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历史的天空之靖康遗恨 > 第七十一章 返朝途中

历史的天空之靖康遗恨 第七十一章 返朝途中

簡繁轉換
作者:卷毛狗狗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7 02:16:54 来源:源1

前番说到,辽天柞帝耶律延禧在专门宴请童贯、郑允中时,亲口告诉童贯、郑允中,说东北地界女真人兴起了,并已建国;天柞帝没有告诉童贯、郑允中的是,对女真人的兴起和建国,辽国大军数番征剿,均已失败告终。问题更加严重的是,女真并不止于建国,而是不断地向辽国发动进攻,已经渐次快要攻打到上京临潢府了。

因为这个原因,大辽天柞帝最需要的是和南朝大宋保持良好的关系,最好是关键时候能得到南朝大宋的支持,最不济也不至于被南朝大宋和女真夹击。这个情况,昏庸的天柞帝看到了,故此对童贯、郑允中两位贺辽主生辰使极为客气。

天柞帝对郑允中和童贯说道:“两位上使,自澶渊结盟,辽宋两国已友好上百年了。上百年来,辽宋两国但有事情,皆互派使臣,相互照应,彼此都受益不小。目今,女真人建国,不仅是对俺辽国的挑战和冲击,对南朝上国也多有危害。所以,辽宋两国,要加强团结,共同应对女真人带来的风险。”

天柞帝的这个话题,显然超出了郑允中、童贯此次作为贺辽主生辰使的范畴。天柞帝的提议,已经上升到了辽宋结盟的层次。对天柞帝的提议,郑允中、童贯二人是没有权限决定的。

郑允中与郑居中是兄弟,他们的妹妹是徽宗皇帝最为宠爱的郑贵妃。郑允中作为皇亲国戚,首先考虑的是大宋江山社稷的安危问题,而不是个人名利问题。所以,对天柞帝的提议,郑允中作为贺辽主生辰主使,既是出于礼节,也是出于宋辽两国大局考虑,对天柞帝的提议,表示赞成,直接答应道:“那是自然。宋辽两国,山水相连,唇齿相依,自然是要加强友好和合作。”。

相对于郑允中,童贯的情况就不同了。

对于童贯来讲,通过从天柞帝嘴里得到女真兴起和建国的情况,正好印证了前来辽国的路途上,碰到马植时对他说的情况。童贯认为,马植所言不虚,果真是有这个事情。作为童贯,首先想的不是大宋江山社稷的安危,而是怎么趁辽国疲于应付女真人的时候,从辽国手里收回后晋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疆土。

就当时的情况来讲,童贯已经被认定为大宋最能打仗的杰出将领了,童贯个人因为对青唐、西夏作战连续胜利的原因,也烧煌得不知道自己是谁了,野心膨胀了,想当自后晋以来中原王朝最大的功臣了,想借助女真的力量,收回丢失已经二百多年的燕云十六州疆土了。

所以,童贯并不想对辽国发展和加强辽宋两国友好关系做出表态。

对郑允中的表态,童贯当即表达了不和谐的态度。

在郑允中说完话后,通关表示:“两国关系的确定,事关重大,需要朝廷授权才能答复。我们作为贺辽主生辰使,恭贺辽主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至于辽主加强宋辽两国友好合作关系议题,我等返朝后,将如实禀报我朝圣上,然后予以确定。不过,宋辽两国,近百年来,关系一向和谐,这是毋庸置疑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童贯没有明确反对加强宋辽两国友好合作关系,但从拐弯抹角的话中,让天柞帝感到了不祥,因此在心里,对童贯有了反感。

于是,天柞帝复萌轻浮之态,嬉笑着说道:“南朝皇帝能派童侍奉官、童太尉、童枢密使辽祝寿,也乃是千古奇事,作为辽主,吾不甚荣幸呀。”

很明显,天柞帝又以童贯乃宦官来讥笑童贯了,只是话语说得不那么直接而已。

宦官出身,曾经的侍奉官职务,乃童贯最为忌讳的。天柞帝说此番话,童贯焉有听不出其中之意的?

看着轻浮地嬉笑自己的天柞帝,童贯心里也有自我安慰的妙法。

童贯心里暗想,你个天柞帝、耶律延禧,你莫要得意!你过的情况,你国原先的光禄卿、宁边州刺史马植,已经对俺讲了,而且建议俺国联合女真,夺回后晋时石敬瑭割让给你国的燕云十六州疆土。再过些日子,等俺国和女真人结盟了,俺定率兵征讨你,夺回本来就是我们的燕云疆域;到那时,你便知道俺童贯的厉害了!到那时候,你还能这样得意,那才叫个得意!

