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 > 第503章 金手指再升级,新子模块开启!

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 第503章 金手指再升级,新子模块开启!

簡繁轉換
作者:吴未的书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5 02:29:32 来源:源1

第503章金手指再升级,新子模块开启!(求订阅)(第1/2页)

夜幕降临,缅北的雨林在经过白日雨水的洗礼后,显得格外清新,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草木的芬芳。

新编第十二军临时指挥部的食堂内。

几盏汽油灯散发着明亮的光芒,将简陋的宴会场所照得通明。

虽然条件艰苦,但后勤人员还是尽力准备了相对丰盛的菜肴:有从附近河里捕捞的鲜鱼,有当地猎户贡献的山麂肉,有缴获日军的牛肉罐头,甚至还有几瓶不知从撤退英军那边搞到的、标签已经模糊不清的洋酒。

晚宴上,气氛热烈而融洽。

吴子强、孙铭以及新十二军的几位核心团营长,轮番向楚云飞敬酒,表达着对钧座的敬仰与感激。

楚云飞也一改平日里的严肃,轻抿小口。

与众人谈笑风生,询问着他们在缅北整训的困难,展望着未来反攻的蓝图。

他深知,这些与他并肩作战的袍泽,是他手中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他实现心中宏愿的依仗。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就在众人情绪高涨,畅谈着未来如何痛击日寇,收复失地之际。

楚云飞的脑海中,突然响起了一个久违的、冰冷而机械的电子提示音:

“叮!检测到宿主指挥或间接指挥的部队,累计击毙日军数量已突破三十万大关!”

“三维立体作战地图子模块升级条件达成,正在进行子模块升升级.”

“升级完毕!”

楚云飞脑海之中响起系统的提示音,因为率领的部队击毙日军数量超过了三十万,这个数字让他心中也是微微一震。

三十万头小鬼子了么..

紧接着,系统的提示音继续响起:

“恭喜宿主!三维立体作战地图的范围半径提升到了一百公里!”

“新增功能:天气预报系统。可提前预测作战区域未来72小时内的详细天气变化情况(包括降雨、风向、能见度等)。”

“新增子模块:军事科技树系统。”

“宿主可通过消耗‘功勋点’。”

“解锁和研发相应军事科技,并可将研发成果小规模应用于麾下指定部队或后方兵工厂。”

楚云飞端着酒杯的手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精光。

三维立体作战地图一直是他克敌制胜的最大依仗。

范围扩大,意味着他能更早地洞察战场全局,做出更精准的部署。

天气预报功能,在东南亚这种气候多变的战场上,更是如虎添翼。

而最让他感到惊喜的,则是这个新出现的“军事科技树系统”!

他强压下心中的激动,不动声色地与众人继续推杯换盏。

脑海中却已经迫不及待地打开了那个崭新的“军事科技树”子模块。

一个清晰而复杂的科技树状图,展现在他的意识之中。

整个科技树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主要参战国的军事武器发展脉络为基础。

分为几个大的分支,并有详细的层级和技术验证图纸兑换要求。

按照二战军事武器的发展脉络,详细的科技树介绍如下:

一、步兵武器与单兵装备科技树:

栓动式步枪:基础栓动步枪(已解锁),进阶栓动步枪(已解锁)。

半自动步枪(例如:M1加兰德、SVT-40):大幅提升步兵班组火力密度。

(技术验证图纸兑换要求:八万功勋点,进阶栓动步枪研发完毕,相关轻武器理论研究)

基础突击步枪(暂未解锁):划时代的单兵武器,兼具步枪射程与冲锋枪火力。

(技术验证图纸兑换要求:十万功勋点,半自动步枪研发完毕,相关材料学、弹药学突破。)

(当前兑换所需条件为:功勋点十万。)

(注:突击步枪为二战末期或战后概念)

冲锋枪。

基础型冲锋枪(例如:MP18;汤姆逊冲锋枪已)已解锁:

进阶版冲锋枪(斯登MkII、PPS-43**沙)尚未解锁。

PS:简化生产工艺,提高射速和可靠性。

(当前技术验证图纸兑换要求:三万功勋点,早期冲锋枪生产经验)

高级冲锋枪(例如:MP40、M3黄油枪)尚未解锁。

PS:进一步优化性能,适合大规模装备。

(技术验证图纸兑换要求:三万功勋点,中期冲锋枪研发完毕)

省略机枪、火箭炮等武器.

