自己狠什么,她又没有得罪过她,没有伤害过她,她要发狠也该对她爸妈,对她弟弟。怎么反倒对她这个无缘无故的人恨了起来。

就在这会儿,副厂长郑连成正好骑车来上班,见门口闹哄哄的,就问什么事,保安科的人说了事情经过。

郑连成看了一眼张秀敏,又看看张秀敏的妈,上前劝道:“这位同志,你先不要耽误我们厂的工作,我们厂今天还要组织复试,你让这位女同志先参加复试。如果她考过了,对你们家来说,不是好事一桩?”

“什么好事!她考上了,谁下乡!我就不准备她考!我看谁敢让她考!”张秀敏的妈就是宁愿家里没人在副食品厂上班,也不想自己的宝贝小儿子下乡受苦。

张秀敏本来听郑副厂长的话,心里燃起一线希望,听到她妈的话后,希望又破灭了。她算是彻彻底底对她妈,对这个家死心了。

“你这个同志……”

“我不考了,回家吧。”张秀敏突然说。

郑连成还想说什么,张秀敏已经转身走了,张秀敏的妈也追了上去,追上她后就在她后脑勺狠狠拍了一下,张秀敏打了个趔趄,继续跟着她妈和弟弟往前走了。

在场看到的人,全都摇头,窃窃私语,怎么现在新时代了,还有这种人家,太不应该了。

这时候,人群里有人说:“郑厂长,现在初试少了个人,怎么说的?”

郑连成说:“我要和领导商议,早上复试怕是来不及了,你们过了初试的人,下午再来。”

白跑一趟,还遭人家一恨,王英心说,转身回家去了。

下午,王英又来到副食品厂,看到红榜上多了个名字,看样子是把第十一名提上来了。

复试就在副食品厂的会议室,王英被保卫科的人带着,往会议室去。这是王英第一次进副食品厂,厂子规模中等,是以前几家私人工厂和一个老字号酱园合并的。现在主营罐头、饼干糕点、豆制品、酱油调料这几大类,主要销路也都在北崇市内,只有大概一半的罐头会卖到省城和其它市县。

一进副食品厂,大门进去是传达室,正对着的大门就是二层楼的办公室。办公室后面是员工食堂,和三排厂房,厂房后面是一排仓库和车库,仓库后面是晒酱场。

王英到了会议室,只有几个考生在,领导们都还没到。

王英一到,就有个男同志问她:“请问你是王英同志吗?”

“我是王英。”王英说。

那位男同志忙伸手要和王英握手:“你好,我叫吴海洋,我看了王英同志的试卷,你答得太好了。”

王英和他虚握了下手,想起来吴海洋在红榜上排第三位。

“吴同志过奖了,你也答得很好。”王英客气了一句,这位吴海洋同志确实答得挺好,而且一手钢笔字非常漂亮,所以王英记得他。

“比不上,比不上,王英同志的最后一题答得格外出彩。”吴海洋笑着说。

“是啊,王英同志,你最后一题确实答得很好,还得是你们女同志,心细,想得全面。”另一个位男同志说。

这时坐在角落里的一个高高瘦瘦戴细框眼镜的男同志说:“我看王英同志答得太好了,简直像是哪本书上的答案似的。”

这就是在说王英抄答案了。

“哪本书?谁写的?哪家出版社,哪一年出版的?”王英平时话不多,但是被人当面欺负,她是不会怂的。

那男同志推推眼镜:“我就说像,没说是,夸你呢答的好也不行啊。”

“夸人不是这么夸的。”吴海洋在旁帮腔。

就在这会儿,厂里的领导们都来了,这次复试只有副食品厂的几位领导,革委会的同志不参与。

来的领导有厂长兼党委书记钱同生,副厂长郑连生,生产主任赵成军,保卫科长□□海,后勤主任郭爱国等人。

见领导来了,考生们都不吱声了,规规矩矩站着。

几位领导都朝王英看了看,只有赵主任,板着脸,不看王英。

钱厂长几年四十出头,国字脸,浓眉毛,一双眼格外有神,一看就是一身正气的,这会儿一身中山装笔挺:“各位同志,欢迎你们报考我们副食品厂,请坐。”

王英和别的考生一起坐下,那位吴海洋同志坐在了王英身边。

钱厂长做了复试前的讲话,都是老生常谈,讲了十几分钟后,进入正题道:“我们接下来进行复试,复试内容,抽选一道题,然后现场作答,选题和答题顺序都抽签决定,下面请各位同志抽选考题和考试次序。”

王英没急着上前抽签,想等别人抽完她剩下就行。没想到她不动,她身边的吴海洋也不动。

赵主任坐在会议室前头,看见儿媳妇身边粘着个男的,还和儿媳妇说悄悄话,心里有点不痛快。

别人都抽好了,眼看别人都抽好了,王英才站起来去抽签,吴海洋也跟着她一起去。

“下面请各位考生同志去拿着试题和号码去隔壁小会议室准备,依照次序进行复试。抽到一号的同志可以留在这个会议室。”钱厂长说。

吴海洋抽好后问王英:“王英同志,你是几号?”