天祚帝自然不知道童贯的心思,因童贯在发展两国关系上不持积极态度,遂时不时地在言语上讽刺童贯。

童贯忍着气参加完了天祚帝专门请他和郑允中的宴席。

第二日,天柞帝邀请郑允中、童贯外出狩猎。童贯心里不愿,遂谢绝了。郑允中恐失礼,影响辽宋两国关系,接受了天柞帝外出狩猎的邀请。

正使郑允中参加了天柞帝的狩猎,并在狩猎过程中与天柞帝耶律延禧积极互动,表现得极为热情,多少挽回了些童贯任性所带来的的不利影响。

又在辽国上京呆了几天,郑允中、童贯与天柞帝耶律延禧辞别,带着贺辽主生辰使团,离开中京,踏上返程的路途。

一路上,童贯急不可耐,催着使团加速行进。

郑允中心里清楚,童贯如此着急,乃是要感到燕京南郊,会晤等候在那里的马植。

来到燕京郊外,会同了马植,一起往汴京而去。

来的时候,马植对郑允中所言之事,郑允中也略微听到一些。在郑允中心里,对马植所言的情况和观点是不认可的,或者是没有态度的。郑允中知道,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个非常重大的问题,不是想结盟就结盟了。

为此,在天柞帝的宴请上,郑允中能直接表态将加强和巩固与辽国的关系,因为那是既成事实,两国在事实上和平友好了近百年,如此表态,并未超出既定的事实;而和女真建立的金国,朝廷承认不承认尚是两可,何来结盟一说?作为朝廷大员,直接和草民谈说与没有建立关系的国家结盟,这是超乎权限的事情。所以,在路途上,郑允中专门和童贯就此事进行了交流,明确反对童贯与马植接触。

郑允中对童贯说道:“童太尉,你我受皇帝指派来辽,乃是为了贺辽主生辰,并无其他职责。在来辽途径燕京时,辽民马植想你献计,下官也略微听到一二,

(本章未完,请翻页)

实话实说,下官以为不可。”

童贯闻言道:“郑主使多虑了。那马植无非是向本官反应些问题,本官无非也是了解一些契丹及女真的情况,并无不妥。”

郑允中心有顾虑,问童贯道:“童太尉催促使团急行,可是要急着去见辽民马植?”

童贯点头答道:“正是。不满郑主使说,俺准备把马植带回朝廷,推荐于圣上,以便圣上了解更多关于契丹及女真的情况。”

郑允中大吃一惊,忙说道:“童太尉,下官以为不妥?”

童贯不满地道:“因何不妥了?”

“童太尉试想,您作为朝廷军事主官,未受圣上授权,即与辽民商讨事关国家关系的军事大事,此乃越权之举;再者,使团人数及人员乃朝廷定的,回去时突然多出个辽民马植,成何体统?作为贺辽主生辰使团主使的下官,回朝后如何向圣上交代?”

“这事由我来向圣上禀告,不会给郑主使添加麻烦。”

“非也!”郑允中态度坚决:“贺辽主生辰使团,乃是由我负责,如此重的的责任,岂是童太尉说承担就能承担了的?若带马植随使团返回朝廷,本使坚决不予同意。”

郑允中乃贺辽主生辰主使,童贯乃副使,在贺辽主生辰之事上,徽宗皇帝将主要权力授给了郑允中而非童贯,所以,郑允中有权决定此行的所有事项,童贯也只能听从郑允中的,如不听从,就是违抗皇帝圣旨,是要承担后果的。

然而,童贯乃非常之人,常行非常之事,胆子比别人大得不是一点点,而是大得太多。前些年作为钦差兼监军,徽宗皇帝亲下圣旨,令童贯停止进军,率军返回朝廷,童贯置之不理,将圣旨塞入靴子,继续统兵前行,开展了和青唐番兵的战争,夺回了青唐数州;而今,不是皇帝的诏令,而是郑允中的反对,童贯又如何能听从呢?!所以,童贯坚持己见,要和马植会面,并带马植随使团返回东京汴梁,将马植推荐于徽宗皇帝。

碰上固执的童贯,郑允中因为一来在朝廷上时职务比童贯低,二来童贯乃武官,他乃文官,斗童贯不起,遂选择退而求其次。

郑允中见童贯执意要会见马植并将马植随使团带回朝廷,遂让步道:“童太尉,既是你执意要会晤辽民马植并将辽民马植随使团带回朝廷,下官也无奈。下官只有一个要求,童太尉你会晤马植,可以;但随团带马植回朝廷,这个下官绝不答应,请童太尉也体谅下下官,不要让下官太为难。”

童贯见郑允中如此说,想了想,遂答应郑允中道:“郑主使,本官就让你一步。待使团到燕京时,本官只会晤下马植,了解些契丹及女真的情况,并不带马植随团返回朝廷,不使郑主使为难就是。至于本官与马植会晤的情况,本官自会向圣上禀报。”

童贯如此说了,郑允中便没有其他办法了,只好应允使团到燕京时,同意童贯与马植会晤。

随后,郑允中、童贯带使团一路急进,不几日便抵达了燕京南郊。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