单兵防护与通讯:改进型钢盔、防弹背心(早期概念)、单兵无线电台、步话机。

技术验证图纸的功勋点售卖价格分别为八千到一万五,乃至五万不等。

所有的单兵装备,除了当下目前民国所掌握的,其他基本上都需要功勋点来进行直接解锁。

科技树的科技,其实和外交模块的援助合同内容有一定的重复性。

一些二战时期普遍运用,或者是间战时期已经传播,但民国尚未掌握的技术。

完全可以通过援助合同来进行直接采购,而无需消耗功勋点来兑换。

一想到这里,楚云飞接着将目光看向了一旁的火炮科技树。

迫击炮/掷弹筒(基础型)已解锁。

迫击炮进阶型(已解锁)

重迫击炮进阶型(已解锁)

民国的军工生产对于迫击炮这种对于合金钢要求没那么严苛的武器素来非常重视。

对于已经掌握了二战时期绝大多数的迫击炮技术以及掷弹筒技术。

楚云飞也并不觉得惊讶。

步兵炮/山炮基础型(已解锁):例如晋造75毫米山炮,沪造75毫米山炮之流的间战水平武器

步兵炮/山炮进阶型(暂未解锁):美式小钢炮,日军的九四式山炮等。

(当前技术验证图纸售价为:三万功勋点)

下面的则是师级支援火力,军级,集团军级支援火力的相关科技树。

饭要一口一口吃。

在这个时间点,民国想要生产大口径火炮无异于痴人说梦。

楚云飞甚至都没有浪费时间继续看下去,甚至就连反坦克火炮的生产他都没有过多的停留。

至于后面的什么火箭炮、高射炮,乃至装甲车辆、航空器(战斗机,轰炸机之流的科技树解锁)

楚云飞更是一点兴趣都没有。

像装甲车辆科技树的那些早期轻型坦克:九五式轻战、维克斯六吨、T-26之类的,现如今的民国都没有能力继续生产下去。

至于像斯图亚特,霞飞这种二战中后期性能比较优异的轻型坦克,自然更不用多少。

中、重型坦克,自行火炮,自行反坦克炮这些东西,也不在楚云飞的考虑范畴之内。

将这些坦克的拖回去,光是拆解研究,都够国内的军工人才研究一段时间了。

至于搞什么跃进式的军工科技发展,本身就是不现实的东西。

通过功勋点买了相应的技术验证图纸,交给工厂,工厂在没有相关技术人员、专家的指导下,也很难制造出来。

海军科技树里面。

基本上是各类驱逐舰、巡洋舰、战列舰、航空母舰、潜艇及其配套技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03章金手指再升级,新子模块开启!(求订阅)(第2/2页)

而且非常贴心的增加了一个内河巡防舰的科技树。

内河炮艇基础型已解锁:14吨级木制驱潜特务艇(仅装备机枪,部分装备20毫米机关炮)。

内河炮艇进阶型未解锁:25吨级内河炮艇(20毫米机关炮,两挺机枪,以及迫击炮)

(当前技术验证图纸兑换所需为:一万功勋点。)

后勤和工业相关的军工科技更是数不胜数。

楚云飞看着这琳琅满目、层层递进的科技树,心中激动不已。

意识看向了系统面板上面右上角的功勋点余额:三十八万。

对于整个军事科技子模块而言,足以让楚云飞进行一波真正意义上的消费。

但是兑换什么科技能够迅速改善当前国内战场的困境?

一时间让楚云飞陷入到了思索之中。

结合目前国内战场的对峙态势,以及东南亚战场的沉寂,他开始仔细分析起来。

国内目前,三战区在进行浙赣会战。

这场会战的起因,是日军为了报复杜立特空袭,并摧毁中国东南沿海的空军基地,阻止美军利用这些基地轰炸日本本土。

其规模之大,战斗之惨烈,楚云飞自然是清楚的。

不需要他操心太多,因为他深知,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也是一员经验丰富的老将,麾下亦有诸多能征善战之士,而且这仗,只能够依靠三战区自己,远水解不了近渴,他即便有心,也难以在短时间内给予实质性的援助。

即便是薛岳的九战区,也只能够进行牵制性的进攻,迫使日军无法聚集太多的兵力全力应对浙赣会战。

各个战区都有其自身的防守压力和战略任务,能做到的也只是在自己的防区内尽力消耗日军,减轻友邻部队的压力。

指望大规模的跨战区增援,在目前**的整体实力和后勤条件下,并不现实。

而远征军这边,经过敏当及周边地区的一系列反击和追歼战后,日军主力遭受重创,已无力再发动大规模攻势,被迫转入战略防御。

主要战线基本上维持在毛淡棉一线。双方虽然在暹罗地区仍有零星交火和渗透与反渗透的较量,但大规模的战役已经暂时告一段落。

雨季的到来,也使得双方的行动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接下来,远征军的主要任务,除了休整部队、补充兵员、修复仰光港、打通后勤生命线之外,大多是小规模、持续性的清剿作战,以肃清缅甸境内的日军残余据点和那些依附于日军的缅甸独立军,巩固已占领区,并为未来的战略反攻积蓄力量。