“六号。”王英说。

吴海说:“巧了,我是七号,在你后面。”

王英没吱声,拿着考题和号码去隔壁小会议室。

到了小会议室,九个人就坐得比较分散了,都不知道彼此拿了什么题目。会议室里给他们准备了草稿纸和铅笔,王英拿了纸和笔,坐在角落开始写自己的答题思路。

王英抽到的题目,她觉得还很有意思的,题目是:如果老百姓家家户户实现每天四菜一汤,再给另外加一样副食品,你觉得加什么好,原因是什么。

看着题目,王英不由得想到了以后,以后条件越来越好,绝大多数家庭都能实现四菜一汤,他们在四菜一汤外又加了什么呢?加饮料,牛奶,酸奶,甜品……给不同的人答案肯定是不一样的。

王英很快就有了答案,她在纸上把答题框架写下,自己心里预想了一遍答题过程。做完这一切,她的准备工作就做好了。

王英抬头,发现那位吴海洋同志在朝自己看。她就当没注意他,把视线移到窗外。从会议室的窗户看出去,正好能看见后面的厂房。

终于到了王英去复试。

王英拿起自己的稿纸,折叠好放进口袋。在经过吴海洋身边的时候,王英听到吴海洋说了句:“王英同志,加油!”

王英脚步不停离开小会议室,进了隔壁的会议室参加复试。

王英一进会议室,几位领导就看向赵主任,赵主任咳了一声,瞪了几个同僚一眼。

“王英同志,请到前面来坐下答题。”

王英坐到主席台下面第一排。钱厂长说:“好了,可以答题了。”

王英缓缓开口:“我抽选到的题目是,老百姓在实现四菜一汤的基础后,还会日常食用什么副食品。这其实是一个展望国家未来,也是展望我们副食品厂未来的题目,既然是展望未来,我们可以展望得更美好些。看到这个题目,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奶制品……”

从王英一开口,几位领导就坐直了身子,神情格外严肃起来。只听王英从奶制品,讲到了茶叶、汽水、等饮品,讲到了干果、坚果类的食品,又讲到了饼干、面包以外不是为了抗饿而是为了解馋、解闷的零嘴……

几位领导在王英的展望下,人人面露憧憬之色,仿佛已经看到了祖国大好的未来。只有王英心里知道,她所说的这些,在不久的将来,都会一一实现。而她和她的领导们,将会为这一事业添砖加瓦。

王英说完,几位领导恨不得给她鼓掌,不过这是考试,严肃场合,领导们还是忍住了。

钱厂长说:“王英同志,你说的很好,非常好。那么,你有信心和我们,和所有同志们一起努力实现你所展望的未来吗!”

王英从作为上站起,大声说:“有信心!”

这是赵主任听到王英说话最大声的一次,赵主任老怀甚慰,这个媳妇太好了!

“王英同志,你被我们副食品厂录取了,回去等正式录取通知吧。”钱厂长说。

“多谢厂长和各位领导!”王英说。

“老赵,你要不要说几句?”钱厂长问赵主任。

“不用,不用。”赵主任直摆手。

“那王英同志,你可以回去了,叫下一位同志进来复试。”钱厂长说。

王英出了会议室,随手把门关上。出门后,看见吴海洋同志已经在小会议室门口等着了。

“吴同志进去吧。”王英说。

“好,希望能和王英同志成为同事。”吴海洋说。

王英若有似无地轻嗯了一声从吴海洋身边走过,王英感觉这位吴同事一直在看着她离开,因为她没听到会议室的门响。

王英离开办公楼,在保卫科同志带领下离开了副食品厂。

回到家里,王英开始给赵云升的毛衣收尾,还差最后一点,王英想一口气织好,终于在下班时分,完工了。

为了赶毛衣,今天晚饭就要晚点了,赵云升到家时,王英刚好下楼。

“怎么样!复试!”赵云升一见王英,忙问道。

王英笑笑:“口头已录取,回家等通知。”

赵云升把自行车往墙角一靠,冲过来抱王英。

王英见他冲过来,躲都没来得及躲就被抱住了,她双臂抵着赵云升的胸口:“大门开着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