在此基础之上的话,接下来的战斗多以丛林战为主。

缅甸的地形复杂,山高林密,河谷纵横,道路稀少。

在这种环境下作战,重型装备的机动性会受到极大限制,大规模兵团的展开也十分困难。

相反,小股部队的渗透、伏击、袭扰等游击战术,以及士兵的单兵作战能力、丛林生存能力和轻武器的效能,将显得尤为重要。

依据丛林战的特点,楚云飞开始在脑海中的科技树上仔细筛选:

重型坦克、战略轰炸机这类“大杀器”首先被排除。

这些装备虽然威力巨大,但在目前的缅甸战场上,不仅难以运输和部署,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效能,性价比太低。

105毫米以上的重型榴弹炮,虽然在正面攻坚时威力显著,但在丛林地带,其机动性和对后勤的依赖也是巨大的短板。远征军目前装备的75毫米山炮和少量105毫米榴弹炮,在得到充足炮弹补给的情况下,足以应对大部分需求。

楚云飞的目光。

渐渐聚焦到了步兵武器与单兵装备科技树,以及火炮科技树中的轻型支援火炮上。

“丛林战,说到底还是步兵的较量。”楚云飞心中暗道:“士兵的单兵火力和班组火力密度,以及对付敌人坚固据点和隐蔽火力点的能力,将直接决定战斗的胜负。”

他仔细审视着步兵武器科技树:

半自动步枪(M1加兰德):这是他首先想到的。

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如果能够全体换装高射速且拥有八发弹夹加兰德步枪,步兵班的火力将会得到质的提升。

其次就是冲锋枪方面。

丛林中视线受阻,交战距离近,冲锋枪的强大火力在近距离战斗中无可替代。

虽然远征军已装备了一部分汤姆逊,但其重量较大,成本也高。

如果能研发出更轻便、更易于生产的冲锋枪(PPS43或者黄油枪),并大量装备到班排一级,将极大增强部队的突击能力和近距离交战能力。

班用轻机枪方面:远征军目前装备的捷克式轻机枪、勃朗宁轻机枪性能尚可,但若能提升其弹容量、可靠性或减轻重量,对于班组火力的持续性将大有裨益。

若是能够直接使用布轮式轻机枪的话,提高三十发的弹容量不说,性能方面也能够提升不少。

在此基础上考虑的话,不如直接转而生产捷克式30发的弹匣,实在不行的话再考虑直接兑换布轮式轻机枪。

单兵反坦克武器方面也要考虑。

从历史的角度以及现如今的战况考虑。

日军在缅甸的坦克威胁相对较小,但其构筑的土木工事和坚固火力点,却常常令步兵头痛不已。

如果能装备上巴祖卡这样的单兵火箭筒,或者更先进的无后坐力炮,那对于拔点攻坚,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还能够弥补迫击炮在丛林战之中支援不及时,亦或者是因为丛林阻隔无法有效杀伤的缺陷。

【当前兑换所需相关资料和技术验证图纸消耗功勋点为:二十八万五千点。】

有点贵了

外交模块还有不少的点数没有用,若是能够通过援助的方式从美国、苏联那边搞到也可以。

在前两年的时候。

楚云飞还在山西,就已经向苏联方面提出了关于PPS43这种类型的冲锋枪需求。

两年的时间过去了,现如今项目进展究竟如何。

他之前一直都没有关注。

刚好趁着这个机会,和二战区联系一下,苏联那边若是已经完成了相关的生产,或许可以寻求PPS43,这东西和黄油枪的性能其实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相较于汤姆逊冲锋枪而言。

价格可以说是非常的低廉,成本方面也不需要楚云飞考虑。

现如今的民国产能,即便是当做消耗品来使用的话,单供给远征军的话也是能够负担得起的。

至于为什么单供给远征军山城方面能够接受,本质上也是因为楚云飞行的是开江脱兔之实.

毕竟山城统帅部不傻。

自从美国佬对日宣战之后,他们就知道这场战争最后一定是他们胜利。

而如何在胜利前攥取更多的利益取得更多的战略成果。

也是他们需要考虑的事情。

在东南亚地区确保事实存在,甚至在楚云飞的率领下拿下海峡,掌控海航贸易关键通道,这关乎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复兴。

一旦成功,便可以让中华民族快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让整个中国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大国。

给谁不会心